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Ping Pong Diplomacy)指1971年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1] 與美國兩國乒乓球隊互訪的一系列事件。乒乓外交實際推動20世紀70年代兩國外交關係的發展。
目錄
事件經過
事件起於1971年3-4月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中斷了兩屆後,中國乒乓球隊在名古屋世乒賽上回歸。之前中國隊收到國際乒聯和日本方面的多次邀請。當時的國際乒聯主席羅伊·埃文斯宣稱自己曾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接觸,並對其稱文革以後中國需要通過運動交流與世界聯繫。由於當時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直到邀請提交到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方才獲得批准。
開賽前夕,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召集有關人士開會時要求這次參賽「接觸許多國家的代表隊」,「我們也可以請他們來比賽」。同時他要在座的人「動動腦筋」。比賽開始第一天,中國隊乘巴士從體育館返回賓館時,美國運動員科恩上來搭便車。汽車到賓館約需15分鐘,而前10分鐘大家都沒有什麼交流。後來中國運動員莊則棟主動和他握手、寒暄,並送他一塊中國印有黃山圖案的杭州織錦留作紀念。當時在車上科恩想回贈點什麼,但在包里只找到一把梳子。他說「我想送給你點什麼,但我總不能送你梳子吧」。下車時科恩手持織錦的情景被在場記者抓拍,成為爆炸性新聞。第二天,科恩準備了一件印有和平標記和「Let It Be」字樣的運動衫,專門在中國隊的必經之路上等待莊則棟,回贈他並與他擁抱。記者問科恩是否想去中國,科恩回答:「我想去任何一個我沒到過的國家,阿根廷、澳大利亞、中國。」記者再問:「那特別是中國這個國家,你想去嗎?」科恩給予肯定。
其後,美國乒乓球隊副領隊哈里森來到中國乒乓球隊下榻的酒店與中國代表團的負責人會面,並詢問能否邀請美國隊訪問中國。4月3日中國外交部收到國家隊的報告後,在提交周恩來的報告上指支持台灣蔣介石政府的美國政府的球隊訪華乃是不合時宜。周恩來批示同意外交部意見,附帶一條批閱「請把願意訪華的美國隊名單記錄下來,以便今後同他們聯繫。請毛主席閱示!」。這份報告轉交毛澤東後,毛澤東圈閱報告退外交部其侄女王海容處存檔。當晚,毛澤東睡前看參考消息,讀到外電對回贈禮品事件的報道,突然大喊「我的莊爺爺!」並立即指示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
次日,美國國務院接到美國駐日大使|United States Ambassador to Japan《關於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的報告》,立即向白宮報告。尼克松在深夜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即發電報給美國駐日大使,同意中方的邀請。事後尼克松說:「我從未料到對中國的主動行動會以乒乓球隊訪問北京的形式得到實現。」
4月10日至17日,美國乒乓球協會運動員4位官員和科恩、雷塞克等9位運動員還有2位配偶和一小批美國新聞記者經香港抵達北京,科恩等成為自1949年以來第一批獲准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美國運動員。期間周恩來每天都有詳盡明確的批示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如1971年4月12日11時周在批示中特意指出「可以安排他們去參觀故宮」;4月13日晚建議「看樣板戲的劇場,既然政協禮堂不太合適,應安排在人民大會堂三樓小禮堂」,對樣板戲劇場的變動給予妥善安排。
美國隊在北京和上海進行了兩場比賽。4月14日凌晨,美國、加拿大幾名隊員突然生病,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與中方翻譯發生誤會,以為中方有意把美國隊員留下不讓走。周恩來得知後批示迅速給予治療,如能參與接見儘量安排,並保證美國隊員的人身自由。當天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美國乒乓球隊時說:「你們在中美兩國人民的關係上打開了一個新篇章。我相信,我們友誼的這一新開端必將受到我們兩國多數人民的支持。」在周恩來發表講話的幾個小時後,尼克松宣布一系列對華開禁措施。訪問團還遊覽了長城,參觀了清華大學等地。
作為回報,美國乒乓球隊邀請中國乒乓球隊訪問美國。1972年4月11日,中國乒乓球隊回訪美國。隊員參觀了底特律的工業基地,遊覽了迪士尼樂園。
事件影響
中美兩國乒乓球隊互訪轟動了國際輿論,成為舉世矚目的重大事件,被媒體稱為「乒乓外交」。從此結束了中美兩國20多年來人員交往隔絕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隨即取得歷史性突破。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訪問中國大陸,中美關係解凍,開啟了中美關係的大門。
乒乓外交同時也成為了文化交流推動政治發展的一個重要例子。
後續事件
2006年3月27日,慶祝「乒乓外交」35周年的「紅杉樹友誼之旅」在北京舉行。美國乒乓球代表團一行25人,包括當年到訪球隊的6人以及當時已故的運動員科恩的母親,與當年中國隊的成員及相關人員重聚。
2008年6月9日,一個為期三天的乒乓外交紀念活動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約巴林達市的理查德·尼克松圖書館及紀念館(Richard Nixon Presidential Library and Museum)舉行。當年(1971年)的中美乒乓球隊隊員再度會面並進行了一場友誼賽。
類似外交活動
2008年2月24日,美國紐約愛樂交響樂團訪問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並在平壤進行公開演奏會。
歷史背景
1960年代末,美國經過十多年的越南戰爭,耗費了至少二千五百億美元軍費,與蘇聯比較起來,美國的國際地位也相對下降,客觀上美國需要尋求抗衡蘇聯的力量。而中國兩彈一星的成功,使得其國際地位大幅度提高,成為美國爭取結盟的對象。
另一方面,由於中蘇關係惡化,加之蘇聯在中國邊境部署大量兵力,北京政府也希望恢復對美外交,以求制衡蘇聯,提高國際政治形象,及爭取聯合國內的席位。但多年的政治意識形態的隔膜,使得兩國缺乏一個合理的契機。後來亨利·基辛格也說「理查德·尼克松總統入主白宮後,非常關心中國的發展,但卻苦於找不到打通兩國關係的渠道,無法跟中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