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色棘皮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色棘皮症 acanthosis nigricans 別名:黑棘皮症。本身並非疾病,而是一種由黑色素沈澱引起的皮膚異常狀況,容易在皮膚皺摺處,常發生在頸部、腋下與腹股溝(大腿內側),患處皮膚會出現變黑暗沉,皮膚摸起來粗糙,外觀有如天鵝絨般,患處皮膚有時還會帶有異味,別人看見很容易被誤會是患者皮膚洗不乾淨。[1]

黑色棘皮症通常是由胰島素阻抗所引起,患者需要減重或減少腰圍,若不好好控制,黑色棘皮症會容易反覆發作,同時會進一步惡化變成第2型糖尿病。[2]

原因

黑棘皮病與以下疾病有關:

  1. 胰島素抵抗。大多數患有黑棘皮病的人也對胰島素產生抵抗力。胰島素是胰腺分泌的一種激素,可讓您的身體加工糖。胰島素抵抗最終導致2型糖尿病
  2. 荷爾蒙失調。黑棘皮病通常發生在患有卵巢囊腫,甲狀腺活動不足或腎上腺問題等疾病的人中。
  3. 某些藥物和補品。大劑量菸酸,避孕藥,潑尼松和其他皮質類固醇可能會導致黑棘皮病。

癌症。黑棘皮病有時也發生於淋巴瘤或當癌性腫瘤開始在諸如胃,結腸或肝臟的內部器官中生長時。[3]

治療

特殊飲食可以幫助減少循環胰島素,並可以改善黑棘皮病。其他改善皮膚外觀的治療方法包括Retin-A,20%尿素,α羥基酸,局部維生素D和水楊酸 處方。但是,這些僅起最小作用。[4]

如果患者黑棘皮症是由肥胖引起的,那麼減輕體重可能會有所幫助。如果病情與使用的藥物或補充劑有關,則詢問醫生是否停止使用該物質。如果黑棘皮病是由癌性腫瘤觸發的,則手術切除腫瘤通常可以清除皮膚變色。

如果您擔心皮膚的外觀,或者病變變得不適或開始難聞,可詢問醫生是否使用處方乳霜,可減輕或軟化患處 ,且輕輕使用抗菌肥皂,因為擦洗可能會使病情惡化。改用外用抗生素、口服痤瘡藥物、激光療法等等。一切按照醫師評估。

中醫論點

中醫認為,辨證棘皮處色素沉著、角化過度、疣狀增殖等,屬於「絡脈瘀阻」之候,可結合肥胖體癥,治宜著眼於溫經化痰、行血化瘀,適合使用黃耆五物湯桃紅四物湯,然後視病情酌加殭蠶以便軟堅散結,使用地龍以便入絡搜剔。

傳統中醫可治假性黑色棘皮症,以減重、局部活絡為主要原則。中醫師指出,這種病症特別發生在頸部、腋下、肘前、膕窩、鼠蹊等皮膚皺摺處,一般分為遺傳型、假性型、綜合型、惡性型及藥物型,其中,假性黑色棘皮症是最常見的一型,皮損常較輕,與肥胖相關,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中醫治療假性型的效果較好。

減重方面,控制熱量攝取、有效率的運動是絕對必須做到的一環,在過程中可輔以針灸或穴位埋線,利用穴位的刺激來調整腸胃和新陳代謝功能,可選擇腹部的水分、氣海、天樞、大巨、水道等穴位,或是下肢的血海、足三里、豐隆等穴位。

若屬水腫體質的話,可配合以茯苓桂枝為主藥的方劑,酌加黃耆補氣,或是車前子澤蘭益母草等中藥材以便活血利水;痰濕體質可使用溫膽湯,酌加木香香附蒼朮川芎赤芍莪朮等中藥材以便健脾理氣、化瘀逐痰,但禁止使用麻黃素或高濃縮麻黃來減重,因為如此一來,雖有可能因代謝率升高而促使體重下降,但同時也有傷害心血管的風險存在。[5]

影片

by YouTube 脖子黑洗不淨恐"黑色棘皮症"
by YouTube 皮膚暗沉黑肉底?小心染上黑色棘皮症

參考文獻

  1. 認識黑色棘皮症 高醫醫訊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皮膚科 金依瑩 主治醫師
  2. 黑色棘皮症 康健知識庫
  3. 黑色棘皮症 Mayo醫學教育與研究基金會
  4. 黑棘皮症 WebMD醫療研究團隊
  5. 中醫擅治肥胖引起假性黑色棘皮症 林奕良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