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號坦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四號坦克(Panzerkampfwagen IV)為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產的一款用途廣泛的中型坦克。它原本被設計為步兵支援用的中型坦克,作為德軍裝甲部隊的主力武器之一與三號坦克一同作戰。是戰爭期間唯一保持連續生產的坦克。因其優勢主要體現在成熟、易生產、性能平均、使用可靠上,後期儘管虎式坦克豹式坦克威力強大,裝甲堅厚,也從未能替代四號坦克。所以四號坦克被德軍士兵稱為「德意志軍馬」。四號坦克隨德國裝甲師走遍了各個戰場,就連敵人也對它讚賞不已。[1]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四號坦克
        外文名稱         Panzerkampfwagen IV(德語)
        研製時間         1934年
        定型時間         1935年
        服役時間         1939年
        別   名         德意志軍馬


發展沿革

四號坦克在德軍收復甦台德地區的閱兵式上圖片來自bilibili

研發背景

第一次大戰結束後,德國被迫簽訂《凡爾賽和約》,其中協約國禁止其發展與生產坦克,然而到了20世紀20年代中期,德國軍方已體察到未來建立裝甲部隊的需求,故機動兵總司令部參謀古德里安於1930年成立了一個工作組。 1934年1月,陸軍武器署提出了由三號與四號兩種坦克搭配組成裝甲部隊,新的車輛被稱為Bataillonsführerwagen,也就是營指揮車(BW)。IV號坦克定位為支援型戰車,總重量限制在24噸左右。同時為了規避條約,IV號坦克最初研發時也有着「中型拖拉機」的代號。二戰前德軍已生產211輛四號坦克。


生產過程

最初德軍有限的使用四號坦克,因此克虜伯是其唯一製造商。波蘭戰役之前,IV號坦克生產了262台,35台A型,42台B型,140台C型及45台D型。入侵波蘭後,IV號坦克作為裝甲部隊中流砥柱被確定下來,在奧地利城市聖.淮倫天增加了尼柏龍根工廠(由戴姆勒-奔馳管理)。作為擴大生產型號,223台E型交到德軍手中。到1942年,德國生產了462台F1型,強化主炮的F2型也開始生產。此時四號坦克的生產規模已超過原來4倍。


在普勞恩的沃瑪格工廠在新型四號坦克出現後也參與了生產。在1941年平均每月生產39台坦克,1942年提升到83台,1943年每月生產了252台,1944年四號坦克月產量達到了每月300台的頂峰。然而,在1943年12月,克虜伯工廠開始轉產三號突擊炮,1944年春天,沃瑪格工廠開始生產四號自行反坦克炮,僅剩下尼柏龍根工廠在繼續生產四號坦克。由於盟軍在空中及地面攻擊,屢遭挫折的德國工業遭受巨大的壓力。1944年10月尼柏龍根廠在空襲中遭到數次嚴重損失,1945年4月四號坦克的產量下跌到1942年之前水平,大概每月僅有55輛坦克走出生產線。[2]


初入戰場

戰鬥中的四號坦克圖片來自bilibili

戰前生產的211輛四號坦克,其中參與波蘭戰役的有198輛,其餘則留在裝甲兵學校或預備隊等。當時德軍坦克共有1445輛一號坦克、1223輛二號坦克、98輛三號坦克及211輛四號坦克,三、四號坦克占總數不足百分之10。整場戰役中只有19輛四號坦克被擊毀。波軍具有擊毀德軍裝甲部隊能力的坦克不足200輛,反倒是其反坦克炮對後者造成的威脅較大。此亦使德軍官兵對步兵支援坦克四號坦克的期望更大。


法國戰役

1940年5月10日,法國戰役開始。雖然此前中型坦克產量開始增加,但該戰役的主力仍是輕型坦克。德軍僅投入523輛一號坦克、955輛二號坦克、349輛三號坦克、278輛四號坦克、106輛LT-35坦克及228輛LT-38坦克。戰爭期間,官兵發覺單憑四號坦克的短炮管很難打穿S-35坦克和B1重型坦克的裝甲。S-35坦克的裝甲厚56毫米,而四號坦克炮彈於700米外發射時只能穿透約43毫米的裝甲。相同的尷尬情況亦發生在對上英軍瑪蒂爾達步兵坦克的時候,該坦克的裝甲厚達78毫米,最薄也到65毫米。參與法國戰役中的德國坦克的性能明顯不及英國及法國,德軍能勝出主要依靠良好的通訊系統及新發明的戰術——閃擊戰。法國戰役期間,四號坦克損失達97輛,占總數近35%,戰損率為德軍各類型坦克中最高。之後有人以上述原因建議加厚裝甲並加強武器穿透力,但因為德軍在法國戰役的成果太輝煌,最終還是不了了之。四號坦克於1941年早期還參與了入侵南斯拉夫之戰和希臘戰役。


非洲戰場

行軍中的四號坦克圖片來自bilibili

四號坦克隨後和德意志非洲軍到達北非。此時的坦克團只有在第3及第6連配有四號坦克,合共22輛。沙漠中坦克炮的裝甲穿透性方面,三號坦克在四號坦克換裝長炮管前一直領先。儘管四號坦克相較英軍坦克性能差距不大,甚至在部份領域上有些優勢,但憑其短炮管無法擊穿瑪蒂爾達型步兵坦克厚達80毫米的裝甲,甚至連穿透力較高的三號坦克也不能,瑪蒂爾達步兵坦克的惟一缺點就是其速度過慢。由於非洲的運輪與補給作業之困難,德軍指揮官隆美爾將軍直到1942年才獲得27輛裝備L/43長炮管的IV號坦克F2型。他隨即將那些坦克作為攻擊的矛頭。新式坦克能在1500米外擊穿當時任何英軍坦克,如此的射程在以沙漠為主要地形的北非戰場中具有相當的優勢。儘管德軍獲得新型坦克,然而美國大量提供M3中型坦克和QF 6磅炮,使德軍仍居劣勢,最終落敗。[3]


蘇德戰役

1941年6月蘇聯衛國戰爭爆發時,德軍擁有572輛四號坦克,其中41輛正在維修,因此6月22日時只有439輛四號坦克參與巴巴羅薩行動。戰爭初期,儘管四號坦克的質素比大部分坦克還要好,但對抗T-34坦克KV重型坦克時仍有不足。四號坦克在0距離下亦不能擊穿T-34坦克的裝甲,後者卻能在1千米外就擊穿四號坦克最厚實的正面裝甲。德軍其後開始研發錐形裝藥(次口徑穿甲彈),最初只能擊穿40毫米,然後到70毫米,最後達100毫米。錐形裝藥使只能發射低初速的短炮管四號坦克亦能擊毀其它坦克。激烈的戰鬥使四號坦克很容易故障,7月中時已有近50%發生故障或不能作戰,雖然最後大部分都能修好。1941年未,四號坦克總損失數達到378輛,達同年6月時德軍四號坦克的66%。


1942年裝上長炮管的四號坦克F2型開始分發到前線。現時,四號坦克終於能在1200米外在任何角度擊毀T-34坦克。直至藍色行動開始之前,已經有約135輛四號坦克裝上長炮管。此時其為惟一一種能擊毀T-34坦克KV-1重型坦克的坦克,然而相對於蘇聯紅軍裝甲部隊的數量來說還是太少。1942年6月至1943年3月期間,四號坦克成為德軍最重要的坦克,裝甲師中大部分亦是四號坦克。儘管虎式坦克在1942年開始服役,其極少的數量對戰役影響不大,而且虎式在初期經常故障。而豹式坦克至1943年5月才送到東線戰場的官兵手上。四號坦克的重要性亦可在其損失數中看出,1942年有502輛四號坦克在東線損失。


至1943年,包括庫爾斯克會戰在內,IV號坦克繼續維持其重要角色。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新型黑豹坦克的可靠性仍然不足,作戰效率低下。因此,就庫斯克之役德軍已投入841輛IV號坦克。至1943年,德軍已在東線損失共2352輛IV號坦克,某些裝甲師甚至只剩下12-18輛坦克可用。


戰爭後期

一輛四號坦克正在過橋圖片來自bilibili

從北非戰場之後,德軍的新型四號坦克終於在諾曼底登陸第一次見到M4謝爾曼坦克。此時,四號坦克占德軍坦克約一半。11個在諾曼底地區活動的裝甲師中,大部分皆是由一個四號坦克團及一個豹式坦克團組成,共約160輛坦克,而同時武裝親衛隊轄下的裝甲師通常裝備精良。戰役之初,由於四號坦克在諾曼底的森林中隱藏得很好,而且其主炮口徑達75毫米,對盟軍的坦克極有優勢。但四號坦克在發動德軍的西線反攻行動時仍顯得十分脆弱,由於盟軍掌握制空權,又有良好的補充,四號坦克極易受到盟軍戰鬥機、反坦克炮、反坦克殲擊車攻擊而毀損。諾曼底戰役卡昂地區,有一些晚期四號坦克被埋在地下僅露出炮塔作為固定火力點,這種火力點極難被察覺及摧毀,作戰中試圖接近的盟軍坦克部隊遭到了慘重的損失。


1944年,有2643輛四號坦克被擊毀,而這些損失卻越來越難以補充。IV號坦克此時已難以對抗蘇軍擁有的T-34/85坦克ISU-152自行火炮以及擁有122毫米炮的Is-2坦克。美軍也裝備了M10、M18、M36反坦克殲擊車,英軍也改裝了謝爾曼,加裝了QF17磅反坦克炮,稱為謝爾曼」螢火蟲「。雖然四號坦克的劣勢開始明顯,但由於豹式坦克的補充開始變慢,大部分裝甲師,甚至連屬於精銳單位的武裝黨衛隊「帝國」裝甲師的坦克也都以四號坦克作為主力。1945年1月,德軍又於東線損失了287輛四號坦克。總計下來,德軍共於東線損失了6153輛四號坦克,占其損失總數近75%。


戰後,一些四號坦克被敘利亞等國家購買,參加了早期的中東戰爭,到1967年仍可在戈蘭高地戰場看到敘利亞軍隊中的四號坦克身影。[4]


結構性能

四號坦克可用彈藥之一——被帽穿甲彈(APCR)圖片來自搜狐

火力方面

四號坦克的主炮使用的是7.5厘米KwK-37 L/24 火炮(四號坦克A到F型)。它是一種榴彈炮式武器,炮管非常短,只有1.7米長,安裝於炮塔的前部。炮管安裝在導管架支架上,反衝機構和回熱器位於槍管的左右兩側。它的尾部有一個半自動的炮尾。該炮發射了高爆彈(HE)、穿甲彈(AP)和聚能穿甲彈(熱-高爆反坦克)以及煙霧彈和霰彈、炮彈。


通常的穿甲彈是 K.Gr.rot Pz(帶示蹤劑的被帽穿甲彈)或更著名的6.8公斤重的 Panzergranatprone-39。它的初速是385米/秒。能夠穿透41毫米軋制的均勻鋼板,角度30度,距離100米。三種不同的聚能反坦克炮彈在戰爭期間與KwK 37一起使用。除此之外,還使用HL/A、HL/B、HL/C聚能穿甲彈或38HL/A至C級,重量在4.5至4.8千克之間,初速為450米/秒。


事實證明,這種短75毫米的主炮足以對付法國雷諾坦克或蘇聯T-26坦克等國家部署的大多數輕型坦克,但在巴巴羅薩行動開始時,它面對的是裝甲良好的蘇聯T-34坦克KV-1重型坦克KV-2重型坦克,而法國重型坦克 bis重型坦克甚至更早,德國裝甲部隊不僅需要更有效的坦克炮,而且還需要更好的彈藥。HL/A輪於1941年12月12日開始生產,B輪於1942年9月開始生產。從HL/A到HL/C,子彈的穿甲能力從任何射程的70mm增加到75mm,在任何射程的總穿甲能力都增加到了100mm。


聚能穿甲彈屬於一種聚能裝藥,用一個圓錐形或半球形的金屬插入物,其前向開口被一種極為爆炸性的爆炸劑包圍,形成一股冷成型金屬的薄射流,以非常高的速度運動,穿透裝甲板。這種彈藥的一個缺點是其分散性,因為冷成型金屬射流的穿甲能力與子彈的旋轉速度成反比。由於彈丸角加速度大,用長筒高速炮射擊時,其有效性和分散性大大降低。但是作為Pzkpfw的預期角色。四是支持Pzkpfw。三、與碉堡和野戰工事交戰的短管75毫米炮,使用的主要彈藥類型是7.5厘米的霰彈。一枚重5.75公斤的炮彈,裝了0.66公斤的炸藥。事實證明,這些彈藥對非裝甲車輛、掩體和敵軍步兵非常有效。


四號坦克的次級武器。由安裝在主炮右側的MG34通用機槍和由無線電操作員操作的弓裝MG-34裝甲炮(裝甲炮管)組成。早期四號坦克的特點是在MG-34的弓上安裝了一個球架,有些只有一個裝甲襟翼,無線電操作員可以通過它用MG-34或衝鋒鎗射擊。MG-34裝甲車採用了裝甲槍管罩,標準MG-34的獨特通風孔更少。為了便於在坦克狹小的空間內使用機槍,武器使用時沒有木製的槍托,但必要時可以配備一個機槍和一個前裝的雙腳架和一個在坦克外使用的瞄準器。MG-34機槍的口徑為7.92毫米,口徑為7.92×57毫米,理論射速為每分鐘800-900發,初速為765米/秒。

動能方面

雖然在生產的8年裡更改了很多次,但四號坦克的總體布局和外觀從未改變。其發動機位於車輛後部連接到驅動軸,驅動軸本身連接到前部的變速器上。


四號坦克的另一個特點是車體連接的炮塔向變速器傾斜,使炮塔轉得更快。為此,炮塔向左偏移6.50厘米,發動機向右偏移15厘米。驅動軸本身安裝在轉台籃下的底盤地板上。駕駛員坐在坦克的左前方,頭部上方有一個大的方形艙口,前面有遮陽板。駕駛者的遮陽板由50毫米厚的防彈玻璃保護,在戰鬥中可以用裝甲罩封閉。在遮陽板上方有兩個小開口,在上部結構的左側有另一個遮陽板支撐,那是駕駛員使用雙目潛望鏡。駕駛員使用兩個轉向制動器操縱,這兩個制動器在傳統的克虜伯離合器轉向上起作用。在駕駛員的左邊坐着無線電操作員,在一個相同的方形艙口下面,負責一個有效射程達2公里的調幅無線電。他有一種前裝的近身防禦武器(根據不同型號,可以是MP40衝鋒鎗),其旋轉範圍有限,可以安裝在裝甲球架上,也可以只是卡在裝甲開口處。


無線電接線員的視野非常有限。他可以透過球座的瞄準裝置(如果沒有安裝球座的話,也可以透過開口)來觀察。在駕駛員和無線電操作員的後面,是一個帶有75毫米主炮和同軸7.92mm機槍的炮塔。炮手坐在主炮的左邊,靠在座位上,通過前面的望遠鏡瞄準。為了更容易找到任何目標,在瞄準具的小開口旁邊安裝了一個帶裝甲蓋的小面罩。


該坦克裝備了DKW PZW-600 2缸汽油發動機驅動的電動炮塔橫移裝置,提供快速目標捕獲,並在傾斜位置支撐炮塔橫移。在電動炮塔橫移發生故障的情況下,炮手可以操作操縱杆切換到手動橫移炮塔。為了使炮塔完全360度地移動,炮手必須轉動手輪188次。炮塔右側的裝載機負責裝載和維護主炮和車載MG34機槍。主炮和機槍的彈藥被分散在車輛內部的特殊容器中。為了便於觀察,他在炮塔正面的一側有一個與炮手相同的護目鏡。


車長位就在炮尾的正後方,通過在一個車長位周圍安裝5個裝甲護目鏡觀察戰場。當炮手和車長坐在座位上,在狹窄的炮塔中給他們提供至少最低限度的舒適度時,在戰鬥情況下,在重新裝填彈藥的過程中,裝彈者可以把座位摺疊起來,站在主炮旁邊。炮塔的每一側都安裝了一個艙口,以方便炮手和裝彈手進入。每個艙口前都安裝了額外的裝甲遮陽板,提供額外但有限的觀察能力。炮塔後部有兩個裝甲封閉防禦孔,用手槍或衝鋒鎗向每個坦克乘員提供武器,以抵禦敵軍。


坦克裝甲由均勻的無鎳裝甲鋼PP694組成,通過生產厚度不斷增加。底盤後部的汽油/汽油發動機通過3個不同的油箱(I、II、III)供應。一號和三號燃油箱是通過填料外部加注的,而二號燃油箱是通過連接軟管與三號燃油箱同時加注的,連接軟管在加注過程中也會使油箱通風。主燃油箱包含約140升汽油/汽油,二號燃油箱大約110升,備用燃油箱大約220升,總共約470升。[5]


性能諸元

四號坦克四視圖圖片來自模型網
重量         18-25t
車組         5 人(駕駛員,車長,電報員,炮手,裝彈手)
車長         6.63m
車寬         2.88m
車高         2.68m
最大時速         42 km/h(公路)
行程         210 km/ 130km (公路/越野)
油箱容量         470L(包括副油箱)
越壕寬         2.2m
越障高         0.6m
涉水深         1.2 m
爬坡度         30°
武器         75mm KwK 40 L/48火炮; MG34車載機槍*2
彈藥         75mm炮彈備彈87發 ;7.92mm機槍彈備彈3150發
裝甲         10-50mm(後期有外圍附加10mm型裝甲)


坦克評價

四號坦克的素質甚至比盟軍大部分坦克更佳,就連敵人也對它讚賞不已。四號坦克較大的改良空間亦使其經常被改造,成為用途最廣泛的坦克,既有改造為突擊炮、自行反坦克炮,也有改造為彈藥運送車、架橋坦克等。從投產至二戰結束,德國共製造了逾8800輛四號坦克或其改造型。四號坦克參加了幾乎所有戰役,而且表現出相當的可靠性,沒有像豹式坦克初期型號有大量的技術問題,被德軍裝甲兵暱稱為「軍馬」。四號坦克除了由德國自行使用,亦有出口至其它國家,甚至二戰結束後仍有國家將其投入戰爭。[6]


衍生型號





視頻

二戰一代傳奇,德國四號坦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