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赭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代赭石為三方晶系氧化物類礦物赤鐵礦的礦石,主要成分是二分氧化硅(40.25%)、三氧化二鐵(51.52%)等[1] 。又稱為須丸(本經),赤土(說文),代赭(傷寒論),血師(別錄),紫朱、赭石(普濟方),土朱(仁齋直指方),鐵朱(綱目),紅石頭(河北藥材),赤赭石(四川中藥志)[2]。
形態
三方晶系。晶體常呈薄片狀、板狀。一般以緻密塊狀、腎狀、葡萄狀、豆狀、魚子狀、土狀等集合體最為常見。結晶者呈鐵黑色或鋼灰色;土狀或粉末狀者,呈鮮紅色。但條痕都呈櫻桃紅色。結晶者呈金屬光澤,土狀者呈土狀光澤;硬度5.5~6,但土狀粉末狀者硬度很小,比重5~5.3。在還原焰中燒後有磁性。
產於許多種礦床和岩石中。含鐵岩石風化岩可形成殘餘的赤鐵礦床;變質岩有時含亦鐵礦很豐富,成為重要鐵礦。
產地
性味
苦甘、平、寒、無毒。
歸經
功效
重鎮降逆、平肝潛陽、涼血止血。[4]
臨床應用
1.用於噫氣,嘔吐及喘嗽等症本品質重沉降,有降逆下氣的功效,既能降胃氣、止嘔噫,又能降肺氣、定喘嗽,用治噫氣、嘔吐,常與旋覆花、半夏、生薑等藥配合應用,用治肺腎兩虛所致的氣逆喘息,可與黨參、山茱萸等同用。
2.用於吐血、衄血,崩漏等症本品能涼血止血,用於吐血、衄血,常與芍藥、地黃等藥配伍應用;若治崩漏,可與禹餘糧、赤石脂、五靈脂等同用。
3.用於肝陽上亢、眩暈耳鳴等症本品性寒沉重,能濟肝火、平肝陽,對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耳鳴等症,常與龍骨、牡蠣、龜板、白芍、懷牛膝同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