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環城隍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玉環城隍廟,是中國一座已經拆毀的城隍廟建築,位於玉環廳城關縣前村(現浙江省玉環市玉城街道縣前社區)玉城老街旁邊。該廟舉行的城隍壽辰廟會曾是玉環民俗之一[1]

歷史

玉環城隍廟始建於1727年(清朝乾隆五年),當時正值玉環廳成立之初,但是該廟後來在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秋季毀於火災。同年,玉環廳同知(地方官)王廷相到當地任官,發現只能在簡陋地方拜祭城隍;他有感城隍對地方而言好比郡守縣令般重要,決定重建城隍廟。王廷相捐出官俸作為經費,又發動地方力量資助建廟,最終在不足兩個月之內完成重建工程,而施工後的城隍廟規模比先前更大。

清代時,玉環城隍廟香火鼎盛,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人群來參拜和問卜;到民國初年,城隍廟的祭祀活動仍舊辦得紅紅火火。1938年前後,城隍廟戲台進行修繕工程,並舉行開光儀式。其後,隨着中國抗日戰爭戰火蔓延,玉環開始受到日軍戰鬥機空襲,中國軍隊於是進駐城隍廟,並把一部分廟宇建築改成糧倉,因此城隍廟香火日漸變得冷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玉環縣稅捐處以玉環城隍廟為辦公地點,參拜者因而卻步。

文化大革命時期,玉環城隍廟遭到嚴重破壞,廟宇建築被打砸得破爛不堪,不過有村民暗中把廟內供奉的城隍神像搬到西門村(現玉城街道西門社區)一座廟內,加以掩藏保護,現今這座神像在西門城隍廟繼續受到供奉。玉環城隍廟最終被改建成招待所,戲台則改為生產資料商店;即使後來國家落實新宗教政策,允許每條行政村設有一座保界廟,但城隍廟首事認為招待所難以改回廟宇,故選擇另覓廟址,因此玉環城隍廟不復存在。

建築結構和陳設

玉環城隍廟位於玉環城關縣前村(現玉城街道縣前社區)玉城老街臨街處。城隍廟規模宏大、地方寬廣,建築風格古樸,整座廟宇建築有正殿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門庭五間[2]。廟門外左右兩邊各有一尊馬頭將軍神像(傳說是城隍出巡的坐騎)以及一塊青石製成的石鼓(俗稱「大石面」),此外還有一對石獅子雕塑

城隍廟中央大廳內最高的神柜上安放着黃楊木製成的城隍神像,神櫃東西兩邊分別有「太歲爺」和「庫櫃官」兩尊神像,前方有文武判官泥塑神像各一尊。大廳兩側有四尊神像,均為面目猙獰威武而身軀魁梧的武將造型,頭戴盔甲,手持大刀、鐵叉,身後插上靠旗。大廳左右兩邊分別有白無常、紅元司、皂吏神像(皂吏神像置中,白無常神像在皂吏東邊,紅元司神像在皂吏西邊),六尊神像合稱為「六司」,傳說掌管生死善惡。中央大廳正面對出處建有月台。

中央大廳西邊的偏殿稱為「後宮」,殿內中央處設有玉雕送子觀音塑像,周圍牆壁為假山,假山上有千百個放置各種小神像的洞穴;東面牆壁繪有壁畫,以十殿閻羅為題材,描繪惡鬼被罰上刀山、下油鍋的情況,以警戒世人不要作惡。中央大廳東邊的偏殿稱為「新宮」,設計成城隍夫婦的新房,殿內有顏色鮮艷的床鋪、被褥、木家具,陳列一套女子妝奩;此偏殿平日鎖閉,只在廟會期間開放參觀。玉環民間傳說指,當地有鄉紳喪女後聽信巫婆,以為女兒要嫁給城隍,便把女兒原先的嫁妝捐給城隍廟,因此廟方建立東邊偏殿,作城隍和夫人的臥室。

城隍廟內收藏了幾十件錫器,有錫壺、錫桶、錫瓶、鹿台、錫燒台等。其中,鹿台是一個用錫製成的鹿造型雕塑,像一頭小牛那麼大,重量逾百斤,鹿角用銅打造,可以插上蠟燭。這些錫器珍藏在廟裡面,只在廟會期間放到中央大廳讓人觀賞。

城隍廟設有一座裝飾華麗的戲台,戲台兩邊放置幾排凳子,用來讓富人看戲。戲台附設兩層高的後台,下層用作化妝室和放衣箱,上層是演員宿舍。

視頻

玉環城隍廟 相關視頻

嵊州市小百花越劇團 17622玉環城隍廟

參考文獻