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龍江省音樂家協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黑龍江省音樂家協會成立於1958年,現有省級會員1127人,下設《北方音樂》部和電子琴專業委員會、鋼琴專業委員會、手風琴專業委員會、大提琴專業委員會、合唱專業委員會。此外尚有聲樂專業委員會、吉他專業委員會、小提琴專業委員會、二胡[1]專業委員會即將成立。

開展社會音樂事業

近50年來,省音協立足抓作品、抓人才、抓活動、抓效益,取得了一些成就。1958年至1966年間,省音協通過組織音樂工作者深入生活,先後組織了12次音樂創作活動,創作出《烏蘇里船歌》、《我為祖國獻石油》、《烏蘇里江》、《松花江漁歌》等40餘首歌曲和樂曲,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先後30餘次組織300餘位詞曲作者,分別赴省內各地體驗生活,還與省直有關單位合作或單獨組織了十餘次音樂作品徵集評獎活動,省音協組織創作和推薦的作品,如《我愛你,塞北的雪》、《好日子》、《北大荒人的歌》、《長大後我就成了你》、《中華漢字》、《喊一聲北大荒》、《世界在歌聲中聽到了你》、《愛唱烏欽的阿爸》等分別獲全國"最受群眾歡迎歌曲獎"和"五個一工程"獎;音樂劇《鷹》獲全國文華大獎;月琴獨奏曲《北方生活素描》、二胡獨奏曲《小白菜》、鋼琴組曲《東山魁夷畫意》、《他山集》等獲全國創作評比一等獎。

省音協組織結構

音協主席 常務副主席 副主席 常務理事 理事 會員

開展專業音樂活動

先後獨立舉辦和聯合舉辦了100餘次各類大獎賽活動,並向全國各類比賽推薦參賽選手。聲樂、器樂、演唱、演奏分別獲得國家級最高獎勵60餘人次。我省一大批新人脫穎而出,走向全國,殷秀梅、陳虹、孫悅、思濃、思雨、張繼紅、萬山紅等都是從我省走出的人才。同時組織承辦了30餘次研討會、座談會,如:評劇音樂研討會、全國二人轉音樂學術討論會、劉錫津個人作品研討會、傅庚辰音樂創作研討會等,在音樂[2]學術研究方面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先後有幾十人出版了個人專着,有的填補了我國音樂史上的空白。如我會顧問廖叔同先生的專題研究《西方音樂一千年》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連續播出100集,獲得全國廣播文藝節目一等獎,齊巧荔同志的聲樂作品專集《好歌伴你同行》100首上集在全國各新華書店公開出版發行,劉欣欣、劉學清合着《哈爾濱西洋音樂史》,以及《中國戲曲音樂集成·黑龍江卷》、《中國民間歌曲集成·黑龍江卷》為黑龍江省音樂藝術史記留下了永久的記載。現正在編撰《文藝百科全書》、《黑龍江藝術志》的音樂部分。

北方音樂

2004年以來,省音協工作又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首次組織選手赴香港參加了亞洲鋼琴公開賽並獲得獎項;《北方音樂》在協會努力下復刊並進入清華"同方"和"萬方"數據庫電子版頁。

音樂期刊經營轉變

在人才培養方面現正準備成立全日制少兒音樂藝校並與加拿大澳大利亞協商聯合辦學。

黑龍江省音樂家協會宗旨

黑龍江省音樂家協會宗旨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針,積極推進音樂事業的發展,把繁榮音樂事業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與建設邊疆文化大省緊密結合起來;把加強音樂大省建設融入到「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的宏偉藍圖實踐中去。不斷創新,開拓進取,引領先進音樂文化藝術的進程,為開創邊疆音樂藝術事業的新局面、為黑龍江省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黑龍江省音樂家協會的會訓為

追求卓越 興省為國

黑龍江省音樂家協會的使命為:

創立一流協會 造就一流人才

做出一流貢獻 譜寫一流篇章

黑龍江省音樂家協會的工作作風為

疾慢如仇 卓越品質

自強不息 公正信實

黑龍江省音樂家協會的工作信條為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 夢想靠拚搏去實現

金錢只有誘惑力 事業才具有凝聚力

黑龍江省音樂家協會的操作理念為

藝術為人民 音樂為百姓

練就綜合綜效能力 培養不斷創新思維

視頻

黑龍江省音樂家協會 相關視頻

黑龍江省音樂家協會「幸福路上小康行」採風團到我縣採風
中國音樂家協會小軍鼓考級曲目介紹及演示:一級 基礎節奏練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