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原图链接来自 环球网 的图片

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DF-41,北约代号CSS-X-1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研制的一种三级固体燃料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可携带10枚分导式多弹头,最大射程14000公里[1](最新改进型15000公里),超过美国LGM-30民兵导弹的13000公里。据信其最高速度可达26马赫,圆周偏差率150米,从中国大陆发射几乎可以打击地球上任何一个目标。该导弹可机动发射,有公路版东风41洲际导弹和铁路版东风41洲际导弹。

描述

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是一种多目标重返大气层载具导弹,属于第三代洲际导弹改良而出的,综合能力已达致美国三叉戟-II导弹和俄罗斯白杨SS-27的水平。2014年8月,中国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网站上做出有关DF-41洲际弹道导弹设置环境监测点的事件的新闻报道。这是东风-41第一个正式的公开证明,这也证明了东风-41的开发已接近尾声。得到公众的关注后不久这条新闻报告(以及整个网站)被撤下。美媒报道称东风-41有望在2015年开始服役。2015年9月3日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中,东风-41型洲际导弹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东风-31A型和东风-5B型“分导式”洲际导弹。

对于东风-41型洲际导弹的最大射程,有12,000公里、14,000公里和15,000公里三种不同的说法,其中12,000公里为中国境内腹地(河南)发射经过北极覆盖美国本土全部领土的射程要求,14,000公里为中国境内腹地发射经过太平洋覆盖美国本土全部领土的射程要求,15,000公里为中国境内任何一点发射覆盖欧洲、北美任何目标的射程要求。

2015年底美国媒体大幅报导乔治城大学亚洲军控项目已经确认有东风-41型的铁路版发射成功,随后央视间接证实,这种重型洲际导弹使用公路车辆发射虽然可行但有不少问题,首先是巨大的重量对卡车轮胎和底盘的维护保障有压力,不少路面和桥梁承重有问题,更多涵洞和桥底也无法让这种巨型车辆通过或转弯,所以配合发展大规模的铁路和隧道系统,利用火车来运输和发射,利用大量隧道来隐蔽,以更合理经济的方式构建一个大数量且机动的洲际导弹发射网,在敌方核打击下生存率较高,有充分二次打击能力,并且多弹头和诱饵标靶散布都已经试射成功表示只要一枚导弹穿过敌国反导防护网,就能造成重大死伤。

2016年3月,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报道:美国推测东风41洲际导弹今年将服役率先部署河南,“首批第一个旅,一个旅大约有16枚导弹,可以带50多枚的弹头,对美国来说是新的打击的压力。”

2016年11月4日,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系教授何奇松接受香港《南华早报》采访时表示,最新的东风41导弹达到了15,000公里的射程,“这种最新的导弹射程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最高飞行速度达到了惊人的30,000公里/小时(25马赫),可以在12分钟飞抵莫斯科,16分钟内飞抵伦敦,21分钟内抵达纽约;可携带针对城市目标的多个核弹头。”“亚太军事专家理查德费舍尔表示,中国火箭军的东风41导弹发射车在战时可以连续发射两枚东风41导弹。部分专家相信中国的东风41导弹旅团可能配备了12辆发射车,因此一个这样的发射单位就足以摧毁美国大多数的大城市。”

2017年1月下旬央视间接证实东风41已经大量装备并可能完成试射节目中表明三点,第一其射程绝对可以涵盖美国全境,以作为对美国鹰派的回应。第二拥有公路机动和铁路机动能力,尤其是以伪装列车行驶于高铁上发射类似前苏联“末日列车”设计。第三是设计阶段就针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突破功能,且一发散布的子核弹头达6-10枚。

2017年4月,媒体报道:“火箭军东风-41导弹旅,每旅装备12枚东风-41型导弹;在2016年11月,东风-41的16X16重型越野TEL发射车疑似出现在中国的东北边陲,这可能代表着位于中国北方的火箭军部队也即将换装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有可能是除了中部地区首个实验列装的发射旅之后的,第一个实战化部署旅。而部署在东北 ,则意味着通过北极弹道,美洲大陆全部都在东风-41导弹的射程内。”

2017年8月11日,据《俄罗斯之声》网站报道,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示:“尽管媒体报道中国在紧邻俄罗斯的东北地区部署东风-41型洲际导弹,但那不是针对俄罗斯的。”

2018年8月1日,中国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中,东风-41是射程最远,携带核弹头最多的型号,又能覆盖美国全境,因此对美国的威胁最大。

2019年10月1日,东风-41导弹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压轴出场[2],由16辆导弹发射车组成的导弹方阵是中国官方第一次将这款神秘的导弹公布于众。

视频

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相关视频

中国东风-41洲际导弹攻击
东风-41洲际导弹接受检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