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播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播州

播州即今貴州省遵義市西漢元光五年(前130年),置犍為郡,郡治鱉縣,即在今遵義市中心城區附近[1] 。元鼎六年(前111年),於夜郎地置牂柯郡。南北朝時先後屬平夷郡、平蠻郡[2] 。唐貞觀九年(635),以隋牂柯郡之牂柯縣置郎州,領恭水、高山、貢山、柯盈、邪施、釋燕6個縣 播州即今貴州省遵義市[3] 。西漢元光五年(前130年),置犍為郡,郡治鱉縣,即在今遵義市中心城區附近[4] 。元鼎六年(前111年),於夜郎地置牂柯郡。南北朝時先後屬平夷郡、平蠻郡。唐貞觀九年(635),以隋牂柯郡之牂柯縣置郎州,領恭水、高山、貢山、柯盈、邪施、釋燕6個縣],搜狗問問 - wenwen.sogou.com/z... - 2017-10-24 。

快速導航 詞條圖冊關係表 中文名 播州 所屬地區 遵義市 建立時期 西漢元光五年(前130年) 國家 中國 現今遺址 遵義市中心城區附近

地區簡介

  唐朝武德、貞觀之時,國成大震,"四夷賓服"。貞觀九年(635年),以隋朝牂柯郡的北部地置郎州,領恭水、高山、貢山、柯盈、邪施、釋燕六縣。十三年(639年),以廢郎州的六縣地置播州(明代解釋播字,為番之有才者,即招撫蠻夷所置的州),這是史書上第一次出現播州之名,播州一直存在到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歷時961年

播州

   貞觀十四年(640年)改播州恭本縣為羅蒙,貞觀十六年(642年)改羅蒙為遵義縣,歷史上始有遵義之名(唐代遵義縣治所在今綏陽縣境)。播州為馬江北岸朝廷實際

控制的經制州,派漢宮冶埋,統計戶籍田畝上報朝廷,並徵收賦稅。唐天寶元年(742年),改播州為播川郡,《唐書·地理志》記載,播川郡有戶四百九十,口二干一

百六十八人",地廣人稀。播州各屬縣是以山區古代僚人部落的地域和人口為基礎,接勢力範圍劃分的行政區域。今遵義縣境東北部,唐貞觀年間屬播州帶水縣。

  唐朝在西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普遍建立羈縻州,雖有州縣之名,而刺史、縣令都以部落酋長、軍事首領擔任,對朝廷叛服無常,對其"來而不迎,去而不迫",其 內部之行政,中央少加過問。

歷史沿革

  十一年(637),廢郎州及所領6縣建置,十三年(639),復置郎州及恭水、高山、貢山、柯盈、邪施、釋燕6縣,更名為播州,,因境內有播川得名。十四年 (640),更恭水曰羅蒙,高山曰舍月,貢山曰湖江,柯盈曰帶水,邪施曰羅為,釋燕曰胡刀。十六年(642)更羅蒙曰遵義。顯慶五年(660) 省舍月、湖江、羅

為。唐末為土豪楊氏所據。宋大觀二年(1108),首領楊光榮、楊文貴各獻其地附宋,分別置播州和遵義軍。宣和三年(1121)廢播州為城,隸南平軍;廢遵義為

砦,隸珍州。嘉熙三年(1239)復設播州安撫司。咸淳末,以珍州來屬。元至元十二年(1275),元世祖忽必烈下詔招撫。十四年,楊邦憲以播州、珍州、南平軍地

降,仍置播州安撫司,以楊邦憲為紹慶、珍州、南平等處宣撫司充播州安撫使。楊邦憲卒,子漢英襲職,賜名楊賽因不花。二十八年升為播州宣撫司,隸屬於四川行

省。次年,以赴京取道湖廣為便,改隸湖廣行省。宣撫司統轄黃平府、南平綦江、珍州思寧、舊州草塘等十九個長官司和諸峒寨。至正二十三年(1363)附明玉珍,

明洪武五年(1372)降明,六年升為播州宣慰司。萬曆二十八年(1600)平楊應龍,播州改土歸流,分播州地為二,設遵義軍民府屬四川,平越府屬貴州。自唐末楊

端據播州始,至萬曆楊應龍止,凡二十九世,七百餘年。清順治十五年(1658),清兵攻占遵義,因明制,為軍民府,隸四川。

遵義解放

  康熙二十六年(1687),裁「軍民」字。雍正五年(1727),改隸貴州。民國二十四年(1935)貴州省設11個行政督察區,黔北為第五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先

設桐梓,後遷遵義縣城(即今紅花崗區)。1949年11月,遵義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區」改為遵義專區,後稱遵義地區,為省政府派出機構,並以原遵義縣城區為基

礎新建遵義市。此後的數十年間,遵義地區領轄的縣市曾有少許變動。1997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遵義地區改建為遵義市(地級市,1997年11月掛牌),原遵義

市改建為紅花崗區,原遵義地區領轄的縣、自治縣即歸新建的遵義市領轄;赤水市、仁懷市為省轄市,由遵義市代管。2004年,經國務院批准,由紅花崗區和遵義縣

北部劃出部分地區,在原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基礎上,新成立匯川區。

行政區劃

  遵義市總面積30762平方公里。轄2個市轄區、8個縣、2個自治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紅花崗區。

  遵義市 面積30763平方千米,人口723萬人(2004年)。

  紅花崗區 面積 595平方千米,人口 50萬。區人民政府駐新華路。

  匯川區 面積 709平方千米,人口 32萬。區人民政府駐南京路。

  新蒲新區 面積 320平方千米,人口 12萬。區管委會駐新蒲鎮。

  赤水市 面積1801平方千米,人口 30萬。市人民政府駐人民街。

  仁懷市 面積1788平方千米,人口 60萬。市人民政府駐中樞街道。

  遵義縣 面積4104平方千米,人口115萬。縣人民政府駐南白鎮。

  桐梓縣 面積3190平方千米,人口 66萬。縣人民政府駐婁山關鎮。

  綏陽縣 面積2566平方千米,人口 51萬。縣人民政府駐洋川鎮。

  正安縣 面積2595平方千米,人口 59萬。縣人民政府駐鳳儀鎮。

  鳳岡縣 面積1883平方千米,人口 42萬。縣人民政府駐龍泉鎮。

  湄潭縣 面積1845平方千米,人口 47萬。縣人民政府駐湄江鎮。

  餘慶縣 面積1630平方千米,人口 28萬。縣人民政府駐白泥鎮。

  習水縣 面積3128平方千米,人口 67萬。縣人民政府駐東皇鎮。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面積2156平方千米 人口32萬 自治縣人民政府駐玉溪鎮。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面積2773平方千米 人口43萬 自治縣人民政府駐都濡鎮。

動態資訊

遵義工地挖到元代古墓 墓主為播州元代官員夫人

出土文物

近日,在遵義市匯川區高坪鎮一工地上,出土了一塊刻有「大元播州」等字樣的石板。據其內容推斷,該墓的主人系元代播州一官員的夫人。

  這塊刻滿文字的石板,昨天還在高坪鎮一楊姓村民家中。因出土後保管不善,石板裂為四塊,但已用膠水粘合,對文字辨讀的影響不大。該石板高31厘米、寬24.5厘米,其兩側及中央,刻有星宿圖案。

出土文物

  石板上的文字內容包括:「大元播州在城居田氏環清安人」、「行年三十六歲今同故夫長官楊忠勇於高坪卜」、「延祐戊午年」等字樣。

  據查詢,「延祐戊午年」,是指元代延祐五年,公元紀年為1318年。文物部門人士表示,根據文字內容可斷定,這是一塊元代墓葬的「鎮墓券」,記載了死者身份信息。墓主人田氏,是播州六品官員楊忠勇的夫人,其本人屬「命婦」範疇的「安人」。

  據了解,該石板的發現地,是高坪鎮中學後的棚戶區改造工地,周邊還有多座墓葬。目前,當地正在確定清理髮掘方案。

播州內外矛盾激化 朝廷態度由賞轉罰(圖)

明隆慶六年(1572年),時任播州宣慰司舍人的 楊應龍接替其父 楊烈,擔任播州 宣慰使之職。次年即萬曆元年,按照朝廷規制,楊應龍差人上京進貢馬匹,並朝賀

萬曆皇帝登基。朝廷給楊應龍頒發了敕書,正式認可了楊應龍承襲為 播州土司。與其父祖相比,楊應龍有重振播州的雄心,不願碌碌無為。然而,經過好幾代播州土

司的內訌,播州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在播州境內,歷來的統治基礎是所謂「五司 七姓」,現在他們都離心離德;在播州境外,與 水西土司(即早期文獻中

的「閩」)的世仇也未化解,又因聯姻 石柱土司次子而威脅其長子,播州與石柱土司的關係也開始緊張。播州南部凱里一帶,自從嘉靖年間平叛後,將凱里劃歸貴

州,而播州主體仍然歸屬四川。從朝廷方面來說,這種分治自然會帶來對同一族群管理的不便;從播州方面來說,這意味着他們需要協調貴州和四川兩方面的關係,

如有一方面沒有協調好,都容易出現問題。

  楊應龍志大而才疏,又偏激殘暴,他在處理播州的內外矛盾時,接連出現了一系列失誤,原先的矛盾不僅沒有緩解,新的矛盾更被激化。在楊應龍剛承襲播州宣

慰使之職時,他還比較小心謹慎,通過交往明廷官員和內臣、貢獻優良大楠木等,獲得了朝廷的賞賜。儘管沒有像其祖父那樣獲得蟒衣之賜,卻也獲得飛魚服之賜和

都指揮之銜。隨着閱歷的增加,楊應龍更加驕橫。他採取分別對待四川和貴州的方式,對四川的官員表現得恭順,對貴州的官員卻顯得傲慢,試圖挑起四川與貴州間

的矛盾。他不信任播州楊氏的社會基礎五司七姓,依靠收買「苗兵」來加強自己的武裝力量,從而加重了播州主體居民的負擔,激起了播州民眾的不滿。他不喜歡自

己的妻子張氏,卻偏愛小妾田氏,在田氏的唆使下,藉故處死張氏和她的母親。

  張氏和田氏都是播州大姓之首,張氏無罪被殺,張氏家族非常憤怒。張氏的叔父張時照會同其部屬何恩、宋世臣等上書貴州巡撫葉夢熊,狀告楊應龍謀反。葉夢

熊早就對倨傲不恭的楊應龍不滿,有了播州官員收集來的楊應龍罪狀,大喜過望,立即與貴州巡按陳效一起上奏朝廷,歷數了楊應龍24條大罪,懇請朝廷派大員來播州勘問。

  這一年是萬曆十八年(1590年),僅僅距離朝廷頒給楊應龍飛魚服和都指揮使銜才四年,明廷對播州土司楊應龍的態度就由「賞」轉變為「罰」了。

視頻

公元1597年,播州爆發內亂,播州領主集結16萬精銳向明朝復仇

上傳於 2019-06-09

楊氏家族統治播州七百餘年,曾因力挫蒙古鐵騎而轟動天下上傳於 2019-05-08

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