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觀賞鱘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鱘魚是現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動物之一。鱘魚隸屬於硬骨魚綱、輻鰭亞綱、軟骨硬鱗總目、鱘形目。大家通常所說的鱘魚就是指鱘形目的魚類。它是魚類中最原始的類群之一。

世界上現存1目2科7屬27種,僅分布於北半球,現存9個自然分布區,分別為太平洋東岸、北美大湖地區、大西洋西北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墨西哥灣、大西洋東北部、裏海地區、西伯利亞及北冰洋流域、黑龍江水系和日本海、長江和珠江水系口。由於自然環境改變、水工設施修建和過度捕撈等原因,近年來世界範圍內的野生鱘魚資源明顯減少,處於瀕危狀態。

我國自然水域分布的鱘魚有8種。

外形特徵

鱘魚體延長,一般呈梭形軀幹部的橫斷面呈近五角形吻長,體被5行骨板,或有時裸露。無眶間隔、前鰓蓋骨和間鰓蓋骨。頭上骨板或有或無。尾鰭上緣有1行棘狀鱗。鰭條不骨化。背鰭和臀鰭後位。胸鰭低位。腹鰭在背鰭前方。尾鰭歪形,或呈鞭狀,上葉長於下葉。內頭顱為軟骨,僅部分骨化。左右齶方骨與篩骨區或蝶骨區不相連,與頜骨固連。有鎖骨,無椎體。鰾大,鏢管和食道背面相連。食道短。胃部膨大,有幽門囊。腸短,有發達的螺旋瓣。

分布範圍

它們全部分布於北半球,現存9個自然分布區為:太平洋東岸、北美大湖地區、大西洋西北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墨西哥灣、大西洋東北部、裏海地區、西伯利亞及北冰洋流域、黑龍江日本海長江珠江

在我國境內野生的鱘魚有7種,它們有分布於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的史氏鱘、達氏鰉、和庫頁島鱘;分布於長江、金沙江流域的中華鱘、達氏鱘;分布於新疆伊寧等地水域中的裸腹鱘;分布於新疆額爾齊斯河、布倫托海、博斯騰湖的西伯利亞鱘。迄今為止,我國從國外引進了俄羅斯鱘、歐洲鰉、小體鱘、匙吻鱘等十幾個品種作為研究或者是人工養殖。

生活習性

鱘魚棲息在水體中下層。海河洄游性和江河定居性的種類,在產卵期均向河上游移動。冬季多在河道或近岸深水處。仔魚期一般食浮游生物。幼魚期多以底棲的水生寡毛類、水生昆蟲、小型魚蝦及軟體動物為主要食物。成魚期食底棲動物或動植物渣滓,鏟鱘則仍以浮游生物為食。[1]

下屬分類

化石起自賓夕法尼亞至白堊紀,包括幾個已絕滅的科,現生2科6屬26種和亞種,均分布於北半球北部,為一類大中型經濟魚類。

我國有現生種2科4屬9種。

如下所示。

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

鱘科:Acipenseridae [4] 鱘屬:Acipenser

西伯利亞鱘:Acipenser baeriBrandt,1869

達氏鱘:Acipenser dabryanusDuméril,1868

裸腹鱘:Acipenser nudiventris(Lilljeborg,1861)

小體鱘:Acipenser ruthenusLinnaeus,1758

史氏鱘:Acipenser schrenckiiBrandt,1869

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Gray,1834

鰉屬:Huso

鰉:Huso dauricusGeorgi,1775

長吻鱘科:Polyodontidae 長吻鱘屬:Polyodon

長吻鱘:Polyodon spathulaWalbaum,1792

白鱘屬:Psephurus

白鱘:Psephurus gladiusMartens,1861(已滅絕)

代表品種

西伯利亞鱘

學名:Acipenser baeriBrandt,1869。

溯河性魚類。食物以毛翅目、蜉蝣、搖蚊幼蟲等為主。大魚有時食雅羅魚、江鱈等。性成熟晚。

西伯利亞鱘分布極廣,從西部的鄂畢河,到東部的科累馬河之間的西伯利亞各河流之中均有分布。適溫範圍也較廣,適宜生長溫度15-25℃,冬季冰下也能攝食生長,夏季可耐受30℃水溫;在天然水體中生長較慢,而在溫水人工養殖條件下生長快;最小性成熟年齡,雌魚17-18齡,雄魚11-13齡,溫水養殖條件下性成熟提早,雄魚3-4齡,雌魚6-7齡。西伯利亞鱘食譜廣,對人工飼料的接受能力強,具有易馴養、生長快、體形大、肉質好等優良養殖性狀,是前蘇聯德國日本法國匈牙利等國家廣泛養殖的鱘魚種類。

達氏鱘

學名:Acipenser dabryanus Duméril,1868

達氏鱘喜群集於水流緩慢、泥沙底質、富有腐植質及底棲動物的近岸淺水河段活動,為純淡水定居性魚類。食物種類完全是淡水類型,為雜食性魚類,主要食物有蜻蜓目、蜉蝣目、搖蚊科、寡毛類等昆蟲幼蟲及底棲無脊椎動物,其次也食某些高等植物的碎屑以及藻類等。

現今天然產量不多,分布範圍又逐漸縮小,已被列為我國2類野生保護動物。1976年3月在長江宜賓段用人工拴養催產及仔幼魚培育已獲得成功。由於達氏鱘為淡水定居魚類,底棲、雜食性,個體小,性成熟早,能適應大、中、小各類水庫及溪河、山塘等水體,並能和鰱、鱅、草魚等混養,是一種理想的養殖對象。

小體鱘

學名: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1758

下唇中間中斷。吻須較長,其突起發達。為淡水魚,經常生活在河流中,最大體長達800mm。以水生昆蟲為主要食物。雄魚4-5齡性成熟,雌魚5-9齡性成熟,在伏爾加河5-6月在礫水底產卵,產卵11000-137600粒之間。孵化期約4-5日。雄魚和雌魚的生長差別不大。

小體鱘在歐洲分布廣泛,主要分布於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庫拉河和鄂畢河等水域,有洄游和定棲兩種類型。小體鱘適溫範圍較廣,生存水溫1-33℃;是養殖鱘魚中個體最小、生長速度最慢的種類;小體鱘食物較雜,在河流中以底棲生物為食,主要食水生昆蟲幼蟲、甲殼類和小型軟體動物;最小性成熟年齡,雌魚4-7齡,雄魚3-5齡。與其它鱘魚比較,生長速度慢。

中華鱘

學名:Acipenser sinensis Gray,1834

生活在大江和近海中,為底性、洄游或半洄游性魚類。5-6月群集於河口,秋季上溯到江的上游。以搖蚊和水生昆蟲幼蟲、軟體動物、小魚等為主要食物。常見個體50-300kg,最大個體可達600kg。生長較快,但性成熟較晚。生命周期較長,最長壽命可達40齡。懷卵量大,個體絕對懷卵量達30.6萬-130.3萬粒,平均為64.5萬粒。9-11月份至江上游產卵。在長江比較集中的產卵場是在金沙江的宜賓-屏山地段。屬一次排卵類型。產粘着性沉性卵,卵粘在石礫上孵化。成熟卵橢圓形、綠褐色。產卵後親魚多數迅速離開產卵場至下游和河口區棲息。

中華鱘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因為它是白堊紀殘留下來的種類,為我國特有種,已被我國列為一類野生動物保護物種。為了保護此物種,有關部門進行了多年的繁殖、移養、放流等的研究。現已可移養到池塘、水庫中,生長良好,成為一種有前途的淡水養殖魚類。放流成績也很可觀。

白鱘

學名:Psephurus gladius Martens,1861

為海、淡水洄游的魚類,但主要棲息於長江流域的中下層,有時也進入沿江大型湖泊。肉食性魚類。體長80mm以上以魚、蝦、蟹、等動物為食。性成熟遲。雌魚最小成熟年齡為7-8齡、體重25-30kg;雄性成熟較雌性稍早,體重也相應小些。體重30-35kg的魚懷卵量約20萬粒。3-4月為生殖季節。在卵石底質的河床上產卵。產卵場可能在長江上游一帶。卵圓形,黑色,沉性。卵徑約2.7mm。生長速度較快,當年出生的個體體長可達530-610mm,體重0.83kg。雌雄魚在成熟前生長無明顯差異,性成熟後,雌魚長度及重量大於相同年齡的雄魚。

白鱘為我國特有的大型瀕危珍貴食用魚類之一,四川有「千斤臘子、萬斤象」的民諺,據記載、最大個體可達7m、體重達908kg。種群數量不大,漁獲物中以小個體占多數,通常約150kg,為稀有種類。現已被國家列為一類野生保護動物。

2020年1月2日消息,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被宣布滅絕。

施氏鱘

施氏鱘是黑龍江特產和重要的經濟魚類,淡水定居種,也是鱘魚中個體較大的種類,捕獲的最大個體長達240cm、體重102kg。施氏鱘生存水溫為1-30℃,最適生長溫度21℃左右;食性依年齡不同而異,幼魚主要以底棲動物和水生昆蟲為食,成魚也食小型魚類;在黑龍江中生長速度較慢,而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生長很快,;野生施氏鱘最小成熟年齡,雌性9-13齡,雄性7-9齡,人工養殖的最小成熟年齡,雌魚8齡,雄魚7齡,適宜產卵水溫17℃。與其它養殖鱘魚比較,人工養殖,特別是用配合飼料馴養幼魚過程中,施氏鱘攝食食物慣性較強,拒食不熟悉的食物,轉食配合飼料要有相當長的馴化時間。20世紀末,施氏鱘已成為國內最主要的鱘魚養殖種類,其產量約占鱘魚總產量的一半以上。2002年5月,施氏鱘的全人工繁殖試驗首次在中國取得成功。

俄羅斯鱘

俄羅斯鱘主要分布在俄羅斯的伏爾加河和庫拉河。其適宜生長溫度為8-25℃.,最適溫度23℃左右;以底棲軟體動物、蝦、蟹及小型魚類為主要食物;最小性成熟年齡,雌魚12-16齡,雄魚7-9齡;是個體較大,性成熟較早的鱘魚種類。其體色發黃、骨板大,商品魚價格較低。

匙吻鱘

匙吻鱘是匙吻白鱘科2種鱘魚之一,也是北美洲特有的淡水經濟魚類,分布於密西西比河和密蘇里河等幾條大河及其毗鄰的海灣流域,遍及美國的26個州。生存水溫1-35℃的,適宜生長水溫25-30℃;匙吻鱘終生以浮遊動物為食,是養殖鱘魚中惟一的濾食性種類;其適溫範圍廣、生長快,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高,養殖方式又與花鰱相似,適合池塘、網箱和大水面增養殖

雜交鱘

此種雜交鱘是歐鰉和小體鱘的雜交後代,也是俄羅斯經幾十年的育種研究選育出的各種性狀最優秀的雜交組合,具有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性成熟早(5-6齡)、後代可育、遺傳性狀較穩定等特點,歐洲許多國家先後引進養殖。

黑龍江雜交鱘

黑龍江雜交鱘是施氏鱘和達氏鰉的雜交後代。施氏鱘和達氏鰉在自然狀態下就有雜交的子代。無論正交還是反交均能獲得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後代的適應能力、抗病力、生長速度以及配合飼料馴養等方面都表現出優勢。

種群現狀

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所有物種均已列入CITES保護物種名錄,其中短吻鱘(Acipenserbrevirostrum)和大西洋鱘(Acipensersturio)2種為附錄I物種,其他25種均為附錄Ⅱ物種。IUCN瀕危物種名錄¨叫也已將鱘形目中19種列為瀕危物種,其中17種為極危等級,2種為瀕危等級。我國是鱘魚主要分布國,境內共有鱘魚2科3屬8種。中華鱘(Acipensersinensis)是我國特有種,分布在長江和珠江水系,為我國一級保護物種,由於水工設施修建阻隔其洄游通道,導致野生中華鱘資源逐年下降;史氏鱘(Acipenserschrenckii)和達氏鰉(Husodauricus)分布在我國黑龍江水系,由於自然環境改變和過度捕撈等原因,這2種鱘魚資源也呈現減少趨勢,列入我國二級保護名錄。我國野生鱘魚資源現狀令人擔憂,急需加強資源保護。

全球的27種鱘魚中,有23種瀕臨滅絕,17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度瀕危,代表着以鱘魚為旗艦物種的淡水生態系統在衰退。「這也在我們發布的地球生命力指數報告中得到印證,2018年的報告顯示:淡水生態系統的生命力指數下降82%,是所有生態系統中下降速率最快的。

長江鱘,又名達氏鱘,為淡水定居性魚類,是我國長江獨有的珍稀野生動物。長江鱘出生和成長都在長江上游至金沙江下游江段。受人類活動影響,從20世紀後期開始,長江鱘自然種群資源規模急劇縮小,至2000年左右自然繁殖活動停止,自然種群已無法自我維持,面臨野外絕跡風險。2010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其升級為極危級(GR)保護物種。

設施化養殖

鱘魚設施化養殖是指採用工程技術手段,使養殖環境相對可控,進行高效生產的一種現代養殖方式。設施化養殖模式主要包括流水養殖、網箱養殖和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苗種生產主要以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方式為主,成魚養殖則以池塘和網箱養殖方式為主。

流水養殖

是以優質的泉水或江河水等為水源,通過機械提水或利用地形自然落差,使魚池中水體保持適宜的流速和流量,養殖水不重複使用。該養殖模式的優點是成本低,便於管理;缺點是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可控性較差,養殖外排水易污染環境。

網箱養殖

是利用水庫、大型河道等大水體等生態水域,結合網箱內小水體密集養殖的一種養殖方式,優點是收穫方便、產量高,缺點是受外界環境影響大,且易污染水體環境。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

是集成眾多設施和設備,採用水溫調控、生物淨化和殺菌消毒等多種技術手段,使養殖對象生長環境相對穩定。該養殖模式優點是養殖水質高效可控,可實現養殖對象的健康生長及低廢排放,缺點是運行成本相對較高。

養殖要點

養殖密度

不同的鱘魚養殖模式或同一養殖模式下不同規格的鱘魚,養殖密度均有所差別。工廠化循 環水養殖密度最高,網箱養殖密度次之,流水養殖密度最低。養殖密度對鱘魚的生長影響較大, 密度過高對鱘魚的生長具有消極作用,特定生長率和日增重及攝食率顯著降低。 投飼策略

投飼策略主要包括投飼率和投飼頻率。不同規格的鱘魚,在不同養殖模式及環境下,投飼 策略有差異,不同的水溫條件下,投飼策略也有所變化,確定適宜的投飼策略有助於提高鱘魚 的養殖產量及飼料利用率,減少對養殖環境的污染。一般來說,隨着鱘魚規格增大,其投飼率 逐漸降低。

疾病防控

鱘魚病害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病原體、水環境和鱘魚機體抵抗力等因素, 若水環境發生變化時(如溫度突變、水質惡化、有毒物質、致病生物侵襲等),或機體因其他 原因(如機械損傷、飢餓等)不能適應環境條件時,都會引起病害的發生。鱘魚設施化養殖過程中出現的病害可以分為病毒性、細菌性、真菌性及寄生蟲等,以細菌性疾病為主。鱘魚人 工養殖的病害風險防控應重點從機體抵抗力和環境等方面人手,以預防為主,建立免疫防控、 藥物防控和生態防控的綜合防控規程,加強飼養管理,營造良好生態環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