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石家莊市養生保健服務行業協會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石家莊市養生保健服務行業協會成立於2020年8月5日,由石家莊市行政審批局批准成立,該協會是由石家莊市內與養生保健服務行業相關的企事業和科研開發單位及相關領域的服務機構、職業培訓機構、個體營業者自願組成的行業性、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法人組織,接受石家莊市民政局的領導。

目錄

相關資訊

石家莊市健康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

健康產業是以「維持、修復與促進健康」為中心的產業體系,包括健康製造與健康服務,涉及醫藥產品、保健用品、營養食品、醫療器械[1]、保健器具、休閒健身、健康管理、健康諮詢等多個與人的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健康產業鏈條長,吸納就業能力強,具有拉動內需增長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21世紀是大健康時代,人民健康具有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健康產業將成為我國最具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大力發展健康產業對於我市產業結構調整,適應經濟新常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

本規劃所指健康產業主要包括健康製造、醫療服務和健康服務等三大重點領域。根據《國務院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40號)、《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冀政〔2014〕63號)、《石家莊市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石家莊市政府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石政發〔2014〕27號)等文件編制本規劃,規劃期為2016-2020年。

規劃基礎

(一)發展基礎

1.重點產業優勢突出

「十二五」時期,我市健康產業快速發展,健康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2%,2015年達到1000億元。在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保健品等健康製造產業上具有明顯優勢。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規模以上生物醫藥企業94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6家,保健品生產企業5家,完成增加值150億元,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7.1%。

引領大健康的生物醫藥產業優勢明顯。我市是首批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之一,生物醫藥產業優勢突出,醫藥製造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占全省同業的75%左右,已形成以發酵藥物為主導、現代中藥為特色、基因[2]工程藥物為先導、醫療器械和醫藥流通服務為補充的產業體系。抗生素和維生素原料生產能力居全球領先地位,片劑、膠囊、粉針、軟膠囊、中藥注射劑、大輸液等製劑產品的生產能力位居全國領先地位。華藥、石藥、神威、以嶺、四藥等行業龍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進入全國醫藥百強。2014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批覆同意我市開展高端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試點,2015年開業的以嶺健康城是目前國內首家醫、藥、健、養一站式服務平台。

支撐智慧健康的信息技術產業實力雄厚。我市是科技部認定的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擁有河北省唯一一家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依託石家莊信息產業基地以及54所、13所等重點企業,形成了以通信、計算機信息服務、軟件與系統集成、電子元器件、電子材料、電子專用儀器和設備、電力電子、光電子等為主體的電子信息產業。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初步形成了從產品研發生產、應用系統建設到運營、檢測認證等相關服務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速發展,為健康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信息技術支撐。

2.服務能力顯着增強

醫療服務能力位居全省首位。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6656家,其中,醫院173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6302家、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49家、其它衛生機構32家。醫療機構實有床位50422張,每千常住人口實有床位數達到4.71張。執業(助理)醫師2.96萬人,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達到2.76人。我市是「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市」,已在74個鄉鎮衛生院設置標準化中醫科、中藥房,132個鄉鎮衛生院和16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成「國醫堂」,形成了獨具特色、全國領先的「一堂一館」基層中醫藥綜合服務模式。

養老服務快速發展。「十二五」期間,新建養老機構66家,全市養老機構達到190家,其中民辦養老機構132家,公辦58家。新增養老床位3.2萬張,全市達到5.1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32張。新建成154個綜合居家養老服務中心、326個為老服務站和3895個農村互助幸福院。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購買養老服務範圍在全國最大。初步形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信息為輔助,覆蓋城鄉、適度普惠的多層次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群眾體育健身設施不斷完善。「十二五」末,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市級全民健身中心於2014年開工建設,縣級全民健身中心共13個,覆蓋率達到59%。累計建設全民健身路徑1836條,實現城市社區、農村鄉鎮全覆蓋。累計建設農民體育健身工程3328個,農村地區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覆蓋率達到74%。

3.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我市是河北省創新資源最為豐富的區域,在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領域聚集了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企業研發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士後工作站等創新平台。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相關的國家級創新平台10家,省級創新平台30家,博士後工作站11個,院士工作站24個;省級以上孵化器達到9家,孵化面積100多萬平方米;省級眾創空間7家,規模和數量均居全省前列。創新鏈逐步完善,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4.區位及生態資源優勢明顯

作為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極,我市區位與交通優勢突出,是京津冀地區東出西聯、南北貫通的主要通道和重要樞紐,形成的立體交通網絡,在全國35個重點城市中運輸條件名列前茅,「一小時交通圈」強化了區位交通優勢,具備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承接京津健康產業轉移的良好條件。西部山區森林覆蓋率超過50%,是省會重要的生態屏障,我市大力推進太行山生態綠化工程,打造成方連片的經濟林和生態防護林帶,構築「西山、北水、綠環、綠廊」的都市區生態格局,確保三年實現太行山區綠化全覆蓋,未來生態環境將更加優美、宜居,為發展健康養老、療養康復、休閒養生等健康產業提供重要支撐。

發展機遇

1.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催生健康新需求

從世界健康產業的發展歷程看,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GDP達到1500-3000美元時,健康產業就會崛起,達到5000美元時,健康產業會迅速發展。據中國科學技術戰略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我國健康產業的潛力將達到10萬億左右,健康產業將成為引領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產業。2015年,我市人均GDP已超過7500美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8076元和11609元,已經進入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期。到2020年,我國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居民生活方式、健康意識會發生根本性轉變,人們更加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和生命質量,在治療已病的同時更加注重防治未病,健康消費在未來將成為家庭消費的重要增長點,健康產品及健康服務需求將會急劇增長。

2.技術進步和供給模式創新帶來新生機

進入新世紀,生物技術發展不斷取得重大突破,全基因組檢測與基因治療、幹細胞治療、3D細胞打印技術等有望率先實現產業化,為人類生命健康需求提供新手段、新途徑。以雲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加速發展,推動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相互滲透融合,促進人類健康管理的智能化,遠程醫療服務、個體治療等健康服務新業態和新模式不斷出現,技術進步和模式創新為健康產業發展帶來新生機。

3.京津冀協同發展帶來健康新機遇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着眼於北京城市醫療衛生功能疏解,國家衛生計生委明確提出,推動京津冀醫療衛生協同發展,這為發揮省會資源優勢,促進健康產業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利用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醫療服務等領域的比較優勢,積極承接京津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保健品等健康製造產業及醫療服務、健康養生等健康服務業轉移,通過合作共建、設立分院、遠程診療、人員培養等多種方式,引進京津優質醫療資源,培養健康產業發展急需人才。

4.老齡化加劇形成健康發展新動力

據全國老齡委預測,2015到2035年,我國將進入急速老齡化階段,老年人口將從2.12億增加到4.18億,占比提升到29%。2015年底,我市60周歲以上老齡人口超過166.5萬,占全市總人口的17.25%,預計到2020年,60周歲以上戶籍人口將達200萬以上。人口老齡化加劇給老人照護帶來巨大壓力,也為健康產業發展帶來新動力。家庭醫療產品、老年醫療服務、養老護理服務、養生旅遊等與老齡化相關產業的發展潛力巨大。國家相關部門先後出台一系列政策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政策推動必將帶動健康產業快速發展。

存在問題

1.醫療衛生服務發展不夠均衡

目前,省會三級醫院承擔了大量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工作,導致部分一級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資源閒置,得不到有效利用。公立醫院與社會辦醫院發展不均衡,專科醫院以及社會辦醫院相對較少,康復醫院、護理院等接續性醫療機構相對不足與缺乏,難以有效滿足現代醫學模式對衛生服務的要求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因素產生的健康服務需求。

2.企業創新能力有待提高

緊鄰京津的地理位置,既是我市融入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區位優勢,又使得京津地區對人才的虹吸效應更加明顯,導致大量高端人才流向京津,造成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端技術研發人才短缺,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產品以仿製發達國家為主,集中在中低端市場打價格戰。除少數龍頭企業外,大多數健康產業廠商規模較小、實力較弱、創新投入不足,缺乏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視頻

石家莊市養生保健服務行業協會 相關視頻

養生保健,五心服務
十三五規劃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