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薛悌 | |
---|---|
出生 |
出生年不詳 東漢 |
逝世 |
逝世年不詳 曹魏 |
職業 | 東漢末年至三國時代曹魏官員 |
薛悌(生卒年不詳),字孝威,兗州東郡(今山東聊城市)人氏,東漢末年至三國時代曹魏官員,歷任兗州從事、泰山太守、尚書令、中護軍督軍,最後官至尚書,受爵關內侯。
生平
薛悌於陳壽《三國志》中並無獨立列傳,其生平只散見於各篇之間與及裴松之注引的材料。
興平元年(194年)至2年(195年)期間,薛悌曾任兗州從事,並助程昱、荀彧等人堅守鄄城縣、范縣及東阿縣。[1]曹操平定冀州的時候,曾任命薛悌及東平人王國為左右長史,二人後來擔任中領軍,都以忠貞幹練顯名,成為當世良吏的表率。[2]
後來泰山太守應劭因曹嵩之死而害怕被曹操追究,於是逃亡至袁紹處。時年22歲的薛悌便由兗州從事升任為泰山太守。[3]當時他認識了東郡功曹陳矯,對其才幹十分欣賞,二人互相結為親友。薛悌更向陳矯說笑:「你以一名郡吏的身份結交我這位二千石(太守薪俸為中二千石,此處以「二千石」借代「太守」職銜),正如鄰國的君主紆尊降貴與下臣同游,也是可以的啊!」[4]擔任泰山太守時,薛悌以高堂隆為督郵。某次郡督軍與薛悌爭論,期間呼喝薛悌的名字,並對薛悌大加叱責。當時高堂隆便按劍喝罵督軍,指他「以臣名君」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在情在理都要接受制裁。督軍大驚失色,薛悌也立刻阻止了他。[5]
建安20年(215年),曹操攻打漢中張魯,任命薛悌為護軍,協助張遼、李典、樂進等守衛合肥。8月,孫權引軍攻打合肥,眾人打開曹操留下的密函,指示張遼、李典出軍迎敵,樂進守城,薛悌則不得接戰。[6]此役在張遼、李典的領導下,成功擊破了孫權的前線部隊,為合肥守軍爭取士氣,堅守陣地至援軍到臨。
薛悌曾擔任魏郡太守及尚書令。後來跟隨司馬懿參與對蜀戰事,擔任督軍,曾與軍師杜襲一起建議司馬懿提早運送穀糧至隴右,以抵禦即將因麥熟足食而入寇的諸葛亮。[7]青龍年間,薛悌擔任尚書,曾與司馬懿、劉放等人上奏同意曹叡更改正朔的打算。[8]
特徵
魚豢《魏略·苛吏傳》載薛悌與濟陰人王思、郄嘉都是寒微出身,三人後來官位相若。薛悌雖然運用儒術進行管治,但曹丕曾詔稱:「薛悌駁吏,王思、郄嘉純吏也,各賜關內侯,以報其勤。」指薛悌是一名奉用多於一種學說流派(即類似雜家)的吏員。
三國演義
着名古典章回小說《三國演義》中,薛悌登場於第67回《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當時曹操在漢中征討張魯,命薛悌將一個藏有軍事密令的木匣送赴合肥戰線,提示張遼等人如何應對孫權來襲。[9]張遼於逍遙津擊敗孫權前線部隊後,再派遣薛悌星夜前往漢中請曹操儘快派兵援救。[10]
備註
- ↑ 《三國志·程昱傳》:「又兗州從事薛悌與昱協謀,卒完三城,以待太祖。太祖還,執昱手曰:『微子之力,吾無所歸矣。』乃表昱為東平相,屯范。」
- ↑ 裴注《三國志·陳矯傳》引《世語》:「初,太祖定冀州,以悌及東平王國為左右長史,後至中領軍,並悉忠貞練事,為世吏表。」
- ↑ 裴注《三國志·陳矯傳》引《世語》:「悌字孝威。年二十二,以兗州從事為泰山太守。」
- ↑ 《三國志·陳矯傳》:「初,矯為郡功曹,使過泰山。泰山太守東郡薛悌異之,結為親友。戲謂矯曰:『以郡吏而交二千石,鄰國君屈從陪臣游,不亦可乎!』悌後為魏郡及尚書令,皆承代矯雲。」
- ↑ 《三國志·高堂隆傳》:「泰山太守薛悌命為督郵。郡督軍與悌爭論,名悌而呵之。隆按劍叱督軍曰:『昔魯定見侮,仲尼歷階;趙彈秦箏,相如進缶。臨臣名君,義之所討也。』督軍失色,悌驚起止之。後去吏,避地濟南。」
- ↑ 《三國志·張遼傳》:「太祖征張魯,教與護軍薛悌,署函邊曰『賊至乃發』。俄而權率十萬眾圍合肥,乃共發教,教曰:『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諸將皆疑。」
- ↑ 《晉書·高祖宣帝紀》:「時軍師杜襲、督軍薛悌皆言明年麥熟,亮必為寇,隴右無穀,宜及冬豫運。」
- ↑ 《宋書·禮志第四》:「太尉司馬懿、尚書僕射衞臻、尚書薛悌、中書監劉放、中書侍郎刁干、博士秦靜、趙怡、中候中詔季岐以為宜改;侍中繆襲、散騎常侍王肅、尚書郎魏衡、太子舍人黃史嗣以為不宜改。」
- ↑ 《三國演義》第67回:「張遼為失了皖城,回到合淝,心中愁悶。忽曹操差薛悌送木匣一個,上有操封,傍書云:『賊來乃發』。」
- ↑ 《三國演義》第67回:「卻說張遼聞孫權在濡須,將欲興兵進攻,恐合淝兵少,難以扺敵,急令 薛悌星夜往漢中,報知曹操,求請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