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孟加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簡稱孟加拉,屬於南亞國家,位於孟加拉灣之北,東南與緬甸為鄰,其他部分都與印度接壤,並在北方邊境尚有大量飛地,全國總面積為147570平方公里。 孟加拉族是南亞次大陸古老民族之一。孟加拉地區的最早居民是亞澳人。1757年,孟加拉國淪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7年印巴分治後,歸屬巴基斯坦,被稱為東巴基斯坦。1971年,脫離巴基斯坦而獨立。1971年12月22日,孟加拉定都達卡,孟加拉共和國正式建立。 孟加拉國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沿海屬於季風型熱帶草原氣候。河道縱橫密布,河運發達,雨季極易泛濫,常出現熱帶颶風。礦藏有天然氣、鋯等,黃麻是孟加拉國主要的經濟來源。 孟加拉國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人口大國及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國家領袖:阿卜杜勒·哈米德(2013年就職)

外文名稱:People'sRepublicofBangladesh

人口數量:1.591億(2014年)

人口密度:1,033.5人/平方公里(2012年估計)

所屬洲:亞洲

主要民族:孟加拉族人

首都:達卡

主要宗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

國土面積:147570平方公里

GDP總計:1738億美元(2014年)

歷史

孟加拉族是南亞次大陸古老民族之一。孟加拉地區的最早居民是亞澳人。爾後有使用藏緬語族的蒙古種人從東北部進來,再後又有與達羅毗荼人混血的雅利安人遷入。這幾部分人經過長期融合,逐漸形成今天的孟加拉人。9世紀已有統一的封建國家。孟加拉地區人民早期多信奉佛教、印度教。 13世紀受外來影響改信伊斯蘭教,16世紀時,該地區已經發展成次大陸上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文化昌盛的地區。[1] 17世紀被莫臥兒帝國征服,1757年起遭受英國殖民統治,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1904年孟加拉地區曾被英國殖民政府分割成東西兩部,後來複合。1947年印巴分治時,孟加拉地區被再次分割:西孟加拉地區歸印度(今西孟加拉邦),東孟加拉地區(後改名稱東巴基斯坦)則根據最後一任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的蒙巴頓方案歸巴基斯坦。但是,地理上的相互隔絕,民族、文化和語言的巨大差異終於使相距約2000千米的東、西巴基斯坦內部矛盾走向不可調和。 1971年3月26日,東巴基斯坦宣布獨立,並在4月於印度加爾各答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臨時政府,隨後東巴基斯坦發生大規模動亂和難民潮。印度以戰爭手段支持孟加拉國獨立以牽制巴基斯坦。11月21日,印軍在蘇聯的支持下,大舉入侵東巴基斯坦,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12月,戰爭擴大到西巴基斯坦,發展成全面戰爭。12月7日,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票通過決議,要求印巴雙方停火和撤軍。印軍仍持續大舉進攻,於12月16日攻占達卡,東巴駐軍無條件投降。 1972年1月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巴基斯坦總統佐勒菲卡爾·阿里·布托釋放了被以「叛國罪」逮捕的東巴人民聯盟領袖謝赫·穆吉布·拉赫曼,此人就任孟加拉國首任總統。2013年4月24日,阿卜杜勒·哈米德當選總統。 ==地理環境==、 孟加拉國國土總面積約為14.7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550公里。東、西、北三面與印度毗鄰,東南與緬甸接壤,南瀕臨孟加拉灣。 孟加拉國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濕熱多雨。全年分為冬季(11月~2月),夏季(3月~6月)和雨季(7月~10月)。年平均氣溫為26.5℃。冬季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節,最低溫度為4℃,夏季最高溫度達45℃,雨季平均溫度30℃。 孟加拉國被人稱為「水澤之鄉」和「河塘之國」,是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國家之一。全國有大小河流230多條,內河航運線總長約6000公里。全國約有50至60萬個池塘,平均每平方公里約有4個池塘。恆河下游Padma、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賈木納河,梅格納,卡納夫里,提斯塔等。包括支流共230條河流。

自然資源

孟加拉國有豐富的天然氣、石灰石、硬石、煤、褐煤、硅石、硅土、高嶺土等自然資源,截至2014年,已公布的天然氣儲量為3113.9億立方米,煤儲量7.5億噸。森林面積約2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3.4%。還有大量的石油未被發現。

人口

截至2013年,孟加拉總人口1.5805億多人,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1100多人,是世界上各人口大國(即5000萬以上人口國家)中人口密度最高國家。 截至2013年,孟加拉國有20多個民族,其中孟加拉族占全國人口的98%,是南亞古老民族之一。

政治體制

政體

20世紀90年代以後,孟加拉國主要由民族主義黨和人民聯盟輪流執政。2006年10月,孟民族主義黨政府結束5年任期。因孟主要政黨對選舉改革等問題分歧嚴重,議會解散,成立看守政府。2008年12月,孟舉行第九屆議會選舉,人民聯盟領導的大聯盟獲勝。2009年1月6日,人盟主席謝赫·哈西娜(女)就任新政府總理,並順利組閣。

憲法

1972年,孟加拉國議會通過並生效憲法。1982年3月軍管後,憲法中止實行。1986年11月恢復執行憲法。截至2011年,孟憲法共經過15次修改。第15次憲法修正案主要內容包括將議會中的45名婦女保留席位增加至50名,取消看守政府。

議會

孟加拉國議會實行一院議會制,即國民議會。憲法規定議會行使立法權。議會由公民直接選出的300名議員和遴選的50名女議員組成,任期五年。議會設正副議長,由議員選舉產生。議會還設秘書處以及專門委員會等部門。

司法

孟加拉國最高法院分為上訴法庭和高等法庭。首席大法官及法官若干人均由總統任命。首席大法官和一部分指定的法官審理上訴法庭的案件,其他法官審理高等法庭的案件。達卡有高等法院和勞工上訴法院。此外還有巡迴法院,縣法院,民事、刑事法院。

政黨

孟加拉人民聯盟:前身是1949年10月建立的巴基斯坦人民穆斯林聯盟,1952年改現名。孟獨立後至1975年為首任執政黨。其宗旨是民族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和世俗主義。1992年9月人盟全國理事會修改了黨章,放棄公有制原則,實行市場經濟,引進自由競爭機制;實行不結盟外交政策,主張同一切國家建立友好關係。主席謝赫·哈西娜。 孟加拉民族主義黨:1978年9月成立。主張維護民族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信奉真主、民主、民族主義,保證社會和經濟上的公正。基本政策是民主多元化、私營化、取消過多的行政干預和建立市場競爭經濟。對外政策堅持中立、不結盟,主張同一切國家友好。主席為卡莉達·齊亞(女)。 孟加拉民族黨:1986年1月1日成立。主張維護獨立和主權,建立伊斯蘭理想社會,提倡民族主義、民主和社會進步,發展經濟。1997年6月底民族黨曾發生分裂,前總理卡齊等成立民族黨(扎—穆派),後於1998年12月合併。1999年4月,時任交通部長曼久和原民族黨副主席米贊成立民族黨米曼派,民族黨再次分裂。民族黨主流派主席為前總統侯賽因·穆罕默德·艾爾沙德。 ●伊斯蘭大會黨:1946年成立。曾因反對孟加拉國獨立而遭禁。1979年重新開展活動。2001年10月,作為民族主義黨領導的四黨聯盟一員參加大選,成為執政黨之一。該黨稱,最終目標是將孟加拉國變成一個伊斯蘭國家,主張廢除一切非伊斯蘭法律,認為外交政策應反映伊斯蘭的理想。主席為馬蒂烏爾·拉赫曼·尼扎米。

政要

孟加拉國總統阿卜杜勒·哈米德。出生於1944年1月1日。是孟加拉國執政黨人民聯盟的資深政治家,孟加拉國自1973年以來,哈米德曾多次當選孟加拉國議員,並在第七屆議會和第九屆議會中當選議長。2013年4月24日當選總統。 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1947年出生。孟加拉達卡大學文學學士。系孟加拉開國總統穆吉布·拉赫曼的長女,長期從事政治活動,自20世紀80年代起擔任人民聯盟(人盟)主席。曾於1994年至2001年出任總理。2008年12月30日,孟舉行第九屆議會選舉,人盟領導的大聯盟勝出,哈西娜再度執政。

國家象徵

國旗

孟加拉國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旗地為深綠色,中央為紅色圓輪。深綠色象徵朝氣蓬勃、充滿生機的祖國綠色大地,象徵青春活力和繁榮昌盛;紅色圓輪象徵經過流血鬥爭的黑夜之後的黎明。整個旗面如廣闊的平原上正冉冉升起一輪紅日,寓意孟加拉人民共和國的光明前景和無限生機。

國徽

孟加拉國國徽呈圓形。圓面中是一株睡蓮,這是孟加拉國國花,民族的標誌。睡蓮下面的波紋象徵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兩旁以谷穗裝飾。睡蓮上端是黃麻葉,黃麻是孟加拉國的主要經濟作物,產量居世界前列。黃麻葉兩側鑲有四顆五角星。

國歌

《金色的孟加拉》為詩人泰戈爾所創作,它描繪了收穫季節里,大地上一片金色的稻浪這一豐收景象。

經濟

孟加拉國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經濟基礎薄弱,國民經濟主要依靠農業。孟加拉國政府積極推行私有化政策、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國投資、創建出口加工區。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孟出口下降,GDP增長率只有6.21%。

摺疊第一產業

孟加拉國農產品主要有茶葉、稻米、小麥、甘蔗、黃麻及其製品、白糖、棉紗、豆油。孟加拉國的氣候極適於黃麻的生長,在孟加拉國於1971年獨立之初,當地農民就大量種植黃麻。它的黃麻不僅產量高,而且質地優良,纖維綿長柔韌而有光澤,尤其經過布拉馬普特拉河清澈河水浸過的黃麻,產量高,質地優,色澤美觀柔軟,被譽為「金色纖維」。黃麻曾是孟加拉國的主要創匯產品,黃麻出口收入一度占其出口總收入的80%。黃麻的生產是孟加拉國的經濟命脈,平均年產量約占世界產量的1/3。 但從20世紀80年代起,隨着各種合成纖維和人造纖維的出現和使用,國際市場的黃麻需求大幅下降,孟加拉國的黃麻產業因此受到巨大打擊,產量和出口不斷下降。黃麻出口收入僅占孟加拉國出口總收入的5%左右。 據統計,孟加拉國是僅次於印度的世界第二大黃麻生產國,同時也是世界第一大黃麻出口國。2006——2007財政年度,孟加拉國黃麻原麻產量約為118.6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39%。黃麻原麻出口占世界出口總量的95%,黃麻製品出口占世界出口總量的65%。孟加拉國的黃麻原麻和黃麻製品在中東、歐洲、亞洲和美洲都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摺疊第二產業

孟加拉國重工業薄弱,製造業欠發達,從業人口約占全國總勞動力的8%。孟加拉國工業以原材料和初級產品生產為主,包括水泥、化肥、紙張等;重工業薄弱,製造業欠發達。主要直接投資國為美國、英國、馬來西亞日本、中國、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挪威、德國、韓國等。

摺疊第三產業

孟加拉國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在UNDP的幫助下,世界旅遊組織(WTO)已經針對孟加拉的旅遊業出台了相應戰略計劃。這是一個綜合的旅遊方案,它確定了孟加拉將要被開發的的旅遊產品和各類旅遊設施。政府藉助國外的先進技術來修正和更新這一方案,決定在全國各地設立旅遊特區(STZ),以更好的服務於世界遊客。這些特區包:庫克斯巴扎、桑達班和庫卡塔。吉大港山旅遊區(CHT)則包括三個地區:蘭格馬帝、庫噶查、班達班。也將被發展成為一個旅遊特區。達卡的五星級飯店索那港酒店(SonargaonHotel)就是國家帶頭投資的。另外,政府也是達卡喜來登(Sheraton)飯店的主要股東。主要旅遊景點如:達卡、蘭格馬帝、庫噶查、孟哥達、希來特、庫克斯巴扎等地的旅遊設施主要是孟加拉國家旅遊組織Parjatan(NTO)投資建設的。 孟加拉國與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係,主要出口市場有美國、德國、英國、法國、荷蘭、意大利、比利時、西班牙、加拿大和中國香港。主要出口產品包括:黃麻及其製品、皮革、茶葉、水產、服裝等。主要進口市場有印度、中國、新加坡、日本、中國香港、韓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泰國。主要進口商品為生產資料、紡織品、石油及石油相關產品、鋼鐵等基礎金屬、食用油、棉花等。

文化藝術

摺疊語言

孟加拉語是孟加拉國的官方語言。在教育界和商界廣泛使用的則是英語。有相當部分人可以看懂阿拉伯語。從世界範圍內來看,說孟加拉語的約有兩億五千萬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1952年2月21日定為國際母語日,為了在全球範圍內紀念那些為了爭取孟加拉語的合法地位而犧牲的烈士們。

摺疊風俗

孟加拉國的社會生活以傳統和和諧為主要特點。75%的人口住在農村,60%的人口的生活以農業為主。主要食品是大米和魚。少數民族大約有180萬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住在吉大港山區。這些部落民族依舊沿襲着他們的傳統文化特色。 孟加拉國的卡西族人口約有3萬,主要居住在孟東北部希爾赫特與印度接壤的地方。卡西族的傳統是一夫一妻制,新郎在結婚之後要到新娘家裡生活,祖先的財產只傳給女兒,子女要跟隨母姓。 孟加拉國的社會文化遺產是獨特的,是各種傳統習俗及其外在影響的產物,有些傳統習俗是深深地根植於史前時期的社會實踐中的,另一些則相對來說形成於近代。還有些迷信活動還會在社會生活中繼續存在。 達卡市中心的烈士紀念碑,是為了紀念那些於1952年2月21日為了維護孟加拉語的尊嚴和合法地位而犧牲的烈士們而建造的。一年一度,成千上萬的孟加拉國人民赤着腳聚集在烈士的紀念碑前以表達他們的敬意。慶祝活動從零點開始並持續一整天。紀念碑下放滿了各種鮮花和花圈。在這一天,舉國歡慶。

軍事體制

孟加拉國軍隊是在穆吉布·拉赫曼領導的「民族解放軍」和原巴基斯坦駐東孟加拉步槍隊、東孟加拉聯隊以及巴軍中孟加拉官兵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總統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總理掌握軍隊實權。陸、海、空三軍分立,實行志願兵役制。軍隊參謀長為各軍種最高行政長官和軍事指揮官。準軍事力量包括邊境戍衛隊(原名步槍隊)、鄉村衛隊、海岸警衛隊、國家學員團和警察部隊等。孟軍總兵力14萬人,其中陸軍12萬人,海、空軍各1萬人。準軍事部隊近463萬人,其中邊境戍衛隊3.8萬人、警察9萬人、鄉村衛隊450萬人。陸軍參謀長為穆哈邁德·阿布杜爾·穆賓中將,海軍參謀長為扎希爾·烏丁·阿哈邁德少將,空軍參謀長為齊亞烏爾·拉赫曼少將。

交通運輸

截至2014年,孟加拉公路總里程為222593千米。其中國家公路3144千米,地區公路1746千米,支線路35454千米,鄉村路182249千米。76%的貨運及73%的客運由公路運輸承擔。 截至2014年,孟加拉鐵路總里程為2880千米。2003年旅客周轉量40.2億人千米,貨運量為9.5億噸千米。 截至2014年,孟加拉內河運輸公司(BIWTC)擁有船隻215艘。孟加拉運輸公司(BSC)擁有船隻13艘,運輸能力19.6萬噸。

社會

教育

孟加拉國學制為小學五年、中學七年、大學四年。政府重視教育,規定八年級以下女生享受免費和義務教育。截至2014年,孟加拉國有國立大學21所,私立大學53所,國立醫學院13所,普通學院1225所,工藝學校77所,伊斯蘭學校8410所,專業培訓學院64所,中學17386所,小學78000所。主要高校有達卡大學、孟加拉工程技術大學、拉吉沙希大學等。適齡學生入學率57%,教師人數17萬。孟識字率為62.66%,其中男性為65.94%,女性為58.69%,成人識字率為54.80%。

民生

2009年10月17日,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宣布了政府抗擊貧困的行動計劃,根據該計劃,孟將在2021年徹底消滅貧困。 哈西娜在首都達卡舉行的反對貧困集會上呼籲所有黨派、所有宗教團體團結起來,共同向貧困這個公共敵人宣戰,將孟加拉國建設成一個現代的、發展的和繁榮的國家。 孟政府計劃到2013年將貧困人口減少25%,將極度貧困人口減少15%。屆時孟低於貧困線以下的人口數量將由6500萬人降到4500萬人。 政府將實施一戶家庭一個農田項目的計劃,575000戶家庭將納入這一計劃,同時政府將實施安居計劃,為無家可歸的人提供住所。 政府還計劃在農村地區創建更多的就業機會,以鼓勵城市貧民窟居住者返回他們的農村老家。

醫療

截至2013年,孟加拉國國立和私立醫院共計1683家,床位51044個,註冊醫生44632人。國立醫院費用較低,但醫療條件較差,只能治療一般常見病。私立醫院條件較好,但費用很高。孟加拉國沒有公費醫療,僅部分保險公司從事醫療保險業務。孟加拉國無強制購買醫療保險的規定。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09年孟加拉全國醫療衛生總支出占GDP的3.4%,人均醫療健康支出48.0美元。2000年至2010年間全國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3名、護理和助產人員3人、藥師1人、醫院床位4張。

外交關係

孟加拉國奉行獨立自主、不結盟政策。在平衡發展同大國關係的同時,注重維護與穆斯林國家的傳統關係,努力改善與印度的關係,並加強同西方國家的關係。孟積極參加聯合國、不結盟運動伊斯蘭會議組織英聯邦等國際或地區性組織的活動。孟注重經濟外交,強調建立公正的國際經濟新秩序,致力於推動南亞區域合作進程,積極參與次區域和跨區域經濟合作。孟主張全面、徹底裁軍,反對西方國家利用人權問題干涉別國內政。 孟加拉國政府為擺脫貧困,尋求外援,積極謀求發展同美的關係。美重視孟「溫和穆斯林」人口大國和地區戰略地位,一直是孟最大的貿易和投資國,至今已累計向孟提供50多億美元援助。2010年以來兩國元首、高官保持密切接觸。2012年5月,美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訪孟,兩國宣布建立「夥伴關係對話」機制。美承諾未來5年內向孟提供10億美元援助,並提供數千萬美元用於氣候變化、衛生、糧食安全等領域。 孟加拉國重視改善和發展與印度的關係。印歡迎哈西娜領導的人盟上台執政,期待與孟新政府進一步加強雙邊友誼與合作。2010年1月,孟總理哈西娜訪印,孟印在基礎設施建設、貿易、電力等領域達成具體成果,印度允諾向孟提供10億美元貸款,孟允許印度使用吉大港和蒙格拉港。2011年9月,印度總理辛格訪孟,兩國在貿易、教育、交通等領域簽署多項合作文件。但在孟關心的跨境河流分水和印關心的跨境交通等方面未能取得進展。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