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隶属于遵义市。位于赤水河中下游,东南与贵州习水县接壤,西北与四川省的古蔺、叙永、合江三县交界。历为川黔边贸纽带、经济文化重镇,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边城”之称。 赤水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76.2%,居贵州省第一位[1]。赤水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美誉。
赤水因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以及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而扬名中外。
目录
历史变迁
建制沿革
赤水地处黔北,紧连川南,为黔川重要古镇,是贵州开发较早地区。历史受 巴蜀文化影响。远在新石器时期,赤水河中下游已有人类活动,已发现有石斧、石锛、石网坠和原始人类用火痕迹及至今仍无人释读的岩刻符号。
唐代为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在西南地区设置大量羁糜州,在今赤水地域内设置有淅州、蔺州、能州等。到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赤水正式用行政建置,时属滋州仁怀县,县城在今复兴镇。
宣和三年(1121年),撤滋州,降仁怀县为堡,改隶泸州合江县。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仁怀堡改属播州宣慰司管理。
元代,播州宣慰司长官杨邦宪降元,并仁怀堡、武都城(今习水土城)为仁怀、古磁等处(等处为元代行政建制名称之一,派巡检驻原仁怀堡管辖。元末,明玉珍在重庆建立“夏朝”,改仁怀、古磁等处为怀阳县。
明朝初年, 朱元璋灭夏,怀阳县废,其属归还播州宣慰使司管辖。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王朝在全国编造赋役黄册、整顿设置里甲,今赤水地区属播州五十四里之仁怀里、龙门里(亦称下赤水里)和上赤水里部分,万历二十九年平播后,实行“改土归流”,以仁怀里、龙门里、上赤水里、丁山里、小溪里等设仁怀县,隶四川行省之遵义军民府。因原仁怀县治所早年荒废,首任知县曹一科拟将新县城设于赤水河中游的土城,但因当地豪姓作梗,只得建成于赤水下游的留元坝(亦称犁辕坝,即今赤水市治所所在地),隔河与泸州合江县相邻。
清朝仍袭明朝建置,雍正六年(1728年),随遵义府改隶贵州。 雍正九年(1728年),知县杜诠以县城居仁怀县边界,“河以南天尺土”,“不便于官,不便于民”,请准移治所于仁怀县南的李博里,仁怀县城由留元坝迁生界,原县城改由遵义府通判驻守管理。乾隆三年(1738年),经吏部议奏,拨仁怀县之仁怀、河西、土城三里归旧城通判管领,亦称遵义分府。
乾隆十年(1745年)十月,贵州总督张广泗请准疏通赤水河,以便于铅铜入京和川盐入黔,次年竣工。从此赤水河成为川盐入黔重要通道,各地商贾营集赤水,大量流民涌入烧炭、种靛,以盐运、竹木为主的经济迅速发展。乾隆十三年(1748年),改遵义分府为遵义厅,亦称仁怀厅。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遵义厅为仁怀直隶厅,归贵州粮储道管理。盐运的发展,吸引了四乡农民加入盐运工人行列,形成了赤水地区的最早无产者,他们深受船主剥削压迫,生活十分困难,为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提高待遇,嘉庆十七年(1812年),盐运工人自发组织起来,要求提高运输价格,给船主以沉重打击,清朝统治者以扰乱盐运秩序为由,诬蔑船工为无赖之徒闹事,将盐运工人的组织者抓捕入狱,将赤水地区第一次工人自发运动镇压下去,但以后的船主对工人工资也稍作提高。
清咸同贵州大起义时期,赤水虽地处起义中心较远,但仍有小股起义发生,均由人少力薄被镇压下去。同治元年(1862年),石达开率领太平军先后两次入境而过,在旺隆、七里坎、复兴、盐井溪、牛鼻擂、孔滩桥、元厚、石牛冈、官渡等地与地主武装团练和清军激战。同治二年至三年,号军数次进入赤水地区,先后在猿猴、小金驿、大金沙、崇盘、旺隆、石堡等地与清军团练展开激战。
光绪四年(1878年),四川总督丁宝桢请准对川盐入黔四大口岸的航道进行整治,到光绪六年,赤水河茅台至合江段30多次险滩得以整治,上下船只载重量普遍增加。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随着贵州粮储道裁撤,又因仁怀直隶厅与仁怀县同名,改仁怀直隶厅为赤水厅,隶遵义府管辖。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驻防厅城的新军返筑,赤水厅官员宣布下野,地方士绅筹建起大汉赤水军政府。次年,军政府权力再度交原赤水厅同知掌管,激起境内同志会的强烈反对,以姚成武为首的同志会聚众千余人开赴赤水厅城,要求满清官员交出政权,后因大军压境而失败,姚成武等人被杀害。
1914年,撤销赤水厅,建立 赤水县。
1916年,护国战争爆发,驻防赤水的和继圣团奉令到桐梓加入护国军北出綦江,城内防守空虚,仅省县保卫团担负防务。当北洋军先头部队抵达鲢鱼溪,赤水保卫团立即前往抗击,击溃北洋军进攻,迫使退回先市一带。同时,组织粮饷支援蔡锷将军领导的护国联军,为护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24年,周西城率黔军第三师由四川进驻赤水,并以赤水作为扩张势力的基地,先后在赤水创办崇武军官学校、兵工厂、造币厂、福国工厂、电灯厂等,为桐梓系军阀集团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925年,周西城由赤水赴贵阳任贵州省省长。
1929年,以共产党员梁业广为首的一批共产党员来到赤水活动,通过开办平民夜课学校,在广大青年和兵工厂工人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起贵州省最早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赤合特别支部,梁业广任书记。中共赤合特支成立后,在赤水地区先后领导了兵工厂工人罢工、反对修建教堂、抵制日货、农民“吃大户”和破产分粮等影响较大活动,在广大劳苦大众中得到支持与爱护。1934年秋,赤水特支遭到破坏,大部分党员被捕,少数转移外地。
1935年1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赤水,揭开“四渡赤水”战役和序幕,在境内与数倍于己的川黔军进行浴血奋战,分别从土城、元厚等地第一次渡过赤水河,甩开敌人,进入川南,迎得了战役主动权。此后,中共泸县中心县委又在赤合边界的石顶山发动起义,建立起川滇区边工农红军游击队,以侧应中央红军的行动,起义在给予敌人沉重打击后,被镇压下去。
抗日战争爆发后,成立起抗敌后援会赤水分会,全县人民投入支援抗战洪流中,一大批血性男儿参军抗日,将热血洒在抗日战场。1938年,中共赤水特支成立,通过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以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1941年,中共赤水特支遭破坏,特支书记被敌人杀害,支部成员转移外地。
1947年,中共川南工委迁元厚陛诏。1948年因敌特破坏转移到四川荣县。
建国以后
1949年,县内各级党组织发展到600余人,建立起两个区临委,7个支部。同年5月建立起临工委。
1949年12月1日,赤水解放,建立起县人民委员会和治安总队。1950年2月,赤水县人民政府成立,正式接管原赤水县政府权力。随即在中共赤水县委领导下,开展了征粮运动、剿匪及禁烟运动。匪风平定后,进行了减租退押,废除农民债务,开展查田评户,全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使全县无地少地农民分得土地15万多亩,基本满足了贫农、雇农对土地的要求。
1952年到1953年开展水上民主改革运动,清除了航运业中的反动封建势力,建立工人当家作主的新秩序。
1955年开始私营工商业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90年12月,撤销赤水县建设赤水市。1991年7月,对县以下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调原六区一镇36个乡(镇),新建9镇5乡和3个街道办事处[2]。
1997年6月,因撤遵义地区设遵义市,赤水市改为省直辖,后贵州省人民政府委托遵义市代管。
2017年,赤水正式退出了贫困县序列[3]。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赤水为省直辖县级市,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委托 遵义市代管。赤水市地处贵州省西北部,幅员面积1801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100个行政村,22个社区。
2016年1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6〕52号批准同意赤水市 丙安乡、两河口乡撤乡设镇[4] 。
赤水市辖区内设
3街道: 市中街道、 文华街道、 金华街道
11个镇: 天台镇、复兴镇、大同镇、旺隆镇、葫市镇、元厚镇、官渡镇、长期镇、长沙镇、丙安古镇、两河口镇
地理环境
气候特点
赤水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暖春早,夏季炎热多伏旱,全年日照少,初夏晚秋多阴雨,立体气候和地区差异显著的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为18.1℃(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2℃),年均降雨量1292.3毫米,年日照时数1297.7小时,年均相对湿度82%,无霜期340~350天,并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800米以下地区无霜期300天左右,800米以上地区无霜期210~300天。赤水7月平均气温最高达28℃左右,1月平均气温最低仅7.9℃左右,气温年较差为20.1~20.5℃,极端最低气温为-4℃,极端最高气温39℃。
由于地形遮蔽大,林木茂盛,40℃以上的伤害性高温罕见。年降水量在800~1700毫米之间,降水量主要集中分布在4~10月,约占全年的80%以上。夏季(6~8月)降水量最多,达383~681毫米,占全年雨量的40.12%~44.7%。
冬季(12~2月)降水量最少,仅58.3~166毫米,占年雨量的6.5%~10.5%。 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北风。极端风速可达27米/秒,风力10级。平均风速1.6米/秒。8级以上的大风常发生在3~9月,7、8月最多。
地形地貌
赤水处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境内有1300多平方千米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壮观典型的丹霞地貌。地形主要为高原峡谷型和山原峡谷型,东南部重峦叠嶂,峡谷幽深,西北部丘陵起伏,河谷开阔平缓。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最高处海拔1730米,最低处221米,相对高差1500米以上。境内地层出露有中生代的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代的第四系地层,分属3统6组,是贵州省内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发育最好、出露最齐的地区。赤水土壤类型多,分布比较零散,有“数步不同土”之说,以紫色土壤为主,占赤水市土地总面积60.61%,耕作层含钾最高,但含磷低,保肥力较强。
水文资源
赤水属长江水系,有大小河流352条,总长度1255千米,其中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的河流26条,总长度335千米。赤水市河网密度达到0.7千米/平方千米,赤水河为境内最大的河流,是长江一级支流。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赤水有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原生林43万亩。另外,赤水市竹林面积已达129万亩(2013年4月),竹林总面积和人均面积均居全国第一。
截至2012年,赤水市境内有高等植物2116种,其中维管植物1964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0种,特有植物27种,代表植物包括小黄花茶、赤水蕈树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侏罗纪残遗种——“桫椤”在赤水生长十分密集,仅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就达4.7万株,是全世界分布最集中的区域[5]。
截至2012年,赤水市有野生动物1668种,其中脊椎动物404种,昆虫1264种,云豹、长尾雉、苏门羚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9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5种。
赤水具有亚热带生物生存和活动的条件,其森林植被地带类型属贵州高原偏湿性常绿阔叶林地带的赤水河谷中山樟栎林、松杉林、毛竹林小区;植被类型分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和竹林四个群纲。
森林资源
截至2012年,赤水市拥有森林面积206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29万亩(楠竹51万亩、杂竹78万亩),竹类300余种(其中本土竹种36个),年产木材4万立方米、楠竹400万根、杂竹40万吨、竹笋4万吨以上。
矿产资源
赤水地层较新,矿产不富,出露地层全为陆相积成。主要矿藏资源有天然气、盐卤、硅砂、石灰石、煤、铜,并以天然气为主,截至2012年,据初步探测,地质储量达14.3亿立方米,远景储量193-778亿立方米,分布在文华、旺隆、官渡、两河口、宝源等乡、镇、办事处。
截至2006年5月,天然气已探明天然气储量3400亿立方米,是贵州省最大的气田,年开采量最高达1.8亿立方米,已探明油气资源储量分别达到280万吨、3400亿立方米,是贵州省最大的气田,官9井开采出轻质石油,正在顺利推进官深1井、西门1井的钻探,已探明石油资源储量280万吨。另有煤矿贮量约2400万吨,为无烟优质煤,是全国首批100个电气化县(市)之一。
水资源
截至2012年,赤水境内有大小河流352条,总长度1255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26条,总长度335公里。赤水市河网密度达到0.7公里/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10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为95亿立方米。境内有各类水库、山塘800多处,蓄水总量达3000万立方米。2012年水力发电量24013千瓦小时。
截至2012年,赤水市水能资源蕴藏量达35.69万千瓦,可开发量达23.26万千瓦,是全国首批100个电气化县(市)之一。
人口民族
2017年,赤水市常住半年人口24.48 万人,半年常住平均人口24.445万人。年末户籍总户数 99588 户,年末户籍总人口317099 人,其中:城镇 125810 人,乡村 191289人。
截至2012年,赤水市居住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布依族等26个民族。
经济总值
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10.5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8.27 亿元,比上年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 48.3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9%;第三产业增加值43.88 亿元,比上年增长18.1%;三次产业结构比16.5%∶43.8%∶39.7%;全市人均生产总值45214 元。
交通运输
赤水港是贵州第一大港,客货船可达重庆至上海等长江沿岸各大港口、码头,年货运吞吐量350万吨以上。客货船可达重庆至上海的各大港口和码头。公路连接黔川渝,距遵义300公里,距贵阳450公里,距重庆240公里,距成都340公里,距泸州78公里,距合江60公里,赤水至隆昌接成渝高速公路140公里,隆(昌)泸(州)。铁路及高速公路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泸州蓝田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贵阳、成都等大中城市的航线,是黔川渝毗邻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贵州实施“北上”战略的一个重要窗口。
2017年,境内公路里程 5022 公里;拥有营运客车589 辆 11976座;拥有营运货车260辆1441吨。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485186万人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196053万吨公里;水运旅客周转量35.26万人公里,水运货物周转量 327600万吨公里。
公路线路
高速公路
目前只有G4215 蓉遵高速过境赤水。
市区公路
目前有G546国道(赤习路)、省道S208(赤长路)、S424(官葫路)等公路。
地方特产
竹工艺品
赤水晒醋
社会事业
科教事业
2017年,科技活动企业98家,申请专利106件,授权专利29件。
2017年,拥有各类学校数188所;教职工数3836人,其中:专职教师3201人;在校学生数49992人;毕业生数 12323人;招生数13609 人。
旅游景区
国家级及以上旅游资源
一个 世界自然遗产—— 中国丹霞 ·赤水 |
一个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赤水风景名胜区 |
一个 国家地质公园——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
两个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
两个 国家森林公园——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
四个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赤水大瀑布景区、燕子岩景区、竹海公园景区、佛光岩景区。 |
旅游名片
1994年1月,贵州省赤水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
1996年2月,赤水市被国家林业部命名十大“中国竹子之乡”; |
2000年10月,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于被国家旅游局批准命名“中国侏罗纪公园”; |
2005年2月,赤水市纳入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名录》; |
2005年10月,贵州赤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选美中国特辑”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6]; |
2007年1月,赤水市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 |
2007年12月,赤水市被中国摄影家协会选定为“全国摄影创作基地”; |
2008年12月,赤水风景名胜区被国际旅游联合会授予“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景区”的称号; |
2010年2月,赤水市入选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
2010年8月,“中国丹霞·赤水”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
2010年10月,赤水市入选“中国最有城市品牌建设潜力城市(区县)”50强; |
2010年10月,赤水市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授予“国际最佳休闲旅游城市”称号; |
2011年6月,赤水风景名胜区获“中国西部最受公众喜爱的景区”殊荣; |
2012年12月,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 |
2016年9月,赤水荣获“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称号 |
2018年12月,赤水成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
主要景区
已对游人开放的景区有:赤水大瀑布、四洞沟、五柱峰、红石野谷、中国侏罗纪公园、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区,以及大同古镇、丙安古镇、复兴古镇、红军长征遗址等人文景区。另外,天台山、九角洞、月亮湖、九曲湖、长嵌沟、仁友溪、月台、宝源、盘龙等景区等正在开发建设之中。
名胜古迹
赤水文物名胜列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官渡崖墓、官渡崖刻、道场上宋墓群、 葫市摩崖造像、石鹅嘴摩崖造像、两会水石窟造像,赤水市古城墙等;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盘龙和大群的红军标语、红军渡口纪念碑、复兴摩崖碑刻、郑氏节孝坊、陛诏修河碑、黔中生佛碑等20处。此外,有天台山古城墙等。“仁怀厅十景”今在的有“石龙东渡”、“泮水西流”、“桥锁溪泉”、“马渡鱼梁”、“天生双桥”、“瀑飞仙洞”。
视频
赤水市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全省第一,“川黔锁钥”、“黔北边城”,网易,2017-04-06 · 誓言之旅
- ↑ 赤水历史,赤水在线
- ↑ 贵州这地方 正式退出贫困县,新浪,2018年01月03日 09:23
- ↑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赤水市丙安乡、两河口乡撤乡设镇的批复,北大法宝
- ↑ 赤水桫椤国家自然保护区,博雅旅游分享网
- ↑ 丹霞之冠 贵州赤水 中国最美丽的地方,旅游_中国网 时间: 2010-08-02 责任编辑: 策马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