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
詞彙簡介
小康即「中產」,或中等財富(包括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指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滿足,且中等層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較好滿足,但達不到追求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的人;由於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且大部分人的財富是以家庭為單元擁有的,所以小康(或中產)也稱「中產家庭」。
小康(或中產),大多從事腦力勞動,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有一定的閒暇,追求生活質量,對其勞動、工作對象一般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支配權。同時,他們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識及相應修養。換言之,從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社會文化地位上看,他們均居於現階段社會的中間水平。
中產階層(或中產階級),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能否形成以中產階層為主體的「橄欖型」社會結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否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實現高品質民主的前提條件。中二代,是世界各發達國家高科技人才的主要來源(中一代,大多為自身的發展而錯過了創新年齡;富二代,大多只圖享受而缺乏進取心)。
中產階層的主要來源:主要是教育和能力發展正常的中產子女(二代或多代),部分接受了良好教育並有較強職業能力的「貧二代」,以及少數「返貧」的「富二代」。
中產階層發展的主要障礙:部分國家的社會制度,阻礙了貧困階層子女的上升通道,使社會階層固化。在中國,城市一胎化的人口政策,嚴重地阻礙了中產家庭的正常發展,已經成為中產階層的最大風險,並使現有的中產階層快速減少(流失)。
釋義
「小康」一詞,古代共有三種解釋。
一、早在西周時候,小康一詞即已出現。《詩經》上的《大雅·民勞》中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1]。在這裡,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二、儒家把比「大同」思想較低級的一種社會稱為小康。《禮記·禮運》上說:「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貴族世襲)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設置)田裡……是謂小康。」這裡描繪的是在夏禹、商湯、周代的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治理下出現的盛世。
三、指家庭經濟比較寬裕。如宋人洪邁所著《夷堅志》卷一就有「(劉)癢……久困於窮,冀以小康」的話。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用小康這個詞,十分形象地描述了未來我國將要出現的廣大人民安居樂業,家庭經濟生活比較富足的喜人景象。(材料摘自《應用寫作》雜誌 2003年第9期 寫作雜談 欄目)
名片
基本信息
明成祖朱棣重視經濟,勤政愛民,善用人才,振興文化,曾言:「斯民小康,朕方與民同樂」。後世評價遠邁漢唐,尊稱為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遣鄭和下西洋,開闢海上絲綢之路,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遷都北京,抵禦蒙古入侵;浚通大運河,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聯繫和發展;編纂歷史巨著「永樂大典」,促進了文化的傳承等等這一系列的舉措,使得永樂年間國家與社會經濟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版圖進一步拓展,政權更加的穩固,國力達到鼎盛,百姓安居樂業。
分析
明成祖朱棣注意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認為「家給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
他大力發展和完善軍事屯田制度和鹽商開中則例,保證軍糧和邊餉的供給。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吳淞。在中原各地鼓勵墾種荒閒田土,實行遷民寬鄉,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進生產,並注意蠲免賑濟等措施,防止農民破產,保證了賦役征派。通過這些措施,永樂時「賦入盈羨」,達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賞析
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一生做了很多大事,奠定了明朝二百七十年基業。朱棣多次御駕親征漠北,將蒙古納入中國版圖;遣鄭和下西洋,開闢海上絲綢之路;遷都北京;開發南北大運河;編纂歷史巨著「永樂大典」等,每一件都是超越漢武唐宗的大事。永樂年間一改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的一窮二白,不愧是民富國強的年代。
令人稱奇的是,距今六百年前,朱棣是第一個提出「斯民小康,朕方與民同樂」的統治者,永樂皇帝沒有食言,他在位二十多年,勵精圖治,真的使庶民達到了「小康」[2]。
視頻
小康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小康社會是誰提出來的_2020小康社會的提出者,學習啦, 2019-12-13
- ↑ 看到這條消息,90%的北京人都笑了 ,搜狐,2017-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