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將軍 (東亞)

大將軍,是漢字文化圈古代各朝經常設置的武官職名,其實際職權變化很大,但多為高級軍事指揮甚至最高軍事統帥。歷史上各時期多見以「某某將軍」尊稱為「某某大將軍」的習慣,但是秦漢三國時期的大將軍職位有很大差異。


大將軍官職最早見於中國戰國時代[1]

目錄

中國

漢之前,最高軍事武官稱為上將軍,如白起末之宋義項羽,為指揮重大戰役的臨時統帥。陳勝吳廣起義時,武臣任命陳余為大將軍。日後劉邦漢中韓信為大將軍,位在諸將上總理軍事,韓信被處死後即不設。

西漢,直到漢武帝時才因衛青而複置大將軍,作為將軍的最高稱謂,位在三公上。又設大司馬,作為將軍的加官,如衛青為大司馬大將軍,早期丞相的權力過大,皇帝不能親自裁決政務。自漢武帝以後,章奏的拆讀與審議,轉歸以大將軍為首的尚書。大臣有罪,由尚書劾奏;選任御史大夫,由尚書品定高下;官吏有功遷升,上報尚書;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則面見尚書。丞相若有過失,反由尚書問狀劾奏。由此,丞相的權力被一步一步的剝奪,只是在禮儀上還是百僚之長。(《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漢武帝死時,遺命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輔政。西漢末年,取消作為加官的大司馬,設立單獨的大司馬職位。

東漢大將軍的地位原在三公下;到漢和帝竇憲出任大將軍,由於權勢太大,朝廷震動,聯合奏請以大將軍位列三公之上。[2]東漢末年,又開始設置大司馬作為掌武事最高官員,位在大將軍上。

三國都繼承了東漢的體制,但曹魏青龍元年司馬懿曾由大將軍轉職為太尉,並非升遷。後來司馬師任大將軍時由於其叔父司馬孚太尉,曾改大將軍在太尉下。孫吳上大將軍與大將軍並設。另外,三國時還設立了中軍大將軍、上軍大將軍、輔國大將軍、南中大將軍、鎮軍大將軍、撫軍大將軍等名號大將軍,位均在大將軍下。四征、四鎮、四平、四安等將軍資深者也在將軍前加大字,如征西大將軍、安東大將軍,但位次不變。[3]

西晉開始,大將軍地位高下多次變化,因個人任職就發生轉變。到了東晉十六國以及南北朝時期,大將軍除授甚濫,又增置柱國大將軍鎮軍大將軍等號,逐漸失去過去總領軍政的性質和意義。

,大將軍為十六衛長官之一,位居上將軍下。唐初,府兵制行,十六衛上將軍大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為職事官,統領軍隊。隨著府兵制日漸破壞,十六衛實際已經沒有軍隊,諸衛大將軍成為虛銜。

十六衛上將軍大將軍、等官無定員、無職掌,稱環衛官。各官名為禁衛,實無職掌,無定員,皆以宗室充任,亦為武臣贈典。大將軍以下各級環衛官也作為武臣責授散官。

初,僅徐達為大將軍,統帥全國軍隊。徐達死後,廢大將軍一職。

,有重大戰事的時候臨時派遣大臣出征,授大將軍頭銜,事畢即除,如肅親王豪格為靖遠大將軍,惠親王綿愉為奉命大將軍。

此外,大將軍亦作為贈典勳官散官階或軍銜稱號。南朝以大將軍為贈官。北周始以大將軍作為勳官,其上柱國柱國大將軍、上大將軍和大將軍四級勳官,皆正九命,居勳官之首。初沿置。兩代以驃騎、輔國、鎮軍、冠軍、懷化五大將軍名號作為武散官階,且位列榜首。兩代以昭武、昭毅、昭勇、安遠、定遠、懷遠六大將軍名號,作為武散官號,位次諸上將軍。以上諸類大將軍名號,達百數十種。

1912年1月16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頒佈《陸軍軍官佐士兵階級表》,2月又頒佈《海軍官佐士兵階級表》,設上等軍官階級為「將軍」,第一級為大將軍,第二級為左將軍,第三級為右將軍。並授任黃興(陸軍總長)、黃鐘瑛(海軍總長)等為大將軍。

  1. 史記•楚世家》:十七年春,與秦戰丹陽,秦大敗我軍,斬甲士八萬,虜我大將軍屈匄、裨將軍逢侯醜等七十餘人,遂取漢中之郡。
  2. 後漢書•竇憲傳》
  3. 三國職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