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超強颱風珊珊

超強颱風珊珊英語:Typhoon Shanshan,國際編號:0613,JTWC編號: 14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Luis),是2006年太平洋颱風季[1]的一個熱帶氣旋。「珊珊」一名由香港所提供,是一個頗為普遍的少女暱稱,並紀念香港首位奧運金牌得主,滑浪風帆選手李麗珊

目錄

發展經過和移動

香港天文台於2006年9月9日把位於雅蒲島北方460公里處一個熱帶擾動升格為熱帶低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在9月10日把它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14W,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則將它命名為Luis。日本氣象廳於同日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它命名為珊珊。

珊珊初時以時速10公里向西北移動,在9月12日加強為一颱風,並在呂宋海峽以東轉向偏西移動。其後它大致維持強度不變直到9月15日,它達到四級颱風強度,並發展出一個直徑約50公里的風眼,同時轉向北偏西移動,當晚在台灣東方200多公里處略過。

9月16日上午4時半,珊珊於日本沖繩縣八重山郡西表島登陸[2]

珊珊在西風帶亞熱帶高壓的引導下,加速至時速35公里向北偏東移動,但同時開始減弱。珊珊在9月17日下午5時以一級颱風的強度於日本長崎縣佐世保市登陸,並穿越九州西北部,進入日本海。9月18日,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當晚轉化為溫帶氣旋

影響

台灣

台灣的中央氣象局於9月14日發布海上颱風警報。珊珊於當地時間9月15日在台灣東方200多公里外略過;受到珊珊的環流影響,台灣各地有陣雨

日本

珊珊是自1977年以來對琉球群島造成最大破壞的熱帶氣旋。珊珊的風眼於9月16日清晨時份經過石垣島西表島上空,西表島測得最高陣風達69.9米每秒,(251公里每小時),石垣島則測得67米每秒(241公里每小時)。西表島測得的最低氣壓低至923.8百帕斯卡,石垣島則為926.4百帕斯卡,跟德沃夏克分析法所換算出的風暴中心最低氣壓920百帕斯卡相若。在珊珊吹襲下,沖繩島宮古島、八重山諸島出現廣泛停電。

吹襲過琉球群島後,珊珊在9月17日下午5時於日本長崎縣佐世保市附近登陸,並於8時進入日本海九州共有48萬戶停電,宮崎縣延岡市有一列載有30人的特急列車出軌(詳細參見:JR日豐本線出軌事故),最少5人受傷。日本在9月17日全日共有450班航機取消,來往廣島及九州的子彈列車停駛,海上交通亦受阻。

直至9月18日中午,風暴在日本已造成最少9人死亡、1名記者失蹤,另269人受傷。

視頻

超強颱風珊珊 相關視頻

回顧歷史上登陸我國的超強颱風有哪些?
2000年西北太平洋颱風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