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修武縣位於河南省西北部,隸屬焦作市。東與輝縣、獲嘉縣相連,西與博愛縣、焦作市銜接,南至武陟縣。北界東大河,分別與晉城澤州縣柳樹口鎮、晉城陵川縣奪火鄉接壤,是海河流域的源頭之一。修武縣總面積632.9平方公里,轄5鎮、3鄉、1個工貿區和1個辦事處,187個村,28.2萬人,耕地面積32萬畝。

修武縣歷史悠久,為中華古縣。周代之前此地稱「寧邑」,商末(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興兵伐紂,大軍途經寧邑時遇暴雨三日而不能行,就地駐紮修兵練武,故改寧邑為「修武」,修武從那時得名至今,已有3000餘年歷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始設修武縣,屬三川郡管轄。從開始設縣至今,已有2227年。三千多年來,「修武」之名歷代傳承一直延續下來,成為中華大地上最古老的縣名之一。修武縣已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中國分部授予「千年古縣」稱號,正式列入中國地名遺產保護行列。

城市名片: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千年古縣中國優秀旅遊名縣、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區、中國長壽之鄉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國家園林縣城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1]

2019年3月,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19年9月,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2]

目錄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修武縣地處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地理坐標為:北緯35°07'39"-35°28'32",東經113°08'17"-113°32'03"之間,東鄰新鄉市獲嘉縣、輝縣市,南接焦作市武陟縣,西連焦作市區,北靠山西省晉城市、澤州市和陵川縣,修武縣南北長40公里,東西寬36公里,最窄處4公里,版圖為不規則啞鈴狀。

地形地貌

修武縣北部為山區和丘陵,南部為沖積平原,縣區地勢北高南低,最高點海拔1308米,最低點海拔77.4米,修武縣平均海拔為692.7米。

氣候特徵

修武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4.5℃,春季平均氣溫14.8℃,夏季平均氣溫26.4℃,秋季平均氣溫15.0℃,冬季平均氣溫1.7℃。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0.1℃,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27.2℃,氣溫年較差27.1℃。年平均降水量560.4毫米。按照降水分布情況,一年又可分為干、濕兩季,冬半年少,夏半年多,降水主要出現在汛期6-8月。全年降水量1月份最少,只有5.2MM,7月份最多,可達154.9MM。年平均無霜期21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062.4小時,光熱資源豐富,有利於糧食作物生長,是全國糧食高產區之一。

資源

水資源

修武縣水資源豐富,河流泉瀑眾多。平原河流主要有大沙河、大獅澇河、新河、蔣溝等,山區主要有山門河、紙坊溝河、清水河等季節性自然河流,其中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條。此外,還有總乾渠、東乾渠、西乾渠、三道河、引黃一乾渠等人工渠道和河流。

位於北部山區的世界地質公園雲台山風景名勝區內瀑布遍布,比較著名的有落差314米的華夏第一高瀑「雲台天瀑」、落差180米的天門瀑布和落差60米的黑龍潭瀑布。另外景區內還有總庫容1038萬立方米的馬鞍石水庫(又名子房湖)。修武縣現存較大泉源主要有:馬坊泉、大泊泉、小泊泉、明月泉等。據勘查,修武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4937萬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可開採量為9540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

修武縣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有煤、鋁土礦、鐵礦、耐火粘土、高嶺土、硫鐵礦、石灰岩(含水泥用灰岩、熔劑用灰岩、建築石料)、方解石、水晶、白雲岩、水泥配料粘土、礦泉水、煤層氣、地熱等20餘種,儲量大,品質好,主要分布於北部山區。境內有多個國家大中型統配煤礦,原煤產量年均300萬噸;國家大型重點企業中國鋁業中州分公司就建在該縣境內,年產氧化鋁達260萬噸。

土地資源

修武縣土地總面積67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為49.8萬畝,占修武縣總面積的49.08%;丘陵面積7.9萬畝,占修武縣總面積的7.79%;平原面積39.8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39.21%;崗地面積4萬畝,占修武縣總面積的3.94%。修武縣現有耕地面積36.9萬畝,其中基本農田保護面積32萬畝,人均耕地面積1.33畝。修武縣土壤主要有褐土、棕壤土、潮土、鹽鹼土4個土類,下分10個亞類、25個土屬。其中以褐土、棕壤土面積較大,而且質量較好,是修武縣農業產量較高的土壤類。

生物資源

修武縣植物資源豐富,共有高等維管束植物1440餘種,隸屬於159科685屬,占河南省植物總數的50%。喬木樹種主要有:楊、柳、榆、槐、椿、泡桐、側柏、油松等;灌木樹種主要有山皂角、荊、紫穗槐等;經濟林樹種主要有蘋果、梨、桃、李、葡萄、核桃、山楂等。修武縣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已經形成了「深山20萬畝生態防護林、淺山5萬畝雜果經濟林、平原10萬畝工業原料林,城區鄉鎮5萬畝綠地」的生態綠化發展格局。

修武縣有林地面積達11545公頃,山區森林覆蓋率達55.2%,縣城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8.1%。修武縣有各種野生動物697種,其中獸類34種,鳥類140種,兩棲爬行類動物動物8種,軟體動物30種,昆蟲資源485種。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金錢豹,二級保護動物有獼猴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鳥類有25種,其中一級保護4種、二級保護21種。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大麥、玉米、稻子、穀子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花生、棉花、大豆、油菜、芝麻、西瓜等;蔬菜作物主要有白菜、蘿蔔、菠菜、芹菜、茄子、西紅柿、南瓜、黃瓜、辣椒、韭菜、蔥等,其中「延陵大蔥」古為貢品,久享盛譽。

國家森林公園雲台山原始森林、次生林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是修武縣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林木蒼翠,山花爛漫,植物種類達100多科、1200多種,其中珍稀植物種類有紅豆杉、靈芝、太行花等數十種。喬木主要有:油松、側柏、栓皮櫟、五角楓、榔榆、漆樹、臭椿牛筋樹、白皮松、合歡、野核桃青檀、紅豆杉、山楂、山桃、柿樹等; 主要灌木有:黃櫨、黃荊、連翹、胡枝子、蝟實、杜鵑、繡線菊、野皂角、槐藍等; 草本主要有羊鬍子草、黃背草白茅草野菊花、太行花、蒿類等。 古樹奇木繁多:藥王洞紅豆杉、鳳凰嶺古楓、陪嫁妝村榔榆林、交糧河古槐、返頭嶺寄生樹、後河白皮松、平頂窯國槐等,樹齡均在千年左右,至今依然枝繁葉茂,鬱鬱蔥蔥。雲台山中藥材蘊藏豐富,除人參、靈芝外,還有聞名國內外的「四大懷藥」(地黃、菊花、山藥、牛膝)及茱萸、連翹天麻當歸黃精、黃蓮、五靈子等二百多種中藥材。野生動物獸類主要有:金錢豹、獼猴、野豬、黑山羊、豬獾、狐、松鼠、野兔、灰鼠、豺、刺蝟等。鳥類主要有:野雞、貓頭鷹、灰喜鵲、蒼鷹、雨燕、鳳頭百靈、杜鵑、紅嘴山鴉、烏鴉、啄木鳥等。2002年6月,在雲台山子房湖內還發現了享有「水中大熊貓」稱號的國家瀕危野生動物——桃花水母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3年末,修武縣總人口為282664人,常住人口261552人,出生率為11.13 ‰,死亡率為5.93 ‰,自然增長率為5.2 ‰,城鎮化率為43.02%。

民族

修武縣有13個少數民族,共計1433人,占修武縣總人口的0.47%。其中:回族1212人,土家族84人,蒙古族69人,苗族19人,滿族19人,藏族10人,彝族10人,維吾爾族3人,瑤族2人,哈尼族2人,壯族1人,侗族1人,高山族1人。城關鎮西關村是修武縣惟一的回族聚居村,有468戶,2500餘人,其中回族占50%,耕地面積 63.7 公頃。

交通

修武縣處於鄭州、新鄉、焦作三個城市的中心地帶,位於中原城市群半小時經濟圈,濟東高速、鄭焦高速、新月鐵路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突出。境內有焦枝鐵路以及正在規劃設計中的鄭州到焦作輕軌鐵路、新鄉到月山的新月二線三條鐵路(鄭焦城際鐵路正在實施,新月二線即將實施),鄭雲高速.焦輝公路、武陵公路、濟焦新高速、晉焦鄭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在東、南兩個方向,與京珠高速、連霍高速兩條大動脈緊密相連,距離新鄭國際機場僅有一個小時車程,鄭州至雲台山的直達高速公路也正在籌建中。國家南水北調、西氣東輸工程均從修武通過並設有開口。

社會

宗教

修武縣有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共有正式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21處,遍及各鄉鎮。其中,道教的活動場所有1處(玄帝行宮),佛教的活動場所有3處(圓融寺、萬善寺、崇明寺),伊斯蘭教的活動場所有2處(清真男寺、清真女寺),基督教的活動場所有14處,天主教的活動場所有1處。修武縣的宗教團體有4個,分別是:修武縣佛教協會、修武縣道教協會、修武縣基督教協會、修武縣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

文衛

「十一五」期間,修武縣高水準建設了文化藝術中心、社會福利中心、體育中心、廣電大廈等一批重點工程,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實施了12個住房保障項目,新建保障房2293套。實施了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建設,建成197個行政村農家書屋,發展有線電視終端3000戶,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對群眾免費開放,成功創建國家二級檔案館。實施了寧城公園二期續建和人民路、青雲大道綠化以及亮化、供水、供氣、供電等一批民生工程。

修武縣實施了縣醫院搬遷、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新農合補償提標、醫療急救體系建設、計生村室「溫暖工程」,醫改工作使群眾看病負擔下降30%。開展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企業退休人員增資、高齡老人津貼擴面提標,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金人均增長220.45元。完成了安全飲水村村通工程,解決了10.29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實施了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等工程,改造農村衛生廁所6000戶。成功創建了焦作市第一個國家衛生縣城。

園林綠化

修武縣積極開展太行山綠化、生態廊道建設、農業林網完善和村鎮綠化等工程,在城區外圍形成了以豐收路、雲台大道、幸福路、青龍大道高標準綠化帶為主線的綠色環城公園,在城區內部形成了以主次幹道、背街小巷綠化和高密度遊園綠地為點綴的綠化格局。至2009年6月,修武縣城區公共綠地面積達64.6公頃,綠化覆蓋率達40.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9.5平方米。

修武縣森林覆蓋率26.85%,高出中國平均水平6.49個百分點。雲台山景區空氣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10萬個,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尤其是修武城區,有白音潭公園、七賢公園、幸福公園、寧城公園等公園綠地26個,人均擁有公共綠地面積15.2平方米,綠化覆蓋率43.4%,綠地率38.1%,道路綠化普及率100%,初步形成了公園環繞、遊園綠地點綴、綠色林帶相連的生態園林格局。

2012年,修武縣新增綠地79.58公頃,綠地率達到37.7%,高出國家園林縣城標準2.7個百分點。

基礎設施

2012年修武縣完成了9條市政道路建設工程,完成了21條背街小巷和7條新修道路的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完成了4條道路14公里供氣管線鋪設和7條背街小巷亮化工程,新增改建公路92.1公里。

經濟

綜述

2013年,修武縣完成生產總值99.9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9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1.9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6.11億元。全年一般預算收入80238萬元,其中稅收收入56179萬元。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868元。

第一產業

建國初期,修武縣是一個貧窮單一的農業縣。由於兵、荒、蟲、旱、水災頻繁,農業產量低而不穩。建國以來,為改變農業落後面貌,歷屆縣委、縣政府組織領導全縣人民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連續多年奪得「紅旗渠精神杯」,並獲得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縣等榮譽,促進了農業持續穩定發展。在國家免除農業稅等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推動下,在實現了小麥千斤縣、高產噸糧縣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旅遊觀光農業等高效農業;積極發展現代畜牧業和特種養殖,進一步增加了農民收入,提高了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鞏固了農業基礎地位。

2013年,全縣糧食種植面積32289公頃;棉花種植面積80公頃;油料種植面積737公頃。全年糧食產量226848噸。其中,夏糧產量114540噸;秋糧產量112308噸。全年棉花產量64噸;油料產量2635噸。全年肉類總產量32622噸。其中,豬肉產量21084噸;牛肉產量2052噸;羊肉產量311噸。年末生豬存欄23.51萬頭;生豬出欄28.88萬頭。禽蛋產量39624噸;牛奶產量9436噸。

第二產業

上世紀80年代,小造紙、小煤炭、小水泥、小煉鐵、小磚瓦窯等「五小企業」是修武縣的主要經濟支柱。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修武縣委、縣政府把發展新型工業作為強縣富民的重大舉措,在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的企業後,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調整工業結構,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強力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引進培育具有較強帶動能力的骨幹企業,不斷發展壯大鋁產品加工、農副產品加工、機械製造三大支柱產業,全縣工業經濟保持了持續增長的發展態勢,進一步增強了工業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和戰略地位。

2013年,修武縣全部工業增加值415218萬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56833萬元。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8199萬元;股份制企業完成329352萬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12431萬元。輕工業完成186550萬元;重工業170283萬元。規模以上工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1%,紡織業增加值增長9.4%,裝備製造業增長93.6%,鋁工業增長4.7%。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9041萬元,比上年增長 207.0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48256萬元。

第三產業

投資

2013年,修武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62281萬元。其中,工業投資746887萬元;房地產開發投資103625萬元,其中,住宅投資 89158萬元;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3673萬元。

貿易

2013年,修武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0811萬元。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97291萬元;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3519萬元。按行業分類統計,批發業28818元;零售業225020萬元;住宿業30318萬元;餐飲業46653萬元。個體消費品零售額170817萬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51.6%。

金融

2013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706393萬元,比年初增加87144 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為 475224 萬元,比年初增加54614萬元。各項貸款餘額為426084萬元,比年初增加101349 萬元。

教育

修武縣教育局通過促進機關人員全員下鄉聽課、評課的制度化。制定了班子成員聽課制度,每周下鄉聽課不少於2節,重點聽高三、初三及小學高年級課,並隨機發放「學生評教、評校意見表」,及時收集信息、反饋指導,帶動和促進基層學校校長、教師始終關注課堂、堅持研究課堂教學,務求將課堂教學抓實、抓細、抓活、抓出成效。教育教學質量連年提升,被河南省政府授予「兩基」工作先進集體。

修武縣有修武縣第一中學、修武一中分校及高村鄉第一中學等三所高中,修武一中新校區於201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有修武縣實驗中學、修武縣第二實驗中學、周莊中學及在建的新區中學等多所初級中學。

河南省修武縣第一中學創建於1928年,坐落於豫北焦作市修武縣,城關鎮為民路校區占地面積10.4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6萬平方米,三個年級56個教學班,學生4200餘名,教職工230名。

修武一中分校於2003年投入使用,位於縣城豐收路以南、雲台大道以東,占地450畝,設計規模為36軌108個教學班,包括教學樓、圖書科技樓、綜合辦公樓、宿舍樓、餐廳、運動場和附屬設施等建築。

旅遊

雲台山

修武縣境內的雲台山景區總面積240平方公里,擁有1個世界級(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和9個國家級品牌(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自然遺產、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與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結為姐妹公園,榮獲河南省首屆省長質量獎、中國質量工作先進單位和中國自然山水景區中唯一的馳名商標。

修武縣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境內大小奇峰70多處,景區眾多。雲台山位於河南省焦作市的修武縣境內,以獨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同時又是河南省唯一一個集七個國家級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峽、潭瀑峽、紅石峽、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岩、仙苑、聖頂、疊彩洞、青龍峽、峰林峽等十一大景點。還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雲台瀑布。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採藥煉丹的「藥王洞」、漢獻帝的避暑台、魏晉時期「竹林七賢」隱居的百家岩等古蹟,更有絕妙之處。2000年發現的集峽谷、溶洞景觀為一體的青龍峽景區,已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08平方公里,主要景點100餘處,極具開發價值。

2003年7月7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世界地質公園推薦會上,雲台山地質公園以103.85分的高分,排名黃山、廬山之後,成為中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8個地質公園之一。2004年2月13日北京時間23時,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大會上,雲台山金榜題名,成為首批28個世界地質公園中的一員。雲台山景區以中國第三、世界第五的名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而在中國驟然引起強烈關注。

修武縣大力開展旅遊「創優環境、提升服務」活動和北部山區生態環境治理,被焦作市評為旅遊標準化示範縣和旅遊信息化建設試點縣,雲台山旅遊服務標準通過國家旅遊局評審。雲台山旅遊品牌進一步提升。雲台山上市進入軌道,成功舉辦中國雲台山「九九」國際登山挑戰賽、第四屆竹林七賢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設立了雲台山駐韓國首爾辦事處,與美國大峽谷成功續約,中美地質公園發展論壇達成初步協議。

宗教建築

1、萬善寺

萬善寺位於修武縣雲台山風景區主峰之下,又名溝坡寺。坐北朝南,背靠圍屏山。原有山門、中佛殿、大佛殿、僧舍等古代建築群體。寺前有明代嘉靖六年的望親台,寺東有臨濟正宗二十五世禪師石塔,寺南有臨濟正宗三十七、三十八世禪師墓碑兩座。雲台山風景管理局將萬善寺的山門、大殿進行了重修,使萬善寺成為頗具規模的佛教活動場所。

2、圓融寺

圓融寺座落在雲台山西部的呂澗山上,創建迄今有1650多年,是河南省境內僅晚於洛陽白馬寺的第二座古老佛寺。到北齊高僧稠禪法師重新整修後,常住僧人達千餘之眾。千餘年來,由於戰火不斷,該寺屢毀屢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着雲台山旅遊事業的迅速發展,投入四千多萬元巨資重建圓融寺,重現了「深山藏古寺,梵音繞塔林」的盛景。寺內現有國家一級文物白玉佛一座,明碑一通,還有龍泉、聖姑泉、古佛洞、伽藍井、陰陽井、佛圖澄卓鍚處等名勝。

3、崇明寺

崇明寺,位於原方莊鎮桑灣自然村(現劃入雲台山景區),占地面積10餘畝,建築面積400多平方米。該寺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北齊,唐代咸通年間重修,宋元佑2年改名崇明寺,清初增建,後廢。1995年重建,1999年正式開放。歷史記載崇明寺建築群有漢獻帝避暑台、稠禪師庵、王烈泉、孝女塔及魏晉時期「竹林七賢」的遺蹟。崇明寺的古蹟孝女塔仍保存完好,其斗拱式建築獨具特色,2006年,孝女塔被評為國家級文物。

4、勝果寺和勝果寺塔

勝果寺位於縣城老城大街中段,系北宋紹聖四年(1097年)所建,原寺規模宏大,為黃河之北著名寺院。後屢毀屢建,現存主殿及側房二十餘間,該寺佛塔勝果寺塔為修武縣城標誌性建築之一,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建於修寺之初,為古磚木混合結構,呈八角形九級樓閣式,塔高26.15米。塔身外輪呈拋物線形,逐層收斂。各層檐下,均用仿木結構的斗拱裝飾,使塔身優美玲瓏。塔心室為六角形,攀登梯道可達塔頂,頂端聳立一鐵鑄形塔尖,登頂可環眺全城。

5、百家岩寺與孝女塔

百家岩寺又名崇明寺,始建於北齊,為北齊高僧、一代佛學大師稠禪師所創建。後經歷代屢次復修、擴建,形成了龐大的規模,現仍為雲台山百家岩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其寺塔又稱孝女塔,建於唐武則天垂拱三年(686年),是中國現存為數不多的唐塔之一。該塔為八角九級樓閣式磚塔,總高26.15米,此塔為當時民間孝女朱四娘,因其母久臥病床,遍請名醫不治,有僧侶勸她以死救母,到陰間乞求閻君為其母增添陽壽,即可救其母性命。該女則來到百家岩寺,祈佛之後而投崖,後其母果然久病痊癒。其母感其至孝而建塔於此,遂命為「孝女塔」。

6、玄帝宮與雲台觀

玄帝宮位於雲台山1314米的主峰茱萸峰頂,被道教信徒稱為「北頂」,和武當山稱為「南頂」相對應。道教傳說真武大帝在雲台山修成神仙,成仙后被封鎮守武當山,而雲台山的玄帝宮則成為其行宮,每年都要回雲台山駐錫、顯靈,所以此宮歷來香火極盛。該宮初建於唐代,時稱「玄元廟」,經歷代擴修復建,形成今天玄帝宮的恢宏氣勢。宮內的真武大帝銅像身高3.45米,是中國最高大的真武大帝銅像。雲台觀座落在茱萸峰下的鳳凰嶺上,除供奉道教諸神外,特侍奉生於修武、終於雲台山的道教神仙寧封子,觀外建有30多米高的重陽閣。

7、海蟾宮

海蟾宮位於修武縣城東北五里源鄉馬坊村。原名「真清觀」,相傳五代燕王宰相劉海蟾看破紅塵,棄官修道,馬坊村的馬坊泉即為劉海蟾的洗丹潭,因有金代邱處機所書「海蟾宮入道歌」而得名。現存的大殿座南朝北,當地人又叫「背南宮」,重建於明末清初,建築造型奇特,是研究古代建築的珍貴資料。宮北曾有馬坊泉,泉中有大量的石殼蟲,鴨子吃後生的蛋,經過加工做成的松花蛋,去殼後呈現清晰的松柏枝、竹葉紋理,食之味道異常鮮美,被稱之為「海蟾宮松花蛋」,元末以後,歷代皇家都視其為皇宮御宴之美味。

8、祖師廟

祖師廟位於修武縣城關鎮北關村內,座北朝南,面闊三間。相傳很久以前,北關村有一呂姓惡霸,橫行鄉里,祖師爺化作一位道人,將呂氏墳地的荊根、棗根刨出,使呂家破敗衰落。為了報答祖師,人們用荊根、棗根做梁,建起祖師廟,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祖師廟現存各種碑刻二十餘塊,碑文主要記述了每年三月三「金頂聖會」的盛況,以及歷次到武當山朝聖的經過。

著名人物

在修武縣三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有眾多歷史名人在此活動,據不完全統計,有名有姓的歷史人物近300人,其中皇帝、君王39人,宰相和相當宰相的三司(三公)48人,將軍、元帥40人。著名文人學士、三教九流名人159人。中華始祖、炎黃二帝都曾在此活動,留下了傳說和遺址;大禹治水也曾長駐此地;世界級文化名人孔子曾在此問禮遊學;樂聖朱載育曾在此教學研習;詩聖杜甫、詩仙李白和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王維錢起等人都到修武遊山玩水,王維更是在此留下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千古名句。

寧封子

寧封子,黃帝時期,寧邑(今修武)人。是中華陶瓷業的首創人物,被黃帝封為「陶正」,負責在推廣制陶技術,管理制陶業的生產與發展,其被推崇為中國制陶業的祖師爺。寧封子死後,埋於寧北山中(今修武雲台山)。

張良

張良,字子房,「漢初三傑」之一,漢高祖劉邦最重要的謀臣。他出巨資雇一大力士刺殺秦始皇未成,後隱姓埋名,逃到南陽(今河南省修武縣北一個古城邑)之北的山裡躲避。他在目睹了西漢一些功臣、名將陸續被殺的事例後,隱居於雲台山,直至病逝。修武雲台山仍有「子房溝村」、「子房釣魚台」、「子房湖」、「張良峰」等與張良相關的人文景點。

漢獻帝劉協

漢獻帝劉協(181—234年),東漢末代皇帝。漢靈帝劉宏次子。延康元年(220年)十月,劉協被迫禪位於曹丕,被封為山陽公。劉協為山陽公後,居於濁鹿城(今修武縣李固村南)。常到百家岩避暑納涼。魏青龍元年,劉協病逝,以漢天子禮儀葬於濁鹿城與百家岩之間,墓號禪陵,諡孝獻皇帝。

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是指嵇康阮籍向秀阮咸劉伶山濤王戎等隱居名士。嵇康於公元242年把家從銍縣搬到山陽(今河南修武),山陽便成了「竹林七賢」 的聚集交往之地。修武境內所保存的「竹林七賢」遺蹟、遺址有:嵇山、劉伶醒酒台、嵇康淬劍池、王烈泉石刻,阮籍竹林等。

孫思邈

孫思邈(581年—682年),漢族,唐朝京兆華原(現陝西耀縣)人,是著名的醫師與道士。孫思邈曾在藥材遍地的修武雲台山研究醫藥、醫病救人十餘年,住在雲台山主峰茱萸峰的一個山洞裡。在修武,除流傳有孫思邈的大量傳說外,還留有他居住的山洞即藥王洞,以及他在洞口親手栽植的千年紅豆杉一棵。

韓愈

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號昌黎,唐代河南府懷州修武南陽城人。韓愈是河南修武人,為不少歷史典籍所記載,更有大量物證。縣城東關韓文公故里處,有宋、元、明、清歷朝所立的「韓文公故里」碑。修武縣歷朝《修武縣誌》都有記載:韓愈「乃修武人也」。

喬葉

喬葉,女,漢族,生於1972,河南省修武縣人,河南省文學院最年輕的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員,河南作協副主席。作品:處女作《別同情我》《愁嫁》《不做情人》《一個女孩的自知之明》《迎着灰塵跳舞》《愛情底片》等散文;中篇小說《我承認我最怕天黑》、《紫薔薇影樓》;長篇處女作《守口如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