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關塔那摩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關塔那摩灣(Guantanamo Bay,西班牙語作Bahia de Guantanamo)。加勒比海一海灣。在古巴東南部。為世界最大、屏障最佳的海灣之一。

長約19公里(12哩),寬約9公里(6哩)。出海口為一條狹窄的水道。可容納大型船舶。

靠近連接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向風水道,戰略地位重要。根據1903年一項條約,這裡建立了一個大型美國海軍基地,後又增建了要塞和機場

1959年古巴革命以來,古巴政府拒絕接受租金,並不時威脅要收回該基地。灣畔有凱馬內拉(Caimanera)和博克龍(Boqueron)二港口。

地理位置

關塔那摩灣南北長近20公里,最寬處8公里。西北距關塔那摩市16公里。扼大西洋經向風海峽進入加勒比海和巴拿馬運河的通道,戰略地位重要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關塔那摩灣 外文名稱 Guantanamo Bay 所屬地區 加勒比海
南北長 近20公里 主權歸屬 古巴 治權 美國

美軍占據

1898年美西戰爭中,美國趁援助古巴獨立之機占領海灣。1903年,海灣被美國租用,闢為海軍基地。

海灣呈葫蘆形,口朝南,分內、外兩港。內港港域寬闊,古巴的博克隆和凱馬內拉商港位於葫蘆腰部兩側。

港及其鄰近海岸為美國海軍基地區,商船可經此出入,但不准在禁區錨泊。現外港是美國大西洋艦隊的作戰和訓練基地,駐有美軍約2200人(1981)。

基地面積11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約70平方公里,水深6~13.7米,多小島和海岬。

外港西岸是沼澤地,東岸為丘陵地。基地主要設施在東岸,建有海軍陸戰隊兵營、機場、醫院和多座軍用碼頭。碼頭可停靠和維修航空母艦。

港口信息

港灣能容各型艦船50艘,外港入口處寬3公里,沿岸大部陡峭,西岸設有海軍航空站。基地內公路縱橫,將機場和海軍碼頭連為一體。全年平均氣溫約25.1℃,年降水量587毫米。6~11月多颱風。基地所需糧食、蔬菜及淡水,平時尚可自給,戰時均賴海運補給。

現狀

關塔那摩灣,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海外軍事基地。該地區是古巴領土,1903年租借給美國。國際上對該地區地位的通行說法是:主權屬於古巴,治權屬於美國 。

歸屬權爭奪

1494年4月30日,西班牙航海家哥倫布在第二次尋找美洲新大陸的航行途中,在關塔那摩灣靠岸過夜。他把那裡的天然港口稱作"大良港"(Puerto Grande)[2] 。

1741年,在英國與西班牙爭奪殖民地的海戰中,英國海軍占據關塔那摩灣達四個月,將其當作英軍的軍港。

1898年6月10日,在美西(美國和西班牙)戰爭中,美軍部隊登上關塔那摩灣,安營紮寨。

不久後,西班牙海軍士兵模仿鴿子的叫聲為信號,靠近美軍營地,造成美軍在此次戰爭中的第一次慘敗。美西戰爭最終以美國的勝利告終,西班牙承認古巴獨立。

1903年2月23日,當時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同古巴政府簽署協約,以每年2000枚金幣(約4085美元)的價錢租下關塔那摩灣。此後每年,美國政府都按此價格給古巴支付"地租",但是卡斯特羅政府從未接受過這些錢。

1906年,古巴反政府武裝暴動,美軍進入古巴境內干涉,並從此派遣美國士兵定期在古巴境內巡邏,以保護美國大莊園主在古巴的土地和財產安全。

1916至1917年,由於古巴大選出現爭議,古巴境內發生大規模衝突,美軍再次出兵干涉,幫助政府軍平息了內亂。

1934年,美國和古巴達成關於關塔那摩灣的補充租訂協議,雙方承認該地區的主權屬於古巴,但只有在雙方同時宣布結束租約後,古巴才能恢復對關塔那摩灣行使治理權。

1939年,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擔心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會燒到加勒比海,於是向關塔那摩灣增派大批部隊,並將其作為海軍和空軍的補給港。

1959年1月1日,由卡斯特羅領導的共產黨武裝推翻了親美的巴蒂斯塔政權,建立了革命政府。

半年後,卡斯特羅廢除了大莊園制度,沒收了本國和美國大莊園主的土地,並把所有美資企業收歸國有。同時,卡斯特羅還宣布美軍占據關塔那摩灣非法。

1961年1月4日,美國和古巴的關係正式破裂,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宣布"關塔那摩灣的地位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1961年4月17日,在美國中情局的直接策劃和指揮下,1400名古巴流亡分子在豬灣登陸,突襲古巴,目的在於推翻卡斯特羅政府。這就是震驚世界的"豬灣事件"。[1] 最終卡斯特羅政府俘虜了大部分流亡分子,結束了這起事件。

1979年,美國總統卡特命令在關塔那摩灣舉行大規模海軍陸戰隊演習,向出現在古巴境內的蘇聯部隊示威。

1991年11月,美軍在關塔那摩灣建起收容所,專門接收由海地前往此處的難民,由於這些難民中大都是HIV病毒攜帶者,美軍不允許他們進入其它地區。20世紀90年代,關塔那摩灣接連出現數次難民暴動。

1999年4月,美國總統克林頓曾考慮將數千名科索沃難民送往關塔那摩灣,但後來放棄了該計劃。

歷史發展

美西戰爭

1898年,美西戰爭接近尾聲時,美國從西班牙手中奪走全部古巴,將其納為保護國,並在關塔那摩灣建立了"美國海軍關塔那摩基地"(U.S. Naval Station Guantanamo Bay)。

1901年2月,美國總統威廉·麥金萊簽署《普拉特修正案》(Platt Amendment),法案規定美國有權對古巴實行軍事干涉,並要求古巴讓岀部分領土給美國建立軍事基地和開採煤礦等。

《普拉特修正案》作為附錄寫入了古巴憲法。根據這一法案,美國在1903年從第一任古巴總統托馬斯·埃斯特拉達·帕爾馬(Tomás Estrada Palma)手中獲得一份租借關塔那摩灣部分土地的永久性租契,起始日期為1903年2月23日。[2]

1905年,帕爾馬再次當選總統,反對人士置疑選舉程序合法性,進而發動起義。

為支持當時政府,1906年美國再次岀兵侵入古巴,占領直到1909年才結束。

古巴人認為《普拉特修正案》允許美帝國主義入侵其領土,因此1934年此法案廢棄。同年兩國簽署一項新的條約,保留了美軍對關塔那摩灣的租契,並允許古巴和其貿易夥伴免費使用此灣。

租金原來為一年2000美元,以金幣形式支付;1934年同時也改成相當於1934年4085美元的等值通貨。除此之外還加入一項條件,規定只有當美國和古巴政府雙雙同意後才能廢止這項租契,或美國放棄基地財產。

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駐紮超過9500名美軍 ,截至2005年是美國唯一設在共產主義國家領土上的軍事基地。

古巴政府態度

卡斯特羅上台後,除唯一一次外,一直堅決拒絕兌付租金,原因在於他認為這個基地是非法的。儘管美國和古巴之間沒有外交關係,但美國同意將古巴的通緝犯遣返,古巴也同意將在關塔那摩灣犯罪的嫌犯押送至美國。

古巴人對美國占領自己的領土一直極為不滿。1969年的《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52條規定,如果一款條約是在一方威脅或強行施加的情況下簽署的(在這裡就是1903年美國將普拉特修正案寫入古巴憲法),則此條約無效。

古巴政府以此為據強烈譴責這款條約和關塔那摩美軍基地的存在。

1964年古巴政府切斷了通向基地的水源供給,迫使美國首先從牙買加運水,後來又建立了海水淡化設備。時至今日,此基地能夠在水電方面自給自足。

美國在冷戰期間岀於擔心古巴襲擊基地,在周圍布滿地雷,地雷帶長達幾十公里,是世界上最恐怖的雷區之一。

如今只有兩位古巴老人每天穿過東北門到基地工作,不過古巴政府已經禁止美軍對古巴人的招募。

軍事用處

20世紀後期,基地的主要作用是收留在公海上攔截的古巴和海地難民,不過從2002年起,基地的一小部分被用來關押在阿富汗和其他地區捕獲的基地組織和塔利班嫌犯(參見關塔那摩灣拘留營)。

2006年3月3日,美國五角大樓公布了被關押在關塔那摩監獄的數百名恐怖活動嫌疑犯的姓名和國籍等身份信息,是美軍方首次公布該監獄囚犯身份。

2009年1月21日,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宣布,將於一年內關閉關塔那摩灣拘留營。

基地事件

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中,關塔那摩基地一度成為美蘇冷戰的最前線,當時美國甚至在該基地部署了核武器。20世紀90年代以後,美軍開始將關塔那摩基地的絕大多數軍事設施和軍事活動遷到美國本土或波多黎各的羅斯福海軍基地。

2000年,美軍封存關塔那摩基地,結束了其作為大西洋艦隊主要訓練基地的使命。

阿富汗戰爭後,美軍在關塔那摩海軍基地設立專門關押塔利班戰俘和"基地"組織成員的集中營。2002年1月,首批塔利班戰俘被押抵關塔那摩海軍基地。

關塔那摩基地內還關押有245名恐怖嫌疑人。關塔那摩軍事法庭自成立以來,因秘密操作、虐囚醜聞和無視被告法律權利而廣受批評。

在美國總統競選中,奧巴馬曾把關閉關塔那摩監獄作為競選承諾之一。[3]

視頻---關塔那摩灣水下攝影訓練


參考來源

  1. 豬灣事件,中國軍網,2017年9月26日
  2. 普拉特修正案,新浪網,2016-07-20
  3. 關塔那摩監獄是怎麼回事?, 生活小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