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鄭州綠博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鄭州綠博園

中文名;中國綠化博覽園

地理位置;河南省鄭州市鄭開大道人文路

氣候類型;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占地面積;2939畝

開放時間;夏季8:30~18:00冬季9:00~17:00

景點級別;AAAA級

門票價格;20元(學生票半價)

中國綠化博覽園位於鄭州市區以東鄭汴產業帶白沙組團與官渡組團之間的生態綠化防護帶內,萬三路(規劃的新107國道)以東,中央大道(鄭汴物流通道)以南,人文路兩側,展現全國各地、各行業綠化建設成就和特色,成為弘揚生態文明,倡導綠色生活,普及國土綠化知識的教育基地,成為老百姓回歸自然、親近自然,共享生態建設成果的主題生態公園,鄭州綠博園現今已經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第二屆綠博會在鄭州舉行,它是國內綠化行業的盛會,被譽為「綠化領域的奧運會」,每五年舉辦一次,首屆綠博會於2005年在南京舉辦。

序言介紹

綠博園區規劃設計立足生態性、注重示範性、拓展休閒性、彰顯文化性和科技性,融入了綠色生命、綠色生活、綠色經濟、綠色家園和綠色科技的理念,充分體現"讓綠色融入我們的生活"的主題。綠化景觀結構分為 "一湖、二軸、三環、八區、十六景"。

一湖為中心湖區 "楓湖"。

二軸為"綠色宣言"景觀軸和"山水中原"景觀軸。二軸線交匯于楓湖,形成全園視覺中心。

三環為三個景觀環,內景觀環體現湖光山色的"綠博"美景。中間景觀環主要為各類展園,為"綠博園"精華薈萃帶。外景觀環為背景森林帶,是整個園區的綠色大背景。

八區:全園分為入口區、楓湖區、展園區、濕地區、背景森林區、綠色生活體驗區、休閒娛樂區和苗木花卉交易區八區。

十六景:指外八景和環湖八景。外八景是指內環以外八景,包括挹秀亭、桃花源、多彩大地、果林花溪、森林劇場、科普園、北入口、東入口。環湖八景包括楓湖半島、陽光沙灘、生態浮島、觀景台、演藝中心、東碼頭、西碼頭、南碼頭。中心湖水具有流水環繞、碧波蕩漾、水綠交融、坡島交接的水系特徵。以修規布局為基礎,強化結構、明晰功能、落實景點,提升景觀。形成綠博園"一湖、二軸、三環、八區、十六景"的布局形式,使園區功能分區明確、空間結構清晰、景觀特色鮮明。屆時,將邀請全國各省 自治區、直轄市)和港澳台地區及計劃單列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內大型企業 部門)、河南省、鄭州市國際結好城市和河南省古都城市分別建設體現各省、市 企業部門)地方特色的精品園林景觀。

鄭州綠博園面積2939畝,相當於鄭州城區內的碧沙崗公園、人民公園、紫荊山公園的總面積,於2009年8月26日開工,累計完成投資14億元,園內不但有國內各省、市及相關行業的86個和8個國際友好城市修建的永久性展園,還有觀光塔、展覽館、音樂噴泉、綜合服務中心等多項主體建築工程;栽植各類綠化苗木700多個品種、63.5萬株,園內開挖的楓湖,水面面積有260餘畝。

趣橋世界

"趣橋世界"驚險、夢幻、新奇,帶來前所未有的快樂,那一種驚險、快樂,無法用言語,文筆去描寫出這樣一個真實的趣橋世界,只有親臨才能感受那種實實在在的感覺。滾筒橋、情侶橋、五環橋、手吊環橋、吊樁橋等20座造型不同、功能各異的運動橋會令您產生一顯身手的衝動。[1]

趣橋世界是2013年綠博園重點投資建設的大型遊樂設施,將於2013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趣橋世界共有二十座橋組合而成,每座橋橋體造型各異,名稱與設計均有獨特的含義,各具特色。其遊樂焦點除了在色彩、造形上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外,更重要的是遊人參與性強,過橋的難易程度很具挑戰性,有令人恐高的五環橋;也有集體力、平衡力於一體的吊樁橋;有嘗試體形靈活性的鑽圈橋;也有意義獨具的要雙人攜手才能過的情侶橋等等,對不同年齡、興趣、膽量的人都有極高吸引力。

自然條件

選址條件

綠博園位於萬三路(規劃的新107國道)以東,中央大道(鄭汴物流通道)以南,人文路兩側的鄭汴產業帶白沙組團與官渡組團之間的生態綠化防護帶內,規劃面積2939畝。

氣候條件

綠博園區域屬典型的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春旱多風;夏熱多雨;秋涼清爽;冬寒乾燥。年均氣溫為14.2℃,極端最低氣溫-17.9℃(1955年1月2日和1971年12月27日),極端最高氣溫為43℃(1966年6月19日)。區域全年平均無霜期為227天,初霜期在11月11日左右,終霜期在3月28日左右。地溫多年平均為16.1℃,平均凍結日為81天,凍土深度為250px。

區域內春、秋、冬季多風,年平均風速為2.5m/s,風向多偏北,每年以12月份和1月份最多,最大風力8~9級,風速24m/s。冬春兩季西北風和東北風偏多,其中西北風向頻率占63%;夏秋兩季東南風或偏南風較多,風力2~3級,8級大風次數較少。冬春季節大風常造成揚沙或沙塵暴天氣,夏秋季節大風常伴隨雷雨或冰雹天氣出現。

區域內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385.3小時,日照率為54%。

區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49.9mm,最大年降水量為1041.3mm(1964年),最小年降水量為384.8mm(1986年)。全年降水多集中在6~9月,平均為 421.7mm,占年降水量的64.9%,7月份降雨量最大。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508mm,6月份蒸發量最大,201.3mm,2月份最小,61.6mm。多年平均絕對濕度為12.6%,空氣相對濕度為66.0%。

水利條件

園區東臨黃河引灌渠,西南臨近賈魯河,一般條件下地下水位在4~6m之間,豐水期不足2m,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但豐水期易產生內澇。

交通狀況

鄭州綠博園位於鄭汴新區的核心地段,在鄭開大道以南2公里,西臨107國道,北接鄭汴物流通道,東至中牟縣人文路。

地形地貌

園區地勢基本平坦,西高東低、南高北低、略向東北方向傾斜,最大高差約2m,局部分布小型沙丘,對環境影響不大。園區南側為一處奶牛養殖小區,內部地貌情況較複雜,建築、大規格泡桐、鋪裝分布其中。

土壤條件

(1)、土壤剖面特徵

園區土壤基本是沙質潮土和輕壤質潮土。成土母質主要為河流沖積物。由於河水的流速和流量不同,母質沉積的厚度和沉積的顆粒粗細有很大差別。潮土多是在河流沖積物的基礎上,經過開墾利用而形成的一種耕作土壤。基本上分為3層:表面為淋溶層(0~500px),基本表現為土層較堅實,有沖積黃粘土層,質地稍粘重,有機質含量稍高,顏色較深;20~1500px為細沙土,基本表現為沙粒較細,有機質含量低,顏色淺等;1500px以下為粗沙土,基本表面為沙粒較粗,顏色淺,園區土壤大部分為此種類型結構。

(2)、土壤養分特徵

園區內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基本在8.0 g/kg以下,並且隨深度的增加而顯著減少。園區土壤pH值比較穩定,稍偏高,在7.3~7.8之間,較適宜園林植物的生長。土壤中的氮供應不足,會影響樹木的生長速度,使植物植株矮小、葉色變淡、變黃。該區土壤的鹼解氮含量整體偏低,表土層一般為20~40 mg/kg,且隨土層深度的加深而減小。該區土壤的速效磷含量整體水平偏低,且隨土層深度的增加而減小。

綜合評價

(1)、區域處於南北氣候過渡帶,適生植物品種眾多,利於園區建設,可以形成豐富的種植景觀。

(2)、區域春季乾熱風對植物栽植影響較大,多發生在4~5月,應給與足夠重視,並應採取相應防護措施。

(3)、園區水利條件良好,地下資源豐富,但豐水季節易產生內澇。

(4)、土壤ph值較適中,中性偏鹼,土壤綜合肥力較差。土壤質地偏沙,保水保肥性較差。

(5)、區域內適宜植樹的季節為:

冬季:11-12月份 春季:2-4月份

相關視頻

鄭州綠博園花燈開啟 等你來看

參考資料

  1. 遊覽鄭州綠博園的作文 , 360搜索 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