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裴李崗文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裴李崗文化中國黃河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在仰韶文化之前,由於最早在河南新鄭的裴李崗村發掘並認定而得名。該文化的分布範圍,以新鄭為中心,東至河南東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別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遺址還包括臨汝中山寨遺址、長葛石固遺址、新密莪溝北崗遺址等。

綜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放射性實驗室碳14測定,裴李崗文化的年代在距今約9000年前至7000年前之間,可能跨越約2000年左右。

從考古挖掘的出土文明來看,當地人已經懂得畜牧和耕種。它們會在田裡種植小米,又會在家裡養豬。而當地文明亦是現時中國已知的最早期陶器文明。

陶器以泥質紅陶數量最多,夾砂紅陶和泥質灰陶也有發現。陶器均為手制,大多為泥條盤築[1]。有紋飾器物較少。石器以磨製為主,有石鏟石斧石鐮石磨盤等。

房屋均為半地穴式建築,以圓形為主,亦有較少的方形房屋,有階梯式門道。

地區分布

1977年發現的距今8000多年的裴李崗文化和1921年發現的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發現。半個世紀以來新的考古材料證明,這兩種文化在中國河南省有着廣泛的分布,並以此為中心向四周發展。裴李崗文化是以1977年起發掘的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為代表而得名。

早在1958年,在配合漯河市火電廠的發掘中就發現了裴李崗文化遺存,但一度把該文化歸入仰韶文化的範疇而未能辨認。1959年曾在洛洛陽市偃師澗溝發現石磨盤一套,1965年,在新鄭縣裴李崗發現了石磨盤、石磨棒[2]。1977年,開封地區文管會和新鄭縣文管會又在裴李崗村發現了舌狀形石鏟和泥質紅陶雙耳壺,初步認識到這是有別於仰韶文化的史前遺物。同年,上述兩單位隨即開始對裴李崗遺址的第一次小型發掘。此後,又進行了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發掘   。

裴李崗遺址及其一批同類遺址,具有特徵明顯的器物群,加上碳十四測定的年代,為距今7000餘年,認識到它是早於仰韶文化的新的文化類型,大約70年代末期,提出裴李崗文化命名。這是中國確切認識新石器時代中期考古學文化的肇始。

文化影響

裴李崗文化,無論是生產力還是文化藝術,在中國遠古這塊大地上,與同時期河北磁山文化甘肅大地灣文化相比,無不處於領先地位。考古學家趙世綱在他的《關於裴李崗文化若干問題的探討》中說:「西亞新月形地帶和中國的嵩山東麓,好像東西並列的兩座燈塔,遠在八千年前,同時期出現於亞洲的兩翼,標誌着東半球進入了『農業革命』新時代的黎明時期。」

視頻

裴李崗文化 相關視頻

二十世紀中國重大考古發現 第五集 裴李崗文化
裴李崗文化是目前中原地區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參考文獻

  1. 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中國科普博覽, 2019-10-18
  2. 考古故事:裴李崗遺址的發現與發掘紀實 ,搜狐, 201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