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環境工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images/6/65/%E8%88%AA%E5%A4%A9%E5%99%A8%E7%8E%AF%E5%A2%83%E5%B7%A5%E7%A8%8B.jpeg)
《航天器環境工程》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主管、北京衛星環境工程研究所主辦的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國內航天器環境工程專業領域唯一的學術、技術性期刊,廣泛報道本專業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成就,主要涉及空間環境探測、環境效應建模與評價、航天器環境與調控、地面模擬試驗技術、材料性能與環境防護、人機環境工程等,內容涵¬蓋真空與低溫、力學、熱學、電磁學、輻射與防護、光學、材料科學、可靠性、航天科技管理等多個學科。辦刊宗旨是推動航天器環境工程的發展和應用,服務於我國衛星研製、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測。
本刊為雙月刊,彩色印刷,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讀者對象主要是航空航天及有關高科技領域的科研人員[1]、工程技術人員、科技管理人員、高等院校師生以及廣大航天愛好者等。
辦刊歷史
1984年,《航天器環境工程》創刊,為季刊。
2005年,《航天器環境工程》在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14年,《航天器環境工程》作為創始成員之一加入中國航天期刊平台。
2015年6月,《航天器環境工程》相繼與重慶維普公司、超星公司建立出版服務合作。
2014年,成為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的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航天器環境工程》廣泛報道航天器環境工程[2]專業領域的研究成果、技術成就、學術見解和經驗總結,開展學術討論和專業技術交流,並適當介紹國外有關信息和發展趨勢。讀者對象主要是從事航天器環境工程及相關領域的科研和技術人員,以及航空航天類大專院系的教師和學生等。
《航天器環境工程》欄目包括特約稿、環境效應建模與評價、航天器環境與調控、地面環境試驗技術、材料性能與環境防護、設備研製與專業測試、航天器總裝技術、人機環境工程等。
辦刊成果
研究發表
據2018年5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航天器環境工程》共出版文獻2528篇。
據2018年5月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航天器環境工程》載文量為1836。
收錄情況
《航天器環境工程》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等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8年5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航天器環境工程》總被下載286479次、總被引7544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620、(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33。
據2018年5月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航天器環境工程》被引量為5639,下載量為54220;2015年影響因子為0.44,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名第3209名,在航空航天(55種)中排名第17名。
辦刊宗旨
推動航天器環境工程的發展和應用,服務於衛星研製、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與深空探測。
視頻
航天器環境工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科研人員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搜狐,2017-09-11
- ↑ 專業介紹 | 環境工程 ,搜狐,2019-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