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茨·韋蘭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茨·韋蘭德
Mats Wilander

圖片來自atptour.com

個人資料

全名     Mats Wilander

出生日期    (1964-08-22) 1964年8月22日(59歲)

出生地點   瑞典韋克舍

身高     1.82米(5英尺11 12英寸)

最高排名   1(1988年9月12日)

馬茨·維蘭德(英語:Mats Wilander,1964年8月22日),生於瑞典韋克舍,已退役的瑞典職業男子網球運動員,單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七座大滿貫得主,國際網球名人堂入選者。

他與吉米·康諾爾斯安德烈·阿加西拉法埃爾·納達爾羅傑·費德勒祖高域是網球史上至今唯六在三種不同場地(草地、硬地、泥地)都贏過大滿貫男子單打錦標的網球員,也是第三位在公開賽年代以來一年內奪得三項大滿貫男單錦標(1988年澳網、法網、美網)的球員。他職業生涯單打獲得571勝222負,雙打獲得168勝127負,獲得獎金797,6256美元。[1][2][3][4]

他與同時代另一位頂端選手倫德爾之間的競爭也被視為是網球史上最偉大的一對對手之一。

少年時期

韋蘭德早在少年時期就已是網球界的一位新星,他曾奪得法國網球公開賽青少年組男單冠軍,16歲以下和18歲以下的歐洲網球錦標賽冠軍,以及邁阿密橙碗冠軍; 這些比賽都是世界網球青少年組別賽事中較有名的。

1981年,他奪得了當年的法網青少年組男單冠軍;同年,他開始了職業生涯。 翌年6月,他以17歲又10個月之齡,打敗1977年冠軍維拉斯,奪得法網男子單打冠軍 ;這個紀錄在1985年才被鮑里斯·貝克爾所打破。

技術分析

維蘭德是一位右手持雙手反拍的防禦型底線型球員,底線抽擊上旋球十分強勁,加上其來自以紅土網球場為主的瑞典,所以他在法網的表現十分突出。

特殊成就

1968年公開賽年代以來,首位也是唯一一位球員在21歲生日前取得四項大滿貫男子單打冠軍。

  • 1982年6月,以不足18歲之齡,奪得法國網球公開賽(法網)男單冠軍。
  • 1983年12月,以不足20歲之齡,奪得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澳網)男單冠軍。 奪標過程更是接連擊敗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草地王約翰·麥肯羅和當時世界排名第二的伊萬·倫德爾
  • 1984年12月,以不足21歲之齡,奪得澳網男單冠軍。
  • 1985年6月,以不足21歲之齡,奪得法網男單冠軍。
  • 史上唯一一位球員在草地澳網及硬地澳網皆獲得單打冠軍的球員。

1974年吉米·康諾爾斯以來,首位球員在一年內奪得三項大滿貫男子單打冠軍。

  • 1988年澳網、法網、美網
  • 此後十多年再沒有一位球員在一年內奪得三項大滿貫男子單打冠軍,直至16年後,瑞士球員羅傑·費德勒才在2004年一年內勇奪三項大滿貫男子單打冠軍。

1982年曾創下最年輕大滿貫男子單打冠軍得主

  • 1982年6月,奪得法網男單冠軍時,為17歲又10個月,這個紀錄在1985年才被溫布爾登男單盟主 - 德國球員鮑里斯·貝克爾所打破。

1983年曾創下21歲以下球員一年奪得ATP巡迴賽單打錦標數目最多紀錄(9個),後來被西班牙球員拉法埃爾·納達爾所打破(2005年的11個)。

職業生涯當中從來沒有奪得溫布爾登男子單打冠軍,不過唯一一次在大滿貫贏得雙打錦標的卻是在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中取得。

  • 1986年,韋蘭德和同胞Joakim Nyström合作,贏得溫布爾登男子雙打冠軍。

大滿貫

男單

冠軍(7)

年份 比賽 場地 決賽對手 對手國籍 勝方比分
1982 法網 紅土 維拉斯 阿根廷 1-6, 7-66, 6-0, 6-4
1983 澳網 草地 倫德爾 捷克斯洛伐克 6-1, 6-4, 6-4
1984 澳網 草地 庫倫(Kevin Curren) 南非 / 美國 65-7, 6-4, 7-63, 6-2
1985 法網 紅土 倫德爾 捷克斯洛伐克 3-6, 6-4, 6-2, 6-2
1988 澳網 硬地 柏·卡殊 澳大利亞 6-3, 63-7, 3-6, 6-1, 8-6
1988 法網 紅土 李康特(Henri Leconte) 法國 7-5, 6-2, 6-1
1988 美網 硬地 倫德爾 捷克斯洛伐克 6-4, 4-6, 6-3, 5-7, 6-4

男單亞軍(4)

年份 比賽 場地 決賽對手 對手國籍 勝方比分
1983 法網 紅土 亞尼克·諾亞 法國 6-2, 7-5, 7-63
1985 澳網 草地 史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 6-4, 6-3, 6-3
1987 法網 紅土 倫德爾 捷克斯洛伐克 7-5, 6-2, 3-6, 7-63
1987 美網 硬地 倫德爾 捷克斯洛伐克 67-7, 6-0, 7-64, 6-4


男雙冠軍(1)

年份 比賽 場地 搭檔 決賽對手 勝方比分
1986 溫布頓 草地 Joakim Nyström
瑞典
Gary Donnelly (美國) 和
Peter Fleming(美國
7-6, 6-3, 6-3

年終大師賽

亞軍 (4)

年份 舉行地點 決賽對手 對手國籍 勝方比分
1987 美國紐約 倫德爾 捷克斯洛伐克 6-2, 6-2, 6-3

職業生涯

1982年賽季,首度進入大滿貫決賽,並以不足18歲之齡,在決賽擊敗阿根廷名將維拉斯奪得法網男單冠軍

1983年,衛冕法網男單冠軍失敗,決賽負於東道主球員亞尼克·諾亞

  • 不過,當年以不足20歲之齡,在一季內共奪得9項ATP巡迴賽單打冠軍,包在季末12月舉行的澳網草地賽事(決賽擊敗前捷克斯洛伐克名將倫德爾,並最終取得該年度年終世界排名第四。

1982-1985年間連續四年均奪得至少一項大滿貫男單錦標。 不過他在八十年代初至中期多數被三大金剛(康諾爾斯、約翰·麥根萊和倫德爾)所壓制,所以世界排名長期處於第四位

1987年,他在法國網球公開賽美國網球公開賽ATP年終賽男單決賽均負於宿敵倫德爾

1988年是維蘭德職業生涯中最輝煌的一年。 年初在澳網決賽中擊敗東道主球員柏·卡殊奪得男子單打冠軍。

  • 同年6月在法網決賽中擊敗東道主球員李康特奪得男子單打冠軍。
  • 他卻在溫布爾登八強中被前捷克斯洛伐克名將梅奇日(Miloslav Mecir,亦是當年漢城奧運會網球男單金牌得主)所淘汰。
  • 不過,又在美網決賽中擊敗連續進入第七次決賽並取得三次冠軍的宿敵倫德爾奪得男子單冠軍。該年共奪得6項ATP巡迴賽單打冠軍,並首度成為球王(年終世界排名第一)。

他和捷克斯洛伐克網球機器倫德爾是八十年代其中一對偉大的宿敵,兩者均是底線型球員,更是當時法網紅土賽的最有力競爭者; 雖然他和後者的對賽成績處於劣勢(韋蘭德 7-15 倫德爾),不過在兩者共同進入決賽爭冠的五次大滿貫男單比賽中,韋蘭德贏了三次,更剛好這三次決賽都分別在不同場地中舉行(草地 : 1983年澳網紅土 : 1985年法網硬地 : 1988年美網)。

高峰滑落

經過1988年三滿貫和世界第一的事業高峰後,維蘭德的世界排名卻逐漸下滑。 當年年末,原本他要登上泛美航空103號班機,他臨時改變主意而沒有上機,結果飛機卻受恐怖份子 放置炸彈而造成舉世震驚的洛克比空難,他卻因為沒有登機而避過一劫 ,他也因為此事件發生,漸漸對網球的專注力下降,也是造成89年或以後的急促下滑的主要原因 [1]

繼1989年澳網第二輪爆冷出局而衛冕失敗後,保持20週ATP單打世界排名的第一位置也被宿敵倫德爾重奪過來,之後他也一蹶不振;在1989年整年中,他更連一項單打錦標也沒有贏得過,年終排名也跌至第12位。

此後,他在ATP單打賽事中,只曾於1990年奪得過一項在巴西舉行的小型賽事冠軍; 1992年,他完全缺席ATP比賽,單打世界排名更曾跌破1000位; 直到退休前夕,他幾乎再沒有在包括大滿貫在內的ATP單打賽事中有任何亮眼的表現。

退休以後

維蘭德在1996年正式退出職業賽生涯,此後曾擔任戴維斯杯瑞典隊的領隊,以及俄羅斯球員馬拉特·薩芬的私人教練。

他在2002年被推薦進入國際網球名人堂(the 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

2005年,他在美國TENNIS雜誌評出最偉大的40位球員評選中獲得第15位。

參考資料

  1. World of tennis 2001 : celebrating the millennium olympics. Sirman, Joanne., Barrett, John, 1931 Apr. 17-, 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 London: HarperCollins. 2001: 416. ISBN 0-00-711129-0. OCLC 45328769. 
  2. Mats Wilander. 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 
  3. Video. CNN. 15 May 1989. 
  4. TENNIS - Wilander Spoils The Party In Paris - NYTimes.com. nytimes.com. 6 June 198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