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愛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紐約愛樂(英語:New York Philharmonic),正式全名為紐約愛樂交響樂協會(Philharmonic-Symphony Society of New York, Inc.),是於1842年由烏雷利·科雷利·希爾在美國紐約市成立的一支管弦樂團。紐約愛樂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樂隊之一,是美國成立時間最長的樂團,屬於美國五大管弦樂團之一,並完成多個音樂作品的美國首演,如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和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紐約愛樂一年大約演出180場音樂會,並在2004年12月18日完成其第14000場音樂會。
樂團在1962年離開卡內基音樂廳搬至艾弗里·費雪廳(林肯中心)之後,一直存在討論若樂團回遷是否會更好。
托斯卡尼尼、伯恩斯坦和馬舒爾曾經為樂團帶來了三個黃金年代。目前,樂團的首席指揮是阿倫·基爾伯特。
2008年2月24日,洛林·馬澤爾帶領樂團在北京一站後訪問北朝鮮[1],並在東平壤大劇院演出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格什文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等作品。還令美國國歌首次在朝鮮響起。表演會場2500個席位座無虛席,惟北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卻沒有到場。不過音樂總監馬澤爾十分滿意今次演出,並稱「任務完成」。美國負責此次演出事務磋商的外交官克里斯托弗·羅伯特·希爾對《紐約時報》說到:「這標誌着北朝鮮將走出關鎖;不過,人人都知道,這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基本簡介
紐約愛樂樂團(New York Philharmonic,亦可簡稱為紐約愛樂)是美國最早的交響樂團,由希爾創立於1842年。初名「紐約愛樂交響協會」。紐約愛樂樂團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樂隊之一,是美國成立時間最長的樂團,屬於美國五大交響樂團(紐約愛樂、芝加哥交響、波士頓交響、費城交響以及克利夫蘭管弦樂團)之首。
1922年,門格爾貝格接任首席指揮後,該團的演奏水平飛速發展。1928年,該團跟紐約交響樂協會合併,形成如今的規模。曾在該團任職的指揮家的名單中,可以看到馬勒和達姆羅許等人的名字。從1928年到1936年間,托斯卡尼尼就任音樂監督,該團進入了黃金時代。1958年,當代著名指揮家伯恩斯坦開始指揮該團,使該團進入了第二個黃金時代。樂團在1962年離開卡內基音樂廳搬至艾弗里·費雪廳(林肯中心)之後,人們就一直討論,樂團回遷是否會更好。從1978年起,印度著名指揮家祖賓·梅塔就任該團的音樂指導與指揮。
2009年,本土指揮家艾倫·吉爾伯特通過樂團提名成為新一任音樂總監[2],紐約愛樂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創建於1842年,是美國最古老的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的歷史,與世界音樂發展歷程中一個又一個舉足輕重的名字緊密相聯。曾指導過紐約愛樂樂團的大作曲家和大指揮家有:魯賓斯坦、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魏因加特納、馬勒 (任音樂總監)、拉赫瑪尼諾夫、理查德·斯特勞斯、富特文格勒、托斯卡尼尼(任音樂總監)、斯特拉文斯基、庫謝維茨基和沃爾特、伯恩斯坦、祖賓·梅塔等。紐約愛樂樂團馳名於世,與它一些驕人的紀錄也是分不開的,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由該團首先推出,樂團在美國還首演了貝多芬的第八和第九交響曲、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馬勒的第一、二、四和六交響曲、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等。
樂團特點
紐約愛樂樂團馳名於世,與它一些驕人的紀錄也是分不開的,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由該團首先推出,樂團在美國還首演了貝多芬的第八和第九交響曲、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馬勒的第一、二、四和六交響曲、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等。1986年7月5日,該團在紐約中央公園的一場免費音樂會,吸引了超過80萬人,創造了有史以來單場音樂會最高出席人數的紀錄。
曾與樂團合作過的史上著名作曲家和指揮包括:西奧多·托馬斯、柴科夫斯基、德沃夏克、馬勒、奧托·克倫佩勒、理查·施特勞斯、威廉·孟高貝格、富爾特文格勒、托斯卡尼尼、斯特拉文斯基、科普蘭、布魯諾·瓦爾特、迪米特里·米特羅普洛斯、克勞斯·騰斯泰德、喬治·塞爾、埃里克·雷恩斯朵夫。
紐約愛樂樂團在廣播、電視及其它媒體的非凡成就,幫助塑造了傳媒界的近代歷史。樂團成為美國第一支提供可下載音樂會、現場錄音和通過iTunes由DG 獨家發行音樂會的主流樂團。自1917年至今,樂團已經錄製了近2000張唱片,其中超過500張仍在市場通行。
視頻
紐約愛樂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組圖:美國紐約愛樂樂團訪問朝鮮,中國新聞網,2008-02-26
- ↑ 訪紐約愛樂樂團音樂總監艾倫·吉爾伯特,網易,2013-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