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雪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梅里雪山 |
中文名:梅里雪山 外文名:MeriSnowMountain 別名:雪山太子 所屬地區: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 著名景點:太子十三峰,梅里雪山笑農大本營 地理位置:東經98.6°,北緯28.4 最高海拔:6740m 年降水量:600mm 主峰:卡瓦格博峰 冰川:明永,斯農,紐巴,濃松 |
梅里雪山位於雲南省中甸縣。又稱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雲南第一峰,藏區8大神峰之一。常年積雪,一步一個景、十里各不同。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的主峰至今仍是人類未能征服的「處女峰」,也是唯一一座因文化保護而禁止攀登的高峰。[1]
梅里雪山是雍仲本教聖地,雍仲本教有四大神山之說,主要有阿里的崗底斯山、林芝的本日神山,昌都的孜珠山、德欽的梅里雪山。梅里雪山是一座神山,和西藏的岡仁波齊、青海的阿尼瑪卿山、青海的尕朵覺沃並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
梅里雪山在藏區稱「卡瓦格博雪山」,當地的藏族人民為它命名,賦予它神性,又與它世世代代保持着血肉聯繫。「梅里」一詞為徳欽藏語mainri」漢譯,意思是「藥山」,因盛產各種名貴藥材而得名。於2009年7月份成立,並於同年10份正式開園。公園總面積為960平方公里,地處滇、川、藏三省結合部,是大香格里拉旅遊區和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腹心地,是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西邊約20千米的橫斷山脈中段怒江與瀾滄江之間。
目錄
地理位置
滇藏邊界上的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是橫斷山系中一座景色秀麗的雪峰。瀾滄江和怒江分東西兩側從山腳下流過。順河谷而上的暖濕空氣與冷空氣相遇,常使這裡氣候變幻莫測。雪峰直指藍天,碧水深切峽谷。四周濃郁的原始森林,林外綠茵上的羊群如白雲點綴。當地藏民稱它是"雪山之神"。盛產蟲草、雪蓮、貝母等,確有幾分神奇。
梅里雪山處於世界聞名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併流」地區,是一座北南走向的龐大雪山群體,北段稱梅里雪山,中段稱太子雪山,南段稱碧羅雪山,北連西藏阿冬格尼山,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便有13座,稱「太子十三峰」。主峰海拔6740米,東經98.6°,北緯 28.4°。
梅里雪山屬於橫斷山脈,位於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和西藏的察隅縣交界處,距離昆明849千米。梅里雪山屬於怒山山脈中段,
梅里雪山處於世界聞名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併流」地區,北連西藏阿冬格尼山,南與碧羅雪山相接。其主峰海拔高度為6740米,位於東經98.6°,北緯28.4°,坐落在怒山山脊的主脊線上。
梅里雪山主峰說拉曾歸面峰,為藏傳佛教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峰型有如一座雄壯高聳的金字塔,時隱時現的雲海更為雪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氣候信息
由於太子雪山的地勢北高南低,河谷向南敞開,氣流可以溯谷而上,受季風的影響大,乾濕季節分明,且山體高峻,又形成迥然不同的5個垂直氣候帶,即極高山凍原氣候帶,海拔5000~6740米,高山苔原氣候帶,海拔4400~5000米,寒溫帶亞高山氣候帶,海拔3100~4400米,溫帶、暖溫帶山地氣候帶,海拔2600~3100米,亞熱帶乾旱河谷氣候帶,海拔2038~2600米。4000米雪線以上的白雪群峰峭拔,雲蒸霞蔚;山谷中冰川延伸數公里,蔚為壯觀。較大的冰川有紐恰、斯恰、明永恰。而雪線以下,冰川兩側的山坡上覆蓋着茂密的高山灌木和針葉林,鬱鬱蔥蔥,與白雪相映出鮮明的色彩。林間分布有肥沃的天然草場,竹雞、獐子、小熊貓、馬鹿和熊等動物活躍其間。
高山草甸上還盛產蟲草、貝母等珍貴藥材。梅里雪山,不僅地形複雜,氣候變化更為複雜,每年夏季,山腳河谷氣溫可達11-29℃, 高山則為零下10℃至20℃。年降水量平均為600毫米,大都集中在6-8月,此期間氣候極不穩定,是登山的氣候禁區。
生態環境
太子雪山以其巍峨壯麗、神秘莫測而聞名於世,早在30年代美國學者就稱讚卡瓦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卡瓦格博峰下,冰斗、冰川連綿,猶如玉龍伸延,冰雪耀眼奪目,是世界稀有的海洋性現代冰川。山下的取登貢寺、袞瑪頂寺是藏民朝拜神山的寺宇。每年雲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的藏民都要前來朝拜,有濃郁的藏族習俗,是人們登臨探險的旅遊聖地。
梅里雪山是雲南最壯觀的雪山山群,數百里冗立綿延的雪嶺雪峰,占去德欽縣34.5%的面積。迪慶藏族人民在梅里雪山腳下留下了世世代代的生存痕跡,也將深厚的文化意蘊賦予了梅里雪山。梅里雪山有雪山群所特有的各種雪域奇觀。卡瓦格博峰下(屬於太子雪山),冰川、冰磧遍布,其中的明永冰川可謂是最壯觀的冰川。明永冰川發源於卡瓦格博峰東坡,長11.7千米,平均寬約500米,面積約13平方千米,梅里雪山的雪線位於海拔4800~5200米。在粒雪盆以下,明永冰川形成多級瀑布和冰台階,好似身披銀鱗魚甲的長龍,繞行與莽莽的溫帶、亞熱帶原始森林之中,末端海拔2660米。此冰川號稱世界上少有的低緯度海拔季風海洋性現代冰川。梅里雪山腳下的雨崩村落更是保存完好的原始藏族村落,值得一去。
卡瓦格博峰的南側,還有從千米懸崖傾瀉而下的雨崩瀑布,在夏季尤為神奇壯觀。因其為雪水,從雪峰中傾瀉,故而色純氣清;陽光照射,水蒸騰若雲霧,水霧又將陽光映襯為彩虹。雨崩瀑布的水,在朝山者心中也是神聖的,他們潛心受其淋灑,求得吉祥之意。雪山的高山湖泊、茂密森林、奇花異木和各種野生動物也是雪域特有的自然之寶。高山湖泊清澄明靜,在各個雪蜂之間的山澗凹地、林海中星羅棋布,且神秘莫測,若有人高呼,就有「呼風喚雨」的效應,故而路過的人幾乎都斂聲靜氣,不願觸怒神靈,完好、豐富的森林則是藏民們以佛心護持而未遭破壞的佛境。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種類豐富,森林覆蓋率高,垂直帶譜十分發育:高山冰雪帶,海拔4600~6740米,無植被或僅有少量的高山墊狀植被生長;高山草甸灌叢亞帶,海拔4200~4600米,生長荒草、景天、地衣、山蔥、馬先蒿、鳳毛菊、點地梅等;寒溫性暗針葉林帶,海拔3100~4400米,上部到達森林線,下部與夏季雲霧線相吻合,由雲杉、冷杉、鐵杉、落葉松、高山松及杜鵑、箭竹、櫟、紅樺等組成;針闊混交林帶,海拔2500(或2800米)~至3100米,由麗江雲杉、華山松、瀾滄黃杉、雲南鐵杉、紅豆杉等針葉樹和槭、糙皮樺、高山櫟等闊葉樹組成;乾旱河谷灌叢帶、海拔2000~2500米(或2800米),由於受焚風效應影響,為乾旱景象,白仙人掌、古柏樹林生長,最大的古松樹直徑達2米以上。
最引人入勝的事這裡的觀賞植物資源,20世紀初接踵而來的國外採集者使之名揚世界,各國學者真正認識到梅里雪山是許多世界著名觀賞園藝植物的「大本營」,是「園藝學家的樂園」。英國植物採集者G. Forrest和F. K. Ward都曾多次到過這裡,采走了大量的名花種苗到英國栽培。奧地利裔美國學者J. F. Rock1923年也曾進入梅里雪山,概嘆梅里雪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山」,這其中不唯雪山之壯美,更因高山上的花海。森林裝點,才使雪山顯得分外妖嬈。杜鵑、報春、龍膽、馬先蒿、綠絨蒿等世界著名的高山花卉及薔薇、小梨、花楸、山梅花、繡球、青莢葉、衛矛、烏頭、翠雀、虎耳草、鐵線蓮、鳶尾、天南星、百合、蘭花、鐵絨蕨、瓦韋等觀賞園藝植物在這裡分布集中,種類資源十分豐富。另外,還有一些奇異的高山植物如紫堇、雪靈芝、雪蓮、雪兔子、綿參、把連線等種類,其一身奇特裝束更顯得妖嬈多姿。生物多樣性構成了梅里雪山絢麗多姿的生態景觀。
動物資源
獨特的低緯度冰川雪山、錯綜複雜的高原地形、四季不分明而乾濕明顯的高原季風氣候,使梅里雪山成為野生動物的生活的天堂。
這裡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雲豹、羚牛,有二級保護動物黑熊、小熊貓、猞狸、黑麝、大靈貓、小靈貓,還有珍稀的白尾稍虹雉和雉鶉,以及鳳頭鷹、紅隼、血雉等113種可愛的鳥。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將其列為世界上5片「最後的淨土」之一。
山脈組成
雪山主峰
太子雪山主峰卡瓦格博,藏語「白色雪山」之意,俗稱「雪山之神」。傳說原是九頭十八臂的兇惡煞神,後被蓮花生大師教化,受居士戒,皈依佛門,做了千佛之子領乃制敵寶珠雄師大王格薩爾麾下一員神將,從此統領邊地,福蔭雪域。卡瓦格博神像常常被供奉在神壇之上,他身騎白馬,手持長劍,威風凜凜,儼然一位保護神。
卡瓦格博和其周圍諸峰,雖稱「十三峰」,但語意是取「十三」這個藏語裡的吉祥數,其實不是準確的十三個雪峰,而是較多山峰的統稱。諸峰中較有名的有面茨姆峰、吉娃仁安峰、布迥松階吾學峰、瑪兵扎拉旺堆峰、粗歸臘卡峰、說拉贊歸面布峰。其中線條優美的面茨姆峰,意為大海神女,位於卡瓦格博峰南側。傳說中,此峰為卡瓦格博峰之妻。卡瓦格博隨格薩爾王遠征惡羅海國,惡羅海國想蒙蔽他們,將面茨姆假意許配給卡瓦格博,不料卡瓦格博與面茨姆互相傾心,永不分離。又有人傳說面茨姆為玉龍雪山之女,雖為卡瓦格博之妻,卻心念家鄉,面向家鄉。雪峰總有雲霧繚繞,人們稱其為面茨姆含羞而罩的面紗。意為「五佛之冠」的吉娃仁安峰,是並列排立的五個扁平而尖削的山峰,位於面茨姆峰北側,海拔5770.5米。而傳說為卡瓦格博和面茨姆所生的兒子的布迥松階吾學峰,則位於五佛冠峰與卡瓦格博峰之間。卡瓦格博東北方向的守護神就指瑪兵扎拉旺堆峰,又稱「無敵降魔戰神」(將軍峰)。粗歸臘卡意為圓湖上方的山峰,位於斯恰冰川的冰斗上方。
四大冰川
梅里雪山共有明永,斯農,紐巴和濃松四條大冰川,屬世界稀有的低緯、低溫(零下5℃)、低海拔(2700米)的現代冰川,其中最長最大的冰川,是明永冰川。 明永冰川從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往下呈弧形一直鋪展到2600m的原始森林地帶,綿延11.7千米,平均寬度500米,面積為13平方千米,年融水量2.32億立方米,是我國緯度最南冰舌下延最低的現代冰川。每當驕陽當空雪山溫度上升,冰川受熱融化,成百上千巨大的冰體轟然崩塌下移,響聲如雷,地震山搖,令人心驚魄動。
然而21世紀初,由於全球變暖和遊客過多,明永冰川融化速度加劇,正在以每年50米左右的速度後退。這種狀況令當地居民及專家們擔憂。
文化傳說
宗教傳說
在松贊干布時期,相傳卡瓦格博曾是當地一座無惡不作的妖山,密宗祖師蓮花生大師歷經八大劫難,驅除各般苦痛,最終收服了卡瓦格博山神。從此受居士戒,改邪歸正,皈依佛門,做了千佛之子格薩爾麾下一員剽悍的神將,也成為了千佛之子嶺尕制敵寶珠雄獅大王格薩爾的守護神,稱為勝樂寶輪聖山極樂世界的象徵,多、康、嶺(青海、甘肅、西藏及川滇藏區)眾生繞匝朝拜的勝地。卡瓦格博雄居八大神山之首,統領另七大神山,225中神山以及各小山神,維護自然的和諧與寧靜。藏族認為,每一座高山的山神統領一方自然,而卡瓦格博則統領整個自然界之所有。在卡瓦格博山下,你不能談論一切細微之處的美麗,因為對任何出自自然的微瑕之美的言語稱讚都僅僅讚美了卡瓦格博山神統領的整個自然界的極其微小的一部分,而這些都是對卡瓦格博山神的不敬,也是對廣博而和諧的自然的不敬。當驢子們在卡瓦格博山間旅行時,藏族同胞的這一禁忌最好還是要予以尊敬的。
在藏文經卷中,太子雪山的13座將近6000米或以上的高峰,均被奉為「修行於太子宮殿的神仙」,特別是主峰卡格博,被尊奉為「藏傳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
藏區流傳的指南經引人入佛境:「卡瓦格博外形如八座佛光赫弈的佛塔,內似千佛簇擁集會誦經……。具佛緣的千佛聚於頂上,成千上萬個勇猛空行盤旋於四方。這神奇而令人嚮往的吉祥聖地,有緣人拜祭時,會出現無限奇蹟。帶罪身朝拜,則殊難酬己願……。」
在指南經中,對外轉路線沿途所有景物,皆依佛教的內容作指引和解說,因此,所有景物都成了佛的印跡靈物。據佛教之說法,佛性的有緣之人都可在轉經時得如意妙果,護佑今生來世。轉經路上可見諸多瑪尼堆群,刻寫堆集了朝拜者的朝佛心愿。
在拉薩甚至有這樣的傳說:登上布達拉宮便可在東南方向的五彩雲層之中看到卡瓦格博的身影,可見其巔之高,其輝之遠。
在藏語言習慣中,卡瓦格博是太子雪山主峰、山神及整座太子雪山概念的三位一體的稱呼,自古以來受藏民崇拜。在藏民的心中,卡瓦格博峰是他們保護神的居住地。當地人認為:人類一旦登上峰頂,神便會離開他們而去。缺少了神的佑護,災難將會降臨。
探險活動
對梅里雪山的研究與探險,起源於19世紀,甚至更早,主要有:
澤切尼仁覺,匈牙利人,1879年著書,書中詳盡描述了梅里雪山的地理地貌。
金頓·瓦爾德(F Kingdom Ward),英國植物學家,1911年和1914年兩次對明永冰川做了詳細的地質和植物學調查後,1916年在英國地理雜誌發表,1925年出版,記述了梅里雪山以及冰川狀況,他寫到:「穿單衣坐在冰川上,冰川是冷的,岸邊卻開滿了鮮花」
奧聖多夫斯基,前蘇聯聖彼得堡地理學教授,1920年率駱駝隊,在梅里雪山探尋香巴拉王國的入口。
亞力山德拉·大衛·尼爾(Alexandra David Neel)女士,法國藏學家,1923年,化裝成為一名女朝聖者,歷經8個月,徒步穿越西藏腹地,寫成《一個巴黎女人拉薩歷險記》。
尼古拉·雷里西,1924-1927,來此探險,在他的隨筆集中記載了他在接近香巴拉王國的神奇體驗。
約瑟夫·洛克,美籍植物學家,1922-1935在美國《國家地理》發表記錄梅里雪山的文章。
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美籍英國作家,1933年出版《消失的地平線》,後經好萊塢搬上銀幕,使香格里拉和梅里雪山世界聞名。(此書中未寫關於梅里雪山的任何東西,主要寫的是喀喇崑崙山山脈里的故事,雖然這座山脈不屬於大香格里拉。)
冰山退化
針對公眾關注的雲南梅里雪山冰川退化問題,此間科學家認為,其主要原因在於全球氣候變暖,雖然可以有一些辦法減緩退化速度,但不可能完全遏制。
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境內的(海螺溝是四川的)冰川是地球上低緯度地區海拔最低的冰川,也是雲南的旅遊勝地。二十一世紀初,梅里雪山出現冰川面積減小、雪線上升現象,其中最大的明永冰川退縮明顯。
針對梅里雪山冰川退化明顯的現象,曾就冰川消融做過專題研究的雲南大學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陳曉平認為,冰川退化已經是全世界面臨的一個問題,包括極地冰川消融,都很難從根本上遏制這種趨勢。
對於公眾所關注的當地旅遊開發和生產生活的影響,陳曉平指出,即使沒有人涉足的地方,冰川也在消融。局部地區的人類活動雖有負面作用,但微乎其微。而由全球人口密度的增加、工業活動的加劇、污染排放的惡化帶來的氣候變暖才是冰川消融加速的癥結所在。
「在歐洲,全球氣候變暖已經使阿爾卑斯山雪線50年內退縮了100米。」陳曉平說,「梅里雪山冰川退化現象本質上就是全球氣候變暖在本區域內的具體表現。」
陳曉平表示,雖然冰川繼續消退是大家不願意看到的,但雪山冰川消融還只能治標而治不了本。當地政府可以通過興修水庫、增加水塘地表水體和植被覆蓋來提高雪山周邊的空氣濕度,同時限制過度的人類活動來減少破壞,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積雪、冰川的消融速度。
旅遊信息
理想季節
觀賞梅里雪山的理想季節是10-5月的冬春季,最佳季節是10月底後,天氣晴朗,空氣潔淨,透明度高,常能看到主峰(此處指卡瓦博格峰)。
其他時間,要看運氣。一般在清晨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更容易看到雪山。但梅里雪山氣候瞬息萬變,卡瓦格博峰突現的機會也不少。有的遊客在麗江看天氣,雨則不動,晴即前往,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其實看山是一種心靈的感受,尤其是看神山。一種正確的思想是不太關心時間和天氣,而是帶一顆心,去看神山。
秋末和春初,觀卡瓦格博峰8-9點左右,能看到雪峰下,針葉帶有一條白的雲帶,當地藏民特稱之為「卡瓦格博獻哈達」。隨着太陽的升高,雲帶不斷上升,中午時分雲朵飄浮在卡瓦格博峰頂上,此為「卡瓦格博打傘」,能領略此種景致的機會不多,據藏民傳說只有緣之人才能有此福分。
雪山觀景有幾個地方比較理想,一是214國道下了白茫雪山,可以看到了梅里雪山全景,但公路狹窄,不宜久留。二是霧農頂觀景台,從香格里拉市方向進入德欽的214國道上,離德欽縣城約15千米,建有13座白塔,地勢開闊,頗為壯觀。三是飛來寺燒香台,飛來寺村位於德欽往西藏的214國道上,離德欽縣城約11千米,當地藏民及過往行人均在此燒香祈褔,此乃觀日出日落之佳境。飛來寺燒香台已經成為了一個功能齊全的旅遊地,餐飲食宿酒吧都有,絕大部分遊客都住在這裡,觀日出日落,去雨崩和明永也最為方便。
梅里雪山旅遊線路:可以選擇大理麗江香格里拉梅里雪山跟團游,也可以選擇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包車旅遊。
最佳觀賞點
1、214國道下的白茫雪山,可以看到梅里雪山全景,但公路狹窄不宜久留。另外從香格里拉市方向進入德欽214公路,離德欽縣城不遠處「梅里十三峰最佳拍攝點」。
2、霧濃頂觀景台,從香格里拉市方向進入德欽的214公路上,離德欽縣城約15千米,建有13座白塔,地勢開闊,頗為壯觀。
3、飛來寺燒香台,離德欽約11千米,此乃觀日出日落的最佳地方。
交通路線圖
從香格里拉市每天有班車發往德欽;也可以包一輛夏利車。從德欽包車到飛來寺車程大約2小時。如果想玩得盡興一些,從香格里拉市到梅里雪山最好是包車,途中經過:尼西,奔子欄,東竹林寺,白茫雪山,德欽縣城,飛來寺,最後可到明永冰川,一路上景致非常好,如果在傍晚路過飛來寺,還有可能看到景色殊佳的梅里夕照。包車前要和司機談好價格,注意事先要把目的地和行程線路確認清楚,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提示:游遊客一般都會去明永冰川,可以先從德欽到飛來寺觀梅里雪山,然後租車跨瀾滄江到布村;到布村的40千米路程為簡易公路,只能通行越野吉普車;到布村後,可步行至明永村住宿。
1、內轉經線路
從香格里拉市到德欽(187千米,沿途經過奔子欄、東竹林寺等) 住德欽。德欽到明永冰川(70千米) 住明永村。第3天,明永村乘車到西當村,然後騎馬或徒步到雨崩村 住雨崩村。第4天,雨崩一日游:五樹同根、古篆天書、雨崩神瀑,住:雨崩村。第5天,雨崩徒步翻雨崩山,再從西當乘車到德欽,第6天,德欽乘車到香格里拉。
2、外轉經線路較長,走完全程大約需要13天,沿途涉足雲南、西藏兩地。由於路途多經過一些小道小村落,所以最好找到專門的轉經地圖再上路。
交通信息
班車
從香格里拉縣城每天有班車發往德欽,車費約67元,車程約5-6小時。
從德欽到飛來寺、西當溫泉的班車不定時,詳詢德欽縣客運站0887-8413322。
包車
從德欽可乘坐出租車前往飛來寺,單程車費約30元;德欽-明永冰川,單程約150元,往返約200元;德欽-西當村,單程約180元。
飛來寺有去往西當村的小麵包車,可約人拼車前往,具體價格可與司機協調。
謹記要和司機談好價格,注意事先要把目的地和行程線路確認清楚,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旅遊小貼士
1、內轉經無需地圖,外轉經可在香格里拉找到地圖。
2、全程均為土路,7-8月份會有塌方,1-3月會有雪封山。
3、每年的冬天都有來自香格里拉各地以及來自西藏、四川甘孜的朝聖轉經藏民。
4、建議租馬。
5.如果能夠騎自行車從香格里拉到梅里雪山,即使一年四季的雪景不一樣,即使沒有看見最美麗的雪山和雨崩的美麗景色,但在路途的風景十分的美麗。麗江自助游攻略發布站里描述,這沿途的風景已經讓人感覺十分的愜意和幸福。真的是人間一件十分難得的人間享受,但是仍然建議各驢友出行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因為騎自行車去香格里拉十分艱苦。
附:如果時間充裕可以考慮。在香格里拉租自行車(15-30RMB)。
6.住宿:德欽縣招待所,飛來寺都可以住宿,價錢便宜。
經驗推薦:最好是到明永村住宿,晚上住在山裡,可以很近地看到月亮和星星,那種寧靜悠遠的感覺不是在每個地方都能感覺到的。
7、美食信息:進入明永村,第一間房間便是村長的家,好心的村長會安排你住在藏民家中,當地人很純樸,可自行與他們商量價格,你可以給他們幾十元。在那裡,還可當場吃到氂牛奶,不過,在當地仍然可以感受到強烈地重男輕女氛圍,在用餐時,男子坐在餐桌上,而女子只能坐地上。
視頻
《梅里雪山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