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董樂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董樂山
董樂山1.jpg
原圖鏈結 圖片來源人民網
出生 浙江省寧波市
逝世 北京市
國籍 中國
母校 上海聖約翰大學
職業 翻譯家
作家
美國文化研究學者
親屬 兄:董鼎山

董樂山(筆名麥葉、麥耶,1924年11月14日-1999年1月16日),中國浙江寧波人,作家翻譯家美國社會與文學研究專家。[1][2]

生平事跡

董樂山:董樂山翻譯作品《巴黎燒了嗎?》封面。

先後在私塾、教會小學和教會中學讀書 。1937年,轉到上海租界裡上海光華大學附中繼續學業。

1942年,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外國文學系主修英國文學,受教於莎士比亞專家王文顯教授歐洲戲劇專家姚克教授以及專授新聞寫作的彭望荃教授等學者。不到20歲的他,便以"麥耶"為筆名,蜚聲上海戲劇評論界。他的第一首詩就被《大美晚報》副刊主編柯靈看中並刊出 。

1946年冬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英國文學系。畢業後從事新聞工作。1950年後歷任新華社參編部翻譯、審稿,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教師。1957年被劃為右派。文革後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美國系主任等職。

譯作《第三帝國的興亡》(合譯)、《一九八四》、《西方人文主義的傳統》、《紅星照耀中國》(《西行漫記》)等均有廣泛影響。編有《英漢美國翻譯社會知識辭典》。文革後出版有《譯余廢墨》等散文隨筆集。有四卷本《董樂山文集》。

董樂山譯作:《一九八四》封面。

哥哥董鼎山是中美文學交流傑出的使者。

  • 1940年,參加中共地下黨組織。
  • 1946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英國文學專業。
  • 1950年,考入新華社外文部。之後歷任新華社參編部翻譯、審稿、業務秘書,新華社外訓班教員等職。
  • 1957年,被劃為右派,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長期關押、審訊和逼供。
  • 198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 1981年,調至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擔任研究員。

1982年,赴美國康奈爾大學作為美國盧斯基金會訪問教授,負責接待他的是愛德華·耿教授,一位專門研究中國抗戰時期文學活動的學者,寫過一部專著《不受歡迎的繆斯》,其中評述上海孤島時期的戲劇活動時就引述了許多董當年所寫的劇評 。

1985年,《1984》正式以書籍形式出版,為《反烏托邦三部曲》之一。這三部曲便是英國作家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前蘇聯作家扎米亞京的《我們》,奧威爾的《1984》。

1994年與楊憲益沙博理趙蘿蕤李文俊同獲"中美文學交流獎"。

董樂山:董樂山照片及他的翻譯作品《一九八四》。
  • 1999年1月16日,身患癌症,病逝於北京。他的骨灰被安葬在美國。[3][4]

作品

著作

  • 《譯余廢墨》
  • 《文化的誤讀》
  • 《文化的休閒》
  • 《邊緣人語》

譯作

所獲榮譽

《一九八四》獲1985年廣東地區翻譯一等獎;

《傅征業教授的顛倒世界》獲1980年《文匯報》小說徵文一等獎;

賽珍珠與林語堂》、《拂去歷史的塵埃》分別獲1993年廣東報刊散文一等獎、1995年中美文學交流獎。[7]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