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黑光燈。原圖鏈接

黑光燈又稱紫外線燈或烏光燈(Wood's lamp),在醫學司法及其他科學領域稱伍德燈(以Robert Williams Wood 命名)。是發射長波紫外線(UV-A)和少量可見光的燈,又叫做UV-A 燈。常用於檢測螢光基團、驗偽鈔、固化塑料樹脂、吸引昆蟲等。強長波紫外線燈可以用於日曬床。

目錄

概述

黑光燈有深紫色的過濾材料,這種有過濾材料的黑光燈在工業中以字母「BLB」(black light bulb)標明。在觀察螢光時需要用到不產生可見光的黑光燈。黑光燈可以用於裝飾或者藝術照明效果,在醫學上可以用於診斷和治療。

電燈泡上或者在分開的玻璃過濾器中,用來過濾可見光,同時允許紫外線通過,但有時會因為可見光過濾不完全而在啟動時發出可見的紫光。黑光燈的廣泛應用讓白癜風的確診與治療更加科學,檢查過程中不用直接接觸到皮膚,也不會用疼痛反應,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患者,迅速得出結果,確診準確所以成為白癜風患者的必備良品。[1]

螢光磁粉探傷專用的黑光燈(紫外線燈),它產生的是一種長波紫外線,照射到螢光磁粉上時,螢光物質會吸收紫外線的能量,激發出黃綠色的螢光。早期照明設備是用鹵素燈泡為大眾,需要預熱、冷卻,現行設備已經使用LED燈泡,重量輕、開關快、低熱輻射等優點。[2]

實驗

日本放送協會《NHK》近日舉辦一場實驗,模擬民眾在郵輪用餐的狀況,實驗證明,餐廳中只要有一人身上有病毒,就很容易透過接觸引發群聚感染,藉此提醒民眾勤洗手的重要性。此項實驗有10位參與者,由其中一人擔任「感染者」的角色,模擬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的時候,會用雙手遮住飛沫,主辦方在他雙手塗上代表病毒的螢光塗料。接著大家可以自由走動,如同正常在自助餐廳或是郵輪上吃飯。

此塗料只有在黑光燈(Black Light)照射下才看得到,經過約30分鐘,主辦方關閉電燈,用黑光燈觀察病毒的擴散範圍,結果顯示,不只一開始的感染者,其他9位民眾手上都有螢光劑,其中3人甚至臉上也沾染到,環境周遭包含盤子、夾子、蓋子、門把都測出反應。[3]

診斷燈

操作方法

將黑光燈電源線連接電源,按下開關數秒後燈即亮。要在較暗的房間透過放大鏡進行檢測。注意事項有以下四項: 1、在使用之前,用按摩刷把皮膚表面清潔乾淨。 2、注意清潔防護罩和反光板確保最大光度輸出;清潔時,用軟布和普通家用清潔劑即可,請確保所使用的清潔劑不會損傷油漆及塑料。 3、試用診斷燈前,診斷燈距離患者的皮膚表面保持5-6厘米的距離最為合適。 4、小心保管好診斷燈。

疾病顏色對比

黑光燈,又稱伍氏燈或者過濾紫外線燈,是目前皮膚科較為先進的臨床診斷設備,號稱皮膚的「顯微鏡」還是白癜風患者的必備品。臨床上肉眼有時難以發現正常皮膚特別是白皙皮膚上的淺色斑,用黑光燈可輕鬆檢測白癜風,並可與其他白斑相鑒別,尤其當白斑中開始出現毛囊複色時,複色初期在自然光線下表現並不明顯,藉助黑光燈來觀察而得以確認。

捕蚊燈

光源可以來自特殊設計的螢光燈、汞蒸汽燈、發光二極體或者白熾燈。另外一種沒有過濾材料的電燈泡在工作時產生更多可見光並呈現藍色,這種燈一般用於捕蚊燈,工業上標記為「BL」。用於檢測螢光基團、檢測偽鈔、固化塑料樹脂(the curing of plastic resins)、 吸引昆蟲等。強長波紫外線燈可以用於日曬。 黑光燈針對範圍十分廣泛,如:痤瘡頭癬白癬、花斑癬、紅癬、腋毛癬,某些色素性病變如黃褐斑、老年斑、咖啡斑等,還有神經纖維瘤、皮膚腫瘤等。特別是針對白癜風患者,可以準確的檢測出黑色素脫失多少,辨別是完全性還是不完全性白癜風,檢查肉眼看不見的已經發生的病變。

黑光燈下白癜風的皮損為純白色,與周圍正常皮膚對比鮮明,界限清楚。而脫色素性痣、白色糠疹、結節性硬化、炎症後色素減退斑、麻風的色素減退斑等在黑光燈下為黃白色或灰白色;花斑癬為棕黃色或黃白色;貧血痣的淡白色皮損則不能顯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