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廣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廣之(425年-497年),字士林,一字林之,沛郡相縣(今安徽淮北)人,南北朝時期宋、齊將領。

  • 王廣之在南朝宋官至征虜將軍、徐州刺史,封寧都縣子,先後參與平定豫州刺史殷琰、青州刺史沈文秀、建平王劉景素、尚書令袁粲的叛亂,協助齊高帝建立南齊,進爵寧都縣侯。
  • 王廣之在南齊年間,歷任徐州刺史、右衛將軍、左衛將軍、豫州刺史、江州刺史等要職,進爵應城縣公。
  • 晚年時督軍救援司州,大敗北魏,升任侍中。
  • 建武四年(497年),王廣之病逝,終年七十三歲,追贈散騎常侍、車騎將軍,諡號壯公。

基本信息

姓名    王廣之  
字號    字士林,一字林之      
爵位    蒲圻縣子→寧都縣侯→應城縣公  
官職    侍中、鎮軍將軍等      
諡號    壯(一作莊)      
出生地   沛郡相縣
出生時間  425年   
去世時間   497年 
所處時代   南朝宋、南朝齊   
主要成就   輔佐蕭道成建立南齊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 王廣之年輕時便擅長騎射,勇武敏捷,在軍中擔任馬隊主。王廣之在南朝宋大明年間,補任相縣縣令,後歷任殿中將軍、龍驤將軍、強弩將軍、驃騎中兵參軍、南譙太守等職。 [1]

預平內亂

  • 泰始二年(466年),豫州刺史殷琰、青州刺史沈文秀起兵叛亂。宋廷以輔國將軍劉勔為主帥,督軍征討豫州。王廣之也參與平叛,在軍中充任軍主,隸屬寧朔將軍劉懷珍麾下。當時,豫州將領劉順在宛唐(在今安徽壽縣東南)修築營壘,與官軍對峙。殷琰命長史杜叔寶以五百輛運車載運軍用物資,援助劉順。王廣之率軍截擊,自晡時一直打到日落時分,大敗杜叔寶,將運車全部燒毀,逼得劉順棄營而逃。王廣之隨後又率軍南下,收複合肥。 是年十二月,殷琰投降,豫州平定。
  • 泰始三年(467年),王廣之又隨劉懷珍北攻青州,征討沈文秀。王廣之親率一百騎兵,襲取長廣郡(治不其,在今山東嶗山北),驅逐守將劉桃根,隨後又與明慶符攻取東萊郡(治曲城,在今山東招遠西),逼降守將鞠延僧。沈文秀迫於形勢,只得重新歸順朝廷。不久,宋廷以平豫州、青州之功,封王廣之為安蠻縣子,食邑三百戶,又改封蒲圻縣子。此後,王廣之歷任南陽太守、越騎校尉、鍾離太守、左軍將軍、高平太守、游擊將軍,加領給事中。
  • 元徽四年(476年),建平王劉景素在南徐州叛亂。王廣之隨軍討平叛亂,並在攻破京口(南徐州州治,今江蘇鎮江)的戰役中率部先登,因功改封寧都縣子,食邑五百戶。
  • 升明元年(477年),皇帝劉昱遇弒。權臣蕭道成追廢劉昱為蒼梧王,立其弟劉准為帝,史稱宋順帝。蕭道成掌握朝政內外大權,並外調王廣之為假節、都督徐州諸軍事、冠軍將軍、徐州刺史、鍾離太守。不久,荊州刺史沈攸之起兵反對蕭道成。宰相袁粲欲據守石頭城(防守建康的軍事要塞,在今江蘇南京清涼山一帶),響應沈攸之,結果被蕭道成攻殺。王廣之當時尚未到徐州赴任,也參與了平定石頭城的戰役,後又隨蕭道成出屯新亭(在今江蘇南京南),進號征虜將軍。[2]
  • 升明二年(478年),沈攸之敗亡。當時,南兗州刺史黃回雖參與平叛,但曾密謀支持袁粲,只因袁粲迅速敗死方才放棄行動。蕭道成知道黃回懷有異心,遂於當年四月將黃回收捕處死,並命王廣之搜捕其兄弟黃駟、黃馬及侄子黃奴。 [3]

改仕南齊

  • 建元元年(479年),蕭道成代宋稱帝,建立南齊,史稱齊高帝。王廣之作為南齊的開國功臣,進爵寧都縣侯,食邑一千戶,後又改任散騎常侍、左軍將軍。
  • 建元二年(480年),北魏南侵。王廣之獲授符節,出鎮淮上。當時,淮北四州(青州、冀州、徐州、兗州)早在泰始年間便已陷於北魏。王廣之自請回鄉招募部曲,北上收復徐州。蕭道成遂以王廣之為使持節、都督淮北軍事、平北將軍、徐州刺史。但王廣之兵過淮河,卻戰而無功,因而被免去官職。不久,王廣之又被起復為征虜將軍,加領散騎常侍、太子右率。
  • 建元四年(482年),蕭道成病逝,太子蕭賾即位,史稱齊武帝。王廣之改任鎮軍司馬,後歷任南東海太守、司徒司馬、尋陽相、南新蔡太守、北中郎左軍司馬、廣陵太守。
  • 永明四年(486年),王廣之升任徐州刺史 ,並加授持節、都督徐州諸軍事。王廣之鎮守徐州數年,又被調回朝中,授為光祿大夫、左將軍、司徒司馬。後來,王廣之升任右衛將軍、散騎常侍,進拜前將軍。
  • 永明十一年(493年),北魏聲稱要南下伐齊。蕭賾授予王廣之符節,讓王廣之到揚州、徐州一帶招募民丁,擴充軍力。是年七月,蕭賾病逝,將帝位傳給皇太孫蕭昭業。蕭賾在臨終前留有遺詔,將「軍旅捍邊」方面的政務委託給王敬則陳顯達、王廣之等七位武臣。 [4]當時,北魏國內也發生叛亂,遂以「禮不伐喪」為由,停止南伐。
  • 隆昌元年(494年),王廣之升任給事中、左衛將軍,後隨西昌侯蕭鸞發動政變,將皇帝蕭昭業廢為鬱林王,改立其弟蕭昭文為皇帝。王廣之因功獲增食邑三百戶,並被外調為持節、都督豫州及西陽汝南二郡諸軍事、平西將軍、豫州刺史。當時,蕭鸞圖謀篡位,大肆誅殺高、武二帝的子孫。王廣之襲殺安陸王蕭子敬有功,升任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江州諸軍事、鎮南將軍、江州刺史,進封應城縣公,食邑二千戶,並獲賜鼓吹一部。同年,蕭鸞廢蕭昭文為海陵王,自立為帝,史稱齊明帝。[5]

晚年及病逝

  • 建武二年(495年),魏軍南侵,圍攻司州。蕭鸞以王廣之為持節、都督司州征討諸軍事,率軍援救司州。王廣之以蕭衍(即後來的梁武帝)為前鋒,馳援司州。司州守軍見援軍趕至,自城內出攻,與蕭衍內外夾擊,最終大破魏軍。
  • 建武三年(496年),王廣之升任侍中、鎮軍將軍,並獲賜「給扶」(君主賜給大臣的一種禮遇)。 [6]
  • 建武四年(497年),王廣之病逝,終年七十三歲,追贈散騎常侍、車騎將軍,諡號壯公(一作莊公)。 [7]

人物貢獻

  • 討平內亂:王廣之在南朝宋年間先後參與豫州刺史殷琰、青州刺史沈文秀、南兗州刺史建平王劉景素、荊州刺史沈攸之、尚書令袁粲的叛亂。王廣之在平定殷琰的叛亂中,在橫塘大敗杜叔寶,燒毀叛軍輜重,迫使劉順棄守宛唐,隨即又用三日便從叛軍手中奪回合肥城。而在平定沈文秀的叛亂中,王廣之更是居功至偉。王廣之先後奪取長廣郡、東萊郡,使得沈文秀迫於「諸城皆敗」的壓力,重新歸順朝廷。
  • 抵禦北魏:王廣之在南齊年間,兩次率軍抵禦北魏南侵。第一次時,回鄉招募部曲,欲要北上收復徐州,但最終無功而返;第二次則是統領蕭衍等將領,馳援司州,並與司州守軍內外夾擊,最終大敗北魏軍。
  • 政治立場:王廣之是南齊的開國功臣,在武帝去世後被委以「軍旅捍邊」之任。王廣之支持西昌侯蕭鸞,參與廢殺鬱林王蕭昭業,後又襲殺安陸王蕭子敬,為蕭鸞稱帝掃清了障礙。

人物軼事

  • 奪馬之爭:王廣之隨劉勔征討豫州叛亂,後方的合肥卻被叛軍攻陷。劉勔召集全軍將領,商議收複合肥。王廣之對劉勔道:「將軍如果能把您的戰馬送給我,我便能奪回合肥。」幢主皇甫肅對劉勔道:「王廣之竟敢貪圖將軍的戰馬,其罪應斬。」劉勔卻道:「觀其之意,必能立功。」劉勔當即將自己的戰馬送給王廣之。而王廣之也不負眾望,僅用三日便從叛軍手中奪回合肥。劉勔後來譏諷皇甫肅道:「將軍若聽從你的建議,不但屈斬了壯士,也收復不了合肥。你不懂得欣賞人才,才有這種愚蠢的想法。」[8]
  • 不念舊惡:皇甫肅在南齊年間投靠於王廣之門下。王廣之早年雖與皇甫肅有過節,但一直非常推崇他的學問,便推薦給齊武帝蕭賾。皇甫肅因而被任命為東海太守。[9]
  • 老蚌之譽:齊武帝蕭賾非常賞識王廣之的兒子王珍國,並對王廣之道:「珍國才堪大用,卿真可以稱得上是老蚌啊。」古語「老蚌生珠」,故後世以「老蚌」作為對有賢子者的譽稱。王廣之對此欣然接受,並對蕭賾道:「陛下的稱讚,臣不敢推辭。」蕭賾大笑不已。[10]

人物評價

  • 蕭子顯:公侯扞城,守國之所資也。必須久習兵事,非一戰之力。安國等致效累朝,聲勤克舉,並識時變,咸知附托。 [11]
  • 李延壽:宋氏將季,亂離日兆,家懷逐鹿,人有異圖。高帝觀釁深視,將符興運。李安人戴僧靜桓康焦度曹武呂安國周山圖周盤龍、王廣之等,或早見誠款,或備盡心力,或受委方面,或功成麾下,其所以自致榮寵,夫豈徒然?[12]

史籍記載

  • 《南齊書·卷二十九·列傳第十》 [11]
  • 《南史·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六》 [12]

參考資料

  1. 《南齊書·王廣之傳》:少好弓馬,便捷有勇力。初為馬隊主。宋大明中,以功補本縣令,殿中,龍驤,強弩將軍,驃騎中兵,南譙太守。
  2. 《南齊書·王廣之傳》:太祖廢蒼梧,出廣之為假節、督徐州軍事、徐州刺史、鍾離太守,冠軍如故。沈攸之事起,廣之留京師,豫平石頭,仍從太祖頓新亭,進號征虜將軍。
  3. 《南齊書·王廣之傳》:太祖誅黃回。回弟駟及從弟馬、兄子奴亡逸。太祖與廣之書曰:「黃回雖有微勛,而罪過轉不可容。……」令廣之於江西搜捕駟等。
  4. 《南齊書·武帝紀》:永明十一年秋,七月,戊寅,大漸。詔曰:「……尚書中是職務根本,悉委王晏、徐孝嗣。軍旅捍邊之略,委王敬則、陳顯達、王廣之、王玄邈、沈文季、張瑰、薛淵等。百辟庶僚,各奉爾職,謹事太孫,勿有懈怠。知復何言。」是日上崩,年五十四。
  5. 《南齊書·明帝紀》:太后令廢海陵王,以上入纂太祖為第三子,群臣三請,乃受命。建武元年冬,十月,癸亥,即皇帝位。
  6. 《南齊書·王廣之傳》:明年,遷侍中、鎮軍將軍,給扶。
  7. 《南齊書·王廣之傳》:四年,卒。年七十三。追贈散騎常侍、車騎將軍,諡曰莊公。【中華本《南齊書》校勘記:「莊公」南監本、殿本、局本作「壯公」。】
  8. 《南齊書·王廣之傳》:時合肥城反,官軍前後受敵,……廣之去三日,攻克合肥賊。
  9. 《南史·王廣之傳》:肅有學術,善舉止,廣之亦雅相推慕。勔亡後,肅更依廣之,廣之盛相賞接,啟武帝以為東海太守,不念舊惡如此。
  10. 《南史·王廣之傳》:武帝雅相知賞,謂其父廣之曰:「珍國應堪大用,卿可謂老蚌也。」廣之曰:「臣不敢辭。」帝大笑。
  11. 11.0 11.1  南齊書:列傳第十.國學導航.2018-01-27
  12. 12.0 12.1  南史:列傳第三十六.國學導航.2018-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