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陡山吳氏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陡山吳氏祠位於中國湖北省紅安縣八里灣鎮陡山村,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吳氏祠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由當地吳氏宗族合資興建,同治十年(1871年)、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擴建。宗祠坐南朝北,三進四合院布局,面闊五間25米,進深56米。門樓稱為觀樂樓,為重檐歇山牌坊式。正殿進深約12米,高大寬廣。祠內的石雕木雕、磚雕等均較為精美,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簡介

這座建築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八年,後來毀於火災,陡山吳氏祠是光緒年間的重修的。到陡山吳氏祠旅遊,你會看到這是一座三進式的建築群,由牌樓、大廳、深院等建築所組成,祠堂擁有占地面積3000平米,其中建築面積就達到1410平米。

建築特點

吳氏祠建築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各種古建築裝飾工藝技法齊全,題材廣泛,且製作精良,巧奪天工,是徽派古建築藝術磚、石、木雕的寶貴遺產,曾歷經戰火的考驗和文化大革命的衝擊,其原貌基本得以保存。1992年,經省人民政府核定,被公布為第三批「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享有「湖北民間工藝寶庫」的美譽。

建築組成

牌樓

祠堂的牌樓是一座龍頭魚尾式的三層飛檐建築,屋檐上還懸掛着銅鈴,正中的匾額上書寫着「吳氏祠」這三個大字。步入大院,大院中還有兩株清同治年間種植的桂花樹,仍然枝繁葉茂。祠堂的觀樂樓是一座兩層木樓,其內的梁、柱、幅上都雕畫鳳,鐫刻人物,有着很高的藝術價值,其中還有講述大禹耕田、文王訪賢、群英會、漁樵耕讀等故事的繪畫和雕塑

拜殿

陡山吳氏祠的拜殿是宗族議事之處,分為上殿和下殿,裡面供着吳氏列祖列宗牌位。到陡山吳氏祠旅遊,這座建築到處有着雕刻,有着繪畫,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中國傳說中的珍奇異獸,神話故事。到陡山吳氏祠旅遊是你不錯的選擇。

戲台

吳氏祠前幢進深6米,分上下兩層,明間上層向院內伸出,形成一面積約40平方米的戲台,戲台與兩側鐘鼓室,後台連成一體,呈凸字形,由門道干牆和16根圓柱支撐。正中有屏風、旁開上、下場二門,戲台正上方有八角形藻井,彩繪「太極八卦」等圖案。其下檐正中豁出,鑲「觀樂樓」金字橫匾。柱間有大枋、懸枋,大枋與懸枋間有券柵。戲樓正面與正殿相對,兩側有迴廊,戲台配房與迴廊有過道相通,迴廊有台階與正殿相連,中間形成院落。迴廊上下兩層,上層有欄杆,下層曾有鼓皮隔扇門。迴廊既作通道,亦可作為看樓使用。

觀樂樓戲台前沿橫枋通長8米,高0.5米,採用浮雕與鏤空雕技法展現了武漢古鎮的壯美景致和繁華景象。看那浩瀚的長江從三鎮穿過,江上千帆逐波追浪,長江兩旁樓宇林立錯落有致,古樸典雅的黃鶴樓擁於其中,三鎮間拱橋飛架,橋上街上人流穿梭,姿態各異,表情不同,仿若武漢古鎮芸芸眾生仍在眼前,那街頭喧鬧聲如在耳邊。戲台上卻空空如也,沒有往日繁華喧鬧。

正殿

中幢為正殿,後幢為寢殿。中幢與後幢間有一天井,兩邊有廂房。牌樓及三重屋頂均裝有攢尖,其出檐飛角,檐下斗拱由特製磚件、精雕木件拼裝,檐口掛碗口大銅鈴,飛角吻獸保存完好,兩側為馬頭牆,龍頭魚尾式屋脊,山牆上方飾人物、山水花草彩繪。院落天井內屋檐下均有可收可撐的木質雨搭。

中幢正殿,原為吳氏族人供奉先祖,處理族中事務之所,由三十根圓柱支撐,進深約12米,殿前有石制欄杆,柱頭雕刻瑞獸,欄間浮雕先賢故事[2]。殿中後部有一木製屏風壁,應為擺放祭台之處。殿內遍布各種不同內容的彩飾、雕飾。

天井

繞過中殿屏風,及至後幢寢殿。兩殿間有天井,內有一對石砌花台,種植梅樹,兩側各廂房兩間,雕花隔扇門窗,分別鐫刻「魚」、「樵」、「耕」、「讀」四字,以鳳首龍紋為筆畫,構思奇特,筆畫流暢。隔扇上浮雕「西廂記」之類戲曲故事,寢殿進深約10米。正門為通排高5米有餘的雕花隔扇門,其內由六匹龍門梁架支撐。門額、立規、柱枋均由上好下江石條砌築,柱枋之間用赤紅石塊浮雕「文王訪賢」、「大禹耕田」、「二十四孝」等先賢人物故事。

據專家研究,吳氏祠的木雕藝術在湖北省民間雕刻中屬上乘水平,是當年木雕藝術流派「黃孝幫」的得意之作。

視頻

陡山吳氏祠 相關視頻

中國 湖北 紅安 劉氏祠和吳氏祠

參考文獻

  1. 旅遊 鄂東第一祠——陡山吳氏祠 ,搜狐,2018-11-24
  2. 吳氏祠印象,黃岡新聞網 ,20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