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

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USS Philippine Sea CV-47)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24號艦,在非官方上亦是長艦體埃塞克斯級的14號艦。按舷號次序,她是最後一艘埃塞克斯級;而按建造日期則是福吉谷號。她是美軍第一艘以菲律賓海為名的軍艦,以紀念菲律賓海海戰[1]。艦名原為萊特(Wright),紀念萊特兄弟,在建造中途更改。

菲律賓海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但在戰後下水。她是第二艘參與朝鮮戰爭的美軍大型航空母艦,並進行了三次朝鮮戰爭巡航,期間被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47。朝鮮戰爭後菲律賓海號留在太平洋艦隊,於1955年改為反潛航母(CVS-47)。1958年菲律賓海號退役。1959年菲律賓海號被重編為飛機運輸艦,舷號改為AVT-11,繼續在後備艦隊待命。1969年菲律賓海號除籍,並於1971年出售拆解。

菲律賓海號未有進行SCB-27及SCB-125改建,故其仍有建成時的開放式艦艏,亦未有斜角飛行甲板。

目錄

建造與早年服役

菲律賓海號於1944年8月19日開始建造,離菲律賓海海戰兩個月。1945年2月13日,海軍將艦名由萊特改為菲律賓海。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而菲律賓海號則在9月5日下水。1946年5月11日,菲律賓海號服役,在6月13日前往羅德島州訓練水兵。由於戰後兵員陸續退伍,菲律賓海號大部分時間均停泊在羅德島州,未有任務。9月23日至27日,菲律賓海號在近岸試航,然後搭載航空團。9月30日菲律賓海號離開羅德島州作適航測試,同時訓練航空團。菲律賓海號先前往諾福克海軍基地,再於12日到加勒比海,於11月29日返抵諾福克。

1947年1月2日,菲律賓海號參與跳高行動(Operation Highjump)[2],前往南極洲巡航,測試並訓練軍艦及人員於嚴寒下作戰。8日菲律賓海號經巴拿馬運河,再往南航行。24日菲律賓海號其他軍艦會合。29日,兩架R-4D由菲律賓海號起飛,前往小美洲基地(Little America)。多次策畫美軍探索南極的海軍少將理查德·伯德(Richard Byrd),亦在其中一架R-4D上。這也是R-4D首次從航空母艦上起飛。次日菲律賓海號再派出四架R-4D到小美洲基地,然後返航。2月22日,菲律賓海號再渡過巴拿馬運河,於27日返抵羅德島州。

3月31日,菲律賓海號到關塔那摩灣適航測試,並訓練航空團,於5月5日返抵羅德島州。稍後菲律賓海號再兩次前往古巴海域訓練,於7月9日進入紐約船廠翻修。11月8日,菲律賓海號翻修完畢,稍後往來羅德島州與諾福克訓練。

1948年1月3日至2月4日,菲律賓海號則再到關塔那摩灣訓練。20日菲律賓海號進行首次地中海巡航,途經法國、那不勒斯、阿爾及利亞及希臘,於6月26日返抵羅德島州,並在29日進入波士頓船廠,修理彈射器。7月21日菲律賓海號完成修理,返回羅德島州,並留在近岸訓練。

10月22日,菲律賓海號前往北冰洋訓練,於11月23日返抵羅德島州,並準備再到地中海巡航。1949年1月4日,菲律賓海號與中途島號一同前往地中海。朝鮮戰爭後期的第七艦隊司令克拉克(Joseph J. Clark)在菲律賓海號上指揮。13日菲律賓海號抵達直布羅陀,接替返國的羅斯福號。稍後菲律賓海號分別在利比亞、希臘、塞浦路斯、意大利及奧蘭等地訓練,並與皇家海軍的勝利號(HMS Triumph)一同演習。5月14日菲律賓海號再通過直布羅陀,由珊瑚海號接替。22日菲律賓海號返抵羅德島州,隨即到波士頓船廠翻修。翻修後菲律賓海號繼續在大西洋訓練。

1950年2月16日,菲律賓海號接獲命令,預備轉移到太平洋艦隊,其大西洋艦隊職務,由即將建成的奧里斯卡尼號接替。5月24日,菲律賓海號離開諾福克,在31日經巴拿馬運河,於6月10日抵達新母港聖地亞哥,並預備於10月1日接替在西太平洋執勤的福吉谷號。

視頻

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 相關視頻

羅斯福號航母抵菲律賓海?為何俄羅斯人說我們迫不及待想看到它
美三艘航母齊聚菲律賓海,向外傳遞明確信號,目標已不言而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