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圖片來自npm

簋:ㄨˊ中國時代的青銅食器禮器,用來盛放穀物飯食。器身橫截面圓形,器腹較深,有圈足。簋的形制多樣,無蓋子|Lid或有蓋,無耳、兩耳或四耳,圈足下或有方座或附足。簋自商代就已經出現,一直流行到戰國,是中國青銅時代數量最多、延續時間最長、最重要的粢盛器。

功用

七鼎六簋,三門峽虢國墓地虢季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根據儒家典籍,簋的用途是盛放黍稷穀物飯食。但考古發掘的一些銅簋裝有獸骨,或從殘留物中檢測出動物蛋白。據推測,簋在早期盛放食物較為多樣,有肉食糧食等,西周中期之後才單一化,專門盛放穀物飯食。

周人建立起了與殷商文化不同的、以炊食器為中心的器用制度,尤其是以和簋為核心的列器制度。鼎和簋都用來盛放主要食物,鼎盛肉食,簋盛糧食,常常配合使用。鼎簋相配有一定的禮數要求,鼎的數量通常為奇數,簋的數量通常為偶數。一組形制、大小、紋飾相同的簋稱為「列簋」。西周早期,列簋的數量不多,之後逐漸發展,到兩周之際,已經占到出土銅簋的90%。

俞偉超根據《三禮》進行考訂,認為「對正鼎而言,九鼎配八簋、七鼎配六簋、五鼎配四簋、三鼎配二簋、一鼎無簋,是周代常制」。但儒家典籍反應的主要是兩周之際的理想規定,不能代表西周古禮或實際運用的情形,考古發掘中經常有不與此對應的情況。

名稱

青銅簋在銘文上通常自稱簋(隸定為「𣪕|⿰㿝殳」)。宋朝金石學家呂大臨金石學著作《考古圖》中,將金文錯誤地釋讀為「敦」,將(「盨」)誤釋為「簋」,因而錯誤地稱青銅簋為「」,稱青銅盨為「簋」。錢玷指出「𣪕|⿰㿝殳」是「簋」的異體字,為簋正名,但簋、盨仍不分。黃紹箕在《說𣪕|⿰㿝殳》中論證自名為𣪕|⿰㿝殳的青銅器即古文獻中記載的簋,並指出青銅盨不屬於青銅簋。這一觀點被容庚進一步證實,𣪕|⿰㿝殳與簋的關係遂成定論。

「簋」的本字甲骨文中寫作(隸定為「皀」/「㿝」),象裝着食物的器物的形狀。25px(「即」/「卽」)象人面向食器就食;25px(「既」/「旣」)象在食器面前的人,吃飽飯後轉過頭;25px(「鄉」/「鄕」)象兩個人對着食器進食。商晚期和周代,轉而通行由「㿝」和「殳」會意而成的「𣪕|⿰㿝殳」字。之後又通行在「皀」上下分別加「竹」和「皿」的「簋」字。[1][2]

參考文獻

  1. 漢語多功能字庫. 香港中文大學人文電算研究中心. [2019-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5). 
  2.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ZFH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