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慶市銅梁第二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重慶市銅梁第二中學原圖鏈接來自 正確雲 的圖片

重慶市銅梁第二中學(銅梁二中Tongliang No.2 Middle School),位於重慶市銅梁區,是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學校,重慶市重點中學,重慶市文明單位。

銅梁二中前身是由國民黨政要白崇禧錢大均於1942年創辦的貴族學校,時名西泉中學;1946年更名為四川省立西泉中學;1980年,學校被四川省教育廳批准為完全中學並命名為銅梁縣西泉中學;2001年4月,學校改為民辦股份制高級中學,9月,遷址於銅梁縣城金龍工業園區,更名為銅梁二中。2010年7月27日,銅梁縣人民政府決定回購銅梁二中,並於2010年9月8日雙方簽字生效。銅梁二中重回公辦學校行列。

榮譽

學校藝體教育特色突出,辦有美術、音樂舞蹈籃球、田徑、柔道等特長班,藝體教育取得驕人成績:柔道比賽獲重慶市金牌,獲中俄美術大賽金獎,獲縣第十三屆藝術節舞蹈一等獎,女子籃球隊獲重慶市區縣第一名等。

六十年歲月如歌,六十年桃李滿天下,二中人以「敢為天下人先」的豪邁闊步向前,去迎接未來教育的挑戰。二中全體師生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獻身於自己的工作和學習中,將學校建設得更好,使學校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立於不敗之地。學校現有高中教學班78個,在校學生5000餘人。教職工280餘人,其中中高級教師156人,市、縣級骨幹教師53人,聘有9名中學教研員。學校採取校本培訓、專家指導、教育科研等方式,使教師整體素質得到顯著提高。

銅梁二中連續幾年高考在重慶市同級聯招學校中名列前茅:2006年高考上線突破千人大關,並有楊娟、蘭平、何慶喜等同學考入全國十大名牌大學;2007年高考再創輝煌, 1038名同學參考,總上線958人,其中重點、本科上線360人,總上線率達92.3%;2008年高考總上線人數達1081人,升學率超市平10個百分點,創二中歷史最好成績。

學校始終堅持「為家長服務、為學生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服務理念,不讓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因貧困而輟學。學校每年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數十萬元,獎勵、扶助優秀學生、貧困學生,讓他們順利完成學業,考入理想的大學。趙呈潤、蘭平等同學先後獲「西部助學金」4萬元;冷繼偉、彭艷等同學先後獲「張邦藩獎學金」5000元;劉琴、田清清等同學先後獲「明德獎學金」4000元;吳仇、朱富傑等同學獲縣團委「圓夢行動助學金」4000元。

學校藝體教育特色突出,辦有美術、音樂、舞蹈、籃球、田徑、柔道等特長班,藝體教育取得驕人成績:柔道比賽獲重慶市金牌,獲中俄美術大賽金獎,獲縣第十三屆藝術節舞蹈一等獎,女子籃球隊獲重慶市區縣第一名等[1]

基礎設施

搬遷後新的校區占地120畝,建築面積2萬餘平方米。校園布置井然有序,美觀整潔,綠樹成蔭,是青年學子立志成材的搖籃。校園裡並行排列着一憧憧雄偉的教學樓,現代化的科技館為學生掌握科技知識提供了優越的實驗場所,設計科學、舒適幽雅的宿舍里時時傳送着同學們的歡聲笑語;標準的運動場上,設施齊備的體育館內,龍騰虎躍着同學們矯健的身影;碧水悠悠的游泳池,時刻準備為你洗去睏乏;教育氛圍濃郁的文化長廊展示了二中的才智。

先進的教育設施設備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有力保障。近兩年來,學校投資500餘萬元,購置了電腦鋼琴及各種現代化教學設施設備,完善了圖書閱覽室、語音室、多媒體電教室、美術室、音樂室,大力推進電化教學,讓學生多渠道獲取優秀的教育信息,更形象地接受現代化科技知識[2]

師資力量

學校除發揚「剛、誠、弘、毅」的品格外,還堅持「三個方面」的教育方針,按照「教育市場」的規律,把握「二中」體制特點,堅持以「育人為本,個性發展」的辦學理念,使學校的辦學效益、質量、規模逐年擴大。學校現擁有7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000餘人,教職工250餘人,教師236人,其中中學高級講師28人,一級教師116人,聘外籍教師1名,中學研究員8名。

視頻

重慶市銅梁第二中學 相關視頻

銅梁二中採訪
2018足協杯第一輪:巴大FC vs 銅梁二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