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陸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印度陸軍(IA, 印地語:भारतीय थलसेना, Bhāratīya Thalasēnā)是印度軍隊的陸上戰鬥部隊和規模最大的軍種。印度陸軍在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1] 後,繼承了位於印分區的英屬陸軍大部分基礎設施。其起初的目標是為了保護國家的邊界,然而近來也對內部提供安全保護,特別是對襲擊克什米爾和東北部的武裝恐怖份子、分離份子。除戰爭外,軍隊也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部隊。 印度陸軍完全屬於志願役,印度從未使用過徵兵制。印度陸軍已參與過許多戰爭,第一次印巴戰爭、波羅行動、中印邊境戰爭、第二次印巴戰爭、第三次印巴戰爭、斯里蘭卡內戰、卡爾吉爾戰爭等。除此之外,印度也派遣軍隊作為聯合國的維和部隊,於塞浦路斯、黎巴嫩、剛果、安哥拉、柬埔寨、越南、納米比亞、薩爾瓦多、利比里亞、莫桑比克和索馬利亞等地行動。
領導者
印度總統兼任陸軍總司令,陸軍參謀長(COAS)由一名四星上將擔任,其負責指揮陸軍。在陸軍會有兩名軍官被授予元帥軍銜,是由五星上將擔任。
建制組成
在陸軍參謀長領導下,設6個軍區、13個軍、37個師(4個快反師、18個步兵師、10個山地師、3個裝甲師、2個炮兵師)、5個獨立裝甲旅、15個獨立炮兵旅、7個獨立步兵旅、1個獨立傘兵旅、3個獨立防空旅、2個獨立防空群、4個獨立工兵旅。 印度陸軍司令部,新德里
陸軍直屬獨立第50傘兵旅 旅部駐阿格拉 中央軍區, 駐勒克瑙, 北方邦。 東部軍區,[4] 駐加爾各答,西孟加拉邦 第23步兵師 駐蘭契,賈坎德邦 第3軍,駐迪馬普爾,那加蘭邦 第2山地師 駐迪布魯加爾,阿薩姆邦 第57山地師,駐英帕爾西北20km的Leimakhong,曼尼普爾邦 第56山地師,駐科希馬以南20km的Zakhama,那加蘭邦 第4軍,駐提斯普爾,阿薩姆邦 第71山地師,駐提斯普爾西北40km的Missamari,阿薩姆邦 第5山地師,駐邦迪拉,「阿魯納恰爾邦」 第21山地師,駐朗格亞,阿薩姆邦 第33軍,駐西里古里,西孟加拉邦 第17山地師,甘托克,錫金邦 第20山地師,駐西里古里以東100km的Binnaguri,西孟加拉邦 第27山地師,駐噶倫堡,西孟加拉邦 第17山地軍:軍部駐西孟加拉邦巴納格爾,部署在中印邊界東段,轄2個山地步兵師、1個炮兵師,2個獨立裝甲旅,共9萬餘人,2011年開始組建,2019年完成組建部署。 北方軍區,駐烏達姆普爾,查謨-克什米爾邦 第14軍,駐列城,查謨-克什米爾邦 第3步兵師,駐列城,查謨-克什米爾邦 第8山地師,駐德拉斯,查謨-克什米爾邦 第15軍,駐斯利那加,查謨-克什米爾邦 第19步兵師,駐巴拉穆拉,查謨-克什米爾邦 第28山地師,駐Gurez,查謨-克什米爾邦 第16軍,駐訥格羅達,查謨-克什米爾邦 第10步兵師,駐阿克諾奧爾 第25步兵師,駐拉喬里 第39步兵師,駐約爾,喜馬偕爾邦 第10炮兵旅 南方軍區,駐浦那,馬哈拉施特拉邦 第41炮兵師,駐浦那,馬哈拉施特拉邦 第12軍,駐焦特布爾, 拉賈斯坦邦 第4裝甲旅 第340機械化旅 第11步兵師,駐艾哈邁達巴德,古吉拉特邦 第12步兵師 (轉隸快速反應部隊),駐焦特布爾, 拉賈斯坦邦 第21軍,駐博帕爾,中央邦 第31裝甲師,駐占西,北方邦 第36快反步兵師,駐薩格爾,中央邦 第54步兵師,駐海得拉巴/塞康德拉巴德,安得拉邦 第475工兵旅 西南軍區,駐齋浦爾, 拉賈斯坦邦 第42炮兵師,駐齋浦爾, 拉賈斯坦邦 第1軍,駐馬圖拉,北方邦 第4步兵師,駐安拉阿巴德,北方邦 第6山地師,駐巴雷利,北方邦 第33裝甲師,駐Hisar Military Station,哈里亞納邦 第10軍, 駐巴廷達,旁遮普邦 第16步兵師,駐岡格阿納加爾, 拉賈斯坦邦 第18快反步兵師,駐科塔, 拉賈斯坦邦 第24快反步兵師,駐比卡內爾, 拉賈斯坦邦 獨立第6裝甲旅 獨立第615防空旅 第471工兵旅 西部軍區,駐Chandimandir,潘切庫拉縣,哈里亞納邦 第40炮兵師,駐安巴拉,哈里亞納邦 第2軍,駐安巴拉,哈里亞納邦 第1裝甲師,駐伯蒂亞拉,旁遮普邦 第14快反步兵師,駐德拉敦,北阿坎德邦 第22步兵師,駐密拉特,北方邦 第474工兵旅 獨立第612機械化防空旅 第9軍,駐約爾,喜馬偕爾邦 第26步兵師,駐賈姆穆,查謨-克什米爾邦 第29步兵師,駐帕坦科特,旁遮普邦 獨立第2裝甲旅 獨立第3裝甲旅 第11軍,駐賈朗達爾,旁遮普邦 第7步兵師,駐菲奧茲普爾,旁遮普邦 第9步兵師,駐密拉特,北方邦 第15步兵師,駐阿姆利則,旁遮普邦 第23裝甲旅 第55機械化旅 訓練司令部,縮寫ARTRAC,駐西姆拉,喜馬偕爾邦
歷史
在20世紀,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印度陸軍是英軍最大的附屬戰力。
130萬印度士兵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為盟軍效力。印度軍隊在戰爭中有74187人死亡或失蹤。於是英國含糊的答應印度國民大會的自治。戰爭結束後英國背棄承諾,以至印度獨立運動獲得了力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258.2萬印度士兵協助同盟國 ,英國答應戰後獨立。87000名印度士兵在這場戰爭中死亡。在1947年印度獨立後,英印軍隊之間分成新成立的印度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四個廓爾喀團被移交給英國陸軍,其餘被納入印度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