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先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Keystone讨论 | 贡献2019年8月13日 (二) 19:17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先勇(1937年7月11日),出生于广西省桂林临桂县台湾文学家,曾用过郁金、白黎、萧雷…等笔名。[1]

毕业于台大外文系,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硕士。大学时代曾和王文兴欧阳子陈若曦创办《现代文学》双月刊,以及《晨钟出版社》。

曾担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教授,教授中国语言文学。著有散文集《蓦然回首》,小说集《台北人》、《孽子》等多种,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等作品。父亲白崇禧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与第一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2]

生平

白先勇出生于1937年7月11日,父亲白崇禧中国国民党桂系将领,母亲名马佩璋;白先勇排行第八,另有九名兄弟姊妹,香港著名电台主持人白韵琹则为他的堂妹,家族多居住在台湾。

他出生时,七七事变刚刚爆发,白崇禧没有为这个新生的孩子庆生,就匆匆赶往前线,虽然出身显赫,但白先勇从小就对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非常同情,他日后的作品中,有很多都是以劳苦大众为创作题材的。

1944年11月,桂林沦陷,白崇禧举家迁往重庆,7岁的白先勇罹患肺痨,怕传染给其他兄弟姐妹,白先勇需要被隔离起来静养,他只好独自生活在一个小角落里,整天面对白墙,没有人来跟他说话,独自生活了四年多,病之后才慢慢好转,这段生活对他日后的人生影响极大,他内向、孤僻的性格,也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3]抗战胜利后曾移居南京、上海、汉口、广州。1949年,迁居香港,1952年来台与父母团聚。[1]

小时候被隔离起来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白先勇翻到母亲的一本《红楼梦》,开始细细品味起来。

大学时代,白先勇就展露出与众不同的文学天赋,他在读书之馀,在杂志上发表了多篇中长篇小说,在台湾文学界颇有名气。

大学毕业后,白先勇遭遇到了人生的一次重大打击,就是他的母亲马佩璋去世了。在母亲入土的那天,白先勇曾说:“我觉得埋葬的不仅是母亲的遗体,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母亲去世没多久,1963年,白先勇25岁前往美国读书,已经古稀的父亲亲自到机场送机。1965年,获硕士学位,赴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任教中国语言文学。

1967年,没等白先勇回台湾,白崇禧就去世了。

到美国后,白先勇继续开始自己的创作,此时的他无拘无束,灵感大发,相继创作出了《台北人》《孽子》《纽约客》等著名小说,其中《台北人》被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第七位,而《孽子》则被改编成电视剧搬上了萤屏。

除了创作小说,白先勇还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积极推广者,比如昆曲、《红楼梦》。尤其是《红楼梦》,从1965年至1994年退休,白先勇一直都在加州大学开《红楼梦》导读课,用英文给外国学生讲红楼梦的故事。2017年,白先勇把多年来给学生讲的《红楼梦》讲义编成了一本《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在中国出版。[3]

作品

白先勇的作品很多被改编拍成戏剧,白先勇自己认为:“小说改编是二度创作,有无限的可能,也有意料不到的惊喜。”

白先勇众多作品中,《游园惊梦》、《永远的尹雪艳》、《玉卿嫂》及《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希望改编重拍的询问多年来一直不曾中断。

过去白先勇被改编的作品包括了1982年在国父纪念馆上演的舞台剧《游园惊梦》(演员卢燕归亚蕾胡锦刘德凯),不但剧本由他亲笔改写,他也担任制作人。1988年《游园惊梦》大陆版,由上海青话团上海昆剧院上海戏剧学院广州市话联合公演,由上昆名旦华文漪担纲,在广州上海香港演出,亦非常轰动。改编成电影的有6部,包括《最后的贵族》(导演谢晋,演员潘虹濮存昕主演)等、4部改编成电视剧,其中《玉卿嫂》改编两次,也改编成电影,由张毅执导,杨惠珊主演。改编舞台剧有4部,包括《永远的尹雪艳》是一部沪语舞台剧,男主角胡歌。台湾导演曹瑞原在十年之间将《孽子》、《孤恋花》、《一把青》改编成电视剧,动人的情节一次次地纠结著观众的心。[4]

创作受到侵权

中国电影《最后的贵族》改编自作家白先勇的作品《谪仙记》电影海报。
原图链接 来自 中时电子报
谢晋执导的电影《最后的贵族》剧照
原图链接 来自 中时电子报

198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把白先勇小说《谪仙记》改编为电影《最后的贵族》,在中国引起广大回响。2013年10月起,上海电影集团担任主办,上海艺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海上话剧工场)、上海君正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陆续在各大报纸、网站展开宣传,将电影《最后的贵族》改编为同名话剧进行公演。由于没有事前取得白先勇授权同意,白先勇因此于2014年9月28日委托律师状告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上海艺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海上话剧工场)、上海君正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涉嫌侵犯其小说《谪仙记》著作权,未经作者同意,即将电影《最后的贵族》(改编自《谪仙记》)改编为话剧进行公演。[5]

作品授权

“看著自己创造的人物,在舞台上活生生的行动起来,一个个有了新的生命,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喜悦。”

长久以来,白先勇对于将自己的小说改编成戏剧一直怀抱著热情,他也是少数作品被大量改编的华文作家,戏剧领域更横跨电影电视剧舞台剧舞剧越剧沪剧等各种形式。

白先勇对于自己作品的改编,在品质上有相当多的坚持,近日他做了一个人生中的重大决定,把41部长、短篇小说与传记交给台湾镜传媒旗下的文学平台“镜文学”独家经纪,这些作品也包括了他刚获得第五届郁达夫小说奖的得奖短篇小说〈Silent Night〉。2018年10月16日,白先勇把41部长、短篇小说与传记交给台湾镜传媒旗下的文学平台“镜文学”独家经纪,双方正式签约合作。[4]

写作风格

白先勇前期作品,个人色彩和受西方文学影响较重;后期作品现实性较强,艺术上日臻成熟。

小说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旧日官宦世家的兴衰,二、描写中国大陆播迁来台人士和旅美华人对故国家园的萦念,三、台湾社会人民的侧影。欧阳子曾出版研究《台北人》的专书《王谢堂前的燕子》,认为白先勇作品的主题包括“今昔之比”、“灵肉之争”和“生死之谜”。余光中则对白先勇的文学成就有如下的评述:“在主题上可以说为当代台湾的中上层社会塑下了多面的浮雕,在技巧上可以说熔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洋小说于一炉。”[6]

其中作品《玉卿嫂》改编成电影。1984年张毅执导因为激情戏挑战当年电影尺度,引发轩然大波,当年被剪掉4分多钟,28年后在台北市中山堂举行完整版的播出。[7]

评价

夏志清教授评价说,白先勇是“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五四以来,艺术成就上能与他匹敌的,从鲁迅张爱玲,五六人而已”。[3]

视频

白先勇教授主讲“昆曲新美学:传统与现代”
2004年白先勇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 片头
新版玉簪记_秋江

参考来源

  1. 1.0 1.1 关于大师 白先勇介绍. 天下文化. [2019-08-13] (中文). 
  2. 余纪忠讲座 白先勇简介. 中央大学. [2018-12-10] (zh  ). 
  3. 3.0 3.1 3.2 白先勇是白崇禧最不重视的孩子,却成为名气最大的一个. 每日头条. 2019-01-04 [2019-08-13] (中文). 
  4. 4.0 4.1 白先勇做出重大授权决定 震撼文坛与影视圈. 镜周刊. 2018-10-16 [2018-12-10] (中文). 
  5. 白先勇控话剧侵权 被告:未获利. 中时电子报. 2014-09-30 [2018-12-11] (中文). 
  6. 白先勇简介. 台湾网. 2010-04-12 [2018-12-10] (中文). 
  7. 杨惠姗《玉卿嫂》赤裸情欲 白先勇泄秘辛. 苹果日报. 2012-07-08 [2018-12-10]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