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荬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苦荬菜 |
中文学名 :苦荬菜 拉丁学名 :Ixeris sonchifolia Hance 二 名 法 :Ixeris sonchifolia 别 名:苦荬、老鹳菜、盘儿草、 亚 科: 舌状花亚科 亚 纲: 合瓣花亚纲 界 : 植物界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桔梗目 门 : 被子植物门 科 :菊科 |
苦荬菜:菊科植物,(学名:Ixeris denticulata),别名:苦荬、老鹳菜、盘儿草、鸭舌草、苦球菜、兔仔草、牛舌草、土蒲公英、黄花菜、苦碟子、苦丁菜、败酱草、墓头回。一年生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去腐化脓、止血生机功效;可治疗疮、无名肿毒、子宫出血等症[1]。
植物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含乳汁。茎直立,无毛,上部分枝。基生叶倒卵状披针形或匙形,长5~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圆,边缘羽形分裂,有时为琴状羽裂,有不规则尖锯齿;茎生叶无柄,基部耳状。头状花序长约5毫米,多数集成聚伞花序;花冠长6~8毫米,舌状,黄色,花舌长4~6毫米,有5齿。瘦果成熟时暗褐色,冠毛白色[2]。
区域分布
苦荬菜分布于陕西(华阴、眉县、城固、勉县)、江苏、浙江(遂昌、丽水、昌化)、福建(永安)、安徽(各地)、台湾(台东、台北)、江西(南昌)、湖南(具体地点不详)、广东(连平)、广西(百色)、贵州(江口、望谟)、四川(南川)、云南(昆明、大理、丽江)。苦荬菜在中南半岛、尼泊尔、印度、锡金、克什米尔地区、孟加拉、日本也有广泛分布。苦荬菜的模式标本采自缅甸[3]。
品种分类
科属关系
本品属菊科植物,在花部形态和花序结构上,与分布非洲的萼角花科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胚珠却是顶生的,种子有胚乳,花柱不裂,又显示出较大的差异。
菊科与茜草科有共同的花柱2裂柱,酚类物质在这两科中普遍分布,茜草科的九节草属花部5基数,子房有1个基生的胚珠,显示出二者之间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但茜草科中的亚科(Cinchoneideae)的染色体基数 x=11,又并不是菊科染色体的基数。
桔梗科在一致的合瓣花冠、下位子房,及其某些亚科或属中的花药聚合等性质上表现出与菊科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但却缺乏菊科与茜草科共有的酚类物质。
植物系统学家对菊科的亲缘关系及其起源有不同的观点。
抱茎苦荬菜
抱茎苦荬菜与苦荬莱的主要区别为开花时基部叶常不枯死,叶面常有微毛;茎生叶抱茎,因此而得名曰抱茎苦荬菜。叶基部为全叶片的最宽部份,中下部叶片羽状深裂,向上则裂片变浅而至成齿状,或近全缘。头状花序直径约1厘米;总苞长约5—6毫米。瘦果长约2.5毫米,有长约0,5毫米的喙。花果期4—7月。
抱茎苦荬菜生于路边、山坡,荒野;中国各地普遍分布。
抱茎苦荬菜属菊科植被,菊科是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最大的1科,有一致的小花结构。小花管状,辐射对称,或舌状而两侧对称,或花冠管状而花冠裂片二唇形。多数小花密集排列,外覆以总苞片而形成一致的头状花序。
共13族1300余属,近22万种,除南极外,全球分布。
由于本科在结构上、繁殖上的种种特点,如萼片变成冠毛、刺毛,有利于果实远距离传播;部分种类具块茎、块根、匍匐茎或根状茎,有利于营养繁殖的进行;此外,花序的构造和虫媒传粉的高度适应等等,促使它很快的发展与分化,从而达到属、种数和个体数均跃居现今被子植物之冠。
中国约有220属近3000种,全国各地分布,其中异裂菊属、复芒菊属、太行菊属、画笔菊属、重羽菊属、黄缨菊属、川木香属、球菊属(Bolocephalus)、葶菊属、栌菊木属、蚂蚱腿子属、花佩属、华蟹甲草、华千里光属、紫菊属、君范菊属等15属为中国特有[4]。
栽培技术
种子播前处理: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初始温度为40℃-45℃的温水中,经过2小时后捞出种子再控净水。
选地:选择在平坦无积水砂壤土地或山坡地,先施入发酵好的农家肥每亩3000kg,深翻地25cm,作宽1.2m的平畦。
播种时间:7月下旬-8月中旬;
播种方法:一种是条播或采用撒播;
苗期管理:浇水、间苗、定苗、虫害的防治、追肥;
采收时间:在七月中下旬,采收后扎捆支在一起晾晒,当含水量降至13-15%时,即可贮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