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C-17運輸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C-17運輸機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C-17運輸機

研製時間: 1981年

服役時間: 1993年7月14日

國家: 美國

C-17運輸機(英文:C-17,代號:Globemaster III,譯文:環球霸王III,通稱:波音C-17環球霸王III),是美國空軍一型大型戰略戰術運輸機

C-17運輸機的作戰範圍和功能涵蓋了過去的C-5運輸機和運輸機所具備的一切,融合戰略和戰術空運能力於一身,是當今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時適應戰略、戰術任務的運輸機,C-17適應於快速將部隊部署到主要軍事基地或者直接運送到前方基地的戰略運輸,必要時該飛機也可勝任戰術運輸和空投任務。這種固有的靈活性和性能幫助美軍大為提高了全球空運調動部隊的能力。

C-17運輸機由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現波音,Boeing)20世紀八十年代研製。中國珠海航展2014年11月11日拉開了帷幕,由於美國C-17"環球霸王"運輸機出現在此次航展上,美國國防和安全相關人士陷入了爭議 。[1]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20世紀80年代以前,美國空軍的運輸體系是由C-5"銀河"、C-141"運輸星"和C-130"大力神"構成,第一代環球霸王是C-74運輸機,第二代環球霸王是C-124運輸機。在執行全球空運任務的時候,首先由C-5負責洲際間的遠程戰略空運,隨後轉由C-141運輸到戰場的後方基地,最後轉由C-130最終運輸到前線。這種物資投送方式有體系繁瑣、耗時長、需要更多的前進基地等缺點。當時美國常因為戰爭或天然災害,必須以戰略運輸機運送成千上萬的軍隊遠赴全球各地,當時空軍機動司令部的由洛克希德設計製造,於1964年開始服役的265架C-141星式運輸機由於繁重的訓練任務和次數頻仍的高速低空飛行任務,使得機翼下蒙皮的損傷迅速累積,原設計服役壽命將會提前屆滿,加上機翼主梁和駕駛艙窗戶框緣有裂紋,難以繼續服役。

建造沿革

計劃公布

1980年2月,美國空軍提出了C-X戰略運輸機的需求草案(Request For Proposal),10月份提出正式文件,新的運輸機將擔負起戰略運輸任務,先支持C-5和C-141,最後則是取代C-141。需求中說明新的運輸機必需和C-130一樣具備短場起降能力;飛機的起落架和高升力裝置使滿載(payload)時能在2,438米長的跑道上起飛,915米長的跑道上降落;滿載航程至少為4,443公里;機身內部須能容納大型物品,如M1主戰坦克;飛機須能在擁擠的停機坪隨意進出,且能在滿載及五分之二燃油的情況下,在2%的斜坡上後退。波音、洛克希德、麥道都提出了 C-X 的設計方案波音的設計構型是三發動機運輸機,洛克希德設計的外型則很類似C-141。

計劃確定

1981年8月28日,美國空軍宣布麥道為中標者,其方案貨艙加駕駛艙的全尺寸模型深獲空軍好評。1984年9月11日至20日,美國空軍由一位現役的運輸機裝載長,針對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使用需求,進行貨艙裝載測試。1985年12月,麥道獲得總金額34億美元的經費,C-17進入全尺寸發展階段,以製造包括原型機在內的六架測試機。幾經波折C-17原型機(編號T-1,87-0025)終於在1991年9月15日首飛。第一架生產型飛機也於1992年5月18日上天。隨着試飛結束,轉入批生產。1993年2月5日,美國空軍宣布給C-17冠以"環球霸王 III"的名字,這是因為在40年代末,道格拉斯公司生產了C-74(環球霸王 I)與C-124(環球霸王 II)。

計劃停產

美國空軍總共訂購了222架C-17,最後一架已於2013年9月2日交付。由於沒有更多的外銷訂單,波音公司表示,將於2015年年中關閉C-17軍用運輸機的生產線,比原計劃提前三個月。為了挽救C-17,波音推銷該型的民用型BC-17貨機,但無人問津 。

服役外銷

美國空軍

1991年8月,美國空軍第一個C-17運輸機中隊,位於南加州查爾斯頓(Charleston)空軍基地的第437聯隊第17運輸中隊的飛行員開始接受C-17模擬機的飛行訓練。1992年初,第17中隊開始逐漸停止了C-141的飛行任務。1993年5月,第17中隊接收第一架C-17。2002年初,美國與波音公司接近達成60架C-17S運輸機合同。但因為美軍對空軍運輸機的商業化運作的可行性進行研究,合同暫停簽署。原合同總值估計在90億美元以上,計劃年產15架C-17S,最終使空軍的現役運輸機達到180架。下一批交付的C-17S將略有改進,包括改進副油箱、最新的全球空中交通管理裝置和氣象雷達等。

2002年8月,波音公司獲得國防部總額達97億美元的訂貨合同,用於生產60架C-17運輸機,在2008年以前交付。2006年12月,美國空軍授予波音公司一份採購10架18批次C-17飛機的合同,合同價值為20億美元。2009年2月,美國空軍與波音公司簽署了購買15架C-17"環球霸王 III"戰略運輸機的合同,總價值29億美元。同年,美國國會與空軍幾經討論,決定封頂購買222架C-17運輸機的數量,2013年9月12日交付完成後暫停波音對美國空軍的生產線。 2014年4月7日,波音正式停產並關閉C-17生產線。

皇家空軍

英國皇家空軍是首家C-17外國客戶。英國並非購買C-17,而是採用租用方式,租期7年。合同明確規定不論任何原因,如果英國損失了C-17,必需按合同對波音公司進行賠償。這一方式也是以往軍用採購中所罕見的。C-17將布置在英國最大的作戰基地布萊茲諾頓。該基地建造了能容納5架C-17飛機的巨大機庫。作為與波音和美國空軍簽定合同的一部分,英軍第一批四名飛行員和四名裝卸長從年初開始,在俄克拉何馬州的阿爾特斯空軍基地進行模擬和作戰飛行培訓。2001年6月28日,波音公司向英國政府交付了首批四架中的兩架C-17。

2010年11月16日,波音公司在完成部件總裝的典禮期間向英國皇家空軍交付了第7架C-17"環球霸王Ⅲ"運輸機。"第7架C-17加入機隊是一個里程碑的標誌,增強了全球行動的支援能力,特別是針對阿富汗等區域。"英國國防部軍械後勤次長Peter Luff說道,"到2011年5月,將迎來首架C-17交付英國皇家空軍的10周年紀念。"英國C-17艦隊已經完成60000個飛行小時,在巴基斯坦海地以及智利發生重大災難事故後都參與了救援工作。2012年2月,最後一架也是第八架C-17交付皇家空軍。

印度空軍

2009年11月印度國防部決定購買美國生產的C-17,而不願購買價格比C-17低三倍的俄產伊爾-76。印度國防部公布了放棄採購伊爾-76,而採納與C-17製造商波音公司所簽合同的原因。印度方面認為,C-17維護起來更容易和簡便;此外,與C-17相比,伊爾-76需要質量更高的跑道。在印度空軍現代化改造計劃框架內,印度國防部簽訂了採購10架由波音公司生產的C-17合同。這項價值達17億美元的交易成為波音公司與印度的第二重大交易。2013年6月12日,波音公司向印度空軍交付第一架C-17。2013年11月22日,印度購買的第5架C-17從美國長灘起飛,飛往印度新德里附近的印度空軍基地。印度自從2013年7月獲得第一架C-17以後,僅僅數月已經獲得5架C-17運輸機。到2015年4月,10架C-17已經全部交付完畢。

加拿大空軍

2006年6月,加拿大將宣布投資幾十億美元採購新的軍用貨運機,其中包括4架波音公司C-17,17架洛克希德·馬丁公司C-130J和一批中型運輸直升機。2007年7月,波音公司宣布,按計劃預定8月8日交付的加拿大國防軍的4架C-17"環球霸王"運輸機之首架飛機已於7月23日進行了首次飛行。

2015年3月30日加拿大空軍司令在安大略省主持儀式,迎接第五架CC-177"全球霸王III"戰略運輸機正式加入加拿大空軍服役。加拿大的CC-177是美國C-17戰略運輸機在加拿大的型號。第一個C代表加拿大(Canada),為了和美軍區分,編號為CC-177。

卡塔爾空軍

2008年7月11日,美國國防部合作局宣布卡塔爾正式提出後勤保障、培訓和有關設備及服務的需要,計劃採購兩架C-17 Globemaster III 飛機。保障協議總價達4億美元。服務包括後期保障及培訓、配件和修理件、保障設備、飛行工程師培訓、通信設備、維修、人員培訓和培訓設備、出版物和技術資料、美國政府和承包商工程和後勤保障服務、飛機出廠的準備等。2009年8月,波音公司在其位於長灘的工廠內舉行典禮向卡塔爾空軍交付首架C-17。2012年12月10日,第四架也是最後一架C-17交付卡塔爾。

阿聯酋空軍

2010年1月7日波音公司宣布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空軍已經簽署合約,將購買6架波音C-17型軍事運輸機。2011年5月10日美國波音公司在加利福尼亞州長灘市向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交付了首批共6架C-17運輸機。波音公司透露,這些飛機由波音設在長灘的工廠製造,阿聯酋總共訂購了11架,2011年7月前再交付3架,2012年將交付2架。阿聯酋方面表示,這些飛機將用於執行人道主義救災任務。

澳大利亞

2006年4月,澳大利亞政府宣布計劃購買4架C-17,價值總額約20億美元。2006年12月,澳大利亞採購的4架C-17當中的首架已於12月4日抵達澳大利亞。該機將裝備部署在布里斯班附近的Amberly皇家空軍基地的第36中隊。澳大利亞該項採購項目總值為16億美元,其餘3架飛機將於2008年前交付。2012年3月20日,澳大利亞國防部宣布繼續增購2架C-17。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