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陽曲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陽曲縣,隸屬於山西省太原市,地處忻州與晉中盆地之脊樑地帶,東臨盂縣,西連靜樂縣古交市,南抵太原市,北接忻州市,東北與定襄縣交界,東南入壽陽縣毗連。地理坐標為東經112°12′~113°09′,北緯37°56′~38°09′112 ;屬大陸性氣候。全縣總面積2070平方公里,下轄4鎮6鄉、124個行政村,人口15.8萬(2016年末)。

名稱誕生

陽曲縣因「河(滹沱河)千里一曲,曲當其陽」而得名[1]。另一說為清道光《陽曲縣誌》:「陽曲乃汾曲之陽。」

歷史沿革

春秋屬晉。晉頃公十二年(前514),祁奚之孫祁盈觸法,大夫魏獻子(舒)治理政務,分原祁氏之田為鄔、祁、平陵、梗陽、塗水、馬首、盂等七邑。據考,晉盂邑即為今大盂一帶。

戰國時,析晉陽邑部分在今黃寨鎮黃寨村東置狼孟,為趙邑。《讀史方輿紀要》[2]載:「狼孟縣,俗名黃頭寨,在太原府北七十里」。黃頭寨即今黃寨村,遺址尚存。

秦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以郡統縣,置狼孟縣,隸屬太原郡

西漢復置盂縣。漢初,以太原郡21縣和雁門郡轄縣改置韓國,後改置為代國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廢除代國,復置太原郡。時狼孟縣、盂縣汾陽縣均隸屬於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時改狼孟縣為狼調縣。

東漢建武二年(26),改太原郡為太原國,建武十四年(38),廢太原國復置太原郡。期間,廢汾陽縣。狼調縣、盂縣先後屬太原國、太原郡。

漢末,建安二十年(215),原陽曲縣(在今定襄縣境內)荒廢,曹操遷陽曲縣民於今太原市北郊區陽曲鎮一帶新置陽曲縣。《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陽曲鎮"漢時陽曲故治也"。陽曲縣與狼調縣、盂縣同屬太原郡。

西晉泰始元年(265),改太原郡為太原國。太康五年(284),復置太原郡。陽曲縣、狼調縣、盂縣同屬之。東晉廢盂縣,改狼調縣為狼孟縣。北魏廢狼孟縣併入陽曲縣,隸屬肆州永安郡。北周時改屬肆州雁門郡

隋唐兩代分合頻繁。隋開皇初年,文帝以姓楊惡其曲名,改陽曲縣為陽直縣,十六年(596)更名為汾陽縣,並分置盂縣。大業初又廢盂縣併入汾陽縣,大業末改汾陽為陽直縣,移治木井城,木井城即今東黃水鎮故縣村。義寧(618)初,分陽直縣地在今縣境凌井店一帶置撫城縣。陽直縣、撫城縣同屬太原郡。

唐武德初,改撫城縣為烏河縣。三年(620),分陽直縣地置汾陽縣。七年(624),廢陽直縣,改汾陽縣為陽曲縣,並在今東黃水鎮西、南、北洛陰村一帶分置洛陰縣。貞觀元年(627),李世民將州、縣加以並省,烏河縣併入盂縣(今盂縣),洛陰縣併入陽曲縣。六年(632),燕然山(今蒙古國境內)一帶蘇農部落少數民族內遷,置燕然縣,八年(634),僑置於陽曲境內(今太原西北35公里),十七年(643)併入陽曲縣。自此,縣境統稱陽曲縣。

唐初屬并州太原郡,開元十一年(723)後屬太原府。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北漢降宋,太宗惡晉陽人民負隅頑抗,毀晉陽城,降太原府為并州軍事,移并州治於縣界三交寨,不久又移至榆次,七年(982),因榆次"地非要會",將州治從榆次遷至縣南唐明鎮,並遷縣治於太原城西郭外。熙寧三年(1070),廢平晉縣入陽曲縣。政和五年(1115),復置平晉縣。金天會年間,實行路、府(州)、縣三級地方行政。太原為府,陽曲縣治移入府城,為太原府治所在地,屬河東北路太原府。

元世祖二十七年(1290),實行中書省、路、州、縣四級建制,陽曲縣先後屬太原路、冀寧路,為路治所在地。

明洪武年間,廢冀寧路,復置太原府,並承襲元制,設山西為行中書省(後改為山西都指揮司、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治所均駐陽曲縣城。清襲明制,改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為山西行省,以陽曲縣城為省會,並保留太原府建置,治所均在陽曲縣城。太原府隸一州八縣,陽曲縣為府直隸縣,縣治所駐縣前街(今太原市縣前街)。

中華民國初,廢除府、直隸州、州的建置,裁府留縣,實行省、縣兩級建置,後又於省、縣之間增設道的建置,以道轄縣,陽曲屬冀寧道,省直轄縣,縣衙駐府城皇華館(今太原)。

民國16年(1927),廢道。陽曲縣為山西省會、一等縣。

民國26年(1937)10月,山西全省劃為7個行政區(政治區),陽曲縣屬第四區。11月,日本侵略軍侵占太原,民國陽曲縣政權移駐河口鎮,皇華館改駐日偽陽曲縣政權,並在今黃寨鎮黃寨村設陽曲辦事處。同年12月,晉察冀邊區陽曲縣抗日民主聯合政府成立,駐楊興村,隸屬山西省第一行政區政治主任公署。

民國27年(1938),閻錫山調整行政區劃,陽曲縣改屬第八行政區。9月,晉察冀邊區陽曲縣抗日民主聯合政府被迫取消。

1940年2月,以同蒲鐵路為界,鐵路東成立晉察冀陽曲縣抗日民主縣佐公署(習稱東陽曲縣),同年改稱東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駐今溫川鄉麻黃溝,隸屬晉察冀邊區第一專署。鐵路西成立晉綏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習稱西陽曲縣),縣政府駐今古交市閣上鄉獅子村,隸屬晉西北第八專署。次年,西陽曲縣劃歸晉西北第三專區。

1942年9月,東陽曲縣東部地區與盂縣西部地區合併成立盂(縣)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縣政府先後駐溫川鄉麻黃溝和盂縣銅爐,隸屬晉察冀邊區第一專署。10月,西陽曲縣改屬晉西北第八專署。

1943年1月,在東黃水、黃寨、侯村、小返等地組建東陽曲縣中心區抗日民主政府。次年2月,改為東陽曲縣抗日民主縣佐公署,駐今東黃水鎮馬駝村,隸屬晉察冀邊區第一專署。秋,晉察冀邊區第一專署改稱第二專署,東陽曲縣抗日民主縣佐公署和盂(縣)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改屬晉察冀邊區第二專署。

1945年2月,東陽曲縣抗日民主縣佐公署改為東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凌井店鄉凌井店村,隸屬晉察冀邊區第二專署。西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駐今古交市閣上鄉獅子村(9月後,西陽曲縣政府先後改駐今古交市解家灘、縣境西莊鄉官莊村,隸屬晉綏邊區呂梁行署第八專署)。至此,陽曲縣境內出現西陽曲縣、東陽曲縣、盂(縣)陽(曲)縣三個抗日民主政府並存的局面。同年8月,民國山西省政府重返太原市,民國陽曲縣政府仍駐皇華館。9月,撤銷盂(縣)陽(曲)縣建制,原盂(縣)陽(曲)縣所轄地區歸東陽曲縣管轄,縣政府先後駐凌井店、石槽、賈莊、楊家掌、北溫川等村,隸屬冀晉區第二專署。日偽時期,恢復道制,陽曲縣屬偽雁門道,道尹公署駐榆次,陽曲縣仍為一等縣。

1948年8月,經華北人民政府決定,成立晉中行署。東、西陽曲縣民主政府合併,成立陽曲縣人民政府,治所在今縣境高村鄉辛莊村。同年11月2日,黃寨解放,3日,陽曲縣人民政府遷到黃寨村,隸屬晉中行署第一專署。次年3月,晉中行署與太原市人民政府合併,陽曲縣改屬太原行署第一專署。4月24日,縣城(今太原城)解放,陽曲縣人民政府接管小組隨軍入城,在皇華館接管民國陽曲縣政府。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陽曲縣改屬忻縣專署。

1958年,陽曲縣劃歸太原市。此後,陽曲縣建置歸屬再無變化。

2001年,北留鄉(西龍莊、韓寨2村除外)併入黃寨鎮,北留鄉的西龍莊、韓寨2村併入侯村鄉,西莊鄉、伙路坪鄉併入西凌井鄉,西凌井鄉的掃峪、西坪、游坪3村併入北小店鄉岔上鄉併入泥屯鎮溫川鄉併入楊興鄉。調整後,陽曲縣轄4個鎮、6個鄉:黃寨鎮、東黃水鎮大盂鎮泥屯鎮;侯村鄉、凌井店鄉、高村鄉、楊興鄉、西凌井鄉、北小店鄉。

2018年5月,陽曲縣結合本地產業特點編制農村創業創新「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縣級規劃,加快培育農村雙創主體,強化政策扶持,激發產業融合發展活力。全縣落實縣級農村創業創新、三次產業融合發展補助資金1.7億元,累計扶持發展休閒農業企業12個,主食加工企業11個、農業副產物綜合利用企業7個、投資200萬元以上的農村創業創新、三次產業融合項目146個。

2018年9月18日, 山西省扶貧辦召開媒體通氣會通報,陽曲縣經過省市縣級行業部門核查認定和第三方專項評估檢查,「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

地貌特徵

陽曲縣地處忻定、晉中盆地之間,山多川少,溝壑縱橫,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部偏低,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10座,最高山峰柳林尖山,海拔2101.9米,中部平川海拔800~900米,境北繫舟山系橫亘東西、雲中山系縱貫南北,歷為並北屏障,號稱太原之北大門,為兵家必爭之地。境內有楊興泥屯等8條河流。總面積2070.67平方公里,其中山區占54.37%,丘陵占34.96%,平川占10.67%。

東西兩端為石山區和土石山區,中部為盆地,土石山區占總面積的54%,半坡丘陵占35%,平川盆地占11%,海拔位於800米-2000米之間,全境東、西北三面較高,南面低平,西山地區小雲系,東山地區繫舟山系。

氣候特點

陽曲位於北半球中緯度暖溫帶,屬大陸性氣候。境內屬溫暖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平川8℃—9℃,山區5℃—7℃,年平均降雨量為441.2毫米,無霜期為164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41.2毫米。陽曲縣地形差異較大,年平均氣溫也因地而異,中部平川地區平均氣溫8℃—9℃,東、西兩山區5℃—7℃,陽曲縣年平均氣溫為8.9℃,冬季為-6.2℃,春季10.8℃,夏季15.0℃,秋季8.8℃。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8.2℃(1961年6月10日),極端最低氣溫為-25.7℃(1966年12月27日和1970年1月5日)。盆地、河谷溫暖,苔地、高山寒冷,東部地區平均氣溫較中部平川偏低約2℃—3℃,西部山區平均氣溫較中部平川偏低約3℃—5℃。歷年相對濕度為58%,各月相對濕度以8月最大,為74%,以4月最小,為46%,歷年最小相對濕度1%。縣境年平均風速為2.3米/秒,最大風速為24米/秒(出現在1967年5月24日)。

自然資源

陽曲自然資源豐富,宜林地和荒山牧坡廣闊。陽曲縣宜林面積104.6萬畝,牧坡草地55萬畝。東、西兩山宜林面積大,適合造林放牧[3]

礦產資源以煤、鐵、石膏為主,鉛、雲母也有蘊藏。煤炭資源主要有會溝、西黃水煤田,總儲量5000餘萬噸;西莊鄉韓莊煤田,總儲量1173萬噸。礦主要分布於侯村鄉漢嶺村的紅葉梁及王興坪一帶,總儲量94.09萬噸。

人口民族

2017年,陽曲縣共有人口15.8萬。陽曲境內,以漢族人為主體,少數民族極少。據1964年統計,陽曲縣少數民族有蒙古族、滿族、回族、朝鮮族,共20人。其中,蒙古族4人,滿族5人,回族8人,朝鮮族3人。1982年統計,已無朝鮮族,有蒙古族22人,苗族8人,回族9人,共39人,占陽曲縣人口總數的0.03%。1990年統計,滿族32人,蒙古族24人,回族9人,壯族3人,瑤族1人,共69人,占陽曲縣總人口的0.05%。

種植業

以「5萬畝農業科技示範田、10萬畝優質小雜糧、7萬畝乾果經濟林、10萬畝設施蔬菜」四大基地建設為重點,高效農業、設施蔬菜、畜牧養殖、生態觀光四大園區發展為依託,形成龍頭帶動、園區示範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新格局。「十二五」期間陽曲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翻番、畜牧業占農業產值50%以上的目標。

教育科研

「十一五」期間(2006年~2011年),陽曲一中、泥屯中學、新陽二小建成投用,陽曲二中、陽曲三中、高村中學、東黃水中學、凌井店中學、大盂中學等農村中學餐廳、學生宿舍國家發改委國債資金項目全部完工投入使用。2010年規劃改造學校38所,規劃總投資5422.7萬元,改造面積39138平方米。

2011年,陽曲縣的校舍安全工程建設代表山西省接受了國家的檢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給予好評。

山西省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陽曲一中參加高考考生458人,考生達本科線142人。其中達一本線68人,文史類1人,理工類3人,藝文類47人,藝理類6人,體文類5人,體理類6人;達二本線74人,文史類14人,理工類12人,藝文類25人,藝理類1人,體文類17人,體理類5人。

太原市2012年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考試,共有1316人參加了考試,陽曲一中提前招收保送生79人。550分以上優秀生人數305人,達二類重點中學(即十五中線566分)以上人數245人,達一類重點中學(即成成中學線616分)以上人數52人,陽曲縣最高分662分。

歷史文化

有着五千年文明的陽曲縣,是一個歷史人文大縣。陽曲一名始於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到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已成為山西、太原府治所在地,始稱「晉陽首邑[4]

經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共登錄不可移動文物579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0餘處。館藏文物450件。

名優特產

陽曲縣農產品以玉米、穀子、葵花、豆類、山藥蛋、油料等為主產,並盛產蘋果、酥梨、桃(張拔白桃)、葡萄(陽寨葡萄)、(石城、韓寨)、花椒、核桃、仁用杏等乾鮮果品和無公害蔬菜。小國光蘋果為部優產品,小國光、紅富士、酥梨為省優產品,花椒、核桃為國際博覽會金獎,二次滅菌奶填補了山西的空白,暢銷省城市場。山杏、山桃、黃芩、柴胡、串地龍、山棗、蘑菇木耳、野菜等各種野生植物資源豐富,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其主要土特產品還有有:「太后香」、河上咀豆腐乾、大紅袍花椒、核桃核仁、「阿牛」系列奶製品。

風景名勝

陽曲縣有國保金代建築不二寺、無梁殿大王廟、古、秀、懸、奇、險、野於一體的懸泉寺三藏寺水陸殿等建築精品;有青龍、黃寨、三畛、北社、上原等名鎮古村;有郭氏之源於陽曲、繫舟信雨、傅山文化、馬文蔚書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與上海畲山聖母堂齊名的阪泉山聖母堂;有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的天門關赤塘關石嶺關;有龍池山莊青草坡鄉村莊園郭家堡等農家樂旅遊項目[5]

榮譽記錄

2018年5月21日,陽曲縣入選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視頻

陽曲縣相關視頻

陽曲縣全域旅遊宣傳片
山西陽曲,1分鐘炫美宣傳片
陽曲小米大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