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樣板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樣板戲,全稱革命樣板戲,另稱八個樣板戲,指1967至1976年間,由中共官方通過《人民日報》、新華社認定的一批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定稿,中央文革小組對「革命樣板戲」負責,稱作八個樣板戲[1](最早是八個)。

起源

樣板戲的醞釀、創作成型,約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1952年10月6日至11月1日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出現的現代戲劇還很少。

1956年3月1日至4月4日在北京舉行的京劇演出大會,有約五十齣現代京劇演出,標誌着現代京劇主導的時代開始。這時的現代戲已經在舞台上用了布景,沒有了傳統服裝,沒有行當的區分,工農兵成了主要的角色。唱的雖然是京劇唱腔,卻加上了西式的和聲。傳統戲漸漸失去生存空間。

江青曾經發表《談京劇革命——一九六四年七月在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人員的座談會上的講話》,並組織、參與、經手一些京劇現代戲等的改編、排練。於是,樣板戲被打上「江記」標誌。1967年5月23日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25周年當天,樣板戲在北京各劇場同時上演。毛澤東多次率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員出席觀看,以此給予強勁的政治支持。江青進入中央文革小組、並由此活躍於中央政治舞台核心,均與此有關。

政治地位與影響力

樣板戲[2]之所以至今仍然成為焦點話題,主要歸結於其在文化大革命中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由於江青的政治影響力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樣板戲,她自始至終將樣板戲作為高壓統治的必要手段,打擊迫害持不同意見者。

在文革和之前的一段時間,樣板戲的內容、傳播、演出等都被視為重大政治事件,早期凡是敢於提出修改意見或不同想法的文藝工作者往往直接遭到迫害。其名義往往是「破壞革命樣板戲的現行反革命」,最高刑罰是死刑。此後這種嚴酷的手段被擴展到一切相關事件,甚至演員在台上說錯一句台詞漏做一個動作、道具弄錯一件服飾、音樂出現任何差錯都被視為反革命罪行,由此在中國的文化演藝界造就了一大批冤案。

視頻

樣板戲 相關視頻

經典樣板戲 現代京劇《沙家浜》全集
八個樣板戲12段聯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