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瓊主戰坦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瓊主戰坦克簡稱阿瓊坦克。是印度研發的國產主戰坦克,名稱「阿瓊」來源於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人物阿周那(Arjuna)。

發展沿革

印度國防部於1972年將研發任務下達給戰鬥車輛研發中心,1984年3月,在耗費了三億盧比的研製資金後,印度坦克研發局研製出兩輛樣車。到1988年初印度坦克研發局研製出10輛樣車。1996年印度政府決定在阿瓦迪的戰車工廠開始量產該坦克。2007年印度現任國防部長認為阿瓊已經可以投入實戰,並完成所需演習科目;2011年3月宣布阿瓊坦克改進型阿瓊MK2的研發工作告成。與阿瓊基礎型相比,改良型的國產率達90%,增加了多達93項改進,其中包括13項大改,改進後可用發射以色列制炮射導彈。儘管最初的時候有多達一半的部件是進口的,到後來印度逐漸地在用國產貨取代進口貨,但到實際生產中,進口部件比例高達60%。阿瓊研發拖延時間過長一個重要原因是軍方的要求總是隨時間推移提高,如1974年五月政府一開始要求限制費用為15,500萬盧比 (2.4 百萬),1995年由於設計不斷推倒重來和通貨膨脹已花了30億盧比 (4,659萬美元)

2010年,印度將阿瓊和T-90進行了越野和射擊對比測試[1],得出的報告表明阿瓊的越野和火控性能更為先進。

部署

2000年印軍訂購124輛,預計花費4億7千1百萬美元。預發展型的阿瓊部署在43坦克團並在2001年國慶閱兵時露過面。 第一批生產型16輛於2004年服役。該團於2009年5月25日部署了45輛該坦克成為印軍首個全阿瓊的坦克團。陸軍在2010年5月追加了124輛MK-I的訂單,8月追加了124輛MK-II的訂單。 2011年6月超過1百輛阿瓊已經交給印陸軍最新一個全裝備阿瓊的坦克團是75團,該團一直都沿用老舊的T-55。

美《防務新聞》周刊網站2015年5月8日報道,印度陸軍軍官證實,印度大部分自製「阿瓊」MK1主戰坦克已經被停駛,因其技術故障和難以進口部分零件[2]。 「陸軍所有124輛這種坦克里有75%已經不能用了,」這位軍官說。

自製裝甲

印度為「阿瓊」專門研製了一種新型複合裝甲,號稱性能直逼英國「喬巴姆」裝甲。稱為坎昌(Kanchan)陶瓷複合裝甲,並可外掛反應裝甲,這些特種裝甲均由位於印度海德拉巴市的「國防冶金研究所」 (Defence Metallurgical Laboratory—DML)研製(該研究所以前還曾研製過用於改進T-72M1的「賈卡爾」複合裝甲),而總體防護等研究則由「終點彈道研究院」 (Terminal Ballistic Research Loboratary—TBRL)承擔。

炮塔正面兩側各有一塊體積比較大的複合裝甲塊,裝置類似於日本90式坦克,但是其厚度明顯更大(大約有800—900毫米),預計該複合裝甲也是按模組化思想設計的,可方便地更換或升級。車側面前3個負重輪處裙板用附加裝甲加強。

視頻

阿瓊主戰坦克 相關視頻

印軍迷盼阿瓊坦克賣中國 張召忠哭笑不得:可以買點
印度阿瓊坦克年年閱兵,每次開火都掉渣,阿瓊坦克為何如此難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