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脾虛夾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脾虛夾濕
圖片來自優酷

脾虛夾濕可能是由於飲食生冷、外界濕氣重、久坐等因素所導致,導致脾氣虛弱消化功能下降,進而導致消化不良,可表現為沒有食慾、大便稀溏、容易疲勞乏力等,由於脾虛消化功能下降,可以表現為消瘦、面色萎黃舌淡等症狀,由於脾虛水濕不能正常排泄,可出現四肢浮腫,或者形體肥胖,脈沉滑等症狀。

什麼是脾虛濕盛

脾氣太虛會導致運化水谷的功能異常,正常人體中水濕津液無異常,正常循行於人體的經絡氣血及血管中,正常不會出現任何症狀。當出現虛弱時,體內的水濕運化不出,最後聚集於體內,濕氣就會變得旺盛,形成痰飲或痰塊。患者會出現納呆、食慾降低、腹瀉等症狀,部分患者早晨起床時會出現五更瀉。臨床上脾虛濕盛的患者大部分情況下有明顯的症狀,如頭髮油膩、面部油膩、脫髮、晚上睡覺流口水、舌胖大、鋸齒舌等症狀。

在治療上以除濕化痰、[理氣寬中]]為主,可以用平胃散合二陳湯為主方治療,方中蒼朮、半夏能夠起到燥濕化痰的作用,而厚朴、陳皮等具有理氣寬中的功效,而茯苓、甘草等能夠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如果患者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可以加旋覆花代赭石等藥物,起到化痰、止嘔的作用。如果伴有大便稀溏、舌質淡胖,或出現脾虛嚴重者可以加黨參、白朮等,從而起到健脾祛濕的作用。

脾虛夾濕的患者日常中應避免吃冷飲、喝冷水,建議適當吃羊肉、牛肉、桂圓等具有溫補功效的食物,同時應適當加強鍛煉,促進體內陽氣生髮,排出濕氣,從而改善患者的不適症狀。

脾胃不好有哪七大表現?

脾胃是指脾經和胃經。中醫認為脾胃五行屬土,屬於中焦,同為氣血生化之源,共同承擔着化生氣血的重任,是後天之本。


脾胃不好有哪七大表現

1、臉色發黃。一個人的臉色暗淡發黃,可能是脾虛,主要表現為吃飯不香,飯後肚子發脹,有腹瀉或便溏症狀。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臉色就會逐漸變成萎黃,即臉頰發黃、消瘦枯萎,這是因為脾的氣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營養造成的。與萎黃相反是黃胖,即面色發黃且有虛腫。

2、鼻頭暗淡。如果鼻頭髮紅是脾胃有熱證,表現為特別能吃,但吃完容易餓、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膩等。

3、口唇無血色、乾燥。脾胃有問題會表現在口唇上。一般來說,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紅潤、乾濕適度、潤滑有光。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的嘴唇乾燥、脫皮、無血色,就說明脾胃不好。

4、睡覺時會流口水。一個人的脾氣充足,涎液才能正常傳輸,幫助我們吞咽和消化,也會老老實實待在口腔里,不會溢出。一旦脾氣虛弱,涎就不聽話了,睡覺時會流口水。如果經常不自覺流口水,可從健脾入手,進行調理。

5、便秘。正常情況下,人喝進去的水通過脾胃運化,才能成為各個臟器的津液,如果脾胃運化能力減弱,就會導致大腸動力不足,繼而形成功能性便秘。

6、睡眠不好。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質量也會降低,出現入睡困難、驚醒、多夢等問題。

7、精神狀態不佳。容易導致健忘、心慌、反應遲鈍等。相反,脾胃健運,能讓大腦得到滋養,就會神清氣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脾虛夾濕
圖片來自優酷

如何調理脾胃:

1、揉隱白穴。盤腿端坐,赤足,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足大趾甲根部內側,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拇指按壓左足隱白穴,手法同前。

2、揉公孫穴。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足內側,第一跖骨下緣,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拇指按壓左足公孫穴,手法同前。

3、揉三陰交穴。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內踝尖上3寸,脛骨後緣處,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三陰交穴,手法同前。

4、揉陰陵泉穴。端坐位,雙手扶於雙膝,用拇指按壓脛骨內髁下緣,旋轉按壓30次。

5、按揉三脘穴。平臥位,將左手掌心放於腹部中線,劍突與臍中間,中脘穴上1寸為上脘穴,下1寸為下脘穴,覆蓋上中下三脘穴,右手壓於左手背。向左旋轉按揉20次,向右旋轉按揉20次。

6、按揉天樞穴。平臥位,兩手放於腹部兩側,中指按壓臍旁開2寸處,上下按揉30次。

7、推腹。平臥位,將左手掌心按於劍突下,右手壓於左手背。自上向下推壓至小腹恥骨聯合處,推50次。

8、揉足三里穴。端坐位,兩手拇指按壓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旋轉按壓30次。

9、推胃經。兩手拇指按於足三里穴處,沿脛骨外側自上向下推至踝關節處,推30次。

脾胃不和有什麼表現和症狀?

病情分析:一般男性都普遍脾胃不好,脾胃不合症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大便溏瀉,面色萎黃,脾胃不和為中醫辨證疾病,其主要原因是由於氣機阻滯所導致的脾胃失調,臨床主要會表現出腹部脹痛、不思食慾、大便不成形、噁心嘔吐等症狀。其主要發病原因考慮與日常飲食不規範、過度操勞、脾胃虛弱等原因有關。

由於脾胃氣虛、脾胃陽虛痰濕阻滯濕熱內蘊、脾胃氣滯等證型都有可能導致脾胃不和的症狀發生,所以當出現脾胃不和症狀建議及時前往醫院辨證論治,根據具體的發病原因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四君子湯甘露消毒丹苓桂術甘湯等藥物對症進行治療。

對於脾胃氣虛者可服用參苓白朮散香砂養胃丸。脾陽虛主要表現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對於脾陽虛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乾、容易飢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對於胃陰虛可服用參梅養胃顆粒

需要注意當出現脾胃不和症狀不得擅自使用藥物進行治療,以免出現藥不對症情況發生,用藥前必須經過醫生辨證,根據辨證結果謹遵醫囑用藥。

視頻

脾虛濕盛的人,多會有5種表現!中醫教你健脾祛濕,幫你排出濕氣

[1]

脾虛伴有濕氣重,教你幾個小方法,助你健脾祛濕

[2]

肝鬱脾虛、濕氣還重,送你兩味中藥,疏肝、健脾、祛濕

[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