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根莖

中文名:莖

外文名:stems

狀    態:直立或匍匐

范    疇:植物學

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是大多數植物可見的主幹,也是維管植物兩個主要結構之一,另一個是其根。莖是位於植物生長葉片的節點(或作「結節」)之間的部分。當然,例如仙人掌的變態莖。莖下接根,通過木質部將根部吸收到的水分和礦物質往上運輸到各營養器官,通過韌皮部將光合作用的產物往下運輸。莖來源於植物胚胎的胚芽。胚軸組成部分的莖,準確地說是子葉下的部分。

分枝

莖的分枝是普遍現象,能夠增加植物的體積,充分地利用陽光和外界物質,有利繁殖新後代。各種植物分枝有一定規律。

二叉分枝

這是比較原始的分枝方式,分枝時頂端分生組織平分為兩半,每半各形成一小枝,並且在一定時候又進行同樣的分枝,因此這種分枝統稱二叉分枝。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具這種分枝方式[1]

單軸分枝

頂芽不斷向上生長,成為粗壯主幹,各級分枝由下向上依次細短,樹冠呈尖塔形。多見於裸子植物,如松杉類的柏、杉、水杉、銀杉以及部分被子植物,如楊山毛櫸等。

合軸分枝

莖在生長中,頂芽生長遲緩,或者很早枯萎,或者為花芽,頂芽下面的腋芽迅速開展,代替頂芽的作用,如此反覆交替進行,成為主幹。這種主幹是由許多腋芽發育的側枝組成,稱為合軸分枝。合軸分枝的植株,樹冠開闊,枝葉茂盛,有利接受充分陽光,是一種較進化的分枝類型。大多見於被子植物,如蘋果馬鈴薯番茄無花果桉樹等。

假二叉分枝

葉對生的植株,頂端很早停止生長,成為兩個,開花以後,頂芽下面的兩個側芽同時迅速發育成兩個側枝,很象是兩個叉狀的分枝,稱為假二叉分枝。這種分枝,實際上是合軸分枝的一種特殊形式,與真正的二叉分枝有根本區別。假二叉分枝多見於被子植物木犀科、石竹科,如丁香茉莉石竹等。

生長方式

不同植物的莖在適應外界環境上,有各自的生長方式,使葉能有空間開展,獲得充分陽光,製造營養物質,並完成繁殖後代的作用,產生了以下7種主要的類型。

(1)直立莖

莖幹垂直地面向上直立生長的稱直立莖。大多數植物的莖是直立莖,在具有直立莖的植物中,可以是草質莖,也可以是木質莖,如向日葵就是草質直立莖,而榆樹則是木質直立莖。

(2)纏繞莖

這種莖細長而柔軟,不能直立,必須依靠其他物體才能向上生長,但它不具有特殊的攀援結構,而是以莖的本身纏繞於它物上。纏繞莖的纏繞方向在每一種植物中是固定的,有些是向左旋轉(即反時針方向)如牽牛蔦蘿;有些是向右旋轉(即順時針方向)如金銀花;也有些植物的纏繞方向可左可右,如何首烏。

(3)攀援莖

這種莖細長柔軟,不能直立,唯有依賴其他物體作為支柱,以特有的結構攀援其上才能生長。根據攀援結構的不同,可分為以卷鬚攀援的,如絲瓜葡萄;以氣生根攀援的,如常春藤;以葉柄的捲曲攀援的,如威靈仙;以鈎刺攀援的,如豬殃殃;還有以吸盤攀援的,如爬山虎等幾種情況。在少數植物中,莖即能纏繞,又具有攀援結構,如葎草。它的莖本身能向右纏繞於它物上,同時在莖上也生有能攀援的鈎刺,幫助柔軟的莖向上生長。

有纏繞莖和攀援莖的植物統稱藤本植物。熱帶亞熱帶森林里藤本植物特別茂盛,形成森林內的特有景觀[2]

(4)斜升莖

莖的質地、粗細不一,可為草本,亦可木本,植株幼時莖不完全呈直立狀態,而是偏斜而上,但決不橫臥地面,隨植株生長而莖的上部逐漸變直立,故長成後植株下部呈弧曲狀,上部呈直立狀,如草本植物的酢漿草,木本植物的山黃麻等。

(5)斜倚莖

莖通常為草質,基部斜倚地面,但不完全臥倒,上部有向上生長的傾向,但決不直立,整個植株呈現近地面生長向四周擴展的狀態。這種類型的植物,在生長密集的情況下,可發育為斜升莖狀態。在植物生長較稀疏時,則植株斜倚於地表。如扁蓄馬齒莧等。

(6)平臥莖

莖通常草質而細長,在近地表的基部即分枝,平臥地面向四周蔓延生長,但節間不甚發達,節上通常不長不定根,故植株蔓延的距離不大,如地錦蒺藜等。

(7)匍匐莖

莖細長柔弱,平臥地面,蔓延生長,一般節間較長,節上能生不定根,這類莖稱匍匐莖,如蛇莓、番薯、狗牙根等。有少數植物,在同一植株上直立莖和匍匐莖兩者兼有,如虎耳草剪刀股。在這種植物體上,通常主莖是直立莖,向上生長,而由主莖上的側芽發育成的側枝,就發育為匍匐莖。有些植物的莖本身就介於平臥和直立之間,植株矮小時,呈直立狀態,植株長高大不能直立則呈斜升甚至平臥,如酢漿草。

品種分類

按照莖的變態來分:有莖卷鬚、莖刺、根莖、塊莖、鱗莖、球莖等。

有些植物的莖在長期適應某種特殊的環境過程中,逐步改變了它原來的功能,同時也改變了原來的形態,比較穩定地長期保持下去,這種和一般形態不同的變化稱為變態。有些變態的莖變化得非常奇特,以至在外形上幾乎無從辯認。下面是幾種常見的變態莖。

莖卷鬚

在植物的莖節上,不是長出正常的枝條,而是長出由枝條變化成可攀援的卷鬚,這種器官稱為莖卷鬚。如葡萄莖茁壯成長的節上,即生有莖卷鬚。常見的莖卷鬚中,有分枝和不分枝的兩種情況。有一種很特殊的形態,就是在卷鬚分枝的末端,膨大而成盤狀,可分泌粘質,成為一個個吸盤,粘附於它物上,使植物體不斷向上生長,如爬山虎

莖刺

在植物的莖節上,長出的枝條發育成刺狀,稱為莖刺。同莖卷鬚一樣,莖刺也有分枝和不分枝兩種,前者如皂莢,後者如枸桔、山楂。在許多植物體上都可以看到刺,刺的形態、質地、着生的部位,常常為我們提供了識別植物的有用的依據。植物體上的刺,大體上有三類,一是莖刺,二是皮刺,三是托葉刺,三者的形態、質地、着生部位都有所不同。莖刺來源於枝條,質地堅硬,呈木質,不易折斷和剝落,着生位置始終在節上;皮刺來源於植物體的表皮,質地較軟,呈草質,易於剝落,着生位置不固定,在莖上、葉片上、葉柄上都可出現;托葉刺則來源於托葉,由托葉演變而來,質地不一,但着生位置基本上都在葉柄的基部,常成對出現。正確區分上述三種刺是識別植物的重要前提。

根莖

根莖、鱗莖、球莖和塊莖同屬於地下莖的變態。

根莖或稱根狀莖,是某些多年生植物地下莖的變態,其形狀如根,稱為根莖,如蘆葦、蓮、毛竹都有發達的根莖。俗稱的「蘆根」就是蘆葦的根莖,就是蓮的根莖,竹鞭就是竹的根莖。儘管不同的植物根莖形態各異,但它們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首先根莖都是長在地下,以水平橫向的方式生長,其次在根莖上可以看到莖的基本形態特徵,就是有節,節間,在節上也長葉,在葉腋中同樣也生有側芽(這便是區分莖和根的最基該方法)。根莖的節通常是很明顯的,如藕、黃精,它們的節間呈肥厚肉質;有些植物的根莖節間細長,如蘆葦、白茅。在根莖上所生長的葉,其形態與正常的葉不一樣。通常呈薄膜狀或鱗片狀,不呈綠色,包圍在節上。在根莖的頂端生有頂芽,能不斷向水平方向生長;在側面有側芽,冬筍就是毛竹根莖上的側芽。

塊莖

某些植物的地下莖的末端膨大,形成一塊狀體,這種生長在地下呈塊狀的變態莖稱為塊莖,如馬鈴薯的薯塊。菊芋的地下莖也會膨大成塊莖,俗稱「洋生薑」。在塊莖上同樣可能看到莖的特點,如有節、節間、退化的小葉,以及頂芽、側芽等,如果我們在一塊放置比較久的馬鈴薯塊上仔細地觀察,可以在它上面看到許多凹穴,在一側許多凹穴的中心有一個芽,這就是頂芽,其周圍許多凹穴中生有多個側芽;在凹穴的稍下側有一半圓形橫脊,這就是節,在新鮮的薯塊上,橫脊上可看到有一細小的鱗片狀葉。

塊莖與塊根常常使初學者混淆不清,其實只要運用根和莖的區別,觀察一下有沒有節和側芽,在節上有沒有退化的葉,就可以很容易把兩者區別開來。

鱗莖

某些植物的莖變得非常之短,呈扁圓盤狀,外面包有多片變化了的葉,這種變態的莖稱為鱗莖,如洋蔥大蒜、百合等。上述三種植物都具有鱗莖,但這三種鱗莖的構造又稍有不同。洋蔥的鱗莖四周是一層層套疊的肉質鱗片,把扁平狀高度壓縮的莖緊緊地圍起來,外側有幾片薄膜乾枯的鱗片,是地上葉的葉基。地上葉枯死後,葉片基部乾枯呈膜質,包在整個鱗莖的外面。大蒜在成熟後,鱗莖(即食用的大蒜頭)的底部因木質化而變得緊硬起來,外圍的膜質葉基幹枯而無食用價值,膜質葉間的腋芽卻充分地生長起來,顯得肥厚而呈肉質,即食用的大蒜瓣。百合的鱗莖由許多半月形的肉質鱗片相互覆蓋在縮短了的莖上而形成。顯然鱗莖的形態各有不同,但都可能在它們上面看到莖的特點,有節,有縮短了的節間和葉片。

球莖

某些植物的地下莖先端膨大成球形,稱為球莖,如荸薺慈菇芋艿。球莖是塊莖與鱗莖之間的中間類型,外形似鱗莖,結構近似塊莖,常有發達的頂芽,節和節間明顯可辯,並具有腋芽,鱗葉稀疏而呈膜狀。通常球莖全部埋於泥中。

視頻

莖 相關視頻

一分鐘了解莖
用浴缸種荸薺

參考文獻

  1. 植物的分枝方式,微博,2016-2-23
  2. 攀援莖,植物通,2006-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