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質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地質公園是由中國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專家審定,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質公園。 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是以具有國家級特殊地質科學意義,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蹟為主體,並融合其它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1]
中國的地質公園建設,是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立「世界地質公園網絡體系」的倡議,貫徹國務院關於保護地質遺蹟的任務,由自然資源部主持於2000年開始進行的一項工作。 截至2020年3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和原國土資源部已正式命名國家地質公園220處,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57處,批准建立省級地質公園300餘處。
發展歷史
地質遺蹟是在地球形成、演化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受各種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自然產物,它不僅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珍貴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
中國於1985年建立了第一個國家級地質自然保護區--「中上元古界地質剖面」(天津薊縣)。此後,地質遺蹟保護區的建立得到了一定的發展。1985年11月,原地礦部在長沙召開了「首屆地質自然保護區區劃和科學考察工作會議」,與會代表考察了武陵源風景區,鑑於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質地貌景觀獨特優美,提出建立「武陵源國家地質公園」的建議,在國內形成一定影響。
1987年7月,原地礦部以「地發[1987]311號」文下發的《關於建立地質自然保護區規定的通知(試行)》中,把地質公園作為保護區的一種方式提了出來。1995年5月,原地礦部頒布了《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進一步以條文形式把地質公園作為地質遺蹟保護區的一種方式列入其中,但是由於種種原因,1999年以前建立的86處地質自然保護區(其中國家級12處),都不是以地質公園命名的。
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會後發布了「人類環境宣言」,由此拉開了世界環境保護的序幕。同年在巴黎召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第17屆大會,通過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公約」。其旨在各成員國將本領域內具有世界保護意義的地點納入「世界遺產名錄」,通過國際合作,對其進行保護,並成立了「世界遺產委員會」。由此宣告全球性的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啟動。
至2010年8月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閉幕,「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公約」締約國已發展到187個,並批准新增世界遺產21處,這使《世界遺產名錄》收錄的全球世界遺產總數增至911處,根據最新統計,全球共有704處世界自然遺產,180處世界文化遺產,27處自然與文化雙遺產。
地質遺蹟
地質遺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每個國家公民均有保護的權利及義務,而自然資源部(原地質礦產部,國土資源部)則負責對其實施監督管理。1984年前該項工作只是作為其它類型自然保護區的部分保護內容;1984年後,原地質礦產部着手有計劃地開展調研工作,組織制定規劃及規章的編制,將該項工作納入了正軌,並先後於1987年、1995年頒布了《關於建立地質自然保護區的規定》及《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
自1985年建立第一個國家級地質自然保護區——「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天津薊縣)後,地質遺蹟保護區的建立得到較快的發展。國土資源部成立以來又組織起草了有關地質遺蹟管理辦法,並召開相關會議,促進該項工作的進展。在中國,為配合世界地質公園的建立,國土資源部於2000年8月成立了國家地質遺蹟保護(地質公園)領導小組,及國家地質遺蹟(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制定了有關申報、評選辦法。
地質公園內保存於瓦窯組底部岩層中的古生物化石群,是中國近年來新發現的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群之一。由海生爬行動物、魚類、牙形石、海百合、菊石、雙殼、腹足、腕足以及植物等,多門類生物構成的一個十分奇妙的三疊紀海洋生態系統。
園內古生物化石極其豐富,絕大部分門類的化石都可在野外露頭上見及,有完整的個體和精美的形態,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和觀賞價值,加之園內隨處可見的地層剖面、沉積構造、地質地貌和地質災害遺蹟等地質景觀,是不可多得的進行地學旅遊和科普教育的理想場所。關嶺生物群絕大部分化石不僅個體較大,而且形態優美。分布有多種類、大數量、極其完整的生物化石,這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極為少見的,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一是資源量豐富,分布地層密度大。
在厚僅10 米左右的地層中,大量保存着門類眾多的古生物化石。許多古生物化石呈層狀保存,有些單層幾乎全由化石組成。已發掘的海百合化石和各種。「龍化石」成百上千件,但卻僅是關嶺生物群總量的的極少部分,不足萬分之一。二是門類眾多。已記述了關嶺生物群10 門類。顯示出其中9 個為新命名的屬種。三是大多數生物化石肉眼可見,特別是海百合和海生爬行類化石不光形體具大,而且形態非常優美,極具觀賞性。
計劃
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地科聯(IUGS)、國際地質對比計劃(IGCP)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華盛頓成立了「全球地質及古生物遺址名錄」計劃,目的是選擇適當的地質遺址作為納入世界遺產的候選名錄。1996年改名為「地質景點計劃」。
199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教科文組織提出的「促使各地具有特殊地質現象的景點形成全球性網絡」計劃,即從各國(地區)推薦的地質遺產地中遴選出具有代表性、特殊性的地區納入地質公園,其目的是使這些地區的社會、經濟得到永續發展。
1999年4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56次常務委員會議中提出了建立地質公園計劃(UNESCO Geoparks),目標是在全球建立500個世界地質公園,其中每年擬建20個;並確定中國為建立世界地質公園計劃試點國之一。 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是由國家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專家審定,由自然資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質公園。到2017年9月為止,中國已批准建立國家地質公園206個。
意義
基本概述
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是以保護地質遺蹟資源、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遵循「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依據《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而開展的工作。《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第八條明確指出:對具有國際、國內和區域性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蹟,可建立國家級、省級、縣級地質遺蹟保護區、地質遺蹟保護段、地質遺蹟保護點或地質公園。
保護地質遺蹟
保護地質遺蹟的有效方式,就是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合理而科學地開發、利用地質遺蹟資源。把建立地質公園與地區經濟發展結合起來,通過建立地質公園帶動旅遊業的發展,使地質遺蹟資源成為地方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增加居民就業,提高當地群眾的生活水平,從而達到保護地質遺蹟的目的。
崇尚科學
建立地質公園是崇尚科學和破除迷信的重要舉措。地質公園建設以普及地學知識、宣傳唯物主義世界觀、反對封建迷信為主要任務,既要有對自然景觀的人文解釋,又有地質科學的解釋,從而使地質公園既有趣味性,更有科學性。
普及知識
對整個社會來說,地質公園是科學家成長的 搖籃和進行科學探索的基地。對廣大青少年朋友、對民眾,地質公園是普及地質科學知識,進行啟智教育的課堂。
旅遊資源
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期,人們才逐步認識到地質遺蹟資源對旅遊業的重要性。地質遺蹟有獨特的觀賞和遊覽價值,因此建立地質公園,可以使寶貴的地質遺蹟資源不需要改變原有面貌和性質而得到永續利用。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是對地質遺蹟資源利用的優質方式。
發展經濟
通過建立地質公園,可以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和資源利用方式,為地方旅遊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機遇。同時,可以根據地質遺蹟的特點,營造特色文化,發展旅遊產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服務社會
改革地質工作管理體制,轉變觀念,擴大服務領域,開闢地質市場。建設國家地質公園計劃的推出,為地質工作體制改革,服務社會提供了機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