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譚善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譚善和,湖南茶陵人,1915年出生於貧農家庭,曾用名毅峰。著名湘籍將領,擔任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工兵縱隊司令員兼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司令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原烏魯木齊軍區政治委員。歷任獨立師二團特派員、紅八軍二十三師政治部黨支部書記、宣傳幹事、紅十七師五十團、四十九團特派員、紅六軍團保衛局一科科長、紅十六師特派員。譚善和同志是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全國五屆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中共十二屆、十三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

人物履歷

長征路上

湖南省茶陵縣人,1915年3月1日出生於茶陵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6年在家鄉參加童子團。1929年參加游擊隊。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10月編入湘東獨立師。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六軍團保衛局科長、師特派員。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團宣傳員,師宣傳幹事,團、師特派員等職。1935年入陝北紅軍大學學習。後任八路軍總部特務團組織股股長、野戰政治部保衛部科長,冀魯豫軍區保衛部部長、後勤部政委。參加了晉東南反「九路圍攻」。

抗日烽火

1936年10月入紅軍大學(後更名為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7年8月到八路軍總部警衛團工作,隨八路軍總部奔赴山西抗日前線。1938年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鋤奸一科科長。在左權副參謀長的領導下,負責保衛總部機關的安全。1941年任冀魯豫軍區政治部保衛科科長。1945年任冀魯豫軍區後勤部政委。部長因病離職,他負責後勤部的全盤領導工作。

清匪反霸

1946年任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軍械處處長。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他兼任大別山區商城縣委書記,出色地完成了清匪反霸、爭取群眾、組織地方武裝和創建鞏固的根據地的任務。1947年後,任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部軍械處處長、中共鄂豫三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第二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副政委。參加了進軍大別山、渡江、西南等戰役。1948年任鄂豫軍區獨立旅政委。參與指揮了在河南商城、湖北交界處阻擊國民黨第七軍的戰鬥。不久,調任中共鄂豫三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領導攻占黃安縣城,開闢了100多平方公里的根據地,並控制了通向武漢的交通要道,將城市工作和對敵工作推進到了武漢城內。

渡江戰役

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副政委。參加了渡江戰役。南京解放後,兼任渡江指揮部司令、支援上海長江運輸指揮部副司令員。他領導特種縱隊工兵,冒着敵機的轟炸排除地雷,修復車站、碼頭,保證了長江輪渡、津浦鐵路的正常運行。1950年,他與孔從洲率特種兵縱隊挺進西南。同年3月,特種兵縱隊改編為西南軍區炮兵司令部和工兵司令部,他任工兵縱隊司令員兼政委、西南工兵司令部司令員兼政委。率領部隊艱苦轉戰,克服了地形複雜、空氣稀薄、器材簡陋等困難,修通了長達700多公里的康藏公路雅安一甘孜一海子山段,為取得昌都戰役的勝利,進而和平解放西藏創造了條件。11月,又率4個工兵團和2個工兵學校大隊參加了成渝鐵路的建設,僅用一年多時間超額14%完成任務,築成路基355公里,占成渝鐵路總長的70%以上。

抗美援朝

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工兵指揮所司令員。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工兵指揮所司令員兼東北軍區工兵司令員。他指揮工兵部隊頂着敵機的狂轟濫炸,完成了繁重的交通工程和戰鬥工程保障任務,並和數萬工兵指戰員一道,修路築橋,構築工事,建成了橫貫「三八線」和東、西海岸的永久性防禦陣地。還在志願軍全軍推廣了坑道工事,為粉碎美國侵略軍破壞志願軍交通線的「絞殺戰」,取得上甘嶺戰役、夏季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1953年8月,他率志願軍工兵部隊幫助朝鮮人民重建家園,在平壤完成了修復和新建大同江公路鐵橋、內閣聯合辦公大廈、平壤市綜合醫院等30多項重點工程,受到朝鮮黨政領導的高度評價。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授予他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國旗勳章。

建設新疆

1955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工兵學校校長。後任中央軍委工程兵司令部副參謀長、參謀長、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73年重新工作後,歷任新疆軍區副司令員、中央軍委工程兵司令員、烏魯木齊軍區政委。他兩度在新疆工作,為新疆各族人民辦了許多好事、實事。1985年退居二線。參與了《紅二方面軍戰史》編委會的領導工作。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他是中共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央軍委委員,十二屆中央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1985年和1987年連續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91年6月2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76歲[2]

視頻

譚善和 相關視頻

習近平向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革命先烈敬獻花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