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无锡市委员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无锡市委员会(简称:民进),是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是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民进的主要创始人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林汉达、徐伯昕、赵朴初、雷洁琼、郑振铎、柯灵等同志,大多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留居上海的文化教育界进步知识分子[1]。他们在敌伪的统治下,与中国共产党人一起,坚持抗日救亡斗争;抗战胜利后,又积极投入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爱国民主运动。根据当时斗争的需要,经过充分协商,他们决定成立一个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为宗旨的政治组织,定名为中国民主促进会,并于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
目录
发展历史
民进成立后,发表了《对于时局的宣言》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了立即结束一党专制、还政于民、立即停止内战、保障人民自由权利等政治主张。为了扩大和平民主力量,民进联络和团结了上海六十八个主要群众团体组织,组成了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1946年6月23日,民进参与发起并组织了在上海北火车站举行的、有十万群众参加的反内战大会,民进领导人马叙伦、雷洁琼等同志参加了赴南京请愿的和平代表团,在震惊全国的“六·二三下关事件”中被国民党特务暴徒围攻殴打,身负重伤。他们的鲜血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推动了在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民进坚决拥护和响应中国共产党在1948年4月30日发出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民进主要领导人先后由上海及香港转入解放区,参加了新政协的各项筹备工作。1949年9月,民进代表马叙伦、许广平、周建人、王绍鏊、雷洁琼等同志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了《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建国后,民进以《共同纲领》、全国政协《章程》的总纲为纲领,制定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以宪法[2]为准则,开展工作和活动。民进领导人和一些会员担任了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的重要职务。民进各级组织带领全体会员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民进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积极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献计出力;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为《教师法》、《职业技术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的制定和实施提出建议;提倡尊师重教,维护人民教师的合法权益,协助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对知识分子的政策;面向社会开辟为四化服务的新领域,在讲学办学、科技咨询服务、智力扶贫、海外联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民进中央主办的《民主》杂志、开明出版社和开明文教音像出版社,在全会的思想建设和繁荣出版事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7年民进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全会逐步形成了“以政治交接为主线,以参政议政和自身建设为重点,把民进建设成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参政党”的基本工作思路,坚持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贯彻“巩固老阵地,开拓新领域”的工作方针,在全会倡导“继承传统,以党为师,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的共同价值理念,开创了全会工作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民进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机关建设,努力提高全会整体素质和参政议政水平,领导班子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为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民进在继续关注教育文化出版领域的改革和发展的同时,就科技、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西部大开发和“三农”问题、贫困地区和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石漠化和沙漠化治理等重大课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民进发动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以科技示范、发展教育、引进资金和项目、培训人才等为主要内容的六项“西进”活动,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崛起,作出了新的贡献。民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纽带,广泛联系团结港澳台各界人士,为促进港澳的繁荣稳定,加强海峡两岸的交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7年12月,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举行。大会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总结了民进九大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修订了会章,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大会号召,全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高素质参政党建设,增强全会的生机与活力;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会工作,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为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实现祖国统一贡献智慧和力量。
目前,民进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组织,有市县级组织313个,基层组织5548个,会员10.8万余人,平均年龄50.7岁。从界别分布看,教育界占67.8%(高教13.4%,普教54.4%),文化艺术界占6%,新闻出版界占2.1%,科技界占2.5%,医药卫生界占5.9%,经济界占7.1%,机关及其他占8.6%。从性别比例看,女会员约占47%。全会成员中有各级人大代表1800人,各级政协委员9807人,其中全国人大代表58人,全国政协委员77人;在政府和司法机关担任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640人。
民进中央历届主席有马叙伦、周建人、叶圣陶、雷洁琼、许嘉璐。现任主席是严隽琪。
近几年来,民进无锡市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努力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向中共市委、市政府报送调研报告11份。在市政协历次会议期间,共提交集体提案58件。在全会开展了“一支部一调研、一会员一建议”活动,并以此作为评选先进集体和优秀会员的一项刚性条件,以促使各基层组织和广大会员更加关注重视参政议政工作,在全会形成上下联动、人人参与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各基层组织报送的信息达1380余条,被中央统战部、民进中央、民进省委、省市政协统战部录用约230条,其中有的引起了有关省市领导同志的重视而作了批示。同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自身建设。根据“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要求,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参政能力建设为目的,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宜兴市委江阴市教育联合支部先后被会中央授予“全国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组织”称号,北塘区总支部等3个支部荣获全省先进基层组织称号,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支部等10个集体被评为1999年—2004年无锡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先进集体。在社会服务方面,组织会员中教育、文化等专家名家开展送教育文化下乡、书画拥军等社会服务活动,多次组织会内专家名师赴盐城、淮安等地开展讲学、评课活动,组织司法界会员赴宜兴开展法律咨询活动。2002年,在市区基层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交一元特殊会费、帮十名贫困学生”第二轮助学活动,集中资助硕放中学10名特困学生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2006年9月,为期三年的第三轮扶贫助学活动又在市塔影中学正式启动。许多基层组织和会员还自觉自发地参与“帮困结对”、慈善救灾等活动,长期资助困难家庭和贫困学生。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捐款达60余万元。2006年,惠山区总支部还荣获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06年11月24日民进无锡市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民进无锡市第九届委员会主委:章一中;副主委:金元兴、李宁、杨瑞金、吴国平。
建设宗旨
本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会的政治纲领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业务范围
(一)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生态文明,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献计出力。
(二)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努力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促进政党关系和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
(三)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继承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良好思想道德风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发展和繁荣文化出版事业。
(四)致力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促进民生改善、发展成果共享,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全社会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促进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完善。
(五)努力促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反对分裂国家,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六)拥护和支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加对外交流和友好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会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反映他们的意见与合理要求。积极提倡奉献和创新精神,推动会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功立业。
组织章程
总 纲
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性质、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
本会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本会自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三十日创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和帮助下,积极投入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革命的光荣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本会努力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坚持立会为公,是本会的优良传统。
本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积极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责。
本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会的政治纲领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本会的基本任务是
(一)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生态文明,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献计出力。
(二)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努力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促进政党关系和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
(三)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继承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良好思想道德风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发展和繁荣文化出版事业。
(四)致力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促进民生改善、发展成果共享,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全社会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促进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完善。
(五)努力促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反对分裂国家,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六)拥护和支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加对外交流和友好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会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反映他们的意见与合理要求。积极提倡奉献和创新精神,推动会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功立业。
为确保政治纲领的实现,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体现政治联盟的特点,体现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政治交接为主线,继承和发扬我会的优良传统及老一辈领导人的高尚风范,遵循多党合作的政治准则,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全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必须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促进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本会建成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第一章工作总则
第一条本会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紧密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发挥参政党的作用。
第二条本会以发展为参政议政第一要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深入调查研究,对教育、文化、出版、科技等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协商决策和进行民主监督。
第三条本会经常了解、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为化解矛盾,协调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条本会积极参加人民政协的各项活动,发挥本会在爱国统一战线中的作用。推动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在各级政府、司法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民团体、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任职的会员认真履行职责,支持担任特约人员的会员开展工作。
第五条本会面向社会,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突出特色,以服务为宗旨,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第六条本会通过实践活动发现和培养人才,向各级人大、政府、司法机关和政协推荐人才,为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第七条本会加强与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交往与合作,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和统一作出贡献。
第八条本会把加强思想建设放在自身建设的首位,推动和帮助会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进行坚持基本路线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会章会史教育。
第九条本会的组织发展坚持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知识分子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士为主的原则。发展会员要注重质量,坚持发展与巩固相结合、有计划稳步发展的方针。
第十条本会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贯彻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民主程序,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工作高效、团结合作的领导集体。
第十一条本会依法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机关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第十二条本会加强对会史的研究,积极开展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理论与实践的研讨,推动参政党的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
第二章会员
第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事教育文化出版以及科技等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承认并愿意遵守本会章程的,可以申请加入本会。
第十四条本会会员必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爱岗敬业,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第十五条申请加入本会,须有两名会员介绍,本人填写入会申请表,经基层组织和上级组织考察,由支部会员大会或支部委员会讨论通过,报省辖市或省级组织批准,并层报中央备案。
中央和省级组织必要时可以直接发展会员。
第十六条会员有下列权利:
(一)会内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会有关会议和活动,阅读有关文件;
(三)参加本会组织的有关国家大事的讨论,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四)对本会的工作和领导机构提出建议和批评;
(五)当合法权益遭受损害时,要求组织关心和帮助。
第十七条会员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国家法律,维护国家利益;
(二)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参加本会活动,完成本会任务;
(三)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四)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做好本职工作;
(五)联系群众,接受本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六)参加本会组织生活,交纳会费;
(七)工作变动或迁移他地时,须转组织关系。
第十八条会员要求退会,必须正式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基层组织讨论并提出意见,报省辖市或省级组织批准,注销会籍,并层报中央备案。
第十九条会员没有正当理由,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不交纳会费,不履行会员义务,经教育无效,或有其他原因,不宜保留会籍的,可由所在基层组织讨论,报省辖市或省级组织批准,作自行退会处理,并层报中央备案。
第三章组织制度
第二十条本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会员的意见,下级组织要及时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汇报工作。下级组织要遵守和执行上级组织的决议。
第二十一条本会各级组织的权力机构是各级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委员会即为领导机构。
第二十二条本会各级委员会的人选,由同级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经过充分酝酿协商,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
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的领导成员,由于特殊原因不能用选举办法产生的,可以由上级组织任命。
中央和省级组织在特殊情况下,经过一定程序,可以对所属组织领导机构的成员作适当调整。
第二十三条地方组织的筹备、建立或撤消,须层报中央批准。
第四章中央组织
第二十四条全国代表大会是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其职权是:
(一)听取、审议并批准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二)决定本会的方针、任务和其他重大事项;
(三)修改本会章程;
(四)选举中央委员会。
第二十五条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必要时可以提前或延期举行。
出席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和产生办法,由中央委员会或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
必要时可以召开全国代表会议,讨论和决定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全国代表会议代表的名额和产生办法,由中央委员会或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
第二十六条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其任期也相应地改变。
中央委员会委员的名额,由上一届中央委员会或中央常务委员会提出,全国代表大会决定。
第二十七条中央委员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贯彻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全会工作,对外代表本会。其职权是:
(一)听取、审议和批准中央常务委员会的报告;
(二)讨论和决定本会的重大事项;
(三)选举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
(四)必要时可以调整少部分中央委员。
第二十八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常务委员会召集,必要时可以提前或延期举行。
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由代表大会主席团推定召集人主持会议。
第二十九条中央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
中央常务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任期与中央委员会相同。
第三十条中央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任期与中央委员会相同。
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即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中央委员会主席主持中央委员会的工作,召集中央常务委员会会议。副主席协助主席工作。
第三十一条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组成主席会议,根据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常务委员会的决定,领导中央日常工作。主席会议由中央委员会主席召集和主持。
第三十二条中央委员会设秘书长,由主席会议提名,中央常务委员会任命。根据需要由中央常务委员会任命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工作。
根据需要在中央机关中设立工作部门。各工作部门的负责人按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产生,由主席会议或主席办公会议任命,向中央常务委员会通报。
根据需要设若干专门委员会。其机构设置和主任人选,由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
第五章地方组织
第三十三条本会的地方组织是:省委员会,自治区委员会,直辖市委员会;省(自治区)辖市委员会,直辖市的区委员会,地区委员会,自治州委员会;县委员会,县级市委员会,省辖市的区委员会。
第三十四条本会地方各级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必要时经上级组织批准可以提前或延期举行。
地方各级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由同级委员会召集。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和产生办法,由同级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决定。
第三十五条地方各级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和上级组织的决议和工作任务;
(二)听取、审议和批准同级委员会的报告;
(三)讨论并决定同级委员会的重大事项;
(四)选举同级委员会。
第三十六条地方各级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同级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其任期也相应地改变。
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的名额,由上一届同级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提出,报请上一级组织批准。
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地方各级委员会或常委会召集,必要时可以提前或延期举行。
新一届地方各级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由主席团推定召集人主持会议。
第三十七条地方各级委员会在同级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级地方组织的工作,对外代表本级地方组织。
地方各级委员会的职权是:
(一)听取、审议和批准同级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的报告;
(二)讨论和决定本级组织的重大事项;
(三)选举同级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
(四)必要时经上一级组织同意,可以调整同级委员会的少部分成员。
第三十八条地方各级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由同级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报请上一级组织批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的任期与本届委员会相同。
第三十九条地方各级委员会根据需要可设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同级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其任期与本届委员会相同。
常务委员会在同级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委员会的职权。
地方各级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即为同级常务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地方各级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组成主委会议,领导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主委会议由委员会主任委员召集和主持。
第四十条地方各级委员会根据需要可设秘书长,由主委会议提名,同级常务委员会任命(在不设常务委员会的地方,由同级委员会任命),报上一级组织批准。
地方各级委员会根据需要可设副秘书长和必要的工作部门。各工作部门的负责人按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产生,由主委会议任命,向同级常务委员会通报(在不设常务委员会的地方,向同级委员会通报)。
根据需要设若干专门委员会。其机构设置和主任人选,由同级常务委员会决定(在不设常务委员会的地方,由同级委员会决定)。
第六章基层组织
第四十一条本会的基层组织是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会员人数五人以上的可成立支部。会员人数较多的支部可设小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可在会员人数较多的单位或按会员的业务系统设立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
本会中央和各级地方组织可根据不同情况,设立直属支部或直属小组。不能编组的会员,应由其所属会的组织直接联系。
第四十二条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的委员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委员名额由上一级组织决定。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组织、宣传等委员,由委员会选举。小组可推选组长一人。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必要时经上级组织批准,可提前或延期换届。
基层组织的建立、撤并和所选出的负责人,须报上级组织批准。
第四十三条
(一)贯彻执行上级组织的决议和决定,组织会员积极参加本会的各项活动;
(二)结合本单位的中心任务开展活动,推动会员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三)了解会员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重要事务的意见和建议,向上级组织和有关方面反映;
(四)组织会员过好组织生活,加强政治学习,关心会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增强团结,共同进步;
(五)做好所联系群众的工作,积极反映社情民意;
(六)教育会员遵纪守法,讨论对会员的表扬、奖励和处分;
(七)对申请入会对象进行考察和培养,做好发展会员的工作;
(八)收缴会费。
第七章干部
第四十四条本会各级组织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会员公认、任人唯贤的原则选拔和任用干部。
本会各级组织应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第四十五条本会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
(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思想、指导工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政治把握能力;
(二)努力了解国情,熟悉政策,把握大局,善于带领所在组织的会员开展各项会务工作,具有一定的参政议政、组织领导与合作共事能力;
(三)认真执行本会的各项决议,模范地履行本会章程,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热心会务,积极主动地开展本会工作;
(四)作风民主正派,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团结同志,自觉接受组织和会员的批评监督;
(五)坚持立会为公,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勤奋工作,清正廉洁,严格自律。
第四十六条本会各级领导干部,无论是选举产生的,或是由组织任命的,均实行任期制,在同一职务上连选连任一般不超过两届。
第四十七条本会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和机制,逐步设立中央和省级组织监督机构,对领导班子成员遵守本会章程和履行领导职责的情况,对会员遵守本会章程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八章奖励与处分
第四十八条对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和会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履行参政党职责和自身建设中,做出显着成绩的,其上级组织应给予表扬或奖励,贡献特别突出的,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上报会中央,在全会通报表彰。
第四十九条会员违反国家法律和本会纪律,所属组织应按其错误性质、情节轻重和对待错误的态度,分别给予警告、撤消会内职务、留会察看、开除会籍的处分。
第五十条对会员的处分须经所属组织委员会讨论通过,报上一级地方组织批准。其中撤消会内职务、留会察看的处分,须上报省级组织批准,层报会中央备案;开除会籍的处分,须经会中央批准。
留会察看处分,最长不得超过两年,在察看期间,没有会内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对会员的处分应严肃、慎重。
受处分的会员对处分有不同意见,有权向上级组织直至中央申诉。
第九章附则
第五十一条本章程经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后施行,解释权属于中央委员会。
参考文献
- ↑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搜狐,2021-07-20
- ↑ 宪法基本知识解读 ,搜狐,202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