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环状线 (台北捷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环状线

图片来自technews

环状线台北捷运的一条环状路线,路线代表色为黄色,路线代号为Y。全线分为第一阶段南环段北环段东环段[1],目前仅第一阶段营运中,南环段及北环段兴建中,东环段送交通部审议中。该线采用中运量系统,其中十四张站新北产业园区站为高架路线,其他部分(十四张站以东、新北产业园区站以北)则为地下路线。

介绍

环状线第一阶段于2020年1月31日通车;此后旅客可利用环状线直接往返新店中和板桥新庄等地,不必再经过台北市区,缩短乘车距离并分散运量,减少台北市中心转乘站的拥挤;并串联松山新店线中和新芦线板南线桃园机场捷运,另可于板桥站转乘台铁高铁

环状线是全台湾首条采用钢轨钢轮的无人驾驶捷运,也是目前唯一有采叠式高架车站与轨道设计的捷运路线,另外新埔民生站与板桥站配合第一阶段的通车,成为目前台湾同捷运系统内唯二设置站外转乘机制的车站,两个车站分别可转乘板南线的新埔站与板桥站,出站后于20分钟内进入另一路线的车站闸门,搭乘里程合并并以最短路径计算、无需花费两段票价。

环状线第一阶段全线皆位于新北市境内,且兴建费用除中央政府补助经费外皆由新北市政府支出,依《大众捷运法》第25条规定,第一阶段之所有权人为新北市。然地方主管机关得设立营运机构,新北市政府系第一阶段之地方主管机关。然而又待全环完工,全环状线之地方主管机关将为台北市政府[2]。根据新北市政府与台北市政府签订之行政契约,环状线正式通车营运后交由台北捷运公司营运三年,尔后营运方式则有待后续协商。

环状线最早可追溯至1980年代末,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规划从新店至三重的捷运黄线构想。原由台北县政府(今新北市政府)主办,并以BOT方式办理。经台北县政府办理公告招商,因仅有一家团队参与投件,且经资格审查结果认定为不合格。后考量改由政府自行兴建之工程品质与安全较执行BOT方式为佳,于2006年4月20日宣布环状线改采用政府自行兴建,并交回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办理。路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北产业园区站大坪林站,于2009年正式动工兴建,于2019年11月完工,经中华民国交通部初履勘后核准后于隔年1月底通车。南环段与北环段计画于第一阶段通车后随即展开发包兴建作业,另外东环段于2018年3月15日宣布、将串连南北环使环状线最终形成循环路线,目前环状线东环段仍于计划阶段。

虽同样为中运量设计,属于钢轨的环状线与使用胶轮系统的文湖线系统并不相容,也无法像台北捷运其馀高运量系统一样、不同路线能互相驶入。

路线

第一阶段

环状线第一阶段,又称为西环段、新北环状线[3]或中环段,已竣工。原预计在2019年底通车,但因系统不稳定,迟未进行履勘而延宕通车日期。2019年10月25日办理初勘,并于2020年1月5日办理履勘,交通部于2020年1月16日核准环状线第一阶段通车营运,并于2020年1月19日起提供试乘,试营运时间为上午10点至下午4点。2020年1月31日下午2点在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前中华民国交通部部长林佳龙台北市市长柯文哲新北市市长侯友宜共同主持通车典礼之下,台北捷运环状线第一阶段正式通车。

历史

举行环状线通车典礼,主要出席政府官员前排左方第5位起依序为:台北市市长柯文哲、新北市市长侯友宜、总统蔡英文、前交通部部长林佳龙、前台北县县长周锡玮]]

  • 1987年2月:台北县政府委托中华民国都市计画学会办理“台北县综合发展计画”,提出连结六县辖市之捷运路线。后将研究结果送交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作为参考。
  • 1988年5月: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在评估远期路网时,将台北县政府的结论纳入其中。
  • 1991年3月13日:可行性研究呈交中央政府审查,但未获得行政院核定。
  • 1991年6月1日:台北县政府委托国立交通大学进行“台北县中运量捷运系统发展计画之研究”。
  • 其后经过台湾省政府及台北市政府的“省市协调会报”及中华民国交通部多次协商,裁示“台北市政府为主办单位,台北县政府配合参与规划”。
  • 1992年12月3日:台北县政府召开“研商本县中运量环状线整合暨进入板桥新站路线共构案”会议,会议决议板桥段改道,与板桥新站共构。
  • 1993年1月:经过台北市捷运局修订,县府提出《捷运系统环状线规划报告书》。
  • 1999年5月29日:台北县政府希望环状线后续作业其为主导机关,交通部于9月2日同意由台北县政府主办后续相关业务。
  • 2003年2月17日:行政院环境保护署通过全线环境影响评估审查。
  • 2004年3月26日:行政院核定第一阶段路线。同年12月20日,行政院核定财务计画并采用BOT方式办理。
  • 2005年3月2日:交通部同意台北县政府担任后续BOT招商及建设主管机关。
  • 2005年8月15日:公告招商,截止收件后,计有一申请人参与投标,惟经台北县政府资格审查后,不合格。
  • 2006年4月20日:改采用政府自行兴建方式办理。
  • 2006年7月17日:台北县政府与台北市政府达成协议,主管机关改为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并报请交通部同意。
  • 2006年11月8日:交通部同意由台北市政府担任后续捷运建设及土地开发地方主管机关。
  • 2006年11月24日:台北县政府、台北市政府签订行政契约。由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承接环状线工程,完工后移交台北捷运公司负责营运。
  • 2007年11月28日:开始进行前置作业。
  • 2008年10月2日:第一阶段14站名正式公布。
  • 2009年3月2日:义大利商安萨尔多百瑞达(AnsaldoBreda)得标,由属于同集团的两家公司组成安萨尔多团队获得机电系统标案,采用钢轮钢轨系统,日后这两家安萨尔多公司被收购,成为电机制造商日立制作所旗下企业,2015年安萨尔多百瑞达亦随收购而更名为“日立轨道义大利”公司。
  • 2009年4月7日:第一阶段车站细部设计开始。
  • 2011年5月25日:秀朗桥站板桥站(不含)开工。
  • 2011年11月7日:大坪林站-秀朗桥站(不含)、南机厂开工。
  • 2011年12月19日:台北捷运环状线先导公车开始行驶,由首都客运大都会客运联合营运。行驶第一阶段路线。
  • 2012年12月5日:头前庄站新北产业园区站开工。
  • 2013年7月16日:板新站(不含)至大汉溪过河段南侧间开工。
  • 2017年10月11-12日:环状线第一阶段在板桥站工地合拢。
  • 2018年12月:“新北产业园区—大坪林”即环状线第一阶段完工。
  • 2019年8月1日:环状线第一阶段开始进行为期一个月稳定性测试作业。
  • 2019年10月18日:台北市政府召开初勘委员会议。
  • 2019年10月25日:台北市政府办理环状线第一阶段初勘作业。
  • 2019年12月6日: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和台北捷运公司完成初勘缺失改善作业,并报请交通部办理履勘作业许可。
  • 2019年12月14日:交通部召开环状线第一阶段第一次履勘作业前置会议。
  • 2019年12月18日:台北市政府向交通部提交初勘缺失改善作业补充资料。
  • 2019年12月28日:交通部召开环状第一阶段第二次履勘作业前置会议。
  • 2020年1月5日:交通部办理环状线第一阶段履勘作业。
  • 2020年1月16日:交通部核准环状线第一阶段通车营运。
  • 2020年1月19日起:环状线第一阶段“新北产业园区—大坪林”段开放试营运,试乘时间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
  • 2020年1月31日:下午2时,环状线“新北产业园区—大坪林”段正式通车。为期一个月免费,3月1日起正式商业营运[4]

路线

车站

  • Y7 大坪林站:新店区民权路与北新路口,可转乘松山新店线。
  • Y8 十四张站:新店区环状线南机厂旁,靠近溪园路侧,预计可转乘安坑轻轨。
  • Y9 秀朗桥站:中和区景平路与成功路口至秀朗路三段路口之间。
  • Y10 景平站:中和区景平路与大勇街口附近。
  • Y11 景安站:中和区景平路与景安路口,可转乘中和新芦线。
  • Y12 中和站:中和区中山路二段与景平路口,预计可转乘万大线。
  • Y13 桥和站:中和区板南路与中山路二段路口及桥和路口之间。
  • Y14 中原站:中和区板南路与中正路口附近。
  • Y15 板新站:板桥区板新路与中山路二段路口附近。
  • Y16 板桥站:板桥区板桥车站新站路侧,与板桥客运站共构,可经由连通道转乘板南线、高铁、台铁。
  • Y17 新埔民生站:板桥区民生路三段与文化路二段路口附近,可经路面徒步转乘新埔站。
  • Y18 头前庄站:新庄区思源路与中正路口,可转乘 中和新芦线。
  • Y19 幸福站:新庄区思源路与幸福东路口。
  • Y20 新北产业园区站:新庄区五工路与新北大道三段路口附近,可经连通道转乘机场线。

南北环段

历史

  • 2014年11月3日:可行性研究奉行政院核定。
  • 2014年12月10日:启动综合规划作业。
  • 2015年11月8日:南北环段环评通过。
  • 2015年11月27日:决议放弃位于永安街22巷之Y2站站址,确定改为经Y2A站之替代路线。
  • 2016年2月15日:捷运局开始基本设计。
  • 2016年3月11日:邀集学者专家及相关单位召开第一次综合规划报告书初稿审查会议。
  • 2017年2月9日:修正版报告书审议通过。
  • 2017年7月6日:综合规划成果提报台北市与新北市两市副市长主持的会议讨论通过。会议结论同意将综合规划报告书循法定程序提报中央政府主管机关(交通部)审核。后于8月7日将综合规划报告书函送交通部审核。
  • 2017年11月17日:交通部函复书面审查意见,台北市捷运局依交通部审查意见完成修正报告书后,再于隔年2月7日送审。
  • 2018年3月30日起都市计划公开展览30天。4月16日、4月23日召开说明会。[7]
  • 2018年5月2日:交通部并入前瞻基础建设计画第二期特别轨道预算审查,并同意中央政府编列108年2700万元、109年2亿800万元,作为办理细部设计之中央政府补助款[8],并经行政院(国发会)107年7月审查同意纳入。[9]
  • 2018年5月30日:新北市召开都市计画委员会第1次专案小组审查会议,后续依都市计画程序办理相关作业。[7]
  • 2018年5月31日:交通部提前函覆第二次审查意见。依同年2月9日发布的新审查要点,交通部要求附上更多分析内容。台北市捷运局依二次审查意见完成修正报告书后,于8月1日第三次送审。
  • 2018年6月21日:第728次都市计画委员会议审议通过台北市段基本设计,7月26日函送中华民国内政部审议,隔天内政部收到。
  • 2018年7月19日:新北市召开都市计画委员会第2次专案小组审查会议,后续依都市计画程序办理相关作业。
  • 2018年8月3日:新北市召开都市计画委员会第3次专案小组审查会议,后续依都市计画程序办理相关作业。
  • 2018年9月6日:新北市召开都市计画委员会第4次专案小组审查会议,后续依都市计画程序办理相关作业。
  • 2018年9月11日:内政部都委会专案小组第1次会议讨论,北市府依内政部专案小组决议修正计画书图后,业于10月23日函送内政部。
  • 2018年9月16日:交通部完成初审,函覆书面审意见。台北市捷运局于10月16日第四次送审。
  • 2018年12月11日:内政部都委会第936次会议审议通过《配合台北市捷运系统环状线第二阶段路线工程变更沿线土地为交通用地及捷运开发区主要计画案》。
  • 2019年1月7日:交通部通过环状线第二阶段综合规划报告。
  • 2019年4月17日:国发会通过环状线第二阶段综合规划报告[10],预订核定后9.5年内完工[11]
  • 2019年5月31日:行政院正式函文核定环状线南环段及北环段综合规划报告,本案已进入法定建设阶段,捷运局并同时启动细部设计作业。
  • 2020年12月8日:开始工程公开招标,[12]受到疫情与原物料影响,土建工程已二度流标。[13]
  • 2021年9月1日:机电工程决标,由法国阿尔斯通为首团队得标,并采购29列阿尔斯通大都会型电联车。[14]
  • 预计2022年:办理土建工程施工作业、进行机电系统招标作业(4月)、完成用地取得及建筑物拆迁(6月)。
  • 预计2023年:办理机电系统工程开工(4月)、机电系统工程细部设计及制造作业、土建工程施工作业。
  • 预计2024~2028年:办理机电系统工程细部设计及制造作业、土建工程施工作业。
  • 预计2028年:完成土建工程、实质完工、进行模拟演练及初、履勘、通车。
  • 预计2029年:进行验收、营运改善作业、进行营运后可靠度、可维修度验证。

路线

车站

各站预定地点(站名除Y1、Y24、Y29和Y32为转乘站外均未定)[15]
南环段(Y1~Y6):

  • Y1:动物园站文湖线动物园站西南侧之新光路二段下方
  • Y2:政大站:万寿路与指南路交叉口东侧下方
  • Y3:文山区公所站:木新路一段与木栅路三段交叉口道路下方
  • Y4:马明潭站:木栅路二段与兴隆路四段交叉口东侧之木栅路二段道路下方
  • Y5:沟子口站:木栅路一段与试院路交叉口东侧
  • Y6:宝斗厝站:宝桥路远东工业城景美溪畔堤防旁,拟定之“新店荣工厂地都市更新计画暨都市计画变更案”公园用地下方

北环段(Y21~Y32):

东环段

环状线东环段[16],原称“台北市东侧南北向捷运系统”(简称东侧南北向捷运),是环状线规划中的一部分,前身为已取消兴建的信义轻轨南北线。为因应台北市东侧廊带未来发展需求,配合南港区内湖区产业发展构想,透过东侧轨道系统之建构,以大东区概念发展,以港湖为中心,发展优势产业,发挥产业群聚效益,串连大直之休闲娱乐、信义计画区之金融商业,并配合内湖科技园区2.0发展计画,地区机能相互支援,增进产业发展之综合效果。研议台北市东侧南北向捷运系统[16]。 全线采地下方式兴建,并研析与现有松山新店线板南线淡水信义线以地下通道方式连通便利转乘。该线将补足台北捷运环状线最后一个区段,使环状线成为真正的环线、实现一车到底不间断的列车运行。

历史

  • 2005年5月3日:规划中的信义轻轨计画陷入僵局时,就有报导指出台北市政府内部有将“南北线”东移取代轻轨的检讨规划[17]
  • 2017年4月28日:展开可行性研究作业,预计约1至1.5年完成确认可行后,再依序报请中央政府核定,并依大众捷运法接续办理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估作业等相关程序,确认财源并编列预算后,赓续办理都市计画变更、用地取得,以及后续兴建事宜。
  • 2018年3月15日:宣布更改路廊设计后的东侧南北向捷运将成为环状线东环段,与环状线其他路段衔接,以循环线的方式营运。
  • 2018年3月26日:东侧南北向捷运可行性研究出炉。
  • 2018年8月31日: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在交通会报中指出,环状线东环段(东侧南北向捷运系统)若通过中央政府审议,最快将在2021年动工,估工程将耗时9.5年。
  • 2018年11月7日:规划案报请中华民国交通部审议。
  • 2019年1月29日:交通部函复书面审查意见,捷运局完成修正报告书,于2月25日再提报中央政府审议。
  • 2019年5月2日:交通部办理现勘,并于6月12日召开初审会议,捷运局依初审会议各单位意见修正报告书后,于7月8日再陈报交通部核转行政院核定,并接续办理综合规划及环评等相关作业。2020年1月6日该段可行性研究获得中华民国国家发展委员会审议通过,采瑞光路案。
  • 2020年2月14日:可行性研究报告奉行政院核定,捷运局续依“大众捷运法”及“大众捷运系统建设及周边土地开发计画申请与审查作业要点”规定办理综合规划及环评等相关作业中[18]
  • 2020年7月21日:北市捷运局与中兴工程顾问公司共同办理“捷运环状线东环段土建基本设计服务暨测量、地质及管线调查工作”
  • 2021年1月15日:东环段环评报告书提送交通部核转环保署审查。3月29日交通部核转环保署审查,7月12日环保署召开初审会议。
  • 2021年2月2日:东环段综合规划报告书提送交通部核转行政院审议。3月11日交通部铁道局完成初审会议。
  • 2021年4月6日:函送都市计画书图草案,请本府都市发展局办理变更都市计画程序。
  • 2021年5月6日:提送综合规划修正报告书予交通部续审,8月10日交通部函覆书面审议意见。
  • 2021年10月2日:函送综合规划修正报告书请交通部续审。
  • 2021年10月7日:函送修正环评说明书请环保署续审。
  • 若顺利,最快2021年底启动细部设计,2022年底土建工程招标,2023年正式开工、2030年完工[19]

路线

根据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所公布的规划路线,先前共规划有两方案,捷运局目前以瑞光路案为建议路线方案。细部路线规划如下:

  • 瑞光路案:自北环段剑南路站尾轨往南转至敬业三路、东转至乐群二路、瑞光路进入内湖科技园区。于瑞光公宅后,西转进阳光街321巷南方坡地,通过国道1号后,经旧宗路过成美桥到达松山站,并经松山路往南行经永春站、沿松德路后转松德路168巷直行至松仁路抵达象山站,最后以略平行于信义快速道路之隧道穿越象山,经过国道三甲万芳交流道后穿越景美溪衔接南环段动物园站,路线约13.12公里,共设10座地下车站及一座地下机厂。
  • 堤顶大道案:自剑南路站尾轨往南转至敬业三路、东转至乐群二路、堤顶大道进入内湖科技园区东侧接旧宗路后与瑞光路案相同,路线约12.23公里,共设9座地下车站及一座地下机厂。

本线串联文湖线松山新店线板南线淡水信义线,提供转乘服务,并将原捷运南北线路线一并纳入整体评估规划,于整合各界意见综合考量后,再提出最适路线建议方案,以建构整体捷运路网,健全配套基础建设,提升大众运输效能,藉以改善内科交通。与原先南北线规划方案,在台北市区东侧只能在国父纪念馆站转乘板南线相比,本路线可转乘3条东西向捷运线,分别为:

东环段捷运全程乘车时间估计,瑞光路案为23分钟、堤顶大道案为21分钟(目前透过文湖线行驶相同起讫点的车程约28分钟),动物园信义计画区只需10分钟(目前车程约需23分钟)。

车站

各站预定地点(站名除Y39、Y40、Y41为转乘站外均未定)

电联车

台北捷运环状线电联车是一款属于台北捷运中运量动力分散式电联车,由义大利商(日立轨道义大利)与台湾车辆承造,生产17列列车,是台湾继台铁EMU300型电联车之后再度购入由义大利制造的列车。

营运时间与班距

  • 营运时间:06:00~24:00
  • 平均班距
    • 平常日(周一至周五)
      • 尖峰时段(07:00~09:00,17:00~19:00):约4~7分钟。
      • 离峰时段(06:00~07:00,09:00~17:00,19:00~23:00):约5~10分钟。
      • 23:00以后:约12~15分钟。
    • 例假日(周六、周日及国定假日)
      • 全日时段(23:00以前):约5~10分钟。
      • 23:00以后:约12~15分钟。[20]

车站

月台配置

全线车站皆设全高式月台幕门。

  • 岛式月台:大坪林
  • 侧式月台:新北产业园区、幸福、头前庄、新埔民生、板桥、板新、景安、景平、秀朗桥、十四张
  • 侧叠式月台:中原、桥和、中和

纪念章

  • 大坪林站:该站捷运共构大楼、刘氏文记堂。
  • 十四张站:南机厂(十四张机厂)、“粼光之幸福彩虹轨道”。
  • 秀朗桥站:秀朗桥下之中和旧八景。
  • 景平站:位于台64线上方之该站站体。
  • 景安站:圆通禅寺、弥勒佛宝庙像。
  • 中和站:中和窑、华中桥、恐龙园区。
  • 桥和站:远雄左岸桥。
  • 中原站:该站叠式月台站体。
  • 板新站:板桥放送局。
  • 板桥站:板桥车站建筑、板桥435艺文特区
  • 新埔民生站:新北市艺文中心。
  • 头前庄站:保元宫及其弄过火仪式。
  • 幸福站:中港大排
  • 新北产业园区站:该站飞行意象站体。

公共艺术

第一阶段

环状线第一阶段全线公共艺术主题“粼光”,由艾曼纽·莫侯设计。创作范围包括全线15.4公里之高架钢柱(约212根)、排水管、钢梁(约8公里)、隔音墙(约10公里)、月台门(板桥站除外)、3站之立面及4站之室内垂直动线立面、5列电联车之外观及17列电联车之内装之色彩计画。[21]

争议

位于环状线南机厂的刘氏宗祠、利记公厝、悠记古厝、厚记古厝、陈氏古厝等历史建筑因此面临拆除处境。经过陈情决定先“移走”认定之历史建筑,等捷运工程完工后在当地建立历史公园迁回历史建筑。[22]


参考文献

  1. 捷运规划中路网-环状线东环段.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2019-03-05 [2019-04-21]. 
  2. 交通部已核定北市府为环状线全环地方主管机关 依法行政负责营运无庸置疑.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2020-10-15 [2020-10-15]. 
  3. 新北环状线路线说明 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4. 新北环状线 1月31日通车营运,新北环状线免费试乘3日,吸引超过11万人试乘,翻爆,2020-01-24。
  5.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第一階段路線說明的引用提供文字
  6. 环状线北环段及南环段路线说明.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2019-09-02 [2018-02-01]. 
  7. 7.0 7.1 环状线第二阶段办理情形.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2019-12-13
  8. 环状线北环段及南环段已纳入前瞻计画 北市捷运局加速推动工程建设. 台北市政府. 2018-05-03 [2018-09-22] (Chinese (Taiwan)). 
  9. 环状线北环段及南环段路线说明.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2018-09-20 [2018-09-22] (Chinese (Taiwan)). 
  10. 捷运环状线第二阶段通过国发会审议实现新北经济生活圈.ETToday.2019-04-17
  11. 连接北北桃 捷运南北环 拼年底动工.自由时报.2019-04-22
  12.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2021-11-08] (中文(繁体)‎). 
  13. 联合新闻网. 捷运南北环、万大树林线都流标 新北:盼年底动工. 联合新闻网. 2021-09-03 [2021-11-08]. 
  14. 联合新闻网. 北捷“南北环”机电系统工程标今签约 预计2028年底通车. 联合新闻网. 2021-09-30 [2021-11-08]. 
  15. 环状线北环及南环-设计现况.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2021-10-13]. 
  16. 16.0 16.1 环状线东环段说明.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2020-01-08. 
  17. 王鸿国. 北市信义轻轨线生变 恐由东区南北线东移取代. 中央社. 2005-05-03. 
  18. 环状线东环段说明. 
  19. 台北捷运东环段可行性研究通过,最快 112 年开工. 科技新报. 2020-01-06 [202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6). 
  20. 环状线. 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21. 环状线第一阶段 第一区公共艺术,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22. 张俊杰, 都市乡村的悲歌:新店十四张重划区, 关键评论, 2018-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