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環境背景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環境背景值環境背景值(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value)反映的是環境質量的原始狀態,也叫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人類活動影響情況下,組成環境的各個要素,如大氣生物陽光岩石土壤等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學成分 [1] 。環境背景值實際上是相對沒有受到環境污染情況下環境要素基本化學組成的一個相對值 [2]


中文名:環境背景值

外文名:Environmentalbackground value

別 稱:自然本底值

條 件:不存在環境污染情況下

特 性:反映環境質量的原始狀態

分 類:環境質量評價

簡介

1924年美國學者F. W. 克拉克首先發表了關於環境背景值方面的報告,因此地殼岩石大氣水體中各種化學元素的平均含量也稱為克拉克值。隨着環境科學的發展、環境污染的調查和監測要求確定各環境要素中化學元素的正常範圍,因此,近20年來,世界各國都進行了環境背景值的調查與研究 [3] 。了解本地區的環境背景值對進行環境質量評價、進行環境污染趨勢預測和預報、制定環境標準、制定工農業生產合理布局規劃等,都有着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全球環境普遍受到污染影響的情況下,要找到絕對沒有人類活動影響的環境背景值,是非常困難的。因此,環境背景值實際上是相對不受直接污染情況下環境要素的基本化學組成[4]

環境背景值分類

在地球上的各個地區,由於自然物質構成與自然發展過程不同,各種化學元素在自然環境中的背景含量也是不相同的。按不同分類標準可分為如下幾類:

(1)按環境要素可分為大氣背景值水體背景值土壤背景值植物背景值

(2)按範圍分為環境單元背景值、區域背景值、全球背景值;

(3)按生物效應分為高環境背景值和低環境背景值。

環境背景值調查

環境背景值調查是環境影響評價的基礎,環境背景值調查應包含以下信息 [5]

(1)自然環境:地質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空氣質量、氣候條件;

(2)生物條件:植被水生物生態系統類型、瀕危動植物、保護區範圍;

(3)社會經濟條件: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旅遊資源、基礎設施、交通條件、土地利用類型、文化和歷史資源等。

環境背景值測定

為了確定背景值,應在遠離污染源的地方採集樣品,並分析測定其化學元素含量,然後,運用數理統計等方法,檢驗分析結果,取分析數據的平均值數值範圍作為背景值。

重要意義

環境背景值的測定和研究是環境科學的一項基礎工作,為環境質量的評價和預測、污染物在環境中遷移轉化規律的研究和環境標準的制定等提供依據,也是對地方病的環境病因研究和城市合理布局等提供必需參考資料 [6]

視頻

夢幻唯美星空背景視頻

參考文獻

  1. [張敬東.環境科學與大學生環境素質: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2. [袁世全,馮濤.中國百科大辭典:北京:華廈出版社,1990]
  3. [羅肇鴻,王懷寧.資本主義大辭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林崇德,姜璐,王德勝.中國成人教育百科全書·地理·環境:南海出版公司,1994]
  5. [沈渭壽,鄒長新,劉發民.中國的礦山環境: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3]
  6. [宋春青.中國中學教學百科全書·地理卷:瀋陽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