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島中山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島中山公園[1]是與天泰體育場一路之隔的綜合性公園,公園三面環山,南向大海。園內林木繁茂,枝葉葳蕤,是青島市區植被景觀最有特色的風景區。公園東傍太平山,與青島植物園相接;北靠青島動物園青島櫸林公園,西依百花苑近百種林木與公園的四時花木連為一體,樹海茫茫。

遺址

會前村遺址是「中山公園的根」。 中山公園的歷史,可追溯至明代的小漁村——會前村,明英宗天順年間(1457年),有王姓始祖王龍王虎兄弟二人攜家眷自雲南來到太平山西南坡立村,取名會前村,並建家廟「明秀堂」,村民以打魚為生,世代繁衍。1898年,德國強占膠州灣、威逼清政府租借青島後,先後於1902年和1905年徵收會前村全部土地,廢村拆房,在此建立了植物試驗場和獵場,築路建屋,栽花木,立苗圃,稱之為「森林公園」。會前村村民則分別落戶在浮山所、沙嶺莊和即墨孫家溝岔及八大湖一帶。

歷經百年之後,1996年,會前村遺址在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努力下,終於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中山公園管理處在原會前村明秀堂處建起了「會前村遺址」,保留了古槐樹、棗樹、「會前村碑」。

不遠處的一個別具風格的白色亭子,那是望海亭。因為會前村村民以打魚為生,男人出海後,女人便在此眺望大海,企盼親人平安歸來。現在,隨着城市建設的加快和樹木的繁茂生長,望海亭已經望不到大海了,不過名稱一直沿用了下來。

會前村遺址圍牆外,有一條50米長的藤蘿廊,蒼勁的藤枝相互纏繞,密匝匝的淡紫色藤花串串下垂,不但好看,而且幽香四溢。

孫文蓮池

說到孫中山先生,順着會前村遺址前的小路往西,來到了一個蓮花池。池中荷葉鋪滿池塘,一支支荷花亭亭玉立晶瑩純潔。這是「孫文蓮」池。清末年間,孫中山先生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曾得到日本友人田中隆的鼎力相助。1918年5月,孫中山先生訪日期間,將四顆代表純潔友誼的蓮子送給田中隆,以感謝他對中國革命的支持和幫助。田中隆先生病逝後,他的後人將這四顆蓮子交給植物學家進行栽培,結果一顆發出新芽,於是就將其取名「孫文蓮」。1995年5月3日,日本下關市與青島市締結友好城市15周年,下關中日友好協會會長田中滿男特意將「孫文蓮」種子回贈青島,並親手栽植在這裡,留下一段中日友好的佳話。

2001年中山公園建園百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緬懷他的豐功偉績,中山公園在與孫文蓮池相對的草坪上立起了孫中山先生胸像。

櫻花節

又是一年春風吹,催開了萬千花朵綻放枝頭,趁着大好的春色,趕快去青島中山公園看櫻花吧!各色的櫻花在陽光下笑臉迎迎,一陣多情的風吹過,花瓣便會漫天飛舞,美哉。

櫻花節期間的中山公園人山人海,男女老少,三五成群,盡情的留戀於滿園的春色里,到處都是一派和樂融融的景象。櫻花爛漫的映襯下是張張開懷的笑臉,在這樣的春色里所有的塵世繁雜都可以忘卻,因為此情此景我們找不出讓自己心情失落的理由。人們流連於這美麗的景色,時間過得格外快,不知不覺幾個小時就溜走了。

儘管櫻花「欲開還遮」,但此時連翹、梅花、榆葉梅等陸續怒放,競相爭春。園中按花期早晚搭配種植的28個品種、20萬株鬱金香次第開放,性急的「阿波羅」、「斯切薩」、「蒙特卡羅」都已展現芳容,而新增的「火鸚鵡」、「春之綠」、「燃燒的愛」等新品也將陸續與遊客見面,整個花期可持續到「五一」以後。另外,滿園的連翹正開得一片燦爛,榆葉梅碧桃海棠紫荊水蜜桃花雙櫻等也將「粉墨登場」,四五月間,青島將真正成為「花海」。

中山公園的櫻花節正漸漸成為一種文化品牌,着重推出了一系列文化色彩濃郁的活動,打造遊園會文化品位。在櫻花節期間,20萬株鬱金香展、杜鵑花展也將同時進行。青島中山公園三面環山,東傍太平山,南向大海,是青島市內植被景觀最有特色的風景區,素有"東園花海"之美稱,同時也是青島最大的綜合性公園。

中山公園櫻花節是每年青島的第一個節會,是市民賞花踏青的好去處。園內單櫻,雙櫻共2000多株,以單櫻為主。品種都是屬於日本櫻花,其中染井吉野(單櫻)居多,此次青島櫻花節的開花期從4月10日到25日,為期半個月。而雙櫻可以開到5月1日。比日本本土櫻花開花要晚10天左右。中山公園面積1100畝,櫻花主要集中在西部。其中有一條660米長的櫻花街,道路兩旁種滿了櫻花樹。遊客站在其中,仿佛進入了一個粉色的童話世界。

景區圖庫

參考來源

  1. 青島中山公園秋色美, zol論壇,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