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冷战时期

冷战时期
图片来自news.4k3.org

冷战(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传统西方列强及其盟国(西方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共产主义国家;}-及其卫星国(东欧集团)之间长达半世纪的政治对抗。一般认为,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1] ”,结束于1991年苏联解体。在二战结束后,原先结盟对抗纳粹德国轴心国的美国及苏联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但两国持有不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美国及其他北约成员国为资本主义阵营,而苏联及其他华约成员国则为社会主义阵营,两方也因此展开了数十年的对立。冷战的名称来自于双方从未正式交战的特点,因为在冷战期间,美苏双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为两国带来相互保证毁灭能力。

在数十年的冷战中,双方的关系和冷战的激烈性也不断变化。重大的几次冲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国共内战(1946年—1949年)、柏林封锁(1948年—1949年)、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古巴飞弹危机(1962年)、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苏联-阿富汗战争(1979年—1989年)、苏联击落大韩航空007号班机(1983年)、以及北约优秀射手演习(1983年)等等。双方也透过军事的结盟、战略部队的布署、对第三国的支援、间谍和宣传、科技竞争(如太空竞赛)以及核武器和传统武器的军备竞赛来进行非直接的对抗。美苏两方在许多第三世界的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军事的冲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和东南亚地带。为了减缓核战争的风险,两方曾在1970年代试图以缓和政策减缓军事对立。

从1980年代开始美国就在总统隆纳·雷根政府的执政下,对苏联发起了一系列外交、军事和经济上的攻势和施压,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本身的经济发展陷入了严重的停滞,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苏联在新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巴契夫的领导下,实施了经济改革(1987年)和开放政策(1985年)。然而东欧国家从苏联独立的倾向却只增不减,尤其以波兰团结工联最为突出。种种压力累积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对东德的支援,导致了苏联旗下的卫星国,在数周内一一脱离,令苏联最后在1991年12月25日彻底解体,资本主义反共阵营取得胜利。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冷战使当时无数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生活都发生重大改变,留下的影响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战中的核战争和间谍战、高科技军备等成分也成为了大众文化常见的题材。

目录

词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英国作家和小说家乔治·欧威尔在一篇于1945年10月19日Tribune报纸上发表的专栏文章里,使用“冷战”一词来描绘活在核战争阴影下的世界,并且警告这样的世界将会是“没有和平的和平”。奥威尔说,他所谓的冷战,是指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他在1946年3月10日的观察家报上写道:“在去年12月的莫斯科会议后,俄国已经开始准备向不列颠大英帝国发起一场‘冷战’”。

而最先使用这一个词来形容二战后,美国与苏联与其各自盟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的,则是美国的投资家兼政治顾问伯纳德·巴鲁克,他在1947年4月16日南卡罗来纳州的一场演讲里提到:“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我们今天就活在一场冷战之下”。

背景

历史学家对冷战的根源和起始点持有不同看法。尽管俄罗斯帝国在19世纪时,便已经与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存在一些紧张的关系,可是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冷战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的,也有人则主张它是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17年俄国革命

在1917年的布尔什维克革命以及俄国从一战退出后,苏俄作为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在国际上发觉自身为国际间所孤立,其领导人列宁说苏联被“敌对的资本主义者包围”,并且认为外交是一种可以用来分化苏联敌人的武器,进而创建了共产国际,企图以此出口共产革命到世界各地。在其之后的史达林则视苏联为一个“社会主义岛屿”,认为苏联应该将当前“资本主义的包围圈,转换为社会主义的包围圈”。早在1925年,史达林便称他对国际政治的认知是一个二元的世界,之中苏联扮演的角色是要吸引其他国家迈向社会主义,而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同时吸引他国迈向资本主义,这种过程中的世界就有如一个“短暂稳定的资本主义体制”迈向其最终毁灭。

二战前的许多事件就已经显露出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彼此不信任和猜忌,以及布尔什维克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冲突。在俄国内战中西方国家支持了反布尔什维克的白军,而在1926年苏联所资助的一场英国罢工活动则导致英国与苏联宣布断交。史达林在1927年声称会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存的言论也没有实现,早在1928年史达林便在迫害政敌的作秀公审里宣称英国和法国企图在苏联推动政变,美国在1933年前也一直拒绝承认苏联,同时大整肃里的莫斯科审判则有大量史达林政敌被指称与英国、法国、日本、或纳粹德国势力勾结或进行间谍活动。尽管如此,苏联和美国在战间期整体上是保持孤立主义的态度。

苏联最初与纳粹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不久后的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而日本则在1941年12月偷袭珍珠港,于是苏联与盟国结成了权宜的同盟,英国与之签下正式的外交协定,而美国则是非正式的约定。在二战中,美国透过租借法案给英国和苏联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军工生产,对苏联的最后获胜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史达林仍然对西方国家持强烈的怀疑态度,并且一直认为西方盟国有意让苏联与纳粹德国自相残杀,延后诺曼地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时间,借此削弱战后苏联的地位,苏联对西方的态度也因此一直保持著强烈的猜忌和敌意。事实上,相对于英法等,苏维埃的势力于二战后显得过于庞大,也将招致列强对国际关系再平衡的阻挠。

二战结束(1945-1947)

战时对于战后欧洲的布局

德黑兰会议 盟国之间对于战后欧洲的去从、国界的变更等等抱持著不同看法,双方各自持有他们认为应该用来确保战后权力分配的计画。西方盟国认为一个稳定的国际体制应该是由许多议会民主的国家所组成,透过国际组织来协调各国之间的纷争,而苏联则主张因为其在战时受到庞大的死伤(估计为2700万人)和经常受到侵略的可能性,自认其有权支配邻近的国家来确保自身安全。在战争还在进行的同时,史达林便已经开始有系统的训练各国的共产主义份子,希望在红军攻抵欧洲各国后可以马上树立一系列忠于莫斯科的共产政权。在红军抵达这些国家后,苏联的人员便立刻控制媒体,尤其是无线电台,并且迫害独立的公民组织,从青年团体、学校、教堂、其他政党等等都被禁止,同时社会主义统一指挥的体制,对于战后重建阶段与新兴独立国家来说有很大帮助,政绩亦使共产政权坐大。为了从二战中复原,史达林计画在战后先与英国和美国保持和平,以求苏联国内的重建和经济成长。

西方盟国对于战后的布局也有不同意见,罗斯福的目标是在欧洲和亚洲取得军事胜利、建立一个世界和平组织,而邱吉尔与苏俄类似,注重于地缘关系、大英帝国的生存和对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以及确保东欧国家扮演英国与苏联之间的缓冲国,罗斯福的目标相较更为全球化。

从当时美国决策者的观点来看,苏联是一个可以结盟的对象,而英国的角度则将苏联视为是他们安全的重大威胁。随著苏联占领东欧各国,史达林在谈判桌上要挟英美两国的筹码也越来越多。罗斯福与邱吉尔两人的不同使他们各自与苏联进行了独自的协定,在1944年10月邱吉尔到莫斯科协商,他答应将巴尔干半岛切为数个不同的势力区块,而罗斯福则在雅尔达会议上与史达林就亚洲的部分达成协定,但拒绝支持邱吉尔对于波兰和欧洲划分的看法。

1945年2月的雅尔达会议对战后在亚洲等地的权力布置达成一定共识,但对欧洲的划分仍然无法达成协议。罗斯福在1945年4月12日去世后,接替他的哈瑞·杜鲁门对史达林抱持怀疑态度,并开始倚重一群外交政策上的菁英作为顾问。苏联不顾邱吉尔和杜鲁门两人的反对,在波兰扶植了共产党的亲苏政权,这一举动也导致反对苏联的波兰流亡政府无法回国重组政府。

随著盟国在1945年5月成功击败德国,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结束。苏联占领了东欧等前纳粹德国盟国如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而美国和西方盟国则控制西欧。在盟军占领下的德国,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各自设置了占领区块,成为四国共治的局面。

随著联合国宪章在1945年6月的签订,多国组成的联合国由此诞生,然而其安全理事会的执行权力被其成员国所持有的否决权所限制。联合国之后也在实际上沦为一个各国用以发表各自言论的场合,而苏联则仅将其视为是一种宣传的管道。

波茨坦会议和日本投降

在德国投降后不久的波茨坦会议上,盟国对于德国和东欧未来的布局产生重大分歧,参与讨论的各国之间对彼此的不信任和争论言语也证实了他们对彼此一直以来的猜忌,在会议上杜鲁门向史达林透漏美国已经拥有了一种强大的新武器。

史达林早已得知美国在研发原子弹,并且早已在暗中推动苏联本身的原子弹发展,也因此对此消息没有很惊讶,他在会议中称他很高兴美国发展出了可以用来对抗日本的新武器。一个星期之后,美国在广岛与长崎投下原子弹,在原爆之后,史达林向美国抗议杜鲁门没有提供苏联在占领日本上的地位。

东方集团的开始

早在二战开始的时候,苏联便在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之后吞并了许多国家为其加盟共和国,包括了波兰东部、拉脱维亚拉脱维亚SSR)、爱沙尼亚爱沙尼亚SSR)、立陶宛立陶宛SSR)、芬兰的一部分(卡累利阿-芬兰SSR)以及罗马尼亚的东部(摩尔达维亚SSR)。

而从纳粹德国手中由苏联红军占领的东欧国家被苏联一一变成东方集团的卫星国,包括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波罗的海各国到中欧,西方盟国尽管对于苏联借由竖立共产政权的扩张表示忧心和质疑,但却没有即时采取实际行动支持那些国家反共的人民和波兰流亡政府等组织进行民族自决的权利,这在后来被波兰和东中欧国家人民称为是西方盟国的背叛。后来英美两国向苏联让步,承认了这些共产国家的合法性,使得雅尔达会议里原先约定的战后权力分配正式破产。

苏联式的政权在东欧的扩散不但在那些国家施加了苏联式的计画经济,同时史达林也对他们进行了残暴的统治,以苏联的秘密警察来打压和迫害存在的和潜在的反对者。随著史达林统治的而来的,是由拉夫连季·贝利亚率领的NKVD在东欧各国进行的共产权力巩固,镇压各国反共的势力。只要被苏联扶植的傀儡政权有任何的反抗意识出现,史达林便重复其战前的策略,将反抗者除权,并且进行作秀的审判,然后监禁或处决。

在亚洲,红军于战争结束前的最后阶段进攻并占领了满洲国,并且占领了朝鲜半岛38度线以北的大片土地。随著苏联的坐大,温斯顿·邱吉尔便已开始忧心苏联对东欧的庞大控制,加上史达林的不可靠特质,会使得苏联成为西欧的最大威胁。很快的,英法等国决定欲与美国交好以反制苏俄,而美国的介入更加剧了欧洲的东西对立。

准备新的战争

在1946年2月,乔治·凯南从莫斯科向美国发回了一则“长电报”,电报中阐述他对于苏联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的深入分析,认为美国与苏联的长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主张以围堵政策对付苏联。这则电报对美国政府决策者的影响巨大,并且成为之后美国数十年用以对付苏联的策略基础。而同一时期苏联的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也主笔了一篇传回莫斯科的电报,主张美国是一个独断的资本主义势力,并宣称美国正在“准备赢得一场新的世界大战的有利条件”。

在1946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詹姆斯·伯恩斯在德国发表了一场演讲,重申美国对于西德人民的重视,批评小亨利·摩根索所提出的要在战后德国去除工业化的计画,并且向苏联警告美国将会在欧洲维持无限期的军事部署。如同伯恩斯在一个月后所说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德国人民的支持…这是一场我们与俄国之间赢得民心的斗争…”

在“长电报”发表后不久,英国前首相温斯顿·邱吉尔在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了铁幕一演讲,呼吁英美联盟对抗苏联,并指控苏联在“从波罗的海斯塞新亚得里亚海第里雅斯特”之间建立起了“一道铁幕”。

参考文献

  1. 杜鲁门主义,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