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豹式坦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豹式坦克,又名五號中型坦克(德語:Panzerkampfwagen V Panther),是在1941年「巴巴羅薩」行動後,德國為應對蘇聯T-34坦克,而研發生產的新型坦克,制式編號為Sd.Kfz.171,該坦克採用了新式55°傾斜裝甲和長身管L/70 Kwk42 75毫米主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成功的中型坦克之一,五號中型坦克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中首次投入實戰,一直服役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在戰爭後期,該型坦克與四號坦克是德軍並列裝甲主力。而它亦被認定為德國在二戰中最出色的坦克,並與蘇聯T-34/85坦克齊名。[1]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豹式坦克
        外文名稱         Panzerkampfwagen V Panther(德語)
        研製時間         1938年
        定型時間         1941年
        服役時間         1943年
        生產國家         納粹德國
        別   名         五號中型坦克;黑豹坦克


發展沿革

豹式坦克早期繪圖圖片來自騰訊

研發背景

早在1938年,德國就已提出了新型坦克的研發計劃,並定名為VK2001.其中VK代表履帶車輛,2001代表20噸級別第一方案。德軍計劃用這種新型坦克逐步取代三號坦克四號坦克。然而,當VK2001的各方面研製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時,前蘇聯T-34坦克的出現打亂了德軍的既定計劃。技術部門的分析結果認為,正在研發的新型坦克的發展情況,根本無法解除來自T-34的威脅,最高統帥部不得不廢除20噸級的坦克計劃,改為30噸級的坦克計劃,即VK3001。


研製過程

豹式坦克四視圖圖片來自bilibili

1941年7月,德國軍方授權萊茵金屬公司研究新式坦克炮及炮塔,隨後又對戴姆勒—奔馳公司和MAN公司提出了一些關於30噸級坦克研製方面的技術要求。1942年2月,戴姆勒—奔馳公司和MAN公司相繼推出了自己的最後設計方案,即VK3002(DB)中型坦克和VK3001(M)中型坦克。1942年5月11日,VK3002(M)的設計方案獲得通過並被命名為五號中型坦克。(Panzerkampfwagen V Panther)


MAN公司初期預計一個月能夠生產250輛五號中型坦克,但在1943年1月,它卻把目標提高至生產600架。然而即使它多麼努力,由於盟軍的轟炸、生產上的問題及其他困難而使得MAN公司達不到這個期望。在1943年間,平均一個月只生產148輛豹式坦克,在1944年卻增加了67輛的產量。直至戰爭完結,德國總共生產起碼6,000輛五號中型坦克。


豹式作為主力坦克,生產數量只有數千輛原因主要是德國的軍工生產受過晚的總動員影響,必須建造大量潛艇和本土防空力量,並不能象蘇聯一樣把所有力量投入到陸軍和前線空軍的生產中去(蘇聯T-34坦克最大的生產地車里雅賓斯克廠戰前是生產火車頭的,而戰時蘇聯幾乎全部的鐵路器材都來自援助)。而且英美的戰略轟炸也嚴重影響了德國軍工的生產。[2]


投入戰場

工廠中豹式坦克生產線圖片來自360圖書館

豹式坦克在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中首次參戰就大放異彩,德軍首次投入豹式坦克是200輛。這200輛坦克在一天的戰鬥中就擊傷擊毀蘇軍坦克700多輛,很多蘇聯T34坦克在2000米距離內跟豹式坦克對射,豹式坦克的80毫米傾斜裝甲可以輕鬆彈開炮彈,然而豹式坦克只要發射炮彈能夠擊中T-34/85坦克,就能將其擊毀擊傷。在整個庫爾斯克戰役中,德國200輛豹式坦克只有十多輛被蘇聯坦克徹底擊毀,131輛進入工廠維修,30輛坦克還能正常運作。 由此可見豹式坦克的性能強大。


1944年7月1日中午,一輛德軍黑豹坦克在諾曼底西部的海灘上和至少30輛M4A3中型坦克在350米的距離相互開火只用了30分鐘黑豹坦克就把17輛美軍坦克打成了廢鐵然後立即撤離。1944年7月27日諾曼底戰役中,隸屬黨衛軍帝國裝甲師的中士巴克曼和他的豹式坦克正在追趕大部隊,途中發現美軍15輛M4謝爾曼坦克和一隊卡車沿公路逼近。巴克曼將坦克停在十字路口,單槍匹馬攔住美軍去路,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擊毀9輛美軍謝爾曼坦克和數輛卡車。美軍不得不呼喚攻擊機前來救駕,這才用航空炸彈擊傷了巴克曼的豹式坦克。最後巴克曼從容不迫全身而退,事後獲得騎士鐵十字勳章。1944年10月26日清晨4輛德軍黑豹坦克在巴黎城郊外的23號公路設下埋伏但是在距離美國M4謝爾曼坦克800米時被發現美軍的8輛M4A3坦克先後24次向1輛德軍坦克開火炮彈全部被反彈,而這輛黑豹坦克為掩護同伴撤退向美國的坦克衝來,25分鐘內將28輛美軍的M4A3坦克打成了一堆廢墟而後安然撤離。[3]


結構特點

火力系統

豹式坦克有兩支MG34通用機槍,分別安裝於炮塔上及車身斜面上,有助於掃除步兵及防空用途。坦克的主炮為萊茵金屬公司生產,攜帶79發炮彈(G型為82發)的75毫米半自動KwK42 L70火炮。這款主炮使用了三種不同的彈藥:APCBC-HE、HE和APCR三款,以作為供應彈藥短缺。而75毫米炮在此時並不算是大口徑的火炮,但是豹式坦克的主炮卻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具威力的火炮之一。其特長炮管和強大的推動力,更為其提供了高速的發炮能力。此外,由於坦克上的瞄準器敏感度較低,這使得豹式坦克坦克能夠更容易擊中敵軍坦克。加上此火炮的貫穿能力比88毫米KwK36 L56火炮高(穿甲能力可以在1500米距離擊穿140毫米勻質裝甲,達到了一般88mm火炮的威力),令豹式坦克成為了戰場上強大的坦克之一。

豹式坦克的TZF.12瞄準鏡視角圖片來自bilibili


行進系統

如果把額外安裝的火炮和斜甲排除在外的話,豹式坦克無疑是德國很常見的坦克設計。坦克的重量由預計35噸增加至43噸,更被安裝了一個可以提供700匹馬力,以齒輪箱及掌控系統驅動的梅巴赫HL230P30 V-12汽油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一般被認為可以承受連續行進2000公里的負荷。為了把發動機的故障減到最少,開發人員特意安裝調速器以把發動機的轉數下調至每分鐘2500轉。此外,調速器的安裝也使得豹式坦克行進的速度由55千米/小時下降至46千米/小時。


並列雙扭杆懸掛,每個搖臂連接兩根扭杆,這種設計能將壓力分別分散到兩根扭杆上,行程高達51厘米。配上德系特色交錯式負重輪。使豹式坦克在行駛中顯得十分平穩,大大提高乘員舒適度與射擊穩定性。但複雜的設計使維護變得很困難,其中被吐槽最多就是交錯式負重輪,拆卸維修困難,又易損壞讓後勤大爺是十分頭疼。[4]


懸吊系統

豹式坦克的懸吊系統圖片來自bilibili

豹式坦克坦克的懸吊系統由前方的驅動扣鏈齒輪、後方的導輪和八個塗上橡膠的鋼輪所組成,它更在每個震臂中添上兩支扭力棒作為其懸吊系統的另外部份。因此,五號中型坦克的造價十分昂貴且很費時,但這亦為它帶來了當時較為先進的越野性能。而五號中型坦克的控制系統則以ZF公司設計的7檔AK 7-200同步齒合齒輪箱及MAN公司出產,以控制杆駕馭的單軸條掌控系統組成。其掌控系統允許以一個固定的軸條來驅動每個齒輪箱。當齒輪愈大,轉動的半徑就會愈大。如果其半徑比要求中大,那麼掌舵用的剎車系統就可用來收緊齒輪的轉動。


裝甲系統

豹式坦克採用的是德國最常見的坦克設計,並部分借鑑了蘇聯坦克設計上的思路,採用55°傾斜式裝甲,增加來襲炮彈產生跳彈的可能,而且增加了裝甲水平方向的厚度,使得不易被射穿。因而坦克的重量由預計的35噸增加至43噸。而其斜甲則採用了同質鋼板,經過焊接及鎖扣後變得更為堅固。此外,最初生產的豹式坦克只有一塊60毫米的斜甲,但不久就加厚至80毫米,而豹式D型以後的型號更把炮塔裝甲加強至120毫米的上限,以保護炮塔的前端。而坦克兩側更加上了5毫米厚的裙邊,以保護坦克不受敵人磁性地雷的損害。


豹式坦克的炮塔防盾採用鑄造形式,厚度為100毫米。炮塔可以通過電動或手動裝置旋轉。電動轉動炮塔一周所需時間由15秒至93秒不等,這是由發動機的轉數決定的。手動旋轉手柄有2個,分別在炮長位置和裝填手位置,單個手柄旋轉一周炮塔僅旋轉0.366度,若炮塔轉動一周需旋轉984周,2柄同旋需490周。並且其炮塔轉動與虎式坦克相同,奧托·卡爾尤斯在其回憶錄中講述中提到,豹式的炮塔操作方法與虎式相同都是通過踏板來控制炮塔轉動。[5]


性能數據

豹式坦克使用的700hp(馬力) Maybach HL-230 P30汽油引擎圖片來自bilibili
重量         44.8噸
車組         5 人(車長,炮長,司機,裝填手,無線電操作手)
車長         6.87米;8.66米(含主炮)
車寬         3.27米;3.42米(含側裙)
車高         2.99米
發動機         700hp(馬力) Maybach HL-230 P30汽油引擎
最大時速         46公里/小時
行程         250km-300km
油箱容量         730L
主武器         75毫米半自動 KwK42 L/70 火炮
副武器         2 架 7.92mm-MG34機槍
火炮俯仰角         俯仰角 -9°~+18°
火炮旋轉方向         旋轉方向 360°
彈藥         75mm炮彈 82發 和 7.92mm機槍彈 5000發
裝甲         15至120毫米
主炮的穿透力         1500m穿深140mm勻質裝甲
瞄準鏡         卡爾·蔡司TZF.12瞄準鏡[6]


坦克評價

德軍豹式坦克運輸線圖片來自360圖書館

豹式坦克的整體設計結合了T-34/76的許多功能,如牽引系統、越野性能、引擎等行動裝置,以及75毫米炮、傾斜裝甲戰鬥裝置。值得一提的是,豹式坦克是納粹德國第一種將傾斜裝甲技術安裝到坦克上的完成品。雖然它的設計在某些方面類似於T-34/76,但它卻是一個設計更為複雜的坦克,而且體積較大,重量也較重,兩者之間擁有很多技術方面的不同。豹式坦克有巨大的重疊路輪和當時納粹德國最先進的懸掛系統,這使它能高速通過崎嶇的地形。德國人知道新型坦克應該不僅是一個相當於T-34/76的「模子」,而是必須在性能、武器、裝甲防護和綜合實力方面優於前者。


但一個新的、先進的中型坦克並不是十全十美的,豹式坦克的生產工序和其他坦克相比較為繁瑣。而這也恰好證明了四號坦克的優勢,五號中型坦克和它相比要重兩倍,在它看來IV號中型坦克幾乎是一個輕型坦克。由於局勢不斷惡化,使得豹式坦克全線生產速度降低,而這也使四號坦克最終保持納粹德國裝甲部隊的骨幹直到戰爭結束。[7]


總體來說,豹式坦克被認定為德國在二戰中最出色的坦克,並與蘇聯的T-34/85坦克齊名。


視頻

實拍德國豹式坦克機動性能展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