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島動物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島動物園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 青島市動物園

所屬城市: 山東省青島市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青島動物園,原在青島中山公園南部,1915年始建動物籠舍,二十世紀30年代形成小型動物園。後不斷發展,到20世紀60年代初已具相當規模。

1977年,在太平山西南側另建青島動物園,歷經10年,逐步建成猿猴館、猩猩館、猴山、百鳥籠、鳴禽館、獅虎山、兒童寵物園等18處別有風格的動物舍館,展出動物上百種千餘只。[1]

園區規模

動物園東依太平山,西與青島山隔路相望,南與中山公園為伴,北鄰居民區。截至2005年,占地面積31.3萬平方米,職工152人,年遊人量40萬人次。曾作為青島的重要旅遊景點而深為眾人嚮往,最多時年遊客量可達100萬人次。青島動物園給一代又一代的青島人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青島動物園空間廣闊,在31萬平方米的山坡密林中,建築各異的動物館(籠)舍上下錯落,造型別致,依山而就;各展區之間,順地勢修建的石階路、鵝卵石路及石條小徑蜿蜒交錯,與主園路巧然相連。充分利用展區空間,配置多種花草樹木,頗具庭院感。在園林建築與壁畫的結合上,也獨具匠心,作了大膽的嘗試。使遊人在遊覽觀賞珍禽異獸的同時,可兼賞園林景色之美。

動物展區

建國前和初期,展出動物主要依靠收購引進。隨着國內許多城市相繼建成動物園,各園之間互通有無,不定期進行一些動物交換、轉讓活動。1979年以來,加強了繁殖,增加了動物的品種、數量。

建國後,動物收集始於1954年,購進熊、狼、廣西猴、孔雀等。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陸續引進大熊貓金絲猴丹頂鶴棕熊鴯鶓等20餘種珍貴動物。動物園建成開放後,收集引進獸禽等動物品種數量增多,據不完全統計,到2005年達到1400餘頭(只)。

青島動物園1977年開始修建動物館舍,為動物提供棲息場所,便於遊人觀賞,隨着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動物種類的不斷增多,由館舍組成了展區,根據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和動物園的設計布局,把青島市動物園分為五大展區,使青島動物園融教育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

食草類動物展區

位於園西北向坡地,園辦公室正北,建於1981年。由駱駝苑、馬鹿苑、麋鹿苑、梅花鹿苑組成。總占地面積304.7平方米。北山坡有大片雜木林,東面山坡種植楓樹、丁香紫薇、榆葉梅、木槿等。

小型動物展區

位於猩猩館以北,國防路南側路旁。建於1989年,鋼筋混凝土結構。管理間居中,管理間入口朝北,籠舍朝南,向兩側展開,共有展間24個(內12外12),建築面積207平方米,頂部排列金字塔形裝飾,看似"龍脊"。

靈長類動物展區

猩猩館、猿猴館 建於1979年。分別呈南向和南北向,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面積1221平方米,分室內、外展區。館舍管理間建於內外展區中間,兩館室內磚牆分隔展室,裝加厚玻璃面向展廳。兩館的正面為庭院式場地,占地1500平方米,花崗石地坪,場內有圓形花壇和小型金魚池,種植雪松、櫻花、碧桃、紫薇、藤蘿等植物。高大的槐樹下,設有石桌、石凳供遊人小憩。

猴山 位於園西中部,櫻花路以北,建於1979年。方形雙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占地1155平方米。底層南部設出入口,南、東有參觀廊相連,猴山疊石中設有猴舍。鐵柵欄與廊相隔,廊東北角順台階路至上層,下設管理間。上層四周有寬 3米的參觀平台,西側便路通猩猩館。周邊保留原有刺槐,山南面綠地內種植箬竹、櫻花、紫荊、雪松。

鳥類動物展區

猛禽籠 位於南門以北西側,建於1980年。圓形混合結構,高9米,直徑9.6 米,建築面積123.5平方米。展出禿鷲和高山兀鷲。周邊種植雪松及各種花灌木。

鳴禽館 原雉雞館。位於猛禽籠西北,櫻花路中段南側,建於1983年。依山勢呈梯形布局,三組籠舍占地192.65平方米中,由石條台階相連。2004年鳴禽館改變使用性質後,鳴禽移入雉雞館改稱"鳴禽館",展出雉雞和鳴禽兩類鳥禽類動物。

百鳥籠 建於1981年。籠高12米,直徑32米,占地62平方米。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立柱之間與籠頂部由鋼網相護。籠內有假山供飛禽類築巢產卵,籠內底部是淺水面,可供水禽、涉禽類游水覓食。籠四周建鋼管護欄與參觀者相隔,南部有花架迴廊,種植藤本植物。花架迴廊下方西南水面周圍除保留原有植被外,種植柳樹、楓樹等。

鴯瞄鴕鳥展區 建於2013年6月。由於原走禽館展區改為展出羚牛,故在百鳥籠南側新建展區。

猛獸類動物展區(東區)

獅虎山 位於園東南,太平山自然沖溝的底部,建於1988年。鋼筋混凝土山體,占地500平方米。假山內設管理間和獅虎展室4間,與參觀廳間距1米扶欄相隔,山體北部兩側分隔為兩塊室外展出場地。場地下藉助自然沖溝石砌陡牆與溝北遊覽路隔絕,遊人可憑欄參觀。為迎接全國動物年會在青島召開,繪製高2米,長30餘米大型壁畫《獅虎圖》,置於內參觀廳南牆。獅虎山東南部坡地,有大片雜木林,樹茂林密,充滿野趣。假山體西壁爬滿地錦和凌霄,豎刻"獅虎山"3字。左右兩側為進入展廳的石階。中央有小水面。西面廣場為花崗石地坪,周邊坡地種植雪松、臘梅等。

中型動物籠 位於獅虎山正北山坡,雪松路以東,國防路南側的密林中。建於1985年,鋼筋混凝土結構,依自然坡度,分上下兩部分,坐北朝南,呈東西向排列,共有24間(內12外12)籠舍,其中上部分16間,下部分8間。其間由石階相連,建築面積221.4平方米。籠舍西側綠地內栽植櫻花、榆葉梅、錦帶、紫薇、臘梅等多種花灌木,向南有台階石路直通獅虎山。

兒童寵物園

位於猴山東側,櫻花路以北。初建於1995年,利用改造自然沖溝建成,占地4230平方米,時稱"孔雀苑"。建牌坊式竹門、票房、竹質景牆、曲廊、四角閣樓、六角亭和竹橋、木橋等。並建有假山疊水、噴泉水池、小溪循環水池、卡通木屋等。由原孔雀館內的孔雀遷來散養,另外放養丹頂鶴、灰鶴、珍珠雞、環頸雉、野鴨、家鵝等。

2002年10月擴建至7200平方米,就山勢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占地2970平方米,下半部分占地4230平方米,由多處石階相連。園門改為"卡通"造型。擴建水溪,增建小動物籠舍飼養猛獸幼仔,圈養小山羊、家兔、荷蘭豬、松鼠、小梅花鹿、寵物狗等小動物。園內有償提供飼料,供遊人和兒童與動物親密接觸。改稱"兒童寵物園"。

其他場館

羚牛園、羊駝園 原走禽館。位於南門西南側,單層坡頂,鋼筋混凝土結構,建於1980年,建築面積145平方米。兩塊露天展出場地,占地面積1296.5平方米,鐵網護牆,場外遊覽路有鐵欄杆與場地相隔。展館的周圍有大片草坪,種植雪松和櫻花等觀賞植物。2010年北側運動場改展出大羊駝,2012年南側運動場改展出秦嶺羚牛。

小熊貓館:原孔雀館,建於1982年。外觀屬典型的傣族建築風格,兩座雙層綠色大坡頂竹樓,混合結構,建築面積120平方米。建築造型別致,周圍由花架迴廊環抱,面向水面的西牆壁上,鑲嵌彩釉壁畫《孔雀公主》,別具一格,有濃厚南方氣息。孔雀館的設計,收入1984-1985年《中國建築年鑑》。1995年,孔雀移至孔雀園散養,竹樓主要用於繁殖孔雀用。2004年,改建為小熊貓館。館內保持生態的環境,活動區域鋪栽常綠草坪,鵝卵石砌水塘,搭建小竹屋、堆積景石假山,種植竹林。

獅狼籠舍:2013年6月建成,占地面積300多平方米,外展舍4間,室內獸舍8間。最初是為獅虎山改造期間臨時安置展出東北虎白虎非洲獅

大熊貓館:位於猴山東北開闊地,原為騎馬場。2013年5月開工建設,規劃面積1023平方米。

兩棲爬行動物館

西大門以東,南與百鳥籠相鄰。原鳴禽館,建於1983年。主建築半球形、乳白色穹頂,單層磚木結構。展館整體為庭院式風格,展館與外廊連體,分前、後兩部分,前展館7間,後展館3間,均由室內和室外兩個部分構成,建築面積474平方米。前館正廳牆壁,鑲嵌約10平方米的大型彩釉鳥類壁畫(2003年已毀壞)。後館西側建有拱門,上刻"鳴禽館"。前後展館由石砌拱門和雙層水池相連,池間有立式景石。其間種植翠竹、黑松、地錦等多種觀賞植物。館舍周邊種植櫻花、連翹,由法國冬青修剪而成的遮蔭走廊,並形成自然門洞。館東有大面積水面,與孔雀館隔湖相望。

2004年2月,與洛陽市紅髮動物展演團聯合投資,將鳴禽館改造為兩棲爬行動物館,引進鱷、龜、蛇等爬行動物。為園中園,單獨售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