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子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鎖子甲,也稱作鏈甲,是一種在鐵器冷兵器時代出現的鎧甲,是用細小的鐵環相套,形成一件連頭套的長衣,罩在貼身的衣物外面。所有的重量都由肩膀承擔,可以有效的防護刀劍槍矛等利器的攻擊,主要的作用還有對弓弩的防禦,但威爾士長弓和中國連弩等強悍的弓弩還是可以侵徹貫穿鎖子甲。十字軍東征時,騎士們幾乎全部披掛鎖子甲[1]。其重量大約13公斤。一般來講,鐵環越細小防護性能越好,每個鐵環都要焊接相連,工作量可想而知。
簡介
鎖子甲,也稱作鏈甲(chainarmor,chainmail),有時簡稱為「鎖甲」,是一種在鐵器冷兵器時代出現的鎧甲,是皮甲問世以來的一次重大革新。
十字軍東征時,騎士們幾乎全部披掛鎖子甲。其重量大約13公斤。
用細小的鐵環相套,形成一件連頭套的長衣,罩在貼身的衣物外面。所有的重量都由肩膀承擔,可以有效的防護刀劍槍矛等利器的攻擊,主要的作用還有對弓弩的防禦,但威爾士長弓和中國連弩等強悍的弓弩還是可以侵徹貫穿鎖子甲。最大缺點是柔軟[2],鋒利的劍猛地刺過來,就很難抵擋,如果是流星錘、狼牙棒這些重型武器大力砸下來,鎖子甲就失效了。製作相當複雜繁瑣,造價高昂。一般來講,鐵環越細小防護性能越好,每個鐵環都要焊接相連,工作量可想而知。
發展
影片《天國王朝》中奧蘭多·布魯姆飾演的巴里安身着鎖子甲。公元前6世紀時,凱爾特人就已會用小鐵圈來編織鐵鏈衣,作為戰爭或比武時護身之用(一說是黑海北部的斯基泰人首先發明了鎖子甲)。雖然5世紀時已經出現了由粗大的鐵圓環互相連接而成的鎧甲,但是巨大的空隙使得它的實用性並不高。在那些文明程度更高的民族中,士兵身上穿着的是防護性更好的整片鎧甲。青銅的胸甲和青銅的大盾,是希臘重裝步兵的象徵和自豪;在馬其頓征服之後的希臘化時代,各國的步兵基本上都以胸甲和鱗甲為主要裝備。對羅馬人而言也是一樣:早期的羅馬軍隊,樣式完全仿照希臘軍隊建成,鱗甲之類的鎧甲是羅馬士兵的主要防具。就防護力而言,鎖子甲的防禦效果並不比鱗甲強;但鎖子甲比鱗甲更為輕便,因此不僅蠻族使用,羅馬的軍官們也接受了它。
可惜的是羅馬時代的鏈甲製作技術失傳了很久,在8世紀時,歐洲的鎖子甲終於再次達到了實用的程度。可實際上真正登峰造極的工藝其實是被羅馬文化影響到的阿拉伯;當初是羅馬人把鎖子甲介紹到西亞的,阿拉伯人的鎖子甲工藝又隨着十字軍東征反饋回了歐洲,自此之後,歐洲的鎧甲製作工藝才真正地發展起來.
另外,由於長時間被太陽照射,鎧甲發熱易灼傷皮膚。為此,騎士們都在外面罩上縫有紅十字紋樣的白色長袍,頭上的圓筒狀鐵盔上開着橫條視孔和用來呼吸的小圓孔。14世紀以後,為了提高鎖子甲的防禦力,在胸、臂和腿等容易受到攻擊的部分,增加了鋼鐵板金護甲。這些護甲成為日後盛行歐洲的板金鎧甲的前身。頭盔也由圓筒狀換成尖錐形。公元2~17世紀之間,雖然鐵片甲冑盛行,但身體的某些部分仍需鐵鏈衣來保護,甚至較落後地區如東歐、中東和高加索、伊朗、印度等地區,由於製作技術落後和氣候炎熱的關係,不流行盔甲,直到16世紀火藥兵器逐漸普及之前,仍視鎖子甲為重要作戰裝備。
鎖子甲在中國古代又稱「環鎖鎧」。一般由鐵絲或鐵環套扣綴合成衣狀,每環與另四個環相套扣,形如網鎖。南北朝時,鎖子甲從歐洲經西域來到中國,最早記載見於曹植的《先帝賜臣鎧表》。《晉書·呂光載記》描述此類鎧甲「鎧如環鎖,射不可入」。唐代極為盛行,並將此甲列為13種甲制之一明代和清代還仍有沿用。
視頻
鎖子甲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十字軍東征時貴族騎士們披掛的鎖子甲,你了解多少? ,搜狐,2017-03-11
- ↑ 古代鎧甲性能攻略 ,搜狐,2018-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